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洪敏巨蟹
凡寫格律詩者,你必須要知道平仄是怎麼一回事,如果一點也不懂平仄的話,寫出來的詩可能會是不倫不類的。為什麼我們在都古詩時會覺得語句很流暢很順口,並充滿著音韻美,因為古詩詞是講究平仄的,寫格律詩者不僅要懂平仄,而且還要會對仗。我舉一聯詩: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它的平仄是這樣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下聯之間平仄是完全相對的。並且詞性完全相同。寫詩的學問很深,首先你必須要懂得平仄,你才能有會靈活應用的可能性,要想學寫詩的朋友最好先找一本王力著的《詩詞格律》看一下。
寫詩一定要講究平仄嗎?
2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 我在網上檢測了下
丘逢甲的春愁合乎韻律,用的應該是平水韻。
屬於七絕平起(首句入韻)
-----規則-----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 (藍字應平,紅字應仄) --------------
春愁難遣強看山【山:十五刪】 押韻
往事驚心淚欲潸【潸:十五刪(平),十五潸(仄)】 押韻四百萬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臺灣【灣:十五刪】 押韻
3樓:車釐子
流暢,讀起來舒服就好寫詩靠感覺,建議不要拘泥形式,
4樓:匿名使用者
寫古體詩是要講平仄格律的,只是一些地方可以變化的,關於律詩的平仄,有這樣一個口訣:「一三**論,二四六分明。」這是指七律(包括七絕)來說的。意思是說,第
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
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須分明。至於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詩來說,那就應該是「一三不論,二四分明。」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詩中如果多用拗句,就變成了古風式的律詩。一般講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認為拗句之一種,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樣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
有幾種拗句:它在律詩中也是相當常見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後面還必須用「救」。所謂「救」,就是補償。
一般說來,前面該用平聲的地方用了仄聲,後面必須(成經常)在適當的位置上補償一個平聲。下面的三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
(a)在該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聲,第三字補償一個平聲,以免犯孤平。這樣就變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則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換成「仄仄仄平平仄平」。這是本句自救。
(b)在該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聲(或三四兩字都用了仄聲),就在對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聲來補償。這樣就成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則成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這是對句相救。
(c)在該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沒有用仄聲,只是第三字用了仄聲。七言則是第五字用了仄聲。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a)(b)的嚴格性稍有不同。
詩人們在運用(a)的同時,常常在出句用(b)或(c)。這樣既構成本句自救,又構成對句相救
5樓:在世周郎
寫詩靠感覺,建議不要拘泥形式,流暢,讀起來舒服就好
現在寫詩需要注意平仄嗎?現在讀音與古代已經不一樣了?
6樓:清淺如煙
看你寫什麼詩,是古詩詞還是現代詩,如果是古詩詞當然要注意平仄押韻,尤其是古詩中的近體詩,近體詩格律嚴謹,講究句間平仄粘對,現代讀音雖不同與古代,可以參照中華新韻或平水韻,古今音不可混用 ,樓上並沒有答非所問,估計樓主對近體詩理解有誤
7樓:多樺的明天
古體詩的平仄可以不嚴格相對,但是從唐代起的近體詩(如:律詩,絕句)對平仄、韻角要求嚴格。
古時音分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後入聲被「和諧」。陰平和陽平(現
一、二聲)絕大多數為平,上聲、去聲(三四聲)絕大多數為仄。
8樓:上善如龍
關於是否要注意平仄,我認為最好還是注意點好。古體詩是沒有要求平仄的,但是自李唐起,人們覺得如果加上平仄的話會好聽點,有韻律美,所以近體詩對平仄是要求很嚴的,但又因此影響了詩詞的意境和氣概,所以即使李白 杜甫也有出韻的時候。現代人寫古詩詞的話,可以不對平仄要求那麼嚴格,讀起來朗朗上口即可,但是初學者應該學習平仄,這樣寫起來才像是古詩,否則的話只能說是古體新詩,但不必過於拘泥,再則,如果創作到達一定層次後,熟悉平仄之後,即使不去刻意注意平仄,寫出來的詩也會很有平仄感。
樓主想要學習的話,我有一本王力的詩詞格律,需要的話可以發給你
9樓:清江浩浪
用哪種形式就遵守那種規則,否則做出來的東西不倫不類,徒被笑話。
寫現代白話詩,不拘平仄,不講格律,想寫成怎樣就怎樣,自由得很。何樂而不為?
如果寫的東西是想給大家看,希望別人喜歡,那又要考慮大家的欣賞習慣,考慮人群及地域的差別。
總之,凡事審時度勢,該行則行,不要把陽春白雪弄得不如下里巴人。
10樓:釋夢而飛
不知道古音可以按今音分平仄。一二聲平,如千錢;三四聲仄,如淺欠。平仄和押韻是近體詩的基本要求,所以讀起來琅琅上口的。
詩詞中的平仄要求很嚴嗎?必須得講究平仄嗎?
11樓:我是誰
詩詞中的平仄要求嚴格,格律詩講究平仄,填詞要講究平仄,古體詩除了押韻外不講究平仄。
先秦到魏晉時期的詩與歌都是韻文,最早都是用來歌唱的,截止到魏晉時期,並沒有平仄的概念。
關於四聲、平仄的觀念是從南北朝才開始有的,齊樑以前沒有什麼平仄,當然寫詩也不考慮平仄。在齊朝永明時期,以「竟陵八友」為代表的永明體詩人開始注意四聲:平上去入。
其中平就是平聲,上去入就是仄聲。
在齊樑以後,詩人開始注意四聲與平仄的應用,沈約等人甚至搞出了作詩要注意的「八病」,「八病」之說完全基於四聲與平仄理論,不過後人對於八病並不是完全認可。
在初唐時期近體詩(格律詩)開始有了明確的規則,四種平仄相間的基本句式,按照對仗、黏連規則組合成了四種詩體。格律詩在唐高宗時期被納入了科舉考試,舉子們作詩時「平仄」有問題就出局了,絕對不能有半點馬虎。
不過即使是在唐朝,也不是所有的詩都要考慮平仄,很多詩人喜歡寫不講究格律的古體詩,這類詩體只需要注意韻腳的平仄,其他的字都不需要注意。
總結即齊樑以前的古人作詩不考慮平仄;齊樑以後的古人作詩分兩種,作格律詩要注意平仄,作古體詩只需要注意韻腳的平仄即可。
12樓:檀香透窗櫺
詩詞中的平仄要求很嚴格,古詩詞中的律詩、絕句等必須講究平仄,古體詩可以不講究平仄。
一、講究平仄的原因
①節奏感
所謂的節奏感是很重要的一個區別於其他文體的特徵,不僅僅是中國詩,西方詩也有這種東西,莎翁十四行詩,有一種叫「音步」的東西,是符合英語的固有特點的。
而漢語要有節奏感,自然也是利用它本身的一些特點,經過永明諸位的發現,大概是這樣的:
「平聲長,仄聲短」。組織起來的「音的強弱長短關係」,叫做「節奏」。同樣的,組織起來的「字音的平仄長短關係」,叫做「格律」。
②**感
漢語是單音節字,一字一音,通過字音微妙多變的對比,也就是平仄交錯,可以達到聽覺上的享受,使之悅耳動聽,增強詩詞的抑揚頓挫效果,形成漢語的**美。
平仄是漢語特有的東西,並非古人閉門造車的產物,而是歷代聲韻學家在研究分析古代語音規律後所達成的共識,也帶有一定的約定束成的因素。
二、平仄的概念
從漢字的拼音講起。在我們的普通話中,發音有四個聲調,即第
一、二、
三、四聲。
套到平仄上來講,平聲包括第一和第二聲,即為陰平和陽平;第
三、四聲則為仄聲,其中第三聲為上聲,第四聲是去聲。
擴充套件資料
平仄的應用:
平仄是詩詞格律的一個術語:詩人們把四聲分為平仄兩大類,平就是平聲,仄就是上去入三聲。仄,按字**釋,就是不平的意思。
因為平聲是沒有升降的,較長的,而其他三聲是有升降的(入聲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較短的,這樣,它們就形成了兩大型別。
如果讓這兩類聲調在詩詞中交錯著,那就能使聲調多樣化,而不至於單調。古人所謂「聲調鏗鏘」,雖然有許多講究,但是平仄諧和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平仄交錯的規則可以概括為兩句話: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對句中是對立的。這種平仄的規則在律詩表現的特別明顯。
例如***《長征》詩的第
五、六兩句: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這兩句詩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來說,每兩個字一個節奏。平起句平平後面跟著的是仄仄,仄仄後面跟著的是平平,最後一個又是仄。
仄起句仄仄後面跟著的是平平,平平後面跟著的是仄仄,最後一個又是平。這就是交替。
就對句來說,「金沙」對「大渡」,是平平對仄仄,「水拍」對「橋橫」,是仄仄對平平,「雲崖」對「鐵索」,是平平對仄仄,「暖」對「寒」,是仄對平。這就是對立。
13樓:匿名使用者
詩詞的種類不同,對平仄的要求也不同。古風相對自由,近體詩相對要求嚴格。不以詞害意,是詩詞創作的共識。什麼叫做以詞害意,就是發明一些大家不懂的詞語,表達不出相應的意思。
一。沈宋使格律詩的定型。
先是杜審言、李嶠、蘇味道、崔融「文章四友」熱衷於詩藝的研練,文辭華美,五言律詩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準;隨後的沈佺期、宋之問日臻完善,最終推動了五言、七言律詩體式的定型,詩歌藝術逐漸成熟,格律詩體正式形成。
沈宋在詩歌上的主要貢獻是促成了格律詩的定型。沈宋在以沈約、謝朓為代表的永明體基礎上,從原來的講求四聲發展到只辨平仄,總結出詩歌高低抑揚的平仄變化規律,由原來只講求一句一聯的音節協調發展到全篇平仄的粘對以及中間二聯必須上下句屬對,從而形成完整的律詩。
===~引自《光明**》
二。古今格律的不同與認識
如果按照今天對格律的認識,崔顥的《黃鶴樓》是不符合平仄格律的,可宋朝的嚴羽卻說:「崔顥的《登黃鶴樓》為唐人律詩第一。『,可見古今對平仄的認識略有差異。
今人有意引進西洋語法,把詩詞對平仄的要求限制得過嚴,這一點和古人在認識上有差距。
===~引自《古今格律的不同與認識》
三,結合我的創作來說吧
要嚴格符合平仄格律不難,只要使用變格語法,適當地壓縮詞語就行。
其實,歷朝歷代都有不少不符合平仄規律的佳作。如果詞語不能壓縮,不合平仄也無妨。
除了平仄合律的近體詩詞外,還有相對自由的古風體詩詞。劉樹勇在《畫出心中的嚮往》黃華華在《生活頌》中都說,格律詩詞表現今天的生活和經濟活動是相當乏味的。合律也好,出律無礙。
平仄格律是人為發明,創作中可以調整對平仄格律的要求。平仄就是把四聲分成兩類,優勢是增加作品的曲折感,缺點是表現範圍比較少。詩詞創作可以走格律派路線,也可以直抒性靈。
談戀愛真的要門當戶對嗎,談戀愛一定要講究門當戶對嗎?
不說完全門當戶對,但也要差不多少。因為學識,家庭背景。經濟條件差得太多,生活在一起久了,差距會越來越大的。而且不管你是真愛還是假愛,都會被人認為你是奔人家條件去的,而不是本人 如果是要結婚的話,當然門當戶對最好,談戀愛無所謂啦,因為結婚不只是你倆的事,是兩個家族的事 不需要門當戶對,只要你們在一起的...
現在的婚姻要不要講究門當戶對,婚姻一定要門當戶對嗎?
要 最起碼要兩個人條件相當 現在的社會很現實 如果兩個人相差太大 可能開始會覺得沒什麼 但是幾年之後呢 婚姻趨於平淡之後呢 那時候再有嫌棄恐怖婚姻就會亮紅燈的吧 門當戶對是古代流下來的說法,總有它的在意,可以考慮!門當戶對的兩人情趣相當,話題也差不多,所受教育 愛好 審美等各方面都更接近,並且兩親家...
詩歌需要將就平仄對仗等等這些嗎,古詩一定要押韻和平仄麼?
一樓誤導,所謂古體詩指的是 樂府歌行體的詩,講究押韻,不要求平仄對仗 近體詩包括律詩 律絕必須嚴格遵守平仄 對仗 格律規則。但是古體絕句不需要。樓主寫的是現代詩的話,對平仄和對仗基本上沒有要求,甚至不要求押韻。但是在有的時候,如果注意一下押韻和平仄的話,會變得更加朗朗上口 也會收到比較好的效果。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