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曾向劉備得二人者可安天下此二人是誰

2025-04-17 11:15:26 字數 5516 閱讀 8952

1樓:網友

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言,即諸葛亮和龐統。

司馬徽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則可安天下,劉備兩人皆得為何未成功?

2樓:秋風體育

主要還是因為蜀漢的國力太弱了,雖然有這兩個人,但還是打不過東吳和曹魏。

3樓:體壇剖析者

劉備自身實力太弱,劉備的實力在孫權和曹操之下,僅憑臥龍鳳雛兩人很難有所作為。

司馬徽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得一就能安天下, 可是他為什麼不提司馬懿?

4樓:小雨

首先,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本身就是羅貫中同志借司馬徽編的童話故事。

其次,地域社交圈子不同,資訊傳播能力有限。司馬徽是荊州士人首領,諸葛亮、龐統、徐庶都是他的學生。司馬懿是在河內,和當地名士胡昭交好。

圈子不同,就算從乙個老師角度出發,司馬徽不推薦自己高徒,卻吹別人家的孩子,大家覺得可能嗎?況且,司馬懿的名聲未必傳到荊州。那個年代不同於我們現代,出名了全國都知道,是根據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社交團體,或叫地緣政治。

除了極個別的人才或者事蹟被傳的天下皆知外,年輕才俊的名聲一般還是在活動範圍之內。比如劉備到徐州才知道有陳登,在豫州才知道有陳群,如此種種。

最後,我們從歷史角度出發,就算加上司馬懿,這話也是錯的。司馬懿也沒一統天下啊。

補充一點,司馬懿和司馬徽的關係——同姓。可是,司馬徽是潁川司馬氏,司馬懿是河內司馬氏,是司馬家族不同分支,就好比董卓和董太后、劉備和劉協,只不過祖上都能追溯到同乙個人物,但也得好多代了。比起二人相識,司馬徽認識司馬懿之父司馬防的可能性會大那麼一點。

畢竟司馬防當過洛陽令。

司馬徽曾說過,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為什麼劉備兩人皆得,卻無法安天下呢?

5樓:網友

鳳雛早逝,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鳳雛的能力略高於諸葛亮,尤其在軍事上也是大家所公認的,只可惜英年早逝,才能無法發揮,就無法再為劉備所用。鳳雛的兒子也曾經悲痛的說過:「若吾父在,天下未必三分」這是對龐統最高的評價。

而諸葛亮也不是徒有其名,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何等胸有成竹!劉備三顧茅廬,留下了千古佳話。更留下了千古一對,隆中對,只可惜在劉備事業蒸蒸日上之時,關羽敗亡,蜀漢失荊州釀成了蜀漢的悲劇,張飛被殺,劉備討吳失敗,黃權降魏,蜀國精銳損失殆盡,蜀漢國力一落千丈,成為三國最弱,劉備也病逝於白帝城,此時益州南部蠻人紛紛謀反,曹魏也虎視眈眈,蜀漢和東吳聯盟也已破裂,蜀漢是岌岌可危,幸虧諸葛亮力挽狂瀾,才保住蜀漢偏安一隅。

所以因為關羽敗亡蜀吳交惡導致的一系列事件是劉備沒能安天下的原因。

6樓:福祉者

這是司馬徽說的嗎?我怎麼記得是徐庶說的呢。我認為應該是在說諸葛亮,龐統的智謀非常的高。

而且出師表中都說了「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本不適合北伐的,而劉備白帝城託孤,非要諸葛亮北伐。本來就衰弱的蜀地,再連年的去北伐,最後北伐未能成功,還加速了蜀的滅亡。蜀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魏國絕不敢輕易進攻,諸葛亮在哪休整幾年再北伐,成功的概率將會很大。

7樓:木葉忍者之王

想一想,劉備在得到諸葛亮之前他有多弱?東逃西竄、屈膝於人。得到了諸葛亮後他卻得以成就一番大業,並築成了三國鼎立之態。

若他一開始就聽從諸葛亮的計策滅了劉表與劉璋那結果又如何呢?再說蜀國直到諸葛亮去世之前都挺強的,而他死後尚能為蜀國除一叛將。況且他死後蜀國人才凋零,後主無能才會造就蜀亡之局,若劉禪不聽信讒言而重用得到諸葛亮真傳的姜維結果又會如何呢?

自己想想吧。

8樓:金陵一夢

那就對了,只說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可沒說都的了一定安天下。

9樓:網友

**之言而已啦,諸葛亮的名聲大於實際才能,善於治國,用兵一般,參考下三國志。鳳雛年輕死於意外,沒發揮什麼作用。

10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徽不是神仙,這話只是對高階人才能力的說法,有些誇大的成分,平定天下,不是請出一兩個人就能成功的,需要乙個人才集團和綜合實力。

劉備實力太弱,但至少打下了西蜀、漢中兩塊地盤,也稱了帝,算是小安天下。

11樓:網友

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玄德曰:「伏龍、鳳雛何人也?」水鏡撫掌大笑曰:「好!好!」玄德再問時,水鏡曰:「天色已晚,將軍可於此暫宿一宵。

12樓:網友

劉備優柔寡斷害死鳳雛,伏龍雖得其主,卻不逢時。加上關二失去荊州,令蜀軍出川北伐異常艱難。

13樓:網友

司馬徽如果真有那麼厲害,他也早就安天下了,劉備也不是個給力的人,何況還有曹操這個英雄在,劉備如何安天下,而且劉備並沒有照臥龍鳳雛兩人的計策行事,如何可安天下。

14樓:女心戀緣

應是他們得其主,卻不得其時吧。

劉備死後,扶不起的阿斗無雄才大略。

15樓:網友

古代得天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劉備得到的手下不是沒有能力,而是他只佔了人和,曹操卻佔了三方面。司馬徵說的意思是他們都有安天下的能力,沒有把其他干擾的因素算進去。

16樓:攆狼不遺餘力

只能怨他二弟關羽了,姓啥不好偏姓關,劉關張,劉關張,結果就關張了,劉開張不就好了嗎。

17樓:吾似流水飄雲

司馬徵的評介的人才價值不同吧。

18樓:瘦盡燈花

第一,名人說的話不一定是真的。

第二,成事在人,謀事在天。這種事情要靠一定的運氣。

第三,蜀國先天不足,後來還幹那麼多蠢事……

19樓:賣裑卟賣藝丶

那是體現他們2人很有才能。不是說得天下就得天下的。

20樓:元和裡

**嘛,為了增加閱讀性杜撰的。

21樓:網友

過猶不及。司馬徽曾說的是得乙個---

22樓:懷英之迷

想復國談何容易,歷史的車輪是不能往回走的,只能往前走。

23樓:網友

人算不如天算。命運啊!

24樓:開心k情

你沒聽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很多事雖然很好,看天怎麼安排,正所謂,天時 地利 人和 你看諸葛亮最後,有這麼多的機會,能贏,但都是天不滅魏國,你說能怎麼樣呢?

25樓:雲寄秋

二人都是將才,卻不是帥才,劉備又死的早,阿斗又扶不起。可以理解。

司馬徽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得一就能安天下」,為什麼他不提司馬懿?

26樓:木樨

因為當時的司馬懿還沒有那麼的出名,很多人都不認識他,所以才會沒有提到他。

27樓:宇樂航航

得司馬懿能安天下嗎?只會讓天下大亂吧!不是曹操,能控制住司馬懿的人沒有幾個吧!

28樓:199103熊

因為司馬懿很有野心,他不可能歸祥於劉備,而且劉備也不可能會用他,所以他壓根就沒有提司馬懿這個人。

29樓:超級愛妮

因為那個時候的司馬懿是非常年輕的,是不穩定的,所以就沒有說出口。

30樓:幸福的上單惡霸

因為司馬懿和司馬徽是乙個家族的。那個時候,劉備並不是很強大,他不想劉備去找。

司馬懿導致自己的家族人口減少。

31樓:aa66就是這樣

司馬懿不簡單,非常的有野心,向劉備這樣的」老實人「是沒有辦法駕馭像司馬懿這樣的人的。

32樓:兔牧馬人

有些說法就是誇大其詞,有些就是對自己喜歡的人,玩命的誇獎,對不喜歡的人貶低。

33樓:網友

我猜想,三國時局有乙個幕後總導演,就是司馬微。

為解決亂世問題,士子們在司馬微的指揮下去曹操,劉備,孫權處任事,最終把控整個局面,結束了亂世。

34樓:網友

因為他老奸巨猾,想讓侄兒去輔佐實力最大的曹操。

35樓:淚殤夜影

那個時候,劉備並不是很強大,他不想劉備去找司馬懿導致自己的家族人口減少。

得臥龍鳳雛者得天下,為何曹操只得一司馬懿就能安下,劉備兩個都有卻得不到天下?

36樓:文科小雨學姐

實際上,對於這句話是有著一定的水分的。得臥龍鳳雛者得天下,這句話是出自他們二人的老師口中的,也就是司馬徽,其實司馬徽是由三個徒弟的,但是作為老師大多數時候都是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出人頭地的。因此,事實上他們二人確實是有著真正的才能的,但是也應該是沒有那麼的誇張,畢竟在那個亂世,英雄輩出,類似他們二人這樣的人物也是有著不少的。

所以司馬徽說的這句話,是有一定的私情在其中的。誇大了他的徒弟的能力,這才有了之後的劉備三進三出諸葛亮的草屋,也就是後來的我三顧茅廬的典故。並且,諸葛亮的能力,大家也都是知道的,是十分出色的以為人才。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的是曹操是乙個愛才之人,但是在此之前他卻沒有聽說過諸葛亮的名號,這就可以看得出,諸葛亮實際上也沒有那麼的厲害。

司馬懿是曹操帳中的一位謀士,十分的受曹操的信任,並且他也是有著真才實幹的,實際上曹操的帳下如果說只是司馬懿乙個人撐起來的話,是不太真實的。就比如諸葛亮雖然它有著很高的指揮,但是在作戰指揮的時候,就總是沒有人配合他,並且還有乙個不守規矩狂妄自大的關於,也是多次的壞了諸葛亮的好事。所以說這場較量不是僅僅的憑靠一人之力的。

而臥龍我們說過了,再來說一說鳳雛,那就是龐統,龐統在一開始的時候沒有受到劉備的中庸,竟然是因為他行的不好看,這一點足以看的出來,之後的劉備沒有之前的那般謙虛。之後龐統由於年早逝,實際上並沒有為劉備出多大的力,所以說劉備嚴格來說就只是得到了諸葛亮的幫助,但是當時的天下形式已定,僅僅的憑藉諸葛亮的力量也是無法改變的。

37樓:豬豬豬豬露

可能有司馬遷的私情在裡面,其次曹操和劉備還是有差距的。

38樓:來自天池無邪的大霧

曹操得天下也不是純靠司馬懿,這只是個說法而已。

39樓:網友

這其實和得到誰沒有關係,但是從實力上看,曹操的實力確實比他們高。

40樓:貓der薛丁格

天時地利與人和曹操三樣全佔,劉備空有人才也無法抗衡。

41樓:網友

這句話是他們老師說的,裡面肯定夾雜很多誇大成分。

42樓:雯文學姐

沒有這麼誇張啊!這些事情有一定的安排的,並不是絕對的!

43樓:在綠色中成長

首先這句話是有些誇張的,是有水分的。而且他們的情況也不一樣。

如何評價司馬懿?歷史如何評價司馬懿

歷史如何評價司馬懿 歷史評價司馬懿 雄才偉略,卻差評不斷被黑無數,司馬懿在我們的印象當中一直都是一個小人物,陰險狡詐 詭計多端,就算終結了三國也不是靠正當手段,因此總是被我們看不起。其實他是一個正當的實權派,卻因和諸葛亮對比產生了評價的偏差,實在讓人哭笑不得。司馬懿是三國終結者,他才是三國的最後贏家...

司馬懿詩句,描寫「司馬懿」的詩句有哪些?

即使不太瞭解歷史的人,也一定知道司馬懿,他的文采不如曹氏父子,但是他卻有一首流傳下來的詩,這首詩的霸氣和智慧,完全是司馬懿本身的象徵。這首詩的名字叫 讌飲詩 也可稱為 徵遼東 天地開闢,日月重光。遭逢際會,奉辭遐方。將掃逋穢,還過故鄉。肅清萬里,總齊八荒。告成歸老,待罪舞陽。細細品讀這一首詩,最重要...

司馬懿效忠於魏嗎,司馬懿忠於魏朝嗎

司馬懿不是效忠於魏,而是效忠於曹丕 前期如此,後期有了野心。例如,董卓,曹操。都是前期忠漢,後期反漢。司馬懿野心很大,與其說他效忠的是魏,不如說他忠於自己的野心。不一定,當時司馬懿總的來說,他在曹操和曹丕統治時期是實行韜光養晦政策的,所以,儘管他有異心,但因為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多去曹氏政權,只能乖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