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煙開蘭葉香風暖
詞是隨著隋唐燕樂的流播,由詩歌與**
2樓:陳黎立
提高了詞的地位、境界、思相,擴大了詞的取材範圍與表現形式,創立「豪放派」
蘇軾對詞的發展有什麼貢獻
3樓:奶思呀呀
1、在觀念上,破除了詩尊詞卑、詩莊詞媚的傳統見解,把詞與詩相提並論,認為二者是具有同等功用的文體,大大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與藝術價值。
2、在內容上,進一步突破了晚唐五代以來詞為豔科的藩籬,以詩為詞,凡是詩能表現的內容,他幾乎都用詞表現了出來,擴大了詞的創作視野,開拓了詞的境界。
3、在風格上,於柔媚婉約之外,另創恢巨集雄邁的豪放詞風,這在兩宋詞史上是一次重大轉變,為南宋以辛棄疾為首的愛國詞派開了先路。《江神子-密州出獵》是蘇軾最早的一首豪放詞,「千騎卷平岡」,一「卷」字,突現出太守率領的隊伍,勢如磅礴傾濤,何等雄壯。
4、在形式上,無論是詞的表現手法、藝術技巧,還是語言、音律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增強了詞這一新詩體的表現功能。開創了直抒胸臆甚至純以議論寫懷的抒情手法,將寫景、敘事、抒情、議論熔於一爐,以巨集大場面烘托非凡人物,用日常小景寄情寓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抒發人生思考,寄託美好願望。
4樓:牙牙的弟弟
貢獻如下: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
蘇軾繼柳永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豔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蘇軾對詞的變革,基於他詩詞一體的詞學觀念和「自成一家」的創作主張。自晚唐、五代以來,詞一直被視為「小道」。柳永雖然一生專力寫詞,推進了詞體的發展,但卻未能提高詞的文學地位。
而蘇軾首先在理論上破除了詩尊詞卑的觀念。他認為詩詞同源,本屬一體,詞「為詩之苗裔」,詩與詞雖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別,但它們的藝術本質和表現功能應是一致的。
因此他常常將詩與詞相提並論,由於他從文體觀念上將詞提高到與詩同等的地位,這就為詞向詩風靠攏、實現詞與詩的相互溝通滲透提供了理論依據。
擴大詞的表現功能,開拓詞境,是蘇軾改革詞體的主要方向。他將傳統的表現女性化的柔情之詞為擴充套件為表現男性化的豪情之詞,將傳統上只表現愛情之詞擴充套件為表現性情之詞,使詞像詩一樣可以充分表現作者的性情懷抱和人格個性。
蘇軾讓充滿進取精神、胸懷遠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詞世界,改變了詞作原有的柔軟情調,開啟了南宋辛派詞人的先河。
擴充套件資料:
蘇軾代表詞作品介紹:
一、《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是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此詞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弔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
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同時表現了作者關注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
全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巨集闊,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曾被譽為「古今絕唱」。
1、全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2、譯文
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淘盡了那些千古風流的人物。在那久遠古戰場的西邊地方,說是三國周瑜破曹軍的赤壁。
四面石亂山高兩岸懸崖如雲,驚濤駭浪猛烈地拍打著對岸,捲起浪花彷彿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麗如圖又如畫,一時間湧出了多少英雄豪傑。
遙想當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喬剛剛嫁給了他作為妻子,英姿雄健風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執著羽扇頭上著著綸巾,從容瀟灑地在說笑閒談之間,八十萬曹軍如灰飛煙滅一樣。
如今我身臨古戰場神遊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鬢髮斑白。人生如同一場朦朧的夢似的,舉起酒杯奠祭這萬古的明月。
二、《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此詞是作者夜宿燕子樓感夢抒懷之作。上片以倒敘筆法寫驚夢遊園,描寫了燕子樓小園的無限清幽之景。
下片抒寫憑弔燕子樓,登高遠眺,直抒感慨。詞中深沉的人生感慨包含了古與今、倦客與佳人、夢幻與佳人的綿綿情事。
全詞將景、情、理熔於一爐,傳達了一種攜帶某種禪意玄思的人生空幻、淡漠感,隱藏著某種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
1、全文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餘浩嘆。
2、譯文
月光皎潔像給大地鋪上輕霜,秋風送爽猶如流水一般清涼,這清秋的夜色令人如此沉醉。還曲的港灣魚兒跳出了水面,圓圓的荷葉露珠兒晶瑩流轉,天然如此的寂寞卻是無人見。
三更鼓響砰然飄零一葉鏗然,黯沉沉夢裡倩影突然驚散了。夜色茫茫無處重尋夢裡悲歡,醒來後走遍小園心中多惆悵。
客遊天涯已經趕到十分厭倦,我一心想歸隱到山林之中去,但是故園遙遙令人望眼欲穿。燕子樓空佳人今日又在何處?空鎖了樓中樑上的那些燕子。
古往今來如夢和人曾夢中醒,只因為有舊歡新怨纏綿不斷。他人後人面對這黃樓的夜景,為我發出人事變遷的長嘆息。
5樓:匿名使用者
1、蘇軾繼柳永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豔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2、蘇軾首先在理論上破除了詩尊詞卑的觀念。提出了「詩詞一體」和「自是一家」的兩個對後世有重大影響的詞學觀。
3、蘇軾擴大詞的表現功能,開拓詞境。他將傳統的表現柔情之詞擴充套件為表現男性化的豪情之詞,將傳統上只表現愛情之詞變革為表現性情之詞,使詞可以像詩一樣充分表現作者的性情懷抱和人格個性。對人生的哲思、生活日常、遊覽經歷、鄉村農人,蘇詞中均有許多描寫。
4、將詩的表現手法移植到詞中。多用題序和典故,使得詞在保留詞體本身風格外又可以風格近似於詩,豐富和深化了詞的審美內涵。「以詩為詞」突破了**對詞的束縛,把詞從**的附屬品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文體。
6樓:亢子木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蘇軾繼柳永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豔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蘇軾對詞的變革,基於他詩詞一體的詞學觀念和「自成一家」的創作主張。
自晚唐五代以來,詞一直被視為「小道」。 雖然柳永一生專力寫詞,推進了詞體的發展,但他未能提高詞的文學地位。這個任務有待於蘇軾來完成。
蘇軾首先在理論上破除了詩尊詞卑的觀念。他認為詩詞同源,本屬一體,詞 「為詩之苗裔」,詩與詞雖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別,但它們的藝術本質和表現功能應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將詩與詞相提並論,由於他從文體觀念上將詞提高到與詩同等的地位,這就為詞向詩風靠攏、實現詞與詩的相互溝通滲透提供了理論依據。
為了使詞的美學品位真正能與詩並駕齊驅,蘇軾還提出了詞須「自是一家」 的創作主張。此處的「自是一家」之說,是針對不同於柳永詞的「風味」而提出的,其內涵包括:追求壯美的風格和闊大的意境,詞品應與人品相一致,作詞應像寫詩一樣,抒發自我的真實性情和獨特的人生感受。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其文如其為人」(《答張文潛縣丞書》),在詞的創作上自成一家。蘇軾一向以文章氣節並重,在文學上則反對步人後塵,因而他不滿意秦觀「學柳七作詞」而缺乏「氣格」。
擴大詞的表現功能,開拓詞境,是蘇軾改革詞體的主要方向。他將傳統的表現女性化的柔情之詞為擴充套件為表現男性化的豪情之詞,將傳統上只表現愛情之詞擴充套件為表現性情之詞,使詞像詩一樣可以充分表現作者的性情懷抱和人格個性。 蘇軾讓充滿進取精神、胸懷遠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詞世界,改變了詞作原有的柔軟情調,開啟了南宋辛派詞人的先河。
與蘇詩一樣,蘇詞中也常常表現對人生的思考。這種對人生命運的理性思考,增強了詞境的哲理意蘊。 蘇軾雖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夢,但並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脫,始終保持著頑強樂觀的信念和超然自適的人生態度。
蘇詞比較完整地表現出作者由積極轉而矛盾苦悶,力求超脫自適而不斷追求的心路歷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個性氣質。繼柳永、歐陽修之後,蘇軾進一步使詞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與創作主體由分離走向同一。
蘇詞既向內心的世界開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晚唐五代文人詞所表現的生活場景很狹小,主要侷限於封閉性的畫樓繡戶、亭臺院落之中。入宋以後,柳永開始將詞境延利到都邑市井和千里關河、葦村山驛等自然空間,張先則向日常官場生活環境靠近。
蘇軾不僅在詞中大力描繪了作者日常交際、閒居讀書及躬耕、射獵、遊覽等生活場景,而且進一步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
蘇軾用自己的創作實踐表明:詞是無事不可寫,無意不可入的。詞與詩一樣,具有充分表現社會生活和現實人生的功能。
由於蘇軾擴大了詞的表現功能,豐富了詞的情感內涵,拓展了詞的時空場景,從而提高了詞的藝術品味,把詞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學殿堂,使詞從「小道」上升為一種與詩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體。
「以詩為詞」的手法則是蘇軾變革詞風的主要**。所謂「以詩為詞」,是將詩的表現手法移植到詞中。蘇詞中較成功的表現有用題序和用典故兩個方面。
有了詞題和詞序,既便於交代詞的寫作時地和創作緣起,也可以豐富和深化詞的審美內涵。在詞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於蘇軾。詞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種替代性、濃縮性的敘事方式,也是一種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
蘇詞大量運用題序和典故,豐富和發展了詞的表現手法,對後來詞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從本質上說,蘇軾「以詩為詞」是要突破**對詞體的制約和束縛,把詞從**的附屬品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蘇軾寫詞,主要是供人閱讀,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雖也遵守詞的音律規範而不為音律所拘。正因如此,蘇軾作詞時揮灑如意,即使偶爾不協音律規範也在所不顧。
也正是如此,蘇詞像蘇詩一樣,表現出豐沛的激情,豐富的想象力和變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語言風格。雖然蘇軾現存的362首詞中,大多數詞的風格仍與傳統的婉約柔美之風比較接近,但已有相當數量的作品體現出奔放豪邁、傾蕩磊落如天風海雨般的新風格,如名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在兩宋詞風轉變過程中,蘇軾是關鍵人物。王灼《碧雞漫志》卷二說:「東坡先生非心醉於音律者,偶爾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
」強化詞的文學性,弱化詞對**的依附性,是蘇軾為後代詞人所指出的 「向上一路」。後來的南渡詞人和辛派詞人就是沿著此路而進一步開拓發展的。
分析我國脫貧攻堅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並論述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意義
20 分析我國脫貧攻堅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並論述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意義?500字左右 經濟 歷史 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的成就,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具有歷史性的意義。對文學歷史不喜歡,不關注時事政治,會導致什麼?喜歡數理化不?當科學家也不錯,關心研究就好啦 額,...
論述義大利歌劇發展的歷史
歌劇起始於1670年代的義大利佛羅倫薩。一 巴洛克歌劇 1.義大利 1597年,西方 史上第一部歌劇誕生,是由詩人裡努切尼寫臺本,作曲家佩裡譜寫 的 達芙妮 1600年,又創作了歌劇 猶麗狄西 同年,羅馬上演了作曲家卡瓦利艾利的道德劇 靈魂與肉體的關係 雖然他是宗教內容,但是以歌劇的方式演出的。16...
中國的改革開放使得什麼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改革開放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對外 的發展 給我國帶來了資金 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 培養了大批技術人才和管理教材,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了怎樣的歷史性鉅變?30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隨著1980年多個經濟特區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