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該怎樣教,文言文應該怎麼教?

2021-05-18 01:11:50 字數 6469 閱讀 6565

1樓:快來響亮星空

一、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只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學生才會認真去學。孔子說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只有「好之」「樂之」,才能有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慾望,才能以學為樂,且樂此不疲。

二、針對教學內容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教法,絕不能千篇一律

教《滕王閣序》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領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體味王勃「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豪邁。

三、充分尊重學生

新課程理念強調教學過程的互動,注重師生交往、共同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

四、在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的前提下,教師還要給予適當的點撥

文言文中許多東西頗具生命力,它們仍然活躍在現代漢語中,若在講解時適時點拔,學生必然感興趣,印象深刻。

文言文應該怎麼教?

2樓:匿名使用者

學生歷來怕學文言文,老師歷來怕教文言文。一則文言表達習慣與現代差別較大,二則文言文所描述的內容、傳達的思想又與當今社會多有相觸,再加上洋浦子弟本身對語言學習就缺少靈感,更別說古代語言了,故此做語文教師的我們便對此常感手足無措。

前日聽了高一**丹老師的一節常態課《鴻門宴》,王老師教態自然,課堂操作大方熟練,以幫助學生理解人物形象、梳理故事情節脈絡為主線,非常有趣味地引導學生進行了諸多方面的思考,且板書也較為條理、工整,是一節完整、流暢的語文課。但整節課對學生文言基礎知識強調不夠,似乎也沒有刻意去引導學生掌握一些解讀文言的方法,例如常以身翼蔽沛公一句中,即可以翼為切入點,引領學生充分了解什麼叫名詞做狀語,並全面掌握文言文中名詞做狀語的幾種形式、該怎麼翻譯,這樣學生日積月累中就自然生成了閱讀文言文的習慣,提高了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這樣看來,這節課還是留下了些許缺憾。

基於洋浦中學的學生基礎,語文老師也頗有為難之處:把文言文講成故事會,或上成思想品德課,顯然課堂氣氛會好,師生均會有快感,然而高考又不考這些;把文言文徹底肢解,就講字詞句吧,功利性又太強,教師講得枯燥,學生學得乏味。於是有的老師常這樣來處理文言文:

平時採用後者,畢竟高考是這樣考的;到公開課時就採用前者,頂多參進些基礎知識的學習罷了。這樣做的一個明顯結果就是,只有少數認真的學生或對文言有興趣的學生真正獲取了文言文閱讀本領,大多數則三年以前什麼樣,三年以後還是什麼樣,教師越是強調,學生越是昏昏然,使教學陷入低效的怪圈之中,老師也便背上了無能的罵名。

其實,新課程標準說得明白,文言文學習的一個任務就是要讓學生

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瞭解並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

我們語文老師常以國學功底自豪,這功底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在閱讀文言文時對難解的字詞句有合乎文法、語境的解釋,並且在合理的解讀之後會有一種像解出數學難題一樣的樂趣,那麼,我們就不應該為文言文教什麼再為難了,我們只應該著力思考怎麼教。不同的文字,不同的內容,僅是我們教會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載體,事實上它們的目標是相同的。

所以文言文的課堂教學設計要突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個重點,要為實現這個重點融進更多趣味,而不是為追求趣味融進部分知識,對於高中生來說,則更應該培養他們自主**、獨立梳理的能力,

我以為只有這樣,才能喚醒學生學習文言時的懵懂,才能讓學生學得心知肚明,才能讓學生興味盎然,才能讓課堂清爽高效!

怎樣教文言文

3樓:我愛你媑

我的意思是建立一個適合於文言教學的一般模式,而不是孤立地把某一篇文言文拿出來說事。

我很是納悶,若干年前,或者是在很若干年前,我們的先人——還有我們尚健在的先人是怎樣輕易地學好我們現在看來很難的文言文的?尤其是技術手段已經非常發達到隨便複製動植物的今天,我們居然複製不了一個小小的成果模式。於是,一直在想,是不是在人類的什麼遺傳基因染色體裡有一條鏈沒有被現今的技術複製下來,那會是什麼鏈呢?

其實我們都太善於把簡單的事情弄複雜了,去看看那些輕易就能(也許並不輕易吧?)學好的成功的先人大都把苦功用在誦讀默唸上了,而不是像我們現今那樣做得相反:練習、落實,再練習、再落實。

我想,誦讀默唸是這條染色體上的關鍵的鏈。當然了,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學習的興趣問題。我們再也不可能要求學生像他們的先輩那樣專注於一個興趣了,也不可能像宋濂那樣「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更不可能「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了。所以,我想,如果解決好了這兩個東西,我們應該比先人們學得更好的。事實上,除了語文學習,在其他方面,先人真的很難和後人相比。

所以,我想能不能這樣,簡單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好好讀書,二是讓學生們讀得有點趣味。奔著這樣的念想,我教了幾篇文言文。

《愚公移山》

在上課之前,我先是問了學生這樣一個簡單問題:愚公面對智叟的好心相勸,說了這樣一段義迫雲天的話「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你覺得愚公的話是否有充足的道理?

這樣的設計無非是誘導學生回家去翻翻語文書,看看那篇文章而已,當然也是暗地裡偷偷希望幾個「好事者」能夠潛入文章內部,好好默唸一番的。反正,看了總比不看好;有問題佈置總比糊嗨嗨說「你們預習一下」好。

一上課我就問佈置的預習題。事實上是學生比你滔滔不絕地講課翻譯來到有興致,會有那麼一些學生爭個不休。我看,我的目的達到了。

當然,你別總想著學生什麼都能成,而且,事實上也是有很多說法很可笑,甚至可笑得出乎你的意料的。我想,這才是真實的反映,於是讓他們讀書——這個時候讀還真是不一樣。讀一遍不行就讀兩遍,兩遍不行就讀三遍,反正你掌握著話語權,不過,我這裡說的是俏皮話,事實上,帶著你明確的要求讀,讀得還真讓你高興的。

然後,基本能形成的兩派就構成一個認知矛盾的統一體,爭那!只要用文章中的原話,你爭什麼都可以,而且,奇怪得很,學生們找的句子都是你準備講的句子,實在講不到點子上,你就適時點一點。好像這樣上著還蠻好的,當然,重要的——你說要考的句子(呵呵)你讓他多讀幾遍,然後,不是還有課餘作業嗎,做做,讀讀,記記,背背,蠻好的,尤其是效果蠻好的,學生和你關係也蠻好的,如果有這樣的蠻好關係,估計二三年後,考個試什麼的沒什麼問題,說不定還弄出幾個蠻好的學生。

《鄒忌諷齊王納諫》

基本樣式也是這樣上的,只是我的預習問題是,文章中鄒忌和齊王都顯示出令人敬佩的一面。如果一定讓你作出選擇,你更崇拜誰?請你用文中原句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需要匯入嗎?我的匯入是能不能給「鄒忌諷齊王納諫」劃分一下主謂賓?——劃不了,因為那是兼語句,也就意味著兩個主語,兩個主角,那麼你更崇拜誰?

上課樣子很好玩,也許不夠嚴肅,但是所謂的「教育」不是以好玩為基礎的嗎?學生會讀出很多問題來的,你聽著他們也好玩。

《鴻門宴》

那更好玩了。我開場白是「一泡尿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滿堂炸鍋!那就炸吧。

但是仔細想想,我說得還是有道理的:如果劉邦不「如廁」,保不定就背項羽——范增砍了,那中國歷史就得改道了。這不是關鍵,關鍵是,在當時這樣的情況下,他劉邦能尿出什麼來嗎?

能允許他「如廁」嗎?這絕對是早就刻意安排好的,所以需要張良們密謀整整一夜,所以樊噲會說出這樣地道的話來。

《湖心亭看雪》

然後問一些問題:寫了什麼?(湖心亭看雪)——在什麼時候?

(答雪三日後,「更定」後)——一般這樣的情況下是什麼心情?「看」還是「賞」?(當然是賞雪)——那是作者寫錯了?

改過來?(沒錯。文中還有原句「獨往湖心亭看雪」,作者是「刻意」這樣寫的)——為什麼?

(與此時心情有關。沉鬱,至少可以看出他不是很高興)——文中還有那些語句可以隱隱約約看出他的這種「不高興」?(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舟一芥、人三粒;強飲;客此;舟子喃喃曰;拉餘同飲;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等等語句)在這一過程中結合必須鞏固的文言詞彙和一些基本的文言語法(當然不是為語法而語法),使得學生在流動的思維裡真正學到精粹的東西。

接下來還是要朗讀。不過這時候的朗讀要求高於一開始的朗讀,除了讀準字詞、停頓、強弱等等外,還要讀出一點張岱的味道,然後把剛才零零碎碎的解讀串聯起來,想一想,咂巴咂巴。這裡還有一點是必須注意的,還必須留出空間,留給學生們發現問題的機會。

譬如寫作時間問題、和舟子關係問題、用舟子的話來結束文中的行文問題、問姓氏而答籍貫的用語問題等等都可以由教師略作撩撥而留待學生髮問解答。

最後,還要朗讀。此時是為了熟讀成誦。

現在可以說說我的那個文言教學的一般模式了:誦讀默唸。誦讀是可以把整篇文章連成一個整體的好方法,而且所謂的語感也是靠反覆的朗讀才能琅琅有聲的吧(朗讀的技巧另外再說,或者看看唐江澎韓軍老師是怎麼教朗讀課的)。

我突然明白了,先人們的文言功底全是那樣搖頭晃腦地讀出來的,但是我們現在很少這樣耐心地讀了,南轅北轍,要麼就是霸王強上弓地硬背,可惜啊可惜。默唸不是默讀,是默默地念想,得有個問題什麼的,當然問題不是你老師的,是為了學生們想的,於是就特別地要考慮學生的想法、經驗、興趣。

我說的大致就是這個意思,具體的過程還得靠自己慢慢摸索。

今天,初中文言文該怎樣教

4樓:a23456的春天

情文並茂的文言文,對於現代中學生來說簡直是「天書」,深奧難懂,佶屈聱牙,使許多學生望而生畏。但文言文教學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中考時不僅要考課內文言,還要考課外文言,學生不能掌握好課內知識,從而舉一反三去讀懂課外文言是不行的。現行的初中語文課本文言文篇目約佔四分之一,課程標準雖然對文言文的要求較低,只要求學生讀懂,但對初中生,讀懂也不是一件易事,何況考試還要加深。

這就要求教師能為學生找「捷徑」,使其能順利過文言文這一關。我覺得以下幾點做法值得借鑑:

一、「讀」字當先,激發興趣。

初中學生學習文言文乃為啟蒙,沒有文言文語感,文字生疏,且無停頓斷句常識,要學好文言文,必須把「讀」字放在首位。讀法有多種,默讀、吟讀、誦讀、個人讀、集體讀,不一而足,但我認為在教學中,教師的範讀、學生的朗讀和齊讀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讀音,跟我們今天的現代漢語常見的讀法不一樣,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的範讀,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如《童趣》的「項為之強」一句中的「強」不讀「qiáng」也不讀「qiǎng」,而應讀「jiāng」。再如《桃花源記》「便要還家」一句中的「要」不讀「yào」,而應讀」yāo」。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文言文中這些異音字的存在,使範讀顯得尤其重要。通過教師的範讀,學生掌握了音節的停頓,讀得朗朗上口。

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對照課文註釋默讀,在讀懂的基礎上,教師在教學中再指名朗讀,組織齊讀。一面教者驗收讀的效果,一面評價讀的成效。這樣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讀多了,要求背誦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

其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二、切合實際,教會方法。

語文大師葉聖陶告誡我們:「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學也應該「授人以漁」,教會方法,讓學生受益。

傳統的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是採用「滿堂灌」,是教師逐字逐句的翻譯,對號入座,學生則一字不漏的記下,使得文言文教學枯燥乏味,根本談不上語感、意境,導致原文、譯文的分離,其結果必是事倍功半。

文言文的翻譯,方法多種多樣,諸如保留、替換、刪減、增加、調整等等。我認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懂規範語言。但在翻譯前,一定要求學生先看懂課文註釋,藉助工具書,聯絡語言環境,用今天的話說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模糊的地方,則由教師答疑點撥。

在此基礎上,用現代漢語語法要求,引導學生增補、調配,達到疏通文意的目的。文言文翻譯大致分三步走,首先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進行直譯;其次根據需要,適當調配調序;最後按照語言規範要求,作出增補。至於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國號、年號、官職等等,則保留就可以了。

三、綜合比較,觸類旁通。

學習文言文難,表現在諸多方面,如實詞方面,有一詞多義、古今異詞、通假字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比較歸類,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如《岳陽樓記》中有兩個句子出現到「或」字,即「而或長煙一空」、「或異二者之為」,這兩個「或」詞義各不相同,前者是「有時」的意思,後者是「或許」的意思。

再聯絡《陳涉世家》「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中的「或」與前兩種意思又不同,是「有的人」的意思。這樣加以綜合,使學生能一目瞭然,做成筆記,便於複習。我在教學中,只要碰到此類情況,決不放過。

至於古今異義詞,則把古義和今義加以對照、比較,加深印象。通假字則列成**,分讀音、通什麼字、意義三格加強記憶。

文言文虛詞教學更是難點,這就需要幫助學生找出規律,促其牢固掌握。虛詞中出現頻率較高的有「之、而、其、為、以」等字,這些虛詞其實也是多義詞。在教學中我也把這些詞列成**加以歸類,分用法和詞義兩部分,以加深學生對這些虛詞的理解和記憶。

四、強化練習,鞏固成果

文言文很多知識需要積累,說白了就是要記。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去積累,在「溫故」的基礎上「知新」,把有關的字詞歸類,把零散的知識系統化,把感性認識理性化,

在此基礎上,設計適當的閱讀練習,讓學生通過練習加以鞏固,適當進行課外文言的閱讀,讓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疑難問題,就能收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我體會到此種方法較之「滿堂灌法」確有明顯的好處。因為它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能錘鍊學生口才。以上介紹的這些方法,好似文言文教學大海沙灘上的貝殼,難免有它的不足之處,「路漫漫其修遠兮」,願與諸位同仁繼續「上下求索」。

摘自

並未涉及版權 請採納謝謝

文言文怎樣理解,文言文怎樣理解?

首先要下功夫 多讀一點 找語感 在一下古人的思維方式 用字習慣 其實最最重要 版的就是虛詞 考試最愛考得也權就是這玩意兒 虛詞用好 再配合一些常見的實詞 說著作者思路 聯絡上下文 蒙一蒙 就沒什麼問題了 要有點耐心 遇到不認識的詞 不要只是背下來 還要分析一下這個詞是怎麼用的 理解他這種用法 下次遇...

這段文言文該怎樣翻譯阿,這段文言文怎麼翻譯?

齊朝有位士大copy夫,曾經對我講 我有個孩子 bai,已經17歲了,非常通曉公文的書寫du,我教他講鮮卑語zhi,彈奏琵琶,他漸漸地也快掌握了dao,用這些特長去為王公們效勞,沒有不寵愛他的,這也是一件緊要的事啊.我當時低著頭,未作回答.這個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真讓人詫異啊 假如因幹這種職業,就可當...

文言文問題,文言文問題

柳宗元 范仲淹 歐陽修 吳均 酈道元 蘇軾 第一冊 論語 十則 扁鵲見蔡桓公 韓非子 狼 蒲松齡 短文兩篇 兩小兒辯日 列子 樂羊子妻 範 曄 詩五首 歸田園居 陶淵明 過故人莊 孟浩然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 遊山西村 陸 遊 為學 彭端淑 木蘭詩 賣油翁 歐陽修 宋定伯捉鬼 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