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葬的歷史文化意義在何處,論述曾侯乙墓出土編鐘的科學價值及其歷史意義

2021-05-29 02:34:01 字數 4670 閱讀 3658

1樓:北京創典文化

曾侯乙墓葬不但有我國古代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銅製曾侯乙編鐘,還出土了其他樂器、禮器、漆器等隨葬品共1.5萬多件。墓葬展示了那個時代的冶鐵鑄造水平、**發展水平等文明成果,是研究那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寶貴資料。

論述曾侯乙墓出土編鐘的科學價值及其歷史意義

2樓:夢尼

剛好考試也考這個 希望可以幫到你

湖北隨縣擂鼓墩遺址出土的戰國時期的曾侯乙墓編鐘,是目前同類出土樂器中一支數量較多,規模最大,音域最寬,音律較準,儲存較好的樂器。是我國十二樂音體系中最早具有半音音階關係的一套完整的特大型定調樂器。它表明早在2400多年前,我國歷史上的編鐘**文化所達到的驚人成就。

曾侯乙墓編鐘的出土對我國古代**史有著重大意義。

1)整套編鐘共64枚,分上中下三層,上層鈕鍾19枚,分三組排列。中下兩層為甭鍾,有45件,也分三組。編鐘之外另有一件是楚惠王鑄贈曾侯乙的銅鈸。

這套編鐘是目前所見古代編制最為龐大的一套編鐘,為後人瞭解曾國宮廷**的規模、**活動情況進一步提供了實物資料。它標誌著春秋戰國時期**文化所達到的高度水平。

2)編鐘的總音域達到五個八度,十二律齊備。鐘上共有2800多個錯金銘文,記載了當時楚、齊、晉、周、申、曾等國的各種律名、階名、變化音名的對照情況。這些都反映出春秋戰國之際各地**文化交流的實際情況,併為研究戰國時期的古代樂律提供了實證資料,這也說明我國**文化中的旋宮轉調問題不止是確鑿有據的理論,而且已有**實踐成果。

3)多數甬鍾可發兩音(分別在鼓部和隧部)引發了研究者對雙音規律實際運用的範圍、意義及出現時代的思考。

4)編鐘的上層鈕鐘的律制與三分損益律近似,說明三分損益律較早運用於實踐中。各組編鐘八度音程的音分值皆不同,戶層三組編鐘的律制近似純律,說明這套編鐘是複合律制。

由此可以看出,從編鐘製作、月律學理論等方面,研究者都能從曾侯乙墓編鐘得到直接的解答和啟發。

曾侯乙墓的歷史價值

3樓:☆柒柒

墓中隨葬以九鼎八簋(guǐ,音軌)和編鐘、編磐為主的禮樂器,遵守了周代諸侯的身份,反映出先秦社會嚴格的禮樂制度,以及人們對天地、神明和祖先的敬畏。十二律俱全的64件青銅雙音編鐘(不包括楚王所送鎛鍾)、玲瓏剔透的尊盤和完整地書寫二十八宿(xiù,音秀)名稱的衣箱等,體現了先秦時期中國在藝術、技術、天文等方面的極高成就。  曾侯乙墓出土青銅禮器是歷年來我國出土青銅器數量最多、種類較全的一次。

因發掘前未經擾動,真實地反映了墓主人享用器物的儀式,這在考古發掘中極為罕見。曾侯乙墓的青銅禮器的大體組合沿襲春秋時期的傳統:鼎成序、簋成套、鬲成組、豆成對,盤、匜匹配。

曾侯乙墓青銅器造型奇特、工藝精湛、紋飾華美的特點,採用了渾鑄、分鑄、等冶鑄技術和平雕、浮雕、圓雕、透雕、錯金、鑲嵌、鑄鑲、銅焊、鑞(là,音臘)焊、鉚接等多種工藝,集先秦青銅製造技術之大成,集中反映了我國當時先進的冶鑄科學水平。  曾侯乙墓出土地編鐘、編磬(qìng,音慶)、建鼓、琴、瑟、笙、箎(chǐ,音尺)、排蕭8種共125件樂器。其中編鐘、編磬各1組,琴、箏、五絃各件,瑟5件,笙1件,懸鼓1件,還有建鼓、排簫、抱鼓等罕見樂器。

用於擊奏樂器的工具12件,各種樂器的構件、附件1714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出土時各種樂器基本位於原位,排列有序,真實地再現了戰國時期樂器的組合情況。種類全,數量多,製作精,儲存完好,其中其中不少樂器是新發現,為世界考古史上所僅則見。

其中115件出自中室,用於演奏宗廟禮樂;另外10件出自東室,用於演奏房中樂(寢宮**)。這批樂器反映了公元前五世紀我國**文化的高度水平,是中國**史研究的珍貴資料。

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木用具是先秦墓葬出土最多的;墓中出土的金盞重2156克,是先秦最重的金器;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其中小動物有牛、羊、豬、狗、雞、鴨一類家禽家畜,似乎是祈禱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墓中出土的兵器包括戈、矛、戟(jǐ,音幾)、殳(shū,音書)、弓、箭、盾、甲冑等,其中「殳」和多戈戟是考古發現中僅見或少見的兵器;墓中還出土了許多車馬器,其中兩件矛狀車具是用於增強戰車戰鬥力的新型車具;墓中出土的竹簡,總計共6696字,是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的竹簡實物。  曾侯乙墓展覽陳列了該墓出土後最有代表性的文物,展現了2023年以前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

曾侯乙墓的歷史背景

4樓:葉惠君

湖北隨州,扼北進中原之門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要地。在春秋戰國時期,它是楚國問鼎中原必經之處,從地勢看,隨棗走廊和南陽盆地作為當時南北要衝,又是華夏北方中原文化與南方楚文化交匯之地。戰國時,這裡曾存在過一個小諸侯國——曾國,由於它實在太渺小,以至於在留存至今的史籍中完全找不到對它的記載。

然而,隨著2023年曾侯乙墓的開啟,小小曾國開始在2000多年後名揚四海。墓中共出土各類隨葬品約15404件:青銅器宛如剛放入地下,漆木器鮮妍如新,竹簡墨跡清晰,尤其是配套完整的編鐘、編磬等樂器更是世所罕見。

曾侯乙墓出土的以編鐘為代表的萬件文物,以在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上的輝煌成就而震驚世界,作為墓主人的曾侯乙也因而備受世人關注,然而曾侯乙史籍無載。

曾侯乙墓萬件文物中以車馬兵器最多,其種類之全、數量之眾、綜合功能之強,前所未見。其中射遠兵器居多,長杆兵器尤為特殊,且有極為罕見的矛狀車軎,這些都是用於車戰的**裝備,說明曾侯乙是一位擅長車戰的軍事家和指揮官。

曾侯乙墓隨葬數量龐多的樂器,鐘磬銘文中有大量樂理樂律銘文,顯示了曾侯乙生前對於樂器製造與音律研究的重視程度。墓內還有大量鑄造極精的青銅器珍品,及繪畫、雕塑藝術、書法精品,並且大量文物並非冥器,而是曾侯乙生前所用之物,多為他親自督造,說明他興趣廣泛,具有多方面的才華和較高的藝術鑑賞力。

曾侯乙墓歷史背景的介紹

5樓:小秀才與小兵兵

湖北隨州,扼北進中原之門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要地。在春秋戰國時期,它是楚國問鼎中原必經之處,從地勢看,隨棗走廊和南陽盆地作為當時南北要衝,又是華夏北方中原文化與南方楚文化交匯之地。戰國時,這裡曾存在過一個小諸侯國——曾國,由於它實在太渺小,以至於在留存至今的史籍中完全找不到對它的記載。

然而,隨著2023年曾侯乙墓的開啟,小小曾國開始在2000多年後名揚四海。墓中共出土各類隨葬品約15404件:青銅器宛如剛放入地下,漆木器鮮妍如新,竹簡墨跡清晰,尤其是配套完整的編鐘、編磬等樂器更是世所罕見。

曾侯乙墓出土的以編鐘為代表的萬件文物,以在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上的輝煌成就而震驚世界,作為墓主人的曾侯乙也因而備受世人關注,然而曾侯乙史籍無載。 曾侯乙墓萬件文物中以車馬兵器最多,其種類之全、數量之眾、綜合功能之強,前所未見。其中射遠兵器居多,長杆兵器尤為特殊,且有極為罕見的矛狀車軎,這些都是用於車戰的**裝備,說明曾侯乙是一位擅長車戰的軍事家和指揮官。

曾侯乙墓隨葬數量龐多的樂器,鐘磬銘文中有大量樂理樂律銘文,顯示了曾侯乙生前對於樂器製造與音律研究的重視程度。墓內還有大量鑄造極精的青銅器珍品,及繪畫、雕塑藝術、書法精品,並且大量文物並非冥器,而是曾侯乙生前所用之物,多為他親自督造,說明他興趣廣泛,具有多方面的才華和較高的藝術鑑賞力。

曾侯乙墓歷史價值的介紹

6樓:小秀才與小兵兵

墓中隨葬以九鼎八簋(guǐ,音軌)和編鐘、編磐為主的禮樂器,遵守了周代諸侯的身份,反映出先秦社會嚴格的禮樂制度,以及人們對天地、神明和祖先的敬畏。十二律俱全的64件青銅雙音編鐘(不包括楚王所送鎛鍾)、玲瓏剔透的尊盤和完整地書寫二十八宿(xiù,音秀)名稱的衣箱等,體現了先秦時期中國在藝術、技術、天文等方面的極高成就。  曾侯乙墓出土青銅禮器是歷年來我國出土青銅器數量最多、種類較全的一次。

因發掘前未經擾動,真實地反映了墓主人享用器物的儀式,這在考古發掘中極為罕見。曾侯乙墓的青銅禮器的大體組合沿襲春秋時期的傳統:鼎成序、簋成套、鬲成組、豆成對,盤、匜匹配。

曾侯乙墓青銅器造型奇特、工藝精湛、紋飾華美的特點,採用了渾鑄、分鑄、等冶鑄技術和平雕、浮雕、圓雕、透雕、錯金、鑲嵌、鑄鑲、銅焊、鑞(là,音臘)焊、鉚接等多種工藝,集先秦青銅製造技術之大成,集中反映了我國當時先進的冶鑄科學水平。  曾侯乙墓出土地編鐘、編磬(qìng,音慶)、建鼓、琴、瑟、笙、箎(chǐ,音尺)、排蕭8種共125件樂器。其中編鐘、編磬各1組,琴、箏、五絃各件,瑟5件,笙1件,懸鼓1件,還有建鼓、排簫、抱鼓等罕見樂器。

用於擊奏樂器的工具12件,各種樂器的構件、附件1714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出土時各種樂器基本位於原位,排列有序,真實地再現了戰國時期樂器的組合情況。種類全,數量多,製作精,儲存完好,其中其中不少樂器是新發現,為世界考古史上所僅則見。

其中115件出自中室,用於演奏宗廟禮樂;另外10件出自東室,用於演奏房中樂(寢宮**)。這批樂器反映了公元前五世紀我國**文化的高度水平,是中國**史研究的珍貴資料。 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木用具是先秦墓葬出土最多的;墓中出土的金盞重2156克,是先秦最重的金器;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其中小動物有牛、羊、豬、狗、雞、鴨一類家禽家畜,似乎是祈禱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墓中出土的兵器包括戈、矛、戟(jǐ,音幾)、殳(shū,音書)、弓、箭、盾、甲冑等,其中「殳」和多戈戟是考古發現中僅見或少見的兵器;墓中還出土了許多車馬器,其中兩件矛狀車具是用於增強戰車戰鬥力的新型車具;墓中出土的竹簡,總計共6696字,是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的竹簡實物。

  曾侯乙墓展覽陳列了該墓出土後最有代表性的文物,展現了2023年以前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

曾侯乙編鐘出土的意義是什麼?

7樓:山海軒

曾侯乙墓編鐘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學界為之震驚,因為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樂器,如此恢巨集的樂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極為罕見的。曾侯乙墓編鐘的鑄成,表明我國青銅鑄造工藝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國古代音律科學的發達程度,它是我國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研究歷史文化名城的目的和意義,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意義

和地方 對歷史文化名城的評定和保護,其主要目的在於保持這些城市的歷史特色 地方特色 文化特色和民族 民俗特色,反映城市自身的發展歷程 城市文化的時空連續,確保城市建設的有序發展,其工作重點是保護好文物 歷史地段 歷史遺址和歷史風貌。很多歷史文化名城因其豐富的人文資源 深遠的文化影響 廣泛的知名度而吸...

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遺產,中國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

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 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的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它始建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聯成萬里長城。漢 明兩代又曾大規模修築。其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偉,堪稱世界奇蹟。歲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當您登上昔日長城的遺址,不僅能目睹逶迤於群山峻嶺之中的長城...

鍾祥的歷史文化,什麼叫歷史?

鍾祥,東通武漢,北接襄陽,西連荊門,南抵荊州,水陸交通便利,扼控鄖鄧荊襄,既為兵家必爭之地,又為文化發達之鄉。在歷史上,鍾祥名貫中原 荊楚,地位顯要。鍾祥歷史悠久,堯舜洪荒,鯀禹治水,築高臺 開溝渠,在暢通黃河 理順長江的同時,開出了一條漢水。鍾祥即在漢水中游的東岸,江漢平原北端。今鍾祥城中的蘭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