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英文名稱為notebook,俗稱膝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是臺式pc的微縮與延伸產品,也是使用者對電腦產品更高需求的必然產物。其鎮攜主要優點:
體積小、笑旅歷重量輕、攜帶方便,超輕超薄是其的主要發展方向,它的效能會越來越高,功能會更加豐富。其便攜性和備用電源使移動辦公成為可能,因此越來越受使用者推崇,市場容量迅速擴充套件。 筆記本的**:
影響膝上型電腦**除了基本配置之外,最主要的還是膝上型電腦的結構型別。由於在結構工藝設計、散熱處理材料、電池、顯示屏等技術應用上的不同,越輕薄的膝上型電腦**越高,因此在三種機型中,同等配置的膝上型電腦,3-spindle(全內建)膝上型電腦**最低,碰搜2-spindle膝上型電腦**居中,1-spindle(全外接,超輕薄)膝上型電腦**最高。因此在選購膝上型電腦時不僅要看其配置,更應該注意其結構型別和外觀。
2樓:匿名使用者
英文名稱為notebook,俗稱膝上型電腦。portable、laptop、notebook computer,簡稱nb,又稱手提電腦或膝上型電腦(港臺稱之為筆記型電腦1),是一種小型、可攜帶的個人電腦,通常重1-3公斤。其發展趨勢是體積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輕,而功能卻越發棗早強大。
像netbook,也就是俗稱的上網本,梁核跟pc的主凳渣雀要區別在於其便攜帶方便。
膝上型電腦這個概念是誰提出來的?
3樓:愛思考的小王
對於這個問題,業界有著不同的解答。
1996年,美國《電腦雜誌》提到康柏於1982年11月推出了一款手提電腦,重28磅(約合14公斤),這應該算是最早的膝上型電腦雛形。但ibm卻拒絕接受這個說法,堅持認為它在1985年開發的一臺名為pc convertible的膝上電腦才是膝上型電腦真正意義上的「開山鼻祖」。
美國人爭吵不休,大洋那邊的日本人也不樂意了。因為他們認定世界上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膝上型電腦是東芝公司的t1000,這款於1985年推出的產品採用intel 8086 cpu,512kb ram,並帶有9英吋的單色顯示屏,沒有硬碟,可以執行ms-dos作業系統。
實際上,之所以會發生「誰製造了第一臺膝上型電腦」的爭執,關鍵在於日本人和美國人對膝上型電腦前身的理解不同。上世紀80年代初,ibm開發出個人pc後,人們夢想著開發出一種能夠隨身攜帶的pc產品。1983年,《國家電子》雜誌首度提出了「手提電腦」的概念,後來這個概念又演變為「膝上型電腦」,當時包括蘋果、ibm和康柏等公司都推出了這種產品。
在美國人看來,正是「膝上型電腦」的發展催促了膝上型電腦的誕生。
而在同時期的日本,東芝、松下和索尼等廠商則熱衷於開發一種被稱為「移動pc」的產品,「移動pc」基於ibm ps/2系統,使用外接電源。嚴格來講,當時日本人所開發的「移動pc」更接近於今天的膝上型電腦。尤其是日本廠商在開發「移動pc」的過程中強調便攜性,這與美國人設計那種笨重得需要扛起來才能移動的「膝上型電腦」形成鮮明對比。
更為關鍵的是,正是在東芝t1000推出之後,膝上型電腦相關的各種新技術、新產品才紛紛出現,市場開始全面快速的發展。
2001年,《美國計算機協會學報》在紀念pc誕生20週年的一篇報道中寫了「1985年,東芝推出t1000,第一次給人們帶來了『膝上型電腦』的概念。」
4樓:諾言
1979年,grid compass 1109電腦問世,這是人類有史以來對膝上型電腦製作的第一次嘗試。這款電腦是英國人williammoggridge在1979年為grid公司設計的。不過這款電腦問世後的物件導向只是美國航空航天領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從扇貝上獲取靈感製造的輕便電腦,普通民眾是無法與其接觸的。
grid compass 1109電腦64kb記憶體,千克重。
1983年5月,美國發布了世界首款彩色便攜電腦---commodore sx-64 「executive」。這款便攜電腦採用的是mos 6510(1mhz)處理器,64k記憶體,320 x 200解像度的5寸彩色顯示器,內建寸170k的軟碟機乙個重量約13千克。
1984年2月,ibm公司釋出ibm 5155個人便攜電腦。這款便攜電腦採用的cpu是intel 8088(,配備256k的記憶體(最大擴充640k),內建顯示器為9寸的琥珀黃色顯示器,解像度為640 x200,採用的系統為裝在磁碟上的ibm pc-dos version ,重量約16千克(30磅)。
電腦是什麼定義
5樓:費莫培勝奉畫
電腦軟體(computersoftware)是指計算機系統中的程式及其文件。程式是計算任務的處理物件和處理規則的描述;文件是為了便於瞭解程式所需的闡明性資料。程式必須裝入機器內部才能工作,文件一般是給人看的,不一定裝入機器。
軟體是使用者與硬體之間的介面介面。使用者主要是通過肆閉軟體與計算機進行交流。軟體是計算機系統設計的重要依據。
為了方便使用者,為了使計算機系統具有較高的總體效用,在設計計算機系統時,必須通盤考慮軟體與硬體的結合,以及使用者的要求和軟體的要求。
軟體的正確含義應該是:
1)執行時,能夠提供所要悶陵求功能和效能的指令或電腦程式集合。
2)程式能夠滿意地裂罩裂處理資訊的資料結構。
3)描述程式功能需求以及程式如何操作和使用所要求的文件。
膝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
如果你隨時會用到電腦或者經常在不同的地方用到電腦,那麼建議你買筆記本,如果經常在一個地方用的話,那麼買桌上型電腦比較合適,總得來說,一個好配置的桌上型電腦比相同價位的筆記本要好一些,但一些品牌或售後服務好的筆記本也是不錯的選擇。主要還是看你的需求,你學的是什麼專業?主要是做什麼用?桌上型電腦的整效能...
膝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
聯想的主機板晶片組是pm45 45毫米架構的而且是ddr1066的記憶體,雖說了提升並不明顯,但是為了以後的升級的考慮,顯然還是支援ddr3的聯想更好一點。顯示卡也是聯想的略好一點,至於聯想的dos系統,到時候讓賣家幫你裝個xp就好了,我的acer當時是lunix換的xp也執行良好。其實兩款價效比都...
膝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
聯想g480 常用足矣,3900左右。i52450m 4g ddr3 geforce 610m 500g 顯示卡渣但玩 dnf cf 絕對夠 3000到4000左右完全可以買個聯想y系列的遊戲本,我的這款是470的,cpu是i3的,記憶體2個g的,硬碟750gb的,顯示卡1個g的,重量是2.2kg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