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詳解矯枉總是過正,其實過猶不及

2021-03-19 18:20:13 字數 2053 閱讀 1010

1樓:手機使用者

出處:十句話說盡中國史

原文:矯枉總是過正,其實過猶不及:

秦尚法,漢即尚儒;唐重武輕文,宋即重文輕武;唐宋尚詩詞,明清即尚八股。

矯:糾正;枉:彎曲;過:過分;猶:象;不及:達不到。

把彎曲的東西扭過了頭,從而彎向另一面——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矯枉過正,過猶不及是什麼意思

2樓:松下三問童子

矯枉過正,出

bai自南朝范曄du《後漢書·仲zhi長統傳》:「逮至清世dao,則復入矯枉過正回之檢。」答 指把彎的東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邊。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仲長統傳》:「逮至清世,則復入矯枉過正之檢

矯枉過正與過猶不及兩詞的差別是什麼?

3樓:秋風de淚

矯枉過正的意思是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

過猶不及的意思是事情做得過頭,就跟不做是一樣,是不合適的,要適度。

兩者雖然都有超過限度的意思,但所針對的物件是不一樣的,矯枉過正是糾錯方面的,過猶不及是做事方面的。

恩 可以這樣理解~

4樓:事件艱苦法

你的這個理解似乎有些片面

「過猶不及」和「矯枉過正」都有「超過限度」之意,都說明「度」對事物的有制約性。「矯枉過正」是比喻釋義,通俗形象地說明了「糾正偏失和錯誤,不要超過應有的限度」這個道理;「過猶不及」是通過詞素直述其意。「過猶不及」一語,既反對「過」,有反對「不及」,指出了兩種「不當」(即過和不及)。

我的用法區別應該正確。(查了詞典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悠悠的雲裡有淡淡的詩,淡淡的詩裡有綿綿的喜悅,綿綿的喜悅裡有我輕輕的問候,新春大吉!

過猶不及與矯枉過正的用法區別。不要解釋意思,我要用法

6樓:事件艱苦法

「過猶不及」和「矯枉過正」都有「超過限度」之意,都說明「度」對事物的有制約性。「矯枉過正」是比喻釋義,通俗形象地說明了「糾正偏失和錯誤,不要超過應有的限度」這個道理;「過猶不及」是通過詞素直述其意。「過猶不及」一語,既反對「過」,有反對「不及」,指出了兩種「不當」。

我的用法區別應該正確。

請用幾句話來概括中國五千年曆史與文化的程序

7樓:匿名使用者

1、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夏一統,商周繼之,春秋戰國亂之;秦一統,兩漢繼之,三國魏晉南北朝亂之;隋一統,大唐繼之,五代十國宋遼金亂之;元一統,明清繼之,**亂之。

2、歷史有無數的選擇,選擇在某個人手裡秦之李斯,助紂為虐,焚書坑儒;漢之王莽,書生治國,一塌糊塗;唐之安祿山,安史之亂,由盛轉衰;宋之王安石,變法維新,由治而亂;明之吳三桂,一己之私,引狼入室;清之袁世凱,賣友求榮,反覆無常。

3、內憂小人干政,外戚、宦官、後宮;中憂官場腐敗,官逼必然民反;外憂****,異族虎視耽耽歷朝歷代之滅亡,無不由此三者起。

4、勝者王侯敗者賊,歷史即是:為勝者****、敗者落井下石的虛假陳述勝即是劉邦,敗即是項羽;勝即是李世民,敗即是竇建德;勝即是朱元璋,敗即是張士誠;勝是一國之君,敗是流賊草寇。

5、矯枉總是過正,其實過猶不及秦尚法,漢即尚儒;唐重武輕文,宋即重文輕武;唐宋尚詩詞,明清即尚八股。

6、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亂,思想越光輝燦爛;越是大一統,政治穩定,思想越停滯不前。前者如春秋戰國之百家爭鳴,魏晉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後者如秦之焚書坑儒,漢之獨尊儒術,明之八股,清之***。

7單以武治,剛且易折;單以文治,軟弱可欺;文武結合,剛柔兼濟,方能長治久安如秦、元所向披靡,卻迅速灰飛湮滅,兩宋文化鼎盛,卻屢被異族欺凌。惟漢、唐重文韜武略,方綿延三四百載,號稱盛世,今已不再

8樓:龍龍

毀滅和重建。用貪和反貪。殺人和被殺。吃人和被吃。

9樓:黑蜻蜓

以仁義和道德為主線,以勞動和統治為焦點,以善惡傾軋為內涵,以暴力和顛覆為手段,實現一種超級大連結。

「矯枉過正」與「撟抂過正」有什麼區別

矯枉過正 與 撟抂過正 的區別如下 1 矯枉過正 把彎曲的東西扭直,結果過了頭,又歪向另一方。比喻糾正錯誤超過了應有的限度。矯 糾正。枉 彎曲。過正 過了頭,超過了應有的限度。出處 後漢書 仲長統傳 逮至清世 則復入於矯枉過正之檢。2 撟抂過正 意思是指糾正偏差而超過必要的限度。矯枉過正的反義詞 1...

請大師詳解,請大師詳解

八字五行得分情況 木23,水32.4,同類得分 55.4 火10,土0,金24,異類得分 34 如果金木水火土某五行得分為0,就表示你缺少該五行相差 21.4 綜合旺衰得分 21.4 八字過硬八字喜用神 八字過硬,八字喜土,土就是此命的 喜神 性別 男性格分析 總是給人快樂的感覺,個性樂觀開朗,善辭...

請歷史老師詳解下題

d。a項錯在共同掌握行政權上,行政權屬於尚書省掌握 中書省起草詔令,門下省封駁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 b項錯在宋朝不是利用三省削弱相權,宋朝三省長官已經基本不參與政事,另外設定中書門下為宰相辦公機構,設樞密院分割宰相軍權,設三司分割宰相財政權 因此利用的是樞密院和三司來削弱相權 c 元朝只保留中書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