1樓:匿名使用者
詩歌從行數上來看,可以分為(絕詩)和(律詩);
從字數上來看,可以分為(五言)詩和(七言詩)詩。
若兩者兼顧起來,則可以分為(五絕)、(五律)或(七絕)、(七律)。
具體說明如下。
五絕:每句五字,每首四句,共二十字。
五律: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共四十字。
七絕:每句七字,每首四句,共二十八字。
七律:每句七字,每首八句,共五十六字。
準確地說,格律詩還應包括排律。排律每首十句或十句以上,每句一般為五言。
詩通常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
古體詩也叫古風,風格自由,可以換韻,平仄要求也不是很嚴格,字數可以不等。
名家的有李白的《將進酒》,《行路難》,白居易的《琵琶行》,《長恨歌》。杜甫的《三吏》,《三別》等。
近體詩也叫格律詩,風格嚴謹,有嚴格的韻和平仄的要求。按句的多少可分為4句的絕句和8句的律詩;
按字數的多少又分為五言詩和七言詩。每兩句詩稱為一聯。這樣,絕句就有2聯,律詩有4聯。
需要注意的是律詩的中間兩聯(2,3聯)一定要是對仗的句子,否則就不是律詩了。
歌,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種形式,後成為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
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
歌,特點是不講究格律,任由詩人創作興致所至。
抒發感情,句數多少不限,可以說是句式整齊的「自由體」詩。
長恨歌作為一首千古絕唱的敘事詩,《長恨歌》在藝術上的成就是很高的。
古往今來,許多人都肯定這首詩的特殊的藝術魅力。
《長恨歌》在藝術上以什麼感染和**著讀者呢?
宛轉動人,纏綿悱惻,恐怕是它最大的藝術個性,作者並沒有追求嚴格的押韻和傳統的格律,
而將情溶於文字中,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來的讀者,使他們受感染、被**的力量
2樓:匿名使用者
《長恨歌》是白居易詩作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作於元和元年(806),這首詩是他和友人陳鴻、王質夫同遊仙遊寺,有感於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而創作的。在這首長篇敘事詩裡,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敘事和抒情結合的手法,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唐玄宗、楊貴妃都是歷史上的人物,詩人並不拘泥於歷史,而是藉著歷史的一點影子,根據當時人們的傳說,街坊的歌唱,從中蛻化出一個迴旋曲折、宛轉動人的故事,用迴環往復、纏綿悱惻的藝術形式,描摹、歌詠出來。
由於詩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藝術化的,是現實中人的複雜真實的再現,所以能夠在歷代讀者的心中漾起陣陣漣漪。
《長恨歌》就是歌「長恨」,「長恨」是詩歌的主題,故事的焦點,也是埋在詩裡的一顆牽動人心的種子。而「恨」什麼,為什麼要「長恨」,詩人不是直接鋪敘、抒寫出來,而是通過他筆下詩化的故事,一層一層地展示給讀者,讓人們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詩歌開卷第一句:
「漢皇重色思傾國」,詩人用極其省儉的語言,敘述了安史之亂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終於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描寫了楊貴妃的美貌、嬌媚,進宮後得寵,不但自己「新承恩澤」,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覆渲染唐玄宗得貴妃以後在宮中如何縱慾,如何行樂,如何終日沉迷於歌舞酒色之中。
所有這些,就釀成了安史之亂。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這一部分寫出了「長恨」的內因,是悲劇故事的基礎。詩人具體地描述了安史之亂髮生後,皇帝兵馬倉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別是在這一動亂中唐玄宗和楊貴妃愛情的毀滅「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寫的就是他們在馬嵬坡生離死別的一幕。
「六軍不發」,要求處死楊貴妃。
楊貴妃的死,在整個故事中,是一個關鍵性的情節,在這之後,他們的愛情才成為一場悲劇。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處是黃塵、棧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無光,秋景淒涼,這是以悲涼的秋景來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對著青山綠水,還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傷心.大自然的美應該有恬靜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卻沒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內心的痛苦。
這是透過美景來寫良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層。行宮中的月色,雨夜裡的鈴聲,本來就很撩人意緒,詩人抓住這些尋常但是富有特徵性的事物,把人帶進傷心、斷腸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見一聞,一色一聲,互相交錯,在語言上、聲調上也表現出人物內心的愁苦悽清,這又是一層。
回長安後,「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白日裡,由於環境和景物的觸發,從景物聯想到人,景物依舊,人卻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淚下,從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宮的垂柳彷彿看到了楊貴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極其複雜微妙的內心活動。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從黃昏寫到黎明,集中地表現了夜間被情思索繞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這種苦苦的思戀,「春風桃李花開日」是這樣,「秋雨梧桐葉落時」也是這樣。及至看到當年的「梨園**」、「阿監青娥」都已白髮衰顏,更勾引起對往日歡娛的思念,自是黯然神傷。
從黃埃散漫到蜀山青青,從行宮夜雨到凱旋迴歸,從白日到黑夜,從春天到秋天,處處觸物傷情,時時睹物思人,從各個方面反覆渲染詩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尋覓。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到夢中去找,夢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迴環,層層渲染,使人物感情迴旋上升,達到了高潮。
詩人正是通過這樣的層層渲染,反覆抒情,迴環往復,讓人物的思想感情蘊蓄得更深這豐富,使詩歌「肌理細膩」,更富有藝術的感染力。
正由於前一段詩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這樣的程度,後面道土的到來,仙境的出現,便給人一種真實感,不以為純粹是一種空中樓閣了。從「臨邛道土鴻都客」至詩的末尾,寫道士幫助唐玄宗尋找楊貴妃。詩人多用的是浪漫主義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後來,在海上虛無縹緲的仙山上找到了楊貴妃,讓她以「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現,殷勤迎接漢家的使者,含情脈脈,託物寄詞,重申前誓,照應唐玄宗對她的思念,進一步深化、渲染「長恨」的主題。
詩歌的末尾,用「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結筆,點明題旨,迴應開頭,而且做到「清音有餘」,給讀者以聯想、回味的餘地。
作為一首千古絕唱的敘事詩,《長恨歌》在藝術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來,許多人都肯定這首詩的特殊的藝術魅力。《長恨歌》在藝術上以什麼感染和**著讀者呢?
宛轉動人,纏綿悱惻,恐怕是它最大的藝術個性,也是它能吸住於百年來的讀者,使他們受感染、被**的力量。 如有疑問 歡迎追問!
賞析白居易《長恨歌》左右,賞析白居易《長恨歌》1000字左右
作為一代文人,白居易可謂是一個成功者。他的現實主義的筆,寫出了多少個淒冷的場面,敲響了一次又一次警鐘。他的 長恨歌 可謂是他一生的代表作。詩以喜劇開頭而轉成悲劇,雖然作者的立意是 欲懲尤物 卻成了一首愛情的頌歌。這首敘事詩的最成功處就是抒情,相當複雜的情節只用精煉的幾句就交代過去,而著力在情的渲染,...
分析白居易長恨歌的藝術特色,白居易長恨歌的藝術特色和主題是什麼
從 漢皇重色思傾國 起第一部分,敘述安史之亂前,玄宗如何好色 求色,終於得到了楊氏。而楊氏由於得寵,雞犬 並反覆渲染玄宗之縱慾,沉於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釀成了 漁陽鼙鼓動地來 的安史之亂。這是悲劇的基礎,也是 長恨 的內因 六軍不發無奈何 起為第二部分,具體描述了安史之亂起後,玄宗的倉皇出逃西蜀,引...
長恨歌的寫作突破,長恨歌的寫作手法特點?
臺灣知名學者王德威曾在 海派作家 又見傳人 一文中評價王安憶,認為她的創作是對海派女作家張愛玲的繼承與補充,都善寫上海的風情與女人,但筆鋒卻不相同,張愛玲是抱著反諷的心情來精雕細琢,而王安憶是平淡的 同情的態度來講述故事,自創作以來就不斷對 的創作技巧與形式進行創新與研究,曾經從事過傷痕文學 知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