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天蠍小灰馬
(一)兩個世界
康德區分了「現象」與「物自體」(或者叫「自在之物」)。「現象」一詞,是指我們的感覺經驗,它構成了現象世界;(1)首先,「物自體」是現象的締造者,是它刺激我們的感官,從而讓我們產生各種各樣的感覺經驗。(2)其次,「物自體」也是客觀存在的,即獨立於心靈而存在。
(3)最後,「物自體」是不可知的,即是話,人類沒有能力認識物自體。
一個質疑是:既然物自體是不可知的,那麼我們怎麼知道物自體是客觀存在的呢?康德的回答是,由於物自體刺激我們的感官,使我們產生感覺經驗,所以我們知道它的存在。
但是單憑感覺經驗,我們仍然不能知道物自體是否存在啊!康德之所以堅持「物自體是存在的」,可能純粹是他個人的信念。
我們可以進一步問「現象和物自體是否相像?」,康德認為我們不知道,事關這個問題是人類沒有能力回答的。雖然現象是由物自體刺激感官而產生的,但是我們不知道現象是否反映了物自體的特性。
根據康德對以上兩個世界的區分,自然地,人類的心靈就只能夠具有關於現象世界的知識;而對於物自體,則不可能有知識。由此,神學就是一門沒有必要的學問,因為上帝是物自體,憑藉我們的認識能力是不可能知道上帝的。只有把現象作為研究物件的科學才有存在的必要。
物自體的世界是一種美好無比的理想境界,就像天堂一樣,只不過人類永遠無法達到它。
(二)人類到底能認識什麼
康德聲稱,過往的形而上學家是武斷的,它們的理論是「獨斷論」,意思是說,這些哲學家沒有對人類的認識能力做一番考察,他們沒有先弄清楚「什麼是人類有能力知道的,什麼是沒有能力知道的」,就急於去研究形上學的問題。
康德認為,我們的認識能力只能到達經驗,不能超越之。或者說,我們所能研究的只能是現象,而不能達到物自體。由此,原先形上學研究的問題(譬如上帝、靈魂和本體等),都越出了人類所能研究的現象範圍。
對於問題,我們力有不逮。自然地,過往的各種形上學理論自然是無根據的了。
過往的唯理論者認為,經驗給予我們的東西是不可靠的,人類只有憑藉與生俱來的理性,才能獲得知識。而且理性保證了知識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唯理論者雖然找到理性來作為知識的可靠基礎,但是他們的知識是心靈閉門造車而來的。
與之相反,經驗論者認為,人們只有從經驗中才能獲得知識。然而從經驗而來的知識卻不可能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經驗論者發現了「知識開始於經驗」這個正確的原則,但他們沒有為知識找到一個可靠的基礎。
康德的看法則是:知識來自於經驗,而如果它要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則必須依賴理性。知識的形成是一個過程,首先,我們的感官接收到亂七八糟的經驗,然後經過一種先天的認識能力的加工,這種能力具有普遍性(每個人都有)和必然性(每個人都必然是這一套),它把亂七八糟的經驗整理為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識。
康德認為人類有三種「先天的認識能力」,分別取名為「感性」、「知性(悟性)」和「理性」。它們三者各自與經驗相結合,就得到了各式各樣的知識。
(1)感性與經驗相結合,就形成了「感性直觀知識」,即是數學知識。(2)知性與經驗相結合,就形成了自然科學知識。以上兩種知識都既有經驗作基礎,又有先天能力保證其普遍性和必然性,因而說它們是科學知識。
同時間,這兩種知識所涉及的,是現象世界,不牽涉物自體。
康德所說的(3)「理性」具有這麼一種特性:想要拋開經驗,超越現象世界,去把握物自體。由理性得來的知識就是形上學知識。因此,形上學知識是不可靠的。
(三)數學知識從何而來
「感性」這種先天的認識能力就是「感性直觀形式」,由它形成的知識就是「感性直觀知識」。所謂「感性」,就是說,用不著多少理論分析;所謂「直觀」,就是說,用不著拐彎抹角就看得出來。
「感性直觀形式」包含了時間和空間,正是這兩種先天的感性直觀形式整理零碎的經驗,從而形成數學知識。康德認為時間與空間是一種「純形式」,即是話,這兩個東西是人的大腦先天就有的,不是從經驗而來的。
康德認為,經驗是要以空間和時間為必要條件的。經驗的形成有一個過程,經驗並不等於一個原始的感覺,它得與這單個的原始感覺以外的時間(同時、前後相繼)、空間結合在一起,如此才能形成完整的經驗。
康德認為,(a)先天的時間觀念與經驗結合,形成了代數知識。譬如算術上的1+1=2。(b)先天的空間觀念與經驗結合,就形成了幾何知識。譬如「兩點之間直線最短」。
由於先天的空間與時間觀念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所以數學知識也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四)自然科學知識從何而來
所謂的「知性(悟性)」是一種做判斷的能力,是一種思維能力。具體地講,知性包含了康德的十二範疇。
量:統一性、多樣性、全體性
質:實在性、否定性、限制性
關係:個性與偶性、原因與結果、互動性(主動與被動之間的相互作用)
樣式:可能性與不可能像、存在性與不存在性、偶然性與必然性
這十二個範疇其實只是(a)十二種思維模式,或者(b)十二種事物可能的性狀。這兩種**是一致的,因為我們頭腦的思維模式是依據事物本身而來的。進一步講,這(c)十二範疇又是一些句式的內在結構,當我們用一個句子做出某個判斷時,實際上就隱含著這些範疇,而且如果缺少了這些範疇,句子就無法成立。
一個完整的判斷包含了主詞和謂詞。主詞和謂詞的聯結方式,就是各種不同的範疇。
康德稱這十二範疇為「純概念」,即是話,這些範疇是與經驗無關的東西,它們是先天的,是我們的大腦生而有之的。知性把我們從現象世界中得到的經驗摸透,然後將那些內在的客觀關係(即自然規律)找出來。但是,康德不認為這些規律是現象世界中存在的客觀規律,而是我們的頭腦外加給它的。
康德之所以認為,這些規律只存在於現象世界,是由於我們對現象背後的物自體一無所知,也沒有能力知道。
(五)無能的理性
康德所說的「理性」是一種能力,或者慾望。這種慾望像超越現象世界去把握物自體,但這是它不能夠做到的。
人類追求物自體的方式分成兩種:一種是給本來屬於現象的東西,硬加上物自體才有的性質,拼命讓它們合乎物自體;第二種則是直接去追求物自體。
第一種方法的例子:某些國家和**,聲稱自己有最完美的政治體制、最民主自由的憲法等。這些國家與**似乎就像物自體本身一樣完美。
第二種方法,就是直接去追求物自體本身。具體地說,就是追求靈魂、上帝與本質世界。之所以是這三樣,是由於靈魂乃是一切精神現象中之至高統一體;世界的本質乃是自然物理世界之最高統一體;上帝則是比兩者還要高的統一,也可以說是一切之中的最高統一體,是最高的物自體。
這三者可以被稱為「理念」,事關它們都是存在之物的最高範本,類似於柏拉圖所講的理念。
因為當人類的理性想要考察上帝、靈魂和世界本質時,所能運用的,同樣只能是他們考慮現象時所用的知性,而知性不能考察物自體。由此可知,認識物自體是理效能力辦不到的事情。
關於靈魂,過往的形上學家一方面認為靈魂是實體,由此斷言靈魂不滅;另一方面,形上學家又認為靈魂不在時間和空間之中。康德批評道,實體是一個知性範疇,所以它只能夠用來規定時間與空間中的事物,靈魂由於不存在於時空中,因此靈魂不可能是實體,我們也不能用屬於實體的東西來規定靈魂。
關於上帝的存在,康德反駁了本體論證明。他認為「存在」只是個知性範疇,所以它只能夠規定現象世界,而不能規定物自體。而上帝是物自體,所以不能用「存在」去規定它。
然而,康德並不否認上帝的存在,反而用兩根支柱儲存了上帝。在知識論上,我們沒有能力知道上帝是存在還是不存在,所以我們沒有能力否認上帝的存在。在倫理學上,上帝應該作為一個道德的假設而存在,因為這有助於人類提升自己的道德水準,維繫人類社會並且促使其發展。
在這方面,靈魂也和上帝一樣。
關於世界的本質,康德指出,歷來的爭論不外乎兩者:一是機械論宇宙觀,二是形上學理性宇宙觀。康德認為,這兩種說法各有其道理,誰也駁不倒誰,與此同時,這兩種觀點有是截然對立的,它們陷入了「二律背反」,即是話,兩種宇宙論所言的世界之規律彼此相反。
本體論與認識論的定義及關係本體論與認識論的區別?最好給出三個不同的方面
本體論 ontology 是 世界的本原或基質的哲學理論。本體論 一詞是由17世紀的德國經院學者p 戈科列尼烏斯首先使用的。認識論 epistemology 即個體的知識觀,也即個體對知識和知識獲得所持有的信念,主要包括有關知識結構和知識本質的信念和有關知識 和知識判斷的信念。關係 對本體論這個詞的...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認識的辯證過程是
c。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這樣說的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反作用於實踐 正確的認識對實踐起積極的推動作用,錯誤的認識對實踐起消極的阻礙作用 要明確,實踐是認識的 無論是感性的還是理性的!實踐 認識 實踐 這個順序一定不能改變 感性認識也是從實踐得來的 這個要弄清楚 e項不選的原因是因為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
從認識論的角度,說明我們該如何看待學術爭鳴
實踐是認識的 動力。目的和檢驗標準。允許學術爭論的存在允許百家爭鳴,但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在實踐當中能夠指導人們達到預期目標的認識才是正確的認識。從認識論角度,說明我們該如何看待學術爭鳴?我覺得學術爭鳴應該是一個好事,只有彼此之間有對立點有矛盾,有競爭內彼此之間進行辯容 論才會創造出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