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獨立審計準則第10號—審計重要性》第十二條規定:「註冊會計師應當合理運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斷基礎,採用固定比率、變動比率等確定會計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判斷基礎通常包括資產總額、淨資產、營業收入、淨利潤等。
」但是,迄今為止,都還沒有哪個國家明確規定重要性的量化標準。根據審計實務經驗,通常有如下幾種方法確定重要性水平:1、稅前淨利潤的5%—10%;2、資產總額的0.
5%—1%;3、淨資產的1%;4、營業收入的0.5%—1%;5、根據資產總額或營業收入兩者中較大的一項確定一個百分比。前四種方法統稱為固定比率法,後一種方法又稱為變動比率法。
註冊會計師在對重要性水平作出定量分析時應把握如下三個原則:
①選擇的判斷基礎要合理。如果被審計單位的淨利潤為0,則不能選擇淨利潤作為判斷基礎;如果被審計單位的本年利潤變動較大,則不能選擇本年利潤作為判斷基礎;如果被審計單位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則不能選擇資產總額或淨資產作為判斷基礎。
②選擇的判斷比率要合理。大規模企業的重要性水平比率要比小規模企業的重要性水平比率要低。
③如果同一期間各會計報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根據謹慎性原則,註冊會計師應當取其最低者作為整個會計報表的重要性水平。
審計的重要性水平的確定方法有哪些
2樓:辛老會計
(一)確定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的
總體要求
註冊會計師在制定總體審計策略時,應當確定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以便能夠評價財務報表整體是否公允反映。
(二)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的含義
如果一項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可能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做出的經濟決策,則該項錯報是重大的。
(三)確定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的方法
1.基本方法
註冊會計師通常先選定一個基準,再乘以某一百分比作為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
2.選擇基準
註冊會計師在選擇基準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財務報表要素(如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和費用);
(2)是否存在特定會計主體的財務報表使用者特別關注的專案(如為了評價財務業績,使用者可能更關注利潤、收入或淨資產);
(3)被審計單位的性質、所處的生命週期階段以及所處行業和經濟環境;
(4)被審計單位的所有權結構和融資方式(例如,如果被審計單位僅通過債務而非權益進行融資,財務報表使用者可能更關注資產及資產的索償權,而非被審計單位的收益);
(5)基準的相對波動性。
審計的重要性水平的確定方法有哪些
3樓:逆長小白菜
一是從「定性」的角度考慮重要性。即從被審計單位會計資訊中錯誤或舞弊的性質方面分析確定審計重要性
二是從「定量」的角度考慮重要性。即從被審計單位會計資訊中錯誤或舞弊的數量方面分析確定審計重要性
三是實際執行的重要性。即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程式時確定的低於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一個或多個金額,旨在將未發現和未更正錯報的彙總數超過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適當的低水平
四是審計過程中修改重要性水平
4樓:會計網
目前審計人員主要分別從財務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兩方面確定重要性水平。
對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確定主要採用固定比率法,即恰當的基數×適當百分比。其中判斷基礎有預算收入或支出總額、投資總額、資產總額、淨資產、費用總額、營業收入總額、淨利潤等6項,一般來說,「預算收入或支出總額」和「費用總額」適用於機關事業單位,「投資總額」適用於基本建設單位,「資產總額」適用於生產企業單位、,「營業收入總額」和「淨利潤」適用於流通企業,「淨資產」適用於其他行業。百分比則為歷年的經驗值。
對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確定審計人員可以採用分配或不分配的方法。分配的方法一般適用於資產負債賬表戶,即把資產負債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以各賬戶佔總資產的比重為權數分配至各賬戶,然後考慮各賬戶的性質,錯報或漏報的可能性及各賬戶的審計成本後對其進行修正,由於報表的相關聯性,損益表不參加分配。
不分配的方法就是根據各賬戶或各類交易的性質及錯報或漏報的可能性,將各賬戶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確定為會計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的一定百分比範圍之內。
審計重要性水平是怎麼確定 的
5樓:匿名使用者
一是從「定性」的角度考慮重要性。即從被審計單位會計資訊中錯誤或舞弊的性質方面分析確定審計重要性
二是從「定量」的角度考慮重要性。即從被審計單位會計資訊中錯誤或舞弊的數量方面分析確定審計重要性
三是實際執行的重要性。即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程式時確定的低於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一個或多個金額,旨在將未發現和未更正錯報的彙總數超過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適當的低水平
四是審計過程中修改重要性水平。
6樓:高頓財經教育
審計人員在判斷重要性時,應當考慮三個因素:一是被審計單位面臨的特定環境,二是資訊的使用者對資訊的需求,三是審計目標。
隨著審計方法由詳細審計轉變為抽樣審計,「審計重要性」在註冊會計師的審計中運用越來越頻繁。此文通過對審計重要性涵義的解釋、對其與審計證據、審計風險和審計意見型別之間關係的論述、對註冊會計師在執業中應如何判斷審計重要性和分配重要性水平的分析,為註冊會計師在執業中判斷重要性提供參考。
審計重要性水平的確定
7樓:l靈
都不是~~~~
可能你對重要性的水平不太理解~~~~所謂重要性,簡單地說就是:如果我定重要性為100萬元,那麼100萬以下的錯誤都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如果要定重要性,必須用比例,比如資產總額的5%~~~淨利潤的5%等~~~~
不明白追問我把~~~我是搞審計的~~~~~~~~希望幫到你~~~
8樓:匿名使用者
(1) 確定財務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的基準
以營利為目的的實體 經常性業務的稅前利潤/虧損
非營利性組織(如學校、慈善機構、研發中心等) 費用總額、收入或資產總額
經常性業務的稅前利潤/虧損波動較大的實體或以前年度盈利而本年度虧損的實體 將異常專案或非經常性專案加回,或使用近幾年(通常3~5年)平均稅前利潤/虧損,或使用其他基準
新設立實體運營初期 所有者權益總額、費用總額或資產總額
由於支付所有者薪酬導致的稅前盈利 扣除薪酬與稅金之前的利潤(或考慮使用其他基準)
以資產為主的實體(如**) 淨資產
(2) 運用職業判斷合理選擇百分比,以確定重要性水平。
以營利為目的的實體 稅前利潤的5%到10%
非營利性組織 費用總額或收入的0.5%到1%;或資產總額的0.5%到1%
以收入為基準的實體 收入的0.5%到1%
以資產總額為基準的實體 通常不超過資產總額的1%
以扣除利息、稅前折舊及攤銷的利潤(ebitda)為基準的實體 通常不超過ebitda的2% 到5%
** 通常不超過淨資產的0.5%
9樓:御巧蠻水凡
根據《中國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221號——重要性》
第二章重要性的確定
第五條註冊會計師應當運用職業判斷確定重要性。
第六條在計劃審計工作時,註冊會計師應當確定一個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發現在金額上重大的錯報。
第七條註冊會計師應當考慮較小金額錯報的累計結果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
第八條註冊會計師應當考慮財務報表層次和各類交易、賬戶餘額、列報(包括披露,下同)認定層次的重要性。
第九條在確定審計程式的性質、時間和範圍以及評價錯報的影響時,註冊會計師應當考慮重要性。
審計的重要性水平的確定方法有哪些
10樓:
目前審計人員主要分別從財務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兩方面確定重要性水平。
對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確定主要採用固定比率法,即恰當的基數×適當百分比。其中判斷基礎有預算收入或支出總額、總額、資產總額、淨資產、費用總額、營業收入總額、淨利潤等6項,一般來說,「預算收入或支出總額」和「費用總額」適用於機關事業單位,「總額」適用於基本建設單位,「資產總額」適用於生產單位、,「營業收入總額」和「淨利潤」適用於流通,「淨資產」適用於其他行業。百分比則為歷年的經驗值。
對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確定審計人員可以採用分配或不分配的方法。分配的方法一般適用於資產負債賬表戶,即把資產負債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以各賬戶佔總資產的比重為權數分配至各賬戶,然後考慮各賬戶的性質,錯報或漏報的可能性及各賬戶的審計成本後對其進行修正,由於報表的相關聯性,損益表不參加分配。
不分配的方法就是根據各賬戶或各類交易的性質及錯報或漏報的可能性,將各賬戶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確定為會計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的一定百分比範圍之內。
如何確定審計的重要性?
11樓:匿名使用者
1、以往的審計經驗。如果以前年度所使用的重要性水平適當,可以作為本次審計確定的直接依據。如果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環境、業務範圍或職責發生變化,可作相應調整。
2、有關法律法規對財務會計的要求。法律法規對財務會計作出了特殊要求,就應當謹慎地確定其重要性水平。一般而言,法律法規對財務會計作出的要求越嚴格,被審計單位出現錯報漏報的可能性就越大,註冊會計師應對其重要性水平定低一點。
3、被審計單位的性質、經營規模和業務範圍。如果被審計單位是上市公司,一方面由於其涉及的報表使用人範圍較廣,確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各個報表使用人重要性水平的並集,另一方面,報表使用人主要根據報表提供的資訊作出判斷,故應將其重要性水平的比率定低些。
如果被審計單位的業務範圍較廣,比如,既經營房地產、又經營電器,還經營其他業務,由於其經營範圍較廣,經濟業務比較複雜,故會計處理比較容易出錯,所以,註冊會計師也應將其重要性水平定低些。
4、內部控制與審計風險的評估結果。如果內部控制較為健全,可信賴程度高,可以將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些,以節省審計成本。由於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成反向關係,如果審計風險評估為高水平,則意味著重要性水平較低,應收集較多的審計證據,以降低審計風險。
5、錯報漏報的性質。如涉及到舞弊與違法行為的錯報漏報、能引起履行合同義務的錯報漏報、影響收益趨勢的錯報漏報、不期望出現的錯報或漏報等等,不論其錯報漏報的金額多少,註冊會計師都必須將其視為是重要的。
6、會計報表各專案的性質及其相互關係。會計報表專案的重要性程度是存在差別的,會計報表使用人對某些報表專案要比另外一些報表專案更為關心。一般而言,會計報表使用人十分關心流動性較高的專案,因此,註冊會計師應當對此從嚴制定重要性水平。
7、會計報表個專案的金額及其波動幅度。會計報表專案的金額及其波動幅度可能成為會計報表使用人做出反應的訊號,因此,註冊會計師在確定重要性水平時,應當深入研究這些金額及其波動的幅度。
擴充套件資料
審計重要性與審計證據之間的關係
1、審計重要性與審計證據之間的關係是反向關係,即重要性水平越低,審計證據越多;反之,重要性水平越高,審計證據越少。
2、重要性指的是由審計人員判斷的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該水平是審計人員根據審計的外部環境的要求,即會計報表使用者允許的錯報漏報水平而確定的。
3、當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較高時,表明會計報表使用人對該資訊的敏感度較低,允許的錯報漏報較高,審計環境較輕鬆,註冊會計師對一些在其水平之下的錯報漏報可不予關,可以執行較少的審計程式,縮小審計範圍,減少審計的工作量,收集較少的審計證據;
4、反之,當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較低時,表明會計報表使用人對該資訊的敏感度較高,允許的錯報較小,審計環境較嚴格,註冊會計師對一些在其之上的錯報漏報要予以關注,要執行較多的審計程式、擴大審計範圍,增加審計工作量,收集較多的審計證據。
如何運用審計的重要性,確定審計流程重要性
審計重要性是指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中錯報或漏報的嚴重程度,這一嚴重程度在特定環境下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其在量上表現為審計重要性水平.x0d審計的重要性從以下幾方理 x0d1 判斷考慮的角度是報表使用人.審計重要性雖然是註冊會計師作出的專業判斷,但是其判斷考慮的角度卻是報表使用人.註冊會...
審計中重要性與重要性水平的區別是
樓上說的都不對。審計中的重要性與我們平常所說的 重要性 有所不同。審計專業術語的重要性是指某一交易或事項可能影響利益相關者做決策的程度,重要性與某一事項的金額或性質相關,並取決於特定環境。重要性水平是對重要性的量化,如果可以接受的審計風險一定,重要性水平越高,則可接受的檢查風險越低。比如說,審計師可...
如何正確理解重要性水平,審計風險,審計證據之間
因此 正確理bai解重要性 審計證據和審du計風險及其相互關zhi系是審計實務中註冊會dao計師合理確定版重要性水平 權各審計風險水平 以指導審計程式的實施並蒐集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達到既提高審計效率 又保證審計質量的目的前提和基礎。一 重要性和審計證據的關係1 重要性的涵義。就是說重要性是這樣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