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觀書有感 中可以懂得什麼道理

2025-04-15 00:40:24 字數 3187 閱讀 8502

1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任何一件事都要親自體會才能明白其中奧妙。意思是讓我們要重在實踐。

2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這個你就問對人了,我剛好是6年級的老師教過這課,教案上有!道理是這樣的,請樓主看下如有悉兄不對的地方請修改! 「這含鉛首詩告訴了我們,正像源源不斷的活水使池塘變得清澈,人需要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心智才能更加開闊,更加敏銳。

原文是這樣的。 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談陸好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觀書有感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什麼?

3樓:霧泠幽

看不同的書,會有不同的感受,這個要根據書的內容來定性,比如說你看了一本比較積極向上的,那告訴你的道理就是,凡事要努力、要進取才會有所得,如果你看了一本有關於愛情的,告訴我們的道理就是,愛情是純潔和高尚的,一旦找到一定要珍惜。

4樓:絕帶

觀書有感》告訴我們的道理:源源不斷的活水才能使池塘變得如此清澈,人也需要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心智才能更加開豁、更加敏銳。做學問也一樣,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只有功夫到家了,才能有所突破。

觀書有感二首》是宋**學家朱熹的組詩作品。

5樓:網友

觀書有感告訴我們,做人要做乙個正直的人,善良的人,做乙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6樓:網友

觀書感告訴我們,比如說看一本書,它裡面講了乙個做人的道理,然後你讀了之後呢,心裡面就會覺得以後該怎麼做,比如說讀那種魯濱遜漂流記有感,你會感覺魯賓遜是乙個真的很堅強,勇敢的人。

7樓:帳號已登出

觀書有感,一共有兩個。兩個告訴我們的道理各不相同。第1首詩,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何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他告訴我們的是。知識怎麼才能夠清澈如水不會被人們所淘汰,那麼唯有開源,只有源頭有活水不斷的學習,我們才能夠不被世俗所汙染。

第2首詩。向來枉費枉費推移力,昨夜流中自在行!

8樓:帳號已登出

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我們人心的睿智是通過不斷的讀書,不斷的獲取新知識而形成的,只有不斷讀書才能使自己的心境「清澈明淨」

9樓:東方將白

觀書有感,告訴了大家的道理,是在肚子上的豎直或有一不同樣的感受,也是大家學習知識的必備過程,這時就需要多成長。

10樓:憶

觀書有感這個主要是為了看自己在讀這部書的時候能夠從中得出多少的啟發和感觸,這樣也能夠了解你的一些看法,所以告訴我們在讀的時候應該用心去讀,學會思考書中所提供的知識!

11樓:冷月的冰焰

在生活中或工作中,我們要多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化知識,學習書裡講的為人處事的道理,觀書有感告訴我們這個學習能夠讓人進步,學習能夠讓人明白一些道理。

12樓:解憂浩哥

這首詩告訴我們,正像源源不斷的活水使池塘變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心智才能更加開豁、更加敏銳。

13樓:喵小仙寶寶呀

觀書有感二首》是南宋大學問家朱熹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是描繪其「觀書」的感受,藉助生動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觀書有感這首詩藉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現象,比喻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的道理。

14樓:網友

告訴我們的道理就是說,你看那個書能夠在這個裡面感受到什麼,比如說人情世故或者說對一些社會的認知,學到了什麼東西,有什麼做人的道理等等。

15樓:唉幸雙

要多讀書,讀好書,從裡面吸取經驗,不斷的學習,提公升自己。

16樓:網友

就是看了一次書對我們的感受, 正在感受,有好的感受,也有不好的感受, 是要作者氣體會的。

《觀書有感二首》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17樓:小溪趣談電子數碼

觀書有感》其二中告訴我們只有博覽群書注重積累做學問的時候才能運用自如的是: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說往日舟大水淺,眾人使勁推船,也是白費力氣,而此時春水猛漲,鉅艦卻自由自在地飄行在水流中。詩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蘊含的客觀意義是強調藝術靈感的勃發,足以使得藝術創作流暢自如;也可以理解為創作藝術要基本功夫到家,則熟能生巧,駕馭自如。這首詩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個問題,經過學習忽然有了心得後寫下來的。

《觀書有感》想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18樓:成都標識標牌廠家老梁

想告訴我們:人心的睿智是由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而得來的。

1、《觀書有感》是南宋大學問家朱熹的兩首七言絕句。兩首詩寫的是描繪其「觀書」的生動感受。其中第一首尤為膾炙人口。

2、觀書有感二首原文如下:

其一。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3、白話譯文。

其一。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

要問為什麼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其二。昨天夜裡江邊漲起了陣陣春潮,巨大的艦船輕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向來行駛要白費很多推拉力氣,今天卻能在江水**自在地順漂。

《觀書有感》告訴人們什麼道理?

19樓:漢匠文化

1、《觀書有感》告訴人們的道理:人心的睿智是通過不斷的讀書,不斷的獲取新知識而形成的,只有不斷讀書才能使自己的心境「清澈明淨」。是宋代學問家朱熹的組詩作品,藉助池返山巨集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現象,比喻要不斷接受新漏冊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

2、抒發讀書體會的哲理詩,描繪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時,又蘊涵了理性的東西。「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半畝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畝地的乙個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鏡子那樣地唯純澄澈明淨,「一鑑」的「鑑」,就是「鏡」,照人的鏡子,「鏡」和「鑑」是乙個意思。

3、這首詩以暗喻的手法,借半畝方塘清澈明淨的形象來比喻讀書體會,告訴我們正像源源不斷的活水使池塘變得如此清澈一樣,人需要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才能更加聰慧,心智才能更加開豁、更加敏銳。

觀書有感其二寄託了什麼道理,觀書有感其二寄託了一個什麼道理

這也是一首藉助形象說理的詩。它以泛舟為例,讓讀者去體會與學習有關的道理。詩中說往日舟大水淺,眾人使勁推船,也是白費力氣,而當春水猛漲,即使艨艟鉅艦也如羽毛般輕,自由自在地飄行在水流中。詩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強調藝術靈感的勃發,足以使得藝術創作流暢自如。也可以理解為創作藝術要基本功夫到家,則熟能生巧...

我從什麼中懂得了道理作文,我從什麼中懂得了道理作文400字

從讀書中得到做人的道理。從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中知道,人應內該心懷夢想,為了夢想努力 容奮鬥,不讓自己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從 簡愛 中知道,每個人都有一個平等的靈魂。如果是指成績的話,有一句話可以引用成題記或開頭 要想進步,就只有吸取教訓,成功的經驗都是歪曲的,成功了,想怎麼說都可以,失敗者沒有發言權...

觀書有感源頭是什麼意思,觀書有感這首詩什麼意思?

觀書有感的意思是 看完文章後的感受。源頭的意思是 1.水發源處。唐 羅虯 比紅兒詩 之二十 戲水源頭指舊蹤,當時一笑也難逢。宋 曾鞏 祕書省著作佐郎致仕曾君墓誌銘 曾庠 葬南豐龍池鄉之源頭。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 卷一 源頭落花每流出,亦有浴鳧時在亹。侯金鏡 漫遊小五臺 一股水從它 小五臺 腋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