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典型化,就是化生活素材為具有典型意義的藝術形象,這是文學
創作的基本規律之一。文學創作作為一種特殊的審美創造,不能簡單地記錄事實,而需要把日常的生活現象典型化,這就是孕育作品時的藝術構思過程。
典型和概括是兩個範疇,典型重個性突出,概括是總結規律。
文學概論:談典型化的概括化與個性化的關係?典型化就是概括化嗎?有答案嗎?
2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典型化,就是塑造典型形象的過程。作家從自己對現實生活的觀察、思考和理解出發,對紛繁蕪雜的生活現象進行開掘、提煉、加工、改造,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創造出具有典型性的文學形象來,這一過程就是典型化的過程。
質言之,文學創作中典型化的原則即表現為個性化與概括化的辯證統一,就是通過個別形象來顯示某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通過發生在個別形象身上的特殊的矛盾衝突,來揭示一定時代某種社會關係的普遍本質。所謂個性化,就是賦予文學形象以鮮明獨特的個性。典型化仍然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而在現實生活中,個性是到處都存在的,在文學創作中,作家不但不能抹煞和削弱它,而且要突出和加強它,使之更加鮮明、獨特和出人意料,通過深入的開掘和反覆的錘鍊,使之成為古往今來獨一無二的形象;所謂概括化,就是通過提煉、濃縮和概括,賦予文學形象以普遍意義。
高爾基說:「要服從抽象化的法則,它把這個或那個社會集團突出的特徵抽取出來,再把它們具體化,並概括到這個集團的一個人物身上。藝術家如能嚴格遵守這個法則,就能幫助他創造出『典型'來。
」(高爾基:《**學》第193-194頁。人民文學出版社2023年版。
)高爾基所說的「抽象化」,就是我們所說的「概括化」。
個性化與概括化作為典型化的兩個方面,它們是脣齒相依、不可分割的。個性化以概括化為基礎,塑造具有獨特個性的人物必須在集中、概括某一類人的特點、以及這種特點所折射出的一般歷史條件和普遍社會關係的基礎上進行;而概括化又以個性化為準繩,概括化並不是任意拼湊各種生活素材,而是根據對於形象的完整構思及其個性特點來選擇、加工和組織這些生活素材。這裡要注意避免兩種傾向:
一是脫離概括化的個性化,為個性化而個性化。如果缺少集中、概括一定生活現象的普遍性的基礎,只是從某種主觀意念出發,將若干「個性特徵」像貼標籤一樣貼上在藝術形象身上,那就違背了典型化的基本要求,例如在刻劃人物性格的必然需要之外任意新增生理殘缺、方言土語、個人癖好、習慣動作等所謂「個性特點」,那就成了「惡劣的個性化」(恩格斯:《致拉薩爾》,《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344頁。
)。當然不是說這些東西不能表現,相反,如果運用得當,它們甚至可能有助於典型化的創造,但是如果它們遊離於作品所要表現的普遍生活現象之外,那就不可取了。黑格爾在批評德國的消極浪漫主義者霍夫曼、克萊伊斯特等人時指出,他們的作品所刻意表現的魔術、磁性催眠術、「通天眼」、睡行症等不可知的力量只是精神病的表現,「總之,為著要造成衝突或是要引起興趣,而就用精神病來代替健全的性格,這種辦法總是永遠不能成功的。
」(黑格爾:《美學》第1卷,第310頁。商務印書館2023年版。
)二是用概括化取代個性化,導致個性化的喪失。如果在創作過程中只是將個性看成普遍生活現象的從屬物或附加物,看成是外在於普遍性、共同性的東西,將人物個性消融到原則裡去,「把個人變成時代精神的單純的傳聲筒」(馬克思:《致拉薩爾》,《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340頁。
),那就勢必導致公式化、概念化的傾向。總之,一旦將個性化與概括化對立起來、割裂開來,就既破壞了個性化,又無助於概括化,最終勢必導致典型化的失敗。
因此,典型化就是運用個性化與概括化相統一的方法創造典型形象的過程,而這樣創造出來的典型形象就是個性與共性的完美統一,這就是恩格斯所肯定的:「每個人都是典型,但同時又是一定的單個人,正如老黑格爾所說的,是一個『這個',而且應當是如此。」(恩格斯:
《致敏·考茨基》,《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453頁。)這裡恩格斯提到的黑格爾所說的「這個」,就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這是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專門加以論述的,他的原話是這樣的:
「在一切感性確定性裡,如我們所看見的,真正講來,只得到這樣的經驗:即這一個是一個共相。」他進一步舉例說,如果我們說「這時是中午」,但轉眼一過,「這時」已是晚上,可見我們所說的「這時」是一個「包含著無數這時的這時」,因此「這時是一個共相」;又如果我們說「這裡是一棵樹」,但轉身一看,「這裡」已變成了一幢房子,可見我們所說的「這裡」是「通過諸多個這裡,成為一個普遍的這裡的運動」,因此「這裡」也是一個共相。
所以黑格爾指出,由「這時」、「這裡」所構成的「這一個」,自然也是「屬於本身是共相或具有普遍性的範圍」了。(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上卷,第71-72頁。
商務印書館2023年版。)黑格爾通過這樣的例子來說明,人們所說的「這一個」或「這個」,乃是個性與共性、殊相與共相、個別與一般、特殊與普遍的統一。在《精神現象學》中,黑格爾只是在哲學的意義上分析了「這個」的辯證法內涵,並沒有從藝術的角度來加以研究,而在他的《美學》一書中,則從藝術典型的角度對此進行了充分的論述,他高度讚揚了荷馬史詩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阿伽門農、赫克托爾等,認為他們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每個人都是一個整體,本身就是一個世界,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滿的有生氣的人,而不是某種孤立的性格特徵的寓言式的抽象品。」(黑格爾:《美學》第1卷,第303頁。
商務印書館2023年版。)這裡所謂「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滿的有生氣的人」,是說的個性;而所謂「每個人都是一個整體,本身就是一個世界」,則是說的共性;而他反對將人物形象變成「某種孤立的性格特徵的寓言式的抽象品」,就是前面我們所指出的那種將個性化與概括化對立起來,將人物個性消融到原則裡去,把個人變成時代精神的單純的傳聲筒的毛病。可見黑格爾所讚賞的藝術典型,仍然是個性與共性完美統一的「這個」。
古今中外,凡是塑造得成功的典型形象,可以說都是個性與共性完美統一的「這個」。
為上述個性化與概括化相統一的原則所統攝,典型化主要通過以下幾條具體途徑得以實現。
其一,典型人物的塑造。如果說文學中的典型形象包括典型情節、典型細節、典型場面和典型環境的話,那麼,典型人物就是其中的靈魂、中心和「眼」,其他形象都是為塑造典型人物服務的。因此黑格爾將藝術美的創造最終歸結為人物性格的塑造,而在這一問題上,他正是將人物性格視為藝術形象的「眼睛」而予以高度重視的。
他說:「靈魂集中在眼睛裡,靈魂不僅要通過眼睛去看事物而且也要通過眼睛才被人看見。」在他看來,只有人,才稱得上是這種「眼睛」,才稱得上有靈魂:
「只有受到生氣灌注的東西,即心靈的生命,才有自由的無限性」。因此,「藝術把它的每一個形象都化成千眼的阿顧斯(希臘神話中的百眼怪物),通過這千眼,內在的靈魂和心靈性在形象的每一點上都可以看得出。不但是身體的形狀、面容、姿態和姿勢,就是行動和事蹟,語言和聲音以及它們在不同生活情況中的千變萬化,全都要由藝術化成眼睛,人們從這眼睛裡就可以認識到內在的無限的自由的心靈。
」(黑格爾:《美學》第1卷,第197-199頁。商務印書館2023年版。
)這也就是說,藝術中的情節、事件、細節、場面、環境的規定性,都要通過人物性格表現出來。文學的典型化亦然。它的頭等大事就是必須塑造出那種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的人物形象來,如果說這一人物形象稱得上「典型」的話,那麼他必須集個性與共性於一身,既是獨一無二的,又是隨處可見的,總之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
3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典型化,就是化生活素材為具有典型意義的藝術形象,這是文學創作的基本規律之一。文學創作作為一種特殊的審美創造,不能簡單地記錄事實,而需要把日常的生活現象典型化,這就是孕育作品時的藝術構思過程。
典型和概括是兩個範疇,典型重個性突出,概括是總結規律。
文學概論怎麼學啊??上課完全聽不懂啊~~有沒有關於這方面的書籍~求大神推薦啊~~
4樓:孤僻獨行客
其實不難,有些老師只講書本的理論,背得要死也就應付考試。關鍵還是建立自己的哲學、美學、歷史知識體系,明確在什麼樣的社會歷史背景下的價值觀與社會發展觀,懂得用這些來分析各種作品因素和文學理論。速成書籍的不是很好,要有大量的作品閱讀積累做基礎,而這大量應該是代表作熟讀,名作通讀,普通作品涉獵。
學中文的,幾千萬字的作品積累算是基本的吧。
5樓:匿名使用者
選修課嗎?我也沒上過。看書倒是可以,推薦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劉蘇的《青春年少就犯賤》、魯迅雜文,劉猛、季羨林、畢淑敏的也不錯。。。還有好多先看著吧
期末怎麼複習文學概論最好呢
6樓:準正太控
這門應該不難過吧,課程內容不多,複習一下課堂筆記和課後要點就可以
7樓:匿名使用者
最好有筆記或參考資料 理解記憶 這種學科死記硬背是不行的
《文學概論》 典型化的基本要求是
8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創作中對藝術典型化的要求歷來是作家遵循的基本原則,而一些非典型化寫作現象也喧囂塵上.從中外藝術作品生命力的角度來看,藝術典型化的要求是亙古不變、,
9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想知道答案,哪位高手來回答吧
文學創造的主體的名詞解釋,什麼是文學創作的主體與客體,名詞解釋定
文學創造的主體是什麼 1 文學創造的主體是存在於藝術生產活動中的藝術生產者,即作家這種特殊的生產者。人並非任何時候都可以稱為主體。只有當人處於與特定客體的特定關係中並對客體的主動 主導地位具有主體性時,人才是真正的主體。文學創造的主體首先必須存在於文學創造活動中,並創造文學產品。所以,我認為,只有處...
關於文學創作的心理機制的相關問題
文學理論教程 第一章基本概括 恩恩。頭疼。搜搜哈。這個似乎有點難度哈,慢慢來,好好想想,嘻嘻!文學創作中有哪些基本的構思原則 文學創造的構思階段上承文學創造的發生階段,下接文學創造的物化階段。構思階段可以說是從觀念上實現或基本實現創作動機所提出的目標,為物化階段準備好可以下鍋的 米 在構思階段,需要...
什麼是比較文學的可比性簡答題什麼是比較文學?
比較文學,作為一門已成為國際人文學科顯學之一的新興學科,已走過了一百多年的歷程。如今,它在全世界的影響正日益擴大,歐美國家的許多大學都早有了十分正規的比較文學系,在我國,包括北京大學 南京大學等許多著名大學在內的高等院校,也先後成立了比較文學研究所。這一切,表明了這門學科在世紀之交和21世紀來臨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