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第七路口
傳統教育偏向於培養基礎學科的人才
素質教育偏向於培養應用學科的人才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與傳統教育相對應,但也並非絕對對立的概念,因為兩者在詞義上本來就並非反義詞。
素質教育是指,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需要。它體現了基礎教育的性質、宗旨與任務。提倡素質教育,有利於遏制目前基礎教育中存在著的「應試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有助於把全面發展教育落到實處。
從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和麵向未來的要求看,素質教育勢在必行。
目前,我國教育界對中小學素質教育內涵的研究,由於角度不同,給素質教育下的定義(或作的解釋)不盡相同。有人依據「強調點」歸納「素質教育」有9類15個定義。這9類定義,有的屬於詞語定義;有的屬於哲學定義;有的強調以人的發展為出發點;有的同時強調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有的強調公民素質;有的強調先天與後天相結合,有的把各種素質平列;有的試圖劃分素質層次;還有的強調通過科學途徑充分發揮天賦。
綜觀這些定義,雖然表述不一,但有著共同特點:
第一,認為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的教育。
第二,認為素質教育要依據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實際需要。有的定義雖然只提到人的發展,但並非是不考慮社會需要,而是針對「應試教育」忽視學生主體性的偏向而突出強調人的發展。
第三,在某種意義上,素質使人聯想到潛能。這些定義都主張充分開發智慧潛能。
第四,不僅主張智慧潛能的充分開發,而且主張個性的全面發展,重視心理素質的培養。
作為定義,既要簡潔,又要能涵蓋要領的本質特徵。依據這一要求和以上的分析,可以試將素質教育定義為: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個性,注重開發人的身心潛能,注重形**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2樓:千度
一、傳統教育與素質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
這就需要認真的研究我國的傳統教育理論,瞭解
它的侷限性:
第一,只面對少數升學有望的學生,使多數的人成為
「失敗者」,以
「失敗者
」的心態進入
社會。第二,我國的傳統教育大多注重知識的傳授和灌輸,而對獲得知識的方法注重不夠。
第三,我國的傳統教育對如何培養人的全面素質和實際能力注重不夠,
培養出來的學生
「高分低能」、
「重知輕能」。
第四,我國的傳統教育就是致力於把知識灌輸給學生,
而不大強調使學生創造出新東西,
不去自覺地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第五,學生讀書學習多是為了應付考試、
升學,但對所學的知識的實際應用和對這些知
識的反思注重不夠。
第六,在知識的學習、鞏固和提高上採取違背教育規律的
「加班、加點、加壓
」的辦法對
待學生、摧殘學生。
從以上分析就可以明確的告訴我們傳統教育是不能完全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
現代化建設需要的。
一九九九年年初由華東師範大學主辦的
「素質教育研討會」上,
各地的學者、
專家對如何
界定和理解素質教育有著各自不同的觀點,
但都一致地認為,
現代的教育觀和人才觀已由重
知識向重能力和素質轉移,
把知識的提高同能力和素質的發展聯絡起來,
把知識轉化成能力
和素質,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新舊教育觀和人才觀的根本區別。而傳統教育的本質是「應
試教育」
,既以應付考試、取得好的考分為教育目的,併為達到這個目的而開展各種教育教
學活動。
素質教育的教育目的是要使教育面向全體學生,
提高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
教育目的的根本不同是傳統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本質區別。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認清傳統教育既「應
試教育」
的危害性,增強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
二、教育發展戰略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障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建設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下,明確提出
「必須把教育擺在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全
民族的思想道德和
科學文化水平,這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的根本大計
」。為了實現黨的十四大
所確定的戰略任務,
指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使教育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中共**、***制定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為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出了具體的要
求指明瞭方向。
在《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六大指導綱領中明確提出了
「中小學要由
„應試教育
‟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
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
文化科學、
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
辦出各自的特色。
」「必須走建設一支人員
精幹,素質優良、待遇較高的師資隊伍的路子。」和
「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
民生產總值的比例,本世紀末達到4%
」等條文,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人員、經費和政策
的保障。隨後人大在制定和釋出《未成年人保**》和《義務教育法》的基礎上,又通過和
公佈了《教育法》和《教師法》,為教育的進一步發展,為以法治校、以法治教,提供了根
本保障。
三、實施素質
教育過程中要尊重教育現實
素質教育是一種符合教育
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
律的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的教育。實施素質教育是牽扯整個體制的系統工程,是重大改革,
決非有些人認為的只是中小學的事,
或是讓學生玩玩樂樂的事,
這是國家重大
歷史時期的重
大改革,用新的教育觀、人才觀培養人,全國人民都要轉變觀念。但是實施起來,還有很多
盤根錯節的問題要解決和完善。
第一,中小學課程教材內容、
難度問題。六天工作制改為五
天工作制,
而課程設定不但未改,
相反學科教材難度增加,
廣度增大,
分量加重,
內容增多,
每週30多個課時排得滿滿的,
高年級一節自習課都沒有,
儘管教育部已決定適當刪減教學
內容,適當降低教學要求層次,把部分教學內容改為選學內容,適當縮小
考試內容的範圍,
但至今並未見太大成效。
第二,中小學課程設定問題。
除以前實施的課程設定方案未做太大
修改外,而且增加了健康教育、
計算機教育、勞技教育、三防教育、人口教育、環境教育、
科普教育等等,
其中前三、四項已要求列入正式課程,排入正式課表。
課程設定總量已超過
周總課時量。一方面,
「開足開齊課程
」是教育行政部門檢查督導學校工作的重要指標之一;
而另一方面,開設
「選修課」、
「活動課
」的多少,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的好壞,又是上級評價學
校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並未注重學生的個性教育和學校的自主辦學、
特色辦學,
學校和學
生的自由活動的空間沒有了,只好加班加點,這就是政策和要求上的自相矛盾產生的惡果。
第三,升學壓力的問題。一方面,中高考升學率是學生、家長、社會評價學校和教師的最主
要標準,是學校真正的生命線。另一方面,就是學校減負,家長增負現象。第四,部分教師
自身科學
文化素質和教學水平達不到要求的問題和教師教學成果如何及**價的問題。
部分農村
中學甚至於代課教師、
民辦教師佔教師比例過大,
而教師學識水平無法達標,
教學水平
無法保障。
無論從師資的繼續教育還是師資的選派上都一時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繼續教
育是面對在職專任教師的且在提高實際教學能力上所起的作用極為有限;
而師資的選派也存
在著大中城市過剩與邊遠地區極度缺乏的問題。
另一方面教師教學成果的評價本身就具有滯
後性,面對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最終評價是學生進入社會後,
才能得以充分體現的,
然而對於教師教學成果的評價應該是及時的、
有效的,
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從教育的目標出發,
對教師教學成果的評價應是對教育物件進行全面考察的結果,
這就需要儘快的
組織專家制定出可作
參考的指導性意見來,
以供學校參照執行。
第五,教師繼續教育的形式
主義,內容陳舊,方式死板,學習對口性差,對教學水平促進不大,而多以完成任務為主的
問題。教師繼續教育的培訓內容應緊緊貼近中小學教學的課程、教材、教法、教研、科研的
實際,要嚴格要求、
嚴格管理、
嚴格考核。
而廣大教師也要切實認識到繼續教育的深遠意義,
自覺參與,
結合自身的教育教學實際,
通過培訓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使繼續教
育起到真正教育的作用。
第六,中小學教育經費嚴重不足的問題。
雖然教師的工資有了基本
保障,但部分城鎮中小學和農村的多數學校
(尤其是貧困地區)
,由於公用經費的嚴重不足,
造成大部分實驗學科不能開足開齊,
文體活動器材匱乏等等。
發展中國
家辦大教育,
要加大**投入的力度,
建立保障教育經費穩定增長的機制。
並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經費的分擔機制
和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機制,
實現教育投資的多元化。
只有在承認以上問題和困難的基礎
上,實施素質教育應落實在教學方法和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上來,
更重要的是,
教師教育觀
唸的轉變,
要真正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而學生創新意識的體現、能力的培養,
關鍵在教
師。我相信隨著以上問題的逐步解決和完善,
我們教育事業的前景是美好的,
學校實施素質
教育的步伐會更大、
更深入,
尤其是把教育已經看成了一個新的
經濟增長點以來,
對教育的
進一步「鬆幫」
,為教育向產業化方向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
可以說是為實施素質
教育注**一支強興劑。
四、全力以赴做好學校的「硬體
」和「軟體
」建設,為實施素質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裡所談的「
硬體」,既學校的各種教學設施、裝備以及所有的配套設施和校園的美化、綠化、廂化、
硬化。學校「硬體
」建設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
尤其是教學手段的
現代化,可以提高課堂
教學的效益,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誘發學生求新求異的精神,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而學校校園的綠化、美化、廂化、硬化建設,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了優美的環境,可以
陶冶他們的情操,培養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大
自然、熱愛國家的情感,促進身心健康,自覺
地規範自己的行為,起到環境育人的作用。「軟體
」,既學校的師資、教學體系和教學管理。而其中師資力量,也就是教師的教學能
力、教學水平和敬業精神的總和。教師素質的培養和觀念的更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著眼點。
教師是一種知識面廣博、懂得教育、善於育人的複合型人才,對其要求更高,需熱愛學生,
能為人師表。教師的勞動帶有很強的綜合性、實踐性。而教師教育觀、人才觀的更新、轉變
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之所在。
在今天這樣一個學生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的
時代,作為一名教師應以高尚的師德感召學生,
以高超的教學技藝引導學生,
以嚴謹的行為
教育學生,
以廣博的學識、全新的知識結構吸引學生。教師應該站在時代精神的潮頭,
充當學生的主心骨,為學生梳理出一個明晰的價值範疇體系。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
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
課堂教學要以創新教育為靈
魂,以學生發展為本職,
要做到有利於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
有利於學生學習能
力的提高,
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
目前,主體教育、
成功教育、
愉快教育、創造教育等多種先進的教學方法、模式的探索,在中小學普遍開展。同時,分類
指導、分層教學,使全體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已在廣大教師中深入人心。
總而言之,從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是勢在必行,而它又是關係全社會
的系統工
程,一個綜合性的工程。因此,我們一定要將影響素質教育發展程序的諸多因素協調一致,
加大改革、調整的力度,減少滯後因素給改革帶來的不利條件,使素質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早日實現中共**為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所提出的戰略構想。
國學教育,國學文化有什麼區別嗎,素質教育,國學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的區別是什麼
國學,是治本之學。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我們講的這個國學,是以中華文明為基礎的,吸納全球高度文明成果的,真正關心人類內在成長和長遠發展的學問。我們不泥古,不貶今,不設限,也不包攬,不妄自菲薄,不狂妄自大,唯道是從。我們學習的,是 中華傳統文化 而非 中國傳統文化 素質教育,國學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的區...
素質教育有什麼意義
要知道什麼是 素質教育,首先要知道什麼是素質。素質的含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素質概念是生理學和心理學意義上的素質概念,即 遺傳素質 辭海 寫道 素質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來特點和原有基礎。在心理學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點,主要是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方面的特點,是人的心理髮展的生理條件,但不...
首次提出素質教育的是什麼檔案,素質教育最早出自中央的哪份檔案?
你看看百科裡 抄面的素質教育的理解和解釋 bai非常du多,基本上就是頒佈zhi教育法的時候就dao出現了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最早出自 的哪份檔案?素質教育是哪一年提出來的?中國素質教育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素質教育 一詞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被提出來的。1985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頒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