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0+12+7)/12*3=80.5%
2樓:喝水也塞牙縫
是不是第三個(5秒+6秒+7秒)/ (7秒*3工序)=85.71%?我也很想知道
3樓:
(5秒+6秒+7秒)/ (7秒*3工序)=85.71%
如何計算生產線平衡率
4樓:女寢門後賣香蕉
生產線平衡率=工位時間和/(瓶頸工序時間×工序數)。
生產線的生產效率由瓶頸工序時間所決定,瓶頸工序時間越長效率就越低,在計算平衡率前需要計算瓶頸工序與工位數乘積。
1、生產線的平衡計算公式
平衡率=(各工序時間總和/(工站數*瓶頸工序時間))*100%=(∑ti/(工站數*ct))*100%
2、生產線的平衡損失率計算公式
平衡損失率=1-(各工序時間總和/(工站數*takt 時間))
5樓:匿名使用者
生產線平衡即是對生產的全部工序進行平均化,調整作業負荷,以使各作業時間儘可能相近的技術手段與方法。目的是消除作業間不平衡的效率損失以及生產過剩。 生產線平衡是一門很大的學問,生產線平衡直接關係到生產線的正常使用。
生產線平衡指南主要包括生產線平衡的相關定義、生產線平衡的意義、工藝平衡率的計算、生產線平衡的改善原則和方法。
1、生產線的平衡計算公式
平衡率=(各工序時間總和/(工站數*瓶頸工序時間))*100%=(∑ti/(工站數*ct))*100%
2、生產線的平衡損失率計算公式
平衡損失率=1-(各工序時間總和/(工站數*takt 時間)) ;
6樓:雷遁風
f工序為瓶頸工序,整條生產線的生產節拍為52秒。
所以,平衡率=(20+22+24+16+52)/(5×52)=51.54%
話說6個工位,為啥只有5個時間,汗。。。
關於各生產線間的平衡率問題?
7樓:匿名使用者
生產線平衡即是對生產的全部工序進行平均化,調整作業負荷,以使各作業時間儘可能相近的技術手段與方法。目的是消除作業間不平衡的效率損失以及生產過剩。根據視角和範圍的不同,可以是工位與工位串聯起來的線平衡,也可以是車間與車間串聯起來的線平衡,甚至也可以是涵蓋了整個價值流的「線平衡」。
一般來講,我們所得線平衡傾向於指第一種,也就是工位與工位串聯起來的,考核指標一般稱為線平衡率或工藝平衡率;車間與車間的平衡問題,個人同意上面童鞋的說法,也就是「工序平衡率」,所謂的工序不同於工位,其範圍比工位要大。比如我們可能經常說「衝壓工序」「噴塗」「裝配工序」等,每個工序都是有多個工位來實現作業具體作業的。
一工序一人用時10秒,二工序一人用時12秒,三工序兩人,工作相同,各用時20秒。如何計算其生產線平衡率? 5
8樓:手機使用者
生產線平衡率 = 流程時間(ct) /
=(10+12+20)/ (3*20)*100% = 70%
9樓:匿名使用者
直接除就可以啦,12/10=1.2即120%如果二工序想要和一工序平衡,要用120%的人手。
三工序兩個用了20秒,即2*20/10=4即400%,那就是說三工序要和前面工序平衡要使用400%的人手,那樣一個流水線下來大家用的時候才一樣。
10樓:戰士甘棠
平衡率是評價產品各工序
11樓:
生產線平衡率=各個工序平均時間之和/(最大工序時間*各工序人員總數))*100%
所以 =(10+12+20)/(4*20)*100%=52.5%
12樓:匿名使用者
=(10+12+10)/(12×3)=88.88%
什麼是生產線平衡啊啊啊??說詳細點 簡單易懂點
13樓:匿名使用者
、「節拍」、「瓶頸」、「空閒時間」、「工藝平衡」的定義
流程的「節拍」(cycle time)是指連續完成相同的兩個產品(或兩次服務,或兩批產品)之間的間隔時間。換句話說,即指完成一個產品所需的平均時間。節拍通常只是用於定義一個流程中某一具體工序或環節的單位產出時間。
如果產品必須是成批製作的,則節拍指兩批產品之間的間隔時間。在流程設計中,如果預先給定了一個流程每天(或其它單位時間段)必須的產出,首先需要考慮的是流程的節拍。
而通常把一個流程中生產節拍最慢的環節叫做「瓶頸「(bottleneck)。流程中存在的瓶頸不僅限制了一個流程的產出速度,而且影響了其它環節生產能力的發揮。更廣義地講,所謂瓶頸是指整個流程中制約產出的各種因素。
例如,在有些情況下,可能利用的人力不足、原材料不能及時到位、某環節裝置發生故障、資訊流阻滯等,都有可能成為瓶頸。正如「瓶頸」的字面含義,一個瓶子瓶口大小決定著液體從中流出的速度,生產運作流程中的瓶頸則制約著整個流程的產出速度。瓶頸還有可能「漂移」,取決於在特定時間段內生產的產品或使用的人力和裝置。
因此在流程設計中和日後的日常生產運作中都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與節拍和瓶頸相關聯的另一個概念是流程中的「空閒時間」(idle time)。空閒時間是指工作時間內沒有執行有效工作任務的那段時間,可以指裝置或人的時間。當一個流程中各個工序的節拍不一致時,瓶頸工序以外的其它工序就會產生空閒時間。
這就需要對生產工藝進行平衡。製造業的生產線多半是在進行了細分之後的多工序流水化連續作業生產線,此時由於分工作業,簡化了作業難度,使作業熟練度容易提高,從而提高了作業效率。然而經過了這樣的作業細分化之後,各工序的作業時間在理論上,現實上都不能完全相同,這就勢必存在工序間節拍不一致出現瓶頸的現象。
除了造成的無謂的工時損失外,還造成大量的工序堆積即存滯品發生,嚴重的還會造成生產的中止。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就必須對各工序的作業時間平均化,同時對作業進行標準化,以使生產線能順暢活動。
「生產線工藝平衡」即是對生產的全部工序進行平均化,調整各作業負荷,以使各作業時間儘可能相近。是生產流程設計與作業標準化必須考慮的最重要的問題。生產線工藝平衡的目的是通過平衡生產線使用現場更加容易理解「一個流」的必要性及「小單元生產」(cell production)的編制方法,它是一切新理論新方法的基礎。
二、平衡生產線的意義
通過平衡生產線可以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1、提高作業員及裝置工裝的工作效率;
2、減少單件產品的工時消耗,降低成本(等同於提高人均產量);
3、減少工序的在製品,真正實現「一個流」;
4、在平衡的生產線基礎上實現單元生產,提高生產應變能力,對應市場變化,實現柔性生產系統;
5、通過平衡生產線可以綜合應用到程式分析、動作分析、規劃(layout)分析、搬運分析、時間分析等全部ie手法,提高全員綜合素質。
三、工藝平衡率的計算
要衡量工藝總平衡狀態的好壞,我們必須設定一個定量值來表示,即生產線平衡率或平衡損失率,以百分率表示。
首先,要明確一點,雖然各工序的工序時間長短不同,但如前所述,決定生產線的作業週期的工序時間只有一個,即最長工序時間pitch time,也就是說pitch time等於節拍(cycle time)。另外一種計算方法同樣可以得到cycle time,即由每小時平均產量,求得一個產品的ct(q,每小時產量)。
cycle time(ct)=pitch time=3600/q
1、生產線的平衡計算公式
平衡率=(各工序時間總和/(工位數*ct))*100=(∑ti/(工位數*ct))*100
2、生產線的平衡損失率計算公式
平衡損失率=1-平衡率
四、生產線工藝平衡的改善原則方法
平衡率改善的基本原則是通過調整工序的作業內容來使各工序作業時間接近或減少這一偏差。實施時可遵循以下方法:
1、首先應考慮對瓶頸工序進行作業改善,作業改善的方法,可參照程式分析的改善方法及動作分析、工裝自動化等ie方法與手段;
2、將瓶頸工序的作業內容分擔給其它工序;
3、增加各作業員,只要平衡率提高了,人均產量就等於提高了,單位產品成本也隨之下降;
4、合併相關工序,重新排布生產工序,相對來講在作業內容較多的情況下容易拉平衡;
6、分解作業時間較短的工序,把該工序安排到其它工序當中去。
14樓:企業內訓師
生產線平衡即是對生產的全部工序進行平均化,調整作業負荷,以使各作業時間儘可能相近的技術手段與方法。目的是消除作業間不平衡的效率損失以及生產過剩。 生產線平衡是一門很大的學問,生產線平衡直接關係到生產線的正常使用。
生產線平衡指南主要包括生產線平衡的相關定義、生產線平衡的意義、工藝平衡率的計算、生產線平衡的改善原則和方法。
(line balancing)如何指派工作予工作站的決策過程,及使各個工作站負荷一樣,便稱之為生產線平衡。
15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生產出來的東西的平均數
精益生產如何在製造業工廠中的生產線進行改善
1 精益生產實施到企業中,應該按一定的體系步驟施行,如果只是無體系的將其中部分的精益工具搬過來實施,效果有限並缺少持續性。企業要實施精益生產,應制定實施的步驟 計劃 企業自行制定或找專業顧問公司 按計劃確實落實執行。如 1 進行精益生產知識培訓,轉變傳統生產意識 很重要,沒這一步推行中會多很多阻力 ...
如何用產線平衡分析做改善,精益生產中的產線平衡怎麼做
線平衡分析,是效率提升改善的一個環節,那麼也只能是改善環節中的統計與分析階段。線平衡改善也就是效率提升工作,按照如下步驟制定工作程序表進行 一定要做好工作程序表 一 選擇改善物件 效率提升改善選擇物件要有兩個 1 首先是要選擇做效率提升改善產品型號,先利用p q圖進行分析,用abc法進行選擇幾個所要...
pkpm計算後如何檢視樑柱線剛度
在satwe裡面計算完了之後第四項可以檢視 線剛度 截面剛度 杆長 分絕對線剛度和相對線剛度,絕對線剛度是ei le是已有的,去查 鋼結構手冊 i是彈性模量,如果是矩形截面就是bh 12,b是截面寬,h是截面高在satwe裡面計算完了之後第四項可以檢視 還是在夜晚,往後的每一個清晨 楊柳招搖披綠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