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玖工坊婚慶
1.使用木材作為主要建築材料。
以木結構為骨架,達到了實際功能要求,又創造出優美的建築形體以及相應的建築風格。木結構體系的優點很多:如維護結構與支撐結構相分離,抗震效能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等。
同時木結構也有很多缺點:易遭受火災,白蟻侵蝕,雨水腐蝕,相比磚石建築維持時間不長;成材的木料由於施工量的增加而緊缺;樑架體系較難實現複雜的建築空間等。不過,中國古代建築中也有少量磚石建築,如《史記索隱》中稱:
「石室金匱,皆為國家藏書之處。」;如《水經注》中有多處記載,《渭水篇》:「磻溪旁有一石室,蓋太公所居也」。
磚石結構多用於塔式建築。
2. 保持構架制原則。
中國木結構體系歷來採用構架制的結構原理:以四根立柱,上加橫樑、豎枋而構成「間」,一般建築由奇數間構成,如3,5,7,9間。開間越多,等級越高,紫禁城太和殿為11開間,是現存最高等級的木構古建築。
立面上劃分三個部分:臺基、屋身、屋頂。其中官式建築屋頂體型碩大、出挑深遠是建築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
以立柱和縱橫樑枋組合成各種形式的樑架,使建築物上部載荷經由樑架、立柱傳遞至基礎,牆壁只起圍護和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載荷。
屋頂的形式按照等級分為:單坡、平頂、硬山、懸山、廡殿、歇山、捲棚、攢尖、重簷、盔頂等多種制式,又以重簷廡殿為最高等級。
3. 創造斗拱結構形式。
縱橫相疊的短木和鬥形方木相疊而形成的向外挑懸的斗拱, 斗栱是中國木架建結構中的關鍵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懸臂樑承托出簷部分的重量。本是立柱和橫樑間的過渡構件,逐漸發展成為上下層柱網之間或柱網與屋頂樑架之間的整體構造層,這是中國古代木結構構造的巧妙形式。
4. 實行單體建築保準化。
中國古代的宮殿、寺廟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單體建築結合配置成組群。無論單體建築規模大小,其外觀輪廓均由階基、屋身、屋頂。由磚石砌築的階基,承託著整座房屋;立在階基上的是屋身,由木製柱作骨架,其間安裝門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結構屋架造成的屋頂,屋面做成柔和雅緻的曲線,四周均深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蓋著青灰或琉璃瓦。
單體建築的平面通常都是長方形,在有特殊用途的情況下,也採用正方形、八角形、圓形等。而園林中供觀賞用的建築,則可以採取扇形、字形、套環形等平面。
5. 重視建築組群平面佈局。
其原則是內省含蓄,多層次,力求均衡對稱。除了特定的建築物如城樓、鐘鼓樓等外,單體建築很少露出全部輪廓。每一個建築組群少則有一個庭院,多則有幾個或幾十個庭院,組合多樣,層次豐富,彌補了單體建築定型化的不足。
平面佈局取左右對稱的原則,房屋在四周,中心為庭院。組合形式均根據中軸線發展。惟有園林的平面佈局採用自由變化的原則。
特異的外部輪廓,多層臺基,色彩鮮豔的曲線坡面屋頂,院落式的建築群,展現廣闊空。兩千多年前漢墓磚畫上已經有院落建築的表現,及至明清最巨集大的建築群——紫禁城,也採用的複雜的圍合形式。
6. 靈活安排空間佈局。
室內間隔採用扇、門、罩、屏等便於安裝的活動構築物,能任意劃分,隨時改變。庭院是與室內空間相互為用的統一體,又為建築創造小自然環境準備條件,可栽培樹木花卉,可疊山闢池,可搭涼棚花架,有的還建有走廊,作為室內和室外的空間過渡,以增添生活情趣。
7. 運用色彩裝飾手段。
木結構建築的樑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發展成中國特有的建築油飾、彩畫。常用青、綠、朱等礦物顏料繪成色彩絢麗的圖案,增加建築物的美觀。
以木材構成的裝修構件,加上著色的浮雕裝飾的平棊貼花或用木條拼鑲成各種菱花格子,是實用兼裝飾的傑作。北魏以後出現的五彩繽紛的琉璃屋頂、牌坊、照壁等,使建築燦爛多彩、經營輝煌。
中國古代建築的藝術特點及其分類是什麼?
2樓:百度使用者
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積累了豐富而成熟的經驗。
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中產生了自己的多樣的建築型別:單層或多層的殿、堂、樓、閣、軒、謝、廊、亭、臺,以及苑囿、壇廟、陵墓、橋樑、牌樓等等;也產生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建築造型和裝飾的實踐的經驗和法則。在建築材料方面,表現了對於多種多樣材料的熟稔的知識和營造的豐富與巧妙。
中國古代建築在樣式上具有若干基本特徵。這些特徵實際上是建築藝術造型技巧的具體運用。
(一)中國古代建築在平面佈置上是以院落為單位的。一個主要建築物「正房」和「側座」,以及「迴廊」、「耳房」等附屬建築物組成的院落,作為一組完整的建築群是生活活動的場所,也統一地成為一個完整的建築形象。
此一建築群在組合時追求兩個形式上的原則。一個在佈局上主要建築物的中線為軸線,而取得全建築群左右均衡對稱:一是以主要建築物的高度為準,取得各建築物高低起伏變化,表現了一定韻律節奏的連續性。
中國古代建築所追求的左右均衡對稱和表現一定韻律節奏的連續性,也運用以組成更大的建築群體,例如:包括很多院落的大宅第、宮殿、寺觀,以至整個城市。這種形式適應著宗法的家族制度、政治制度和倫理思想的需要,在一定條件下也有可能適應新社會的新需要,加以改造,創造性的加以利用。
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家創造這種形式,是以突出建築創作的主題所在的主要建築物為目的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併產生最大的藝術力量,每個時代,各不同地域的優秀匠師的積累無數的具體的造型手法,包括尺度、比例的具體規定。
(二)每一個別的建築物,一般地由三個主要部分構成:屋頂、屋身,和臺基。這三部分雖都是為了構造上的需要,也以鮮明的形象滿足審美的要求。
屋頂、屋身和臺基的龐大體積造成雄偉壯麗的印象,在古代,是直接為了誇耀統治階級的「尊嚴」和「威風」的。所以,審美的要求不能不是服從了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現實的政治要求的。
現實主義的建築以時代的進步為準繩,也要以建築材料結構的物質條件為依據。屋頂、屋身、臺基三部分的組合和形象性是和中國古代建築長時期應用木材構成的「框架結構」這一事實分不開的。
「框架結構」:屋身部分是以木材作立柱和橫樑,成為一付樑架。每一付樑架有兩根立柱和兩層以上的橫樑。
每兩付樑架之間用枋、檁之類的橫木牽搭起來,就成了「間」的主要構架,以承託上面的重量。
樑架上的樑是多層的:上一層的樑總比下一層短;兩層之間的矮柱,按照傳統的辦法,總是逐漸加高,而稱為「舉架」。屋頂的坡度隨舉架高低的比例而變化。
屋頂有實用的目的,便於雨水下流。為了同一目的,房屋前面有「出簷」。
在結構上,由柱頭挑出以承託「出簷」的重量的,時常利用「斗栱」的結構在一付樑架上,在立柱和橫柱樑交接處,在往頭上加上一層:逐漸挑出的稱作「栱」 的弓形短木,兩層栱之間用稱作「鬥」的鬥形方木塊墊著。這種用栱和鬥結合構成的單位叫做「斗栱」,它是用以減少立柱和橫樑交接處的剪力,以減少樑的折斷的可能性。
斗栱是中國古代建築結構中的最有特色的部分,也集中了古代匠師為了解決材料效能限制所表現的創造力。 由於框架結構的方法,建築物的兩柱之間的牆壁不負重,門窗的位置和大小都可以自由處理。
我們可以看見,由框架結構而派生的種種:隨著舉架而生的屋頂坡度,為了減少剪力而生的斗拱,因不負重而生的門窗的自由處理等等,都在建築物的藝術形象的構成上成為決定性的部分。
中國古代建築物之為屋頂,屋身和臺基三部分,說明下面這樣的科學原理在古代的現實主義的建築藝術中已被注意到了:建築材料和結構等技術的特點是建築藝術創造的物質條件,把建築藝術與工程技術在所有的環節上聯絡起來。
(三)中國建築的裝飾加工也沒有完全離開這一科學原理。
中國建築的裝飾是豐富的,但華麗精細的裝飾與完整的壯觀的造型是統一的。得到這種統一是與所採取的裝飾方法有關的,裝飾的部位往往都是處於構件交接的部分,例如:房脊、柱頭、欄稈、門環,等等都是結構上的關節。
所以,很多平面的邊緣,特別是角隅,也是集中地突出地進行裝飾加工的部分。這樣造成了繁而不亂,統一的藝術效果。
在整個建築群的佈局中,作為附屬的藝術:壁畫和雕塑也都出現在為了表現統一的目的所要求的位置上。
所以,一切建築裝飾都是為了達到加強藝術表現的目的,而不是分散的目的。
古代建築藝術中為了滿足那一社會條件下群眾的要求,過分追求華麗效果和大量的裝飾的趨勢是封建時代發展的特點。但裝飾的方法,紋樣的母題和處理,色調的配合等都深刻地表現人民的藝術才能,是我國裝飾藝術的寶藏的重要部分。
舉出以上三點,旨在指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在適用與營造的基礎上,按照時代要求,追求完美的建築形象所獲得的豐富經驗和實踐法則,初步可以總括為這三個方面。其進一步的具體內容有待專門的科學的分析。
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是什麼?
3樓:
1、創造並使用斗拱結構
形式,斗拱是中國古代建築體系特有的形制,它既是上部樑架和立柱之間傳遞荷載的結構構件,又以其自身優美、華麗的造型而成為建築的主要裝飾構件。是集結構功能與裝飾功能與一體,在中國建築體系中獨有的構件。
2、實行單體建築標準化,中國古代建築,無論是宮殿、寺廟、住宅等,不論其規模大小,外觀體形皆由臺基、屋身和屋頂三部分組成。
3、使用木材作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木構柱樑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它材料為圍護物的木構架建築體系。
4、中國古建築大到結構部件、脊吻、瓦當,小到門窗、門環、角葉,都具有很鮮明的裝飾形狀或圖案。這些裝飾裝修構件多為玲瓏剔透的木刻造型。傳統建築木裝修無論在工藝技術和藝術各方面都有極高的成就,以木結構為主體的中國古建築中裝修佔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5、建築群由多重院落組成,中國傳統建築院落的形式結構蟄伏著封建儒家思想的靈魂,院落是中國古代建築群體佈局的精神核心,它是由屋宇、圍牆、走廊圍合而成的內向性封閉空間。
6、色彩的施用,古建築從西周時就運用色彩作為「明貴賤、辨等級」之用,春秋時不僅宮殿建築柱頭,護欄,樑上、牆上有彩繪,並已使用硃紅、青、淡綠、黃灰、白、黑等色。秦代繼承戰國時禮儀,更重視黑色。漢代,發展了周代陰陽五行理論,五色代表方位更加具體。
青綠色象徵青龍,代表東方;硃色象徵朱雀,指南方;白象徵白虎,代表西方;黑象徵玄武,代表北方;黃象徵龍,表示**。這種思想一直延續到清末。天花一般為青綠色調,棟樑為黃、紅、金、藍色調,柱、牆為紅色或大紅色,這是中國古建築的又一大特色。
中國古代建築有哪些特點,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是什麼?
1,中國古建築以木材 磚瓦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 此結構方式,由立柱 橫樑 順檁等主要構件建造而成,各個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中國古代木構架有抬樑 穿鬥 井榦三種不同的結構方式。抬樑式是在立柱上架樑,樑上又抬樑,所以稱為 抬樑式 宮殿 壇廟 寺院等大型...
中國古代建築屋頂形式有哪些,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主要有哪些樣式
我國古代建築屋頂有五種構造形式,即懸山 歇山 硬山 廡殿和攢尖。屋簷有單層 雙層和多層形式。這樣兩項組合後,則屋頂樣式有了更多的變化,如重簷歇山頂 重簷廡殿頂 重簷硬山頂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主要有哪些樣式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主要有 廡殿式 歇山頂 懸山頂 硬山頂 攢尖頂 盝頂 捲棚 頂。廡殿式,廡殿...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形式的介紹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主要有哪些樣式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對建築立面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他那遠遠伸出的屋簷 富有彈性的屋簷曲線 由舉架形成的稍有反曲的屋面 微微起翹的屋角 仰視屋角,角椽猶如鳥翅,故稱 翼角 以及硬山 懸山 歇山 廡殿 攢尖 十字脊 盝頂 重簷等眾多屋頂形式的變化,加上燦爛奪目的琉璃瓦,使建築物產生獨特而強烈的視覺效果和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