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要多次探測火星,人類為什麼要探測火星?

2021-03-19 18:19:29 字數 5987 閱讀 4245

1樓:易書科技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和地球在許多地方十分相似:火星自轉一週是24.66小時,晝夜只比地球上的一天多40分鐘;火星自轉傾斜角也和地球相近,所以火星上也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氣候變化;火星上還有大氣層。

2023年,義大利天文學家斯基帕雷用望遠鏡發現火星上有許多細長的暗線和暗區,他把暗線稱為「水道」。有人乾脆把「水道」翻譯成英語的「運河」,暗區就成了「湖泊」。有運河就有智慧生命的大規模活動。

於是,1個多世紀以來,有關這顆紅色星球上的火星人和火星生命的傳說、猜測和探測不斷出現。眼見為實,只有對火星進行逼近觀測,才能徹底解開這些謎。20世紀50年代後,人類就開始了利用航天技術探測火星的努力。

人類為什麼要探測火星?

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和地球在許多地方十分相似:火星自轉一週是24.66小時,晝夜只比地球上的一天多40分鐘;火星自轉傾斜角也和地球相近,所以火星上也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氣候變化;火星上還有大氣層。

早在2023年11月1日,蘇聯發**「火星1號」探測器,開始了人類對火星的逼近探測。

2023年,美國發射的「水手4號」探測器,在距離火星9280千米的高處,首次拍攝了22張火星**。

2023年,「水手6號」和「水手7號」探測器觀測了火星南極,並且發現火星大氣中的二氧化氮含量高達95%。

2023年,「水手9號」探測器拍攝了7000多張火星**,這些**顯示了火星表面70%區域中的峽谷、火山和乾涸的河床。

2023年,蘇聯發射的「火星5號」首次拍攝了火星的彩色**。

3樓:科普中國

人類為什麼要探測火星?這個問題令人想起500多年前的哥倫布,他曾以為橫越一望無際的大西洋就能到達印度。雖然結果並非如此,他卻發現了「新大陸」。

如今,美洲大陸早已住滿了人,就連南極大陸的冰原也在一天天熱鬧起來。地球上再也沒有任何空閒的大陸了。

天文學家首先把目光移向了月球。月球距離地球不過384~400千米,既然早在20世紀60年代「阿波羅號」的航天員就已登上月球,那麼,人們為什麼不去更有效地開發、利用這又一塊「新大陸」呢?在人類21世紀的議程中,開發月球確實佔據著顯赫的一席。

那麼,再往後呢?在太陽系中,金星和火星是地球的近鄰。但是,金星上的環境條件過於嚴酷,表面溫度超過450℃,異常濃密的大氣中充盈著硫酸液滴,探測和開發的難度

人類為什麼要探測火星

4樓:科普中國

2023年12月4日,「火星探路者號 」探測器發射成功。7個多月後,它成功地把「索傑納號」火星車送上了火星。這是人類送上火星的第一部火星車。

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30枚探測器到達過火星,它們對火星進行了詳細的考察,並向地球發回了大量資料。但是,大約三分之二的探測器,特別是早期發射的探測器,都沒有能夠成功完成它們的使命。如此坎坷的探測之路,卻並未消除人們對火星的嚮往。

這顆紅色的星球為何有這樣神奇的吸引力?人類為什麼要一次次探測火星呢?

又一塊「新大陸」

人類為什麼要探測火星?這個問題令人想起500多年前的哥倫布,他曾以為橫越一望無際的大西洋就能到達印度。雖然結果並非如此,他卻發現了「新大陸」。

如今,美洲大陸早已住滿了人,就連南極大陸的冰原也在一天天熱鬧起來。地球上再也沒有任何空閒的大陸了。

天文學家首先把目光移向了月球。月球距離地球不過384~400千米,既然早在20世紀60年代「阿波羅號」的航天員就已登上月球,那麼,人們為什麼不去更有效地開發、利用這又一塊「新大陸」呢?在人類21世紀的議程中,開發月球確實佔據著顯赫的一席。

那麼,再往後呢?在太陽系中,金星和火星是地球的近鄰。但是,金星上的環境條件過於嚴酷,表面溫度超過450℃,異常濃密的大氣中充盈著硫酸液滴,探測和開發的難度很大。

而被人們稱為「袖珍地球」的火星,則有望成為繼月球之後人類的又一塊新大陸。

可供借鑑的氣候

人類探索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可以為更深入地瞭解我們的地球家園提供不少借鑑。例如,自古以來,人類不知為惡劣的天氣付出了多少沉重的代價,而對好天氣提供的機遇卻把握得並不充分。事實上,在太陽系中恐怕沒有一顆行星的氣候比地球更復雜了。

人們很不容易查明,海洋、陸地、大氣等因素對氣候的影響如何相互交織和彼此消長。假如能找到一些比較簡單的全球性氣候系統,例如只有陸地沒有海洋,或者只有海洋沒有陸地,或者整個大氣的溫度恆定不變,那就比較容易弄清海洋、陸地、大氣各自對全球氣候的影響,研究複雜的地球氣候就會更加方便。

大自然果真提供了這樣的方便。整個木星的表面完全是液態的氫,金星幾乎被恆溫的灼熱大氣所包圍,火星則有一層稀薄的大氣而又完全沒有海洋。或許,正是海洋之有無導致了地球上和火星上風的模式互不相同。

研究這種差異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掌握地球上的氣候和天氣。我們為什麼不好好研究一下其他行星的氣候呢?

如果火星上有生命

再如人們更感興趣的火星生命問題。人類一直在追索生命的本質和機理。我們對於大腦如何工作、人為什麼會衰老、怎樣防治各種疾病之類的問題了解得越透徹,人類的境況就有可能變得越好。

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有共同的祖先,它們全都是遠房的「堂兄弟、表姐妹」。地球上所有形式的生命,全都由同一些型別的複雜分子、經歷同一些型別的化學反應而形成。當你研究一個細菌、一棵柳樹或一個人體的生物分子時,就會發現它們彼此間的差異其實相當微小。

它們可以統稱為「地球型生命」。那麼,要是在火星上發現了生命呢?

這有兩種可能性:一種可能是火星生命與地球型生命截然不同,那就使人類所知的生命基本模式從一種變成了兩種,這勢必會使人類對生命的普遍瞭解陡然增加。另一種可能是組成火星生命的化合物與構成地球生命的化合物大同小異,那很可能就意味著生命的基本模式「僅此一家」,弄清楚這一點同樣是很大的收穫。

差異:深刻了解生命本質

可是,倘若在火星上找不到任何形式的生命呢?也許由於我們假定了火星生命的行為方式和地球型生命相同,才導致搜尋勞而無功。那麼,生命活動還能按何種方式進行?

地球型生命的行為又為何如此這般?這些都是與尋找火星生命相關的重要研究課題。退一步講,即使火星上當真不存在生命,人類為此耗費的心血和錢財也並不會就此白費。

也許,火星上的生命演化過程已經起步,但又半途夭折了。也許,火星上的某些地方有著通往生命之途上半路夭折的分子,它們或許會道出生命形成以前的「化學演化」階段應該是什麼模樣。況且,查明這類夭折的原因,肯定也會對更深刻地瞭解生命的本質有所裨益。

再退一步講,如果火星上根本不存在任何與生命有關的東西,那麼人類所作的研究是不是就成了無的放矢?不。火星和地球有那麼多的相似之處,但它們發展的結果卻完全相反:

地球上充滿著生命,火星則與生命無緣。這究竟是為什麼?明辨此種差異,也將有助於更深刻地認識地球本身的生命。

歸根到底,對地球外生命的探索將有助於解開生命起源之謎,有助於加深對生命現象的理解,其最終結果則是使人類生活得更加美滿。

人類嚮往「登火」

火星還有許多值得研究的東西。例如,人們可以派遣火星車到火星乾涸的「河床」中採集岩層的樣品,或者深入巨大的峽谷,從厚達多少千米的火星地殼中採集樣品。那裡的岩層儲存著火星地質演變史的豐富資訊,據此可以推斷火星上的冰期。

如果火星和地球的寒暖期互相吻合,那麼這種氣候變遷的根源很可能就是太陽輸出能量的變化。這將對揭開地球科學中的一大疑謎——冰川作用是怎樣開始、又是怎樣終止的,提供很大的幫助。反之,如果火星冰期和地球冰期大不相同,那麼它們的歷史就應該由某些未知的原因造成。

未來的火星探測,包括載人火星飛行,將有助於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如今,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準備「登火」。就像「探月」通常是指無人探測月球、「登月」則是指人類親自登上月球那樣,「登火」也是指人類親臨火星,而不僅僅是發射無人探測器前往考察。

按照各國航天機構的初步打算,「登火」大約將從本世紀30年代開始實施。人類「登火」需要花費許多金錢,但是它會帶來極其可貴的知識。知識乃是無價之寶,關鍵則在於人類如何聰明而理智地使用它。

歷史已經再三證明,而且還將無數次地繼續證明這一點。

?

已贊過

已踩過

<你對這個回答的評價是?收起

人類為什麼不斷地想去探測火星

5樓:mint清汐

北京時間6月11日凌晨1時58分,搭載「勇氣」號火星車的美國火星著陸探測器成功升空。它是繼6月2日歐洲宇航局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火星快車升空之後,本月奔赴火星的第二顆探測器。有訊息說,美國的另一顆火星探測器——機遇號也將於6月25日左右發射。

在短短一個月內如此密集地向火星發射探測器,這在人類歷史上還是首次。

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肉眼看上去是一顆引人注目的火紅色的亮星,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為第四顆行星。

由於地球和火星軌道的關係,探測器航行時間與啟程時間相關,因此,存在一個最有利於發射的時間窗,它每17年才會出現一次,此時向火星發射宇宙飛船最有效。在天體引力的作用下,今年夏季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是5萬年來最近的,兩者相距僅5575萬公里。這是一個「萬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歐美都抓住了這個最佳發射時間,搶發探測器。

以今天的科技水平計算,探測器從地球飛到火星需要6個月到1年時間。

人類為什麼如此鍾情於火星?

答案與人類自身有關。科學家認為,火星上可能存有生命和液態水,尋找生命和水就成為世界科學家一個巨大的夢想。如果火星上有生命和水,它可能就是適合人類居住的另一顆行星,人類也就有可能向火星移民,開闢新的生存空間。

因此,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前蘇聯、歐洲以及日本都競相開始探索火星的歷程。2023年11月5日以來,人類總共向火星發**30多次宇宙飛船、火星探測器等,但三分之二以失敗告終,可是科學研究一直沒有排除火星上存有生命的可能性。目前,美國的「火星環球勘測者號和「奧德賽號仍在火星附近軌道上工作運轉,傳回大量珍貴的資料**。

過去三十多年,太空船展示給我們的火星是一個多巖、寒冷、覆蓋在模糊的粉紅色天空之下的不毛之地。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今天的火星曾經有過火山活躍時期、存在流星撞擊形成巨大隕石坑、以及瞬間洪水沖刷的痕跡等。

由於新技術的應用,火星探測器越來越輕、小、靈敏。這次美國發射的火星探測機器人「雙胞胎」火星車——「勇氣」號和即將發射的「機遇」號,總體成本為8億美元,是人類向另外一個行星傳送的最精密機器人。據透露,它們將在火星另外一側「可能曾是湖泊的地點著陸,並且在旅行和開展科研活動時幾乎不受什麼限制。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專家宣稱,這次火星探測計劃將成為自「阿波羅登月行動以來開展的最大型遠距離太空科研活動。

按計劃,「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車在經過漫長的旅途到達火星之後,將以太陽能為動力在這個紅色星球上行駛3到4個月。在此期間,它們將不斷向地面發回火星岩石、土壤和大氣的資訊,拍攝大量**。

在這場探索火星的國際競賽中,俄羅斯已經擬定了火星登陸方案。計劃在2023年前後,**火星考察隊將駕駛載人飛船飛向火星,往返歷時440天。據悉,我國也在開展火星探測的相關研究。

2023年美國向火星發射「海盜1號」和「海盜2號」飛船,其軌道器和著陸器分別從空間到地面對火星99%的面積開展了多項勘測,採集土壤標本進行化驗。研究表明,火星表面環境極端惡劣,連生命力極強的微生物也未能發現,更沒有什麼

! 之後人們收集到12塊火星

,其中2023年美國學者在

發現一塊重1.9kg的火星

(alhs,4001),發現其上有原始細胞化石,碳氫化合物及碳酸鹽,類似於地球原始生命活動產物,一時又將

探索推向高潮。

半世紀以來,美國、前蘇聯、歐洲、日本等陸續向火星發射三十八艘探測裝置,其中二十一艘失敗,十七艘成功,五個著陸器先後登陸,獲空間、地面**二十多萬張,資料三萬多份。最近兩艘是2023年分別發射,2023年1月3日登陸的「勇氣號」和1月25日登陸的「機遇號」火星探測車(高智慧機器人)。經定點勘測,證實火星上存在一定數量的水(冰),看到了火星遠古海洋和洪水氾濫的殘跡,科學界認為火星過去曾是一個溫暖潮溼的世界。

水是生命之先決條件,以上探測成果為解答

之謎提供了線索,為地球人類未來對火星之改造、開發和利用開闢了前景。

有報道美國擬於2023年派出機器人去挖取火星岩石和土壤標本回地球化驗, 2023年發射火星通訊衛星,通過國際合作-2023年建造火星軌道

,爭取本世紀中實現地球人類之火星旅遊及下世紀之火星移民。

至於原因 我想則是為了長遠發展 地球總有一天會老的字型有一些不協調,相信你可以看懂`

人類為什麼要登上火星,人類為什麼要登上火星

登火星的成本雖然巨大,其利益也是無法衡量的,因為火星是最近似於地球的行星,被稱為人類的第二家園,人類在地球上的認識,包括 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等.這些只是建立在對地球的認識上,或許火星上有另一種生命形式 也許曾經是有生命的 或者另一些化學物質,因為火星上沒有磁場或者可能有其它的什麼.這將改寫人類...

我國開啟火星探測的目的是什麼,人類進行火星探索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我國開啟火星探測的目的是為了瞭解火星的地理情況,包括氣候,地質條件等等,很重要的是找尋生命的必須品水,探索火星可能對地球的演化,地球生命的狀況有所瞭解。由於火星距離地球較遠,因此探測火星需要選擇它與地球距離較近的時機,而這樣的機會每隔26個月才有一次。根據我國的計劃,將在今年7 8月實施首次火星探測...

為什麼「人類」要叫「人類」呢,人類為什麼要叫人類

其實很簡單 人 這種特別的動物的名字叫做 人 而 人 有 黑人 白人 黃人 還有 中國人 美國人 英國人 還有 男人 女人 等等 把這各種個樣的的 人 歸到一起 總得有個名稱吧物以 類 聚 呵呵就是 人類 了。給分吧 人類為什麼要叫人類 因為 人 這個字是由一撇一捺搭起來的,如果沒有其中一個,人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