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順口溜是什麼

2025-04-16 10:50:27 字數 3028 閱讀 6110

1樓:大寶談生活

三國兩晉南北朝順口溜是:

1、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

二晉前後沿;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2、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3、夏商周秦西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圓春。

4、黃虞夏商周,春秋戰國秦,兩漢三國晉,晉後南北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

5、夏商西周繼,春秋戰國承。秦後西東漢,三國橘數耐西東晉。

兩晉南北朝,隋唐大一統。

6、五代和十國,宋遼與夏金。元明清三代,中國疆土定。

7、黃夏商周春戰秦,漢後三國接兩晉。南北二朝隋唐五,宋元明清依次輪。

8、唐堯。虞舜夏商畢銷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9、五帝夏商兩週秦,西漢東漢三國晉。涼燕趙,夏漢秦,北繼胡,南承晉。隋唐兩宋夏遼金,蒙元明清中華民。

10、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沿;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2樓:爾汝

春秋戰國秦兩漢,三和磨譁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又遊襪十國,遼宋夏金元明喚行清。

3樓:哆啦聊教育

三國兩晉南北朝順口溜是如下:1、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

二晉前後沿;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2、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3、夏商周秦西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國大仔,遼宋夏金元明清。

4、黃虞夏商周,春秋戰國秦,兩漢三國晉冊仿巨集州冊,晉後南北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

5、夏商西周繼,春秋戰國承。秦後西東漢,三國西東晉。

兩晉南北朝,隋唐大一統。

4樓:阿鑫聊生活

三國兩晉南北朝順口溜:

口訣檔頌是夏商周秦西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這是朝代歌,朝代歌主要是方便記憶旅蘆我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名稱的歌謠。其形式多為簡單易記、朗朗上口的兒歌或順口溜。

歷史朝代歌多是配合著「歷史朝代年表」一同使用。

朝代歌解讀:

夏朝。商朝、周朝。

是奴隸制主義國家。夏朝、商朝是聯盟和部落制式的國家,還帶有原始社會的色彩。周朝進入諸王分封制國家。

封建制國家。

秦朝。漢朝(建都長安-史稱西漢)

新朝。漢朝(因為建都東遷至洛陽-史稱東漢)

三國(魏國-史稱曹魏、蜀國-史稱蜀漢、吳國-史稱東吳或孫吳)

晉朝(建都洛陽-史稱西晉)、東晉(建都東遷建康-史稱東晉)、故將西晉、東晉成為兩晉。

南北朝:不是朝代名叫南北、也不是北面的朝代國號為北、南面的朝代為國號南,而是北方和中原自西晉八王之亂之後,一直淪為胡人統治,華族南下偏安南方而形成的南北對峙。

南朝:(宋朝-史稱南朝宋或劉宋)、(齊朝-史稱南朝齊、蕭齊)、(梁朝-史稱南朝梁、蕭梁)、(陳朝-史稱南朝陳)。

北朝:魏國(史稱北魏、拓拔魏、北元魏-三字經)、魏國(建都長安-史稱西魏)、魏國(建都鄴城-史稱東魏)、周朝(史稱北周、宇文周)、齊朝(史稱北齊、高齊)。

隋朝。唐朝。

五代十國。五代(梁朝-史稱後梁、唐朝史稱-後唐、晉朝-史稱後晉、漢朝-史稱後漢。

周朝-史稱後周)、十國:(蜀國-史稱前蜀)、(蜀國-史稱後蜀)、(吳國-史稱南吳、楊吳)、(唐國-史稱南唐)、荊南、閩國、吳越。

漢國。史稱南漢)、(漢國-史稱北漢)、(出國-史稱南楚)。五代十國是指這段時期地行鎮鄭域較大、時間較長的王朝、政權。

還有其它更小或更短的割據政權,如趙國、燕國、岐國、晉國、定難、殷國、北平、武平、清源、歸義、河西、朔方。

遼朝:契丹人漢化後所建立的以遊獵和農耕並重的王朝、國號遼。

金朝:女真人漢化後建立的王朝、國號金。

夏朝:前身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勢力定難,党項族建立過好為夏的王朝、史稱西夏。

宋朝:建都開封-史稱北宋、建都臨安-史稱南宋。

合稱兩宋、趙宋。

元朝:蒙古人建立的王朝、國號元朝。

明朝:華族建立。

清朝:滿足建立,史稱滿清。

三國兩晉南北朝順口溜

5樓:乾萊資訊諮詢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稿橋;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鍵棗猛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曆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

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巖肆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

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西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由於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受到特別的影響。其突出表現則是玄學的興起、佛教的輸入、道教的勃興及波斯、希臘文化的羼入。

在從魏至隋的三百六十餘年間,以及在三十餘個大小王朝交替興滅過程中,上述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響,交相滲透的結果,使這一時期儒學的發展及孔子的形象和歷史地位等問題也趨於複雜化。

三國兩晉南北朝士族著名高門,魏晉南北朝的有名人物

這一時期的世家大族以北方的博陵崔氏 清河崔氏 清河盧氏 滎陽鄭氏 趙郡李氏 隴西李氏 太原王氏 南方的琅琊王氏 陳郡謝氏等最為著名。魏晉南北朝的有名人物 1 司馬炎 236年 290年5月16日 即晉武帝 265年 290年在位 字安世,河內溫縣 今河南省溫縣 人,晉朝開國皇帝。晉宣帝司馬懿之孫 晉...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有什麼考古發現

三國兩晉南北抄 朝期間,若干政權割據襲的時間長,邊境一些少bai數民族du進入中原地區和部分漢人的流zhi動 dao遷徙,加速了漢族和各少數民族的交往和融合,促進了邊遠地帶和南方地區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為以後隋唐的繁榮準備了條件。因此,這時期考古學的特徵是 地方特色比較濃厚 過渡性比較顯著 邊遠地帶...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立法北方優於南的原因

南朝統治階層崇尚玄學與佛學,蔑棄禮法,其重要法典基本因襲 晉律 劉宋五十多年未立新制 蕭齊仿照晉律制定了 永明律 卻因意見不一而未實行 梁武帝命蔡法度 沈約等人依照 永明律 修訂 樑律 單實際內容與晉律基本相同,僅是名稱有所改易 陳修訂完成的 陳律 一準 樑律 實質上仍然是 晉律 的繼續。可以說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