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如夢令全詩
1樓:旅遊達人在此
李清照《如夢令》全詩: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早期詞作,譯文如下:
昨夜雨雖然下得稀疏,風卻颳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卻不能把殘存的酒力全部消盡。問那正在捲簾的侍女:庭園裡海棠花現在怎麼樣了?
她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賞析: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倖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捲簾人」的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
綠」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後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後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乙個創造。
由這四個字生髮聯想,那「紅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是象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如夢今李清照詩句
2樓:網友
如夢令李清照詩句如下:
一、原文。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作者】李清照【朝代】宋。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巧鬥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二、譯文 應是常常想起一次亮悉郊遊,一玩就到日暮時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沒了興致才乘舟返回,卻迷途進入藕花池的深處。奮力把船劃敬寬乎出去呀,奮力把船劃出去!
嘰喳聲驚叫聲划船聲驚起了一灘水鳥。
三、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號易安居士,宋齊州章丘(今山東濟南章丘西北)人,居濟南。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藝術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
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作品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輯有《漱玉集》《漱玉詞》。今有《李清照集》輯本。
李清照寫如夢令的寫作背景《如夢令》的寫作背景李清照的
清照 1084 1155 號易安居士,南宋傑出女文學家,章丘明水 今屬濟南 人。以詞著名,兼工詩文,並著有詞論,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李清照她出生於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後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變後,她與趙明誠避亂江南,喪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後...
李清照的如夢令表達了怎樣的主題?
表達了詞人對花朵凋零的惋惜與對春天逝去的無奈。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盪舟,沉醉不歸。正所謂 少年情懷自是得 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詞的開篇,用了 常記 二字,不僅表明作品是追憶往事之作,而...
李清照的如夢令的綠肥紅瘦運用了什麼藝術手法以及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這句話是說昨夜一場風雨之後,海棠花瓣凋零了,枝上只剩下濃密的綠葉.綠肥紅瘦 用了兩個修辭手法 一為借代,用 綠 和 紅 分別借代 葉 和 花 當然,此處的 綠 和 紅 應該考慮為名詞而非形容詞,這樣才能借代同為名詞的 葉 和 花 這樣突出花和葉各自的特徵,形象鮮明.二用了比擬的方法,以人擬物,主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