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回憶
甘英出使大秦,來到了條支,然後到了安息西邊的西海,這裡就是今天的波斯灣一帶了。甘英看到了前面的大海,於是就準備橫渡而過。但是當地船廠的工人卻告訴甘英,這裡海域非常的遼闊,渡海要看風向,如果風好的時候,三個月也就能夠到達對岸了,如果風不好就可能要在海上漂一兩年了。
所以建議在船上就要準備好三年的糧食,以防萬一。而且海中還有能讓人產生思念故土的能力,也常常會有人死在路上,於是就放棄了渡河的念頭,所以安息西界的並卜西海就是甘英出使大秦來到的最遠的地方。這裡應該就是波斯灣一帶,是阿拉伯海西北伸入亞洲大陸的乙個海灣,婕妤伊槐首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島之間。
當時安息國是漢朝與大秦交易的一箇中轉站,是安息將漢朝的絲和絲織品與大秦交易,並且從中牟取一定的利益。所以當時那裡的人將甘英勸回,大致是怕甘英建立了漢朝與大秦之間的聯絡,這樣在**上面就不用安息來做這個中轉站,安息因此會失去很大的利益,所以他們才嚇唬絕明穗甘英,讓甘英望洋興嘆了一番就走了。
2樓:丁南北一人
甘英為班超的屬吏,隨班超轉戰於西域。西元97年,班超磨巨集遣甘英出使大秦。
甘英率領使團一行從龜茲(今新疆庫車)出發,西行至疏勒(今新疆喀什),越蔥嶺(今帕公尺爾高原),經大宛(今烏茲別克費爾幹納盆地)、大月氏至安息(即波斯帕提亞王國,今伊朗境內)都城和櫝城,後歷阿蠻、斯賓、於羅,而抵條支(今伊拉克境內)。到達了安息西界的廳搜西海(今波斯灣)沿岸,欲渡。安息西界船人對他說:
海水廣大,往來者逢善風三月乃得度,若遇遲風,亦有一二歲者,故入海皆賚三歲糧。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安息國王一口咬定說到羅馬必須渡海而且正常出海要坐三年船並且各種危險把甘英嚇回去。
別忘了當時的人可是認為天圓地方,在海上跑到頭掉下去怎麼辦?出於大陸民族對海洋的天然畏懼,甘英信以為真聽罷放棄西行。<>
甘英返回時,轉北而東,行60餘日抵安息,然後取道木鹿和吐火羅東還。從西方歷史上來看羅馬歷朝歷代和安息之間的戰爭就沒停過,羅馬王朝除了稍後的圖拉真皇帝對安息戰爭中取得區域性性勝利,之前的羅馬皇帝對安息國的戰爭大多數以失敗扮遊歷告終。漢朝出使羅馬時期,算是安息最衰弱最危險的時刻,安息自身內亂加上漢朝的崛起,安息對岸羅馬也進入五賢帝時期,安息憂慮羅馬聯合漢朝發生直接關係,害怕兩個強大的鄰居左右夾擊自己,甘英回去不久圖拉真就對安息發動戰爭。
這次出使雖未到達大秦,但增進了中國人當時對中亞各國的瞭解。
3樓:bd小葵
甘英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外交家,是當時的漢朝大將西域都戶班超的屬吏,後來跟隨班超轉戰西域。西元97年的時候,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今天所說的羅馬帝國。
甘英領命之後就帶著使團從鬼茲,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庫車一帶出發,一直往西走到了疏勒,大致就是今天的喀什一帶。然後攀過了蔥嶺,蔥嶺就是今天的帕公尺爾高原,還經過了大宛國,大宛國在今天的烏茲別克費爾幹納盆地一帶,然後還路過了大月氏國,到了安息,其實就是路過了波斯帕提亞王國,然後到了伊朗的境內。後來甘英有經過了阿蠻、斯賓、於羅,到達了條支,條支就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內了。
之後坦盯甘英一行人又抵達了安息西界的西海,也就是今天的波斯灣。<>
甘英到了波斯灣準備渡河而過猛罩,於是當地的船工對他說,這裡海域廣大,如果順風的話三個月也就能到,但是是逆風的話,可能就要一二年了,所以你就要準備三年的糧食才行,而且在海上行駛會讓人產生對熱土的思念,也常常有死的人。甘英聽了之後,就放棄了渡海。於是甘英就準備返回了,甘英返回的路線也不是原路返回,走了六十天才到安息,然後又路過了木鹿枝信鬧還有吐火羅等。
甘英這次出使雖然沒有到達目的地大秦,但是卻增加了中國人對亞洲各國的瞭解,對後世的影響也非常的深遠。
後漢書中遣甘英窮臨西海而還西海是指什麼?
4樓:愛娛樂的小鴿子
西海是指波斯灣。
波斯灣,是阿拉伯海西北伸入亞洲大陸的乙個海灣,位於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島之間,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東南至荷姆茲海峽,長970多千公尺,寬56-338千公尺,面積萬平方千公尺。平均水深約40公尺,最大深度104公尺。
阿拉伯人稱作這一地區為阿拉伯灣,但按亞洲地理學的國際性外海命名規則,已用阿拉伯命名了乙個巨大海域(阿拉伯海其實是個大灣),因此採用波斯(伊朗古稱)之名命名該海灣,更好標識、區別、記憶。
氣候。波斯灣的氣溫較高,常年在20℃左右,夏季可達32℃以上。西北風強,將沙漠地區的沙土吹入灣中,海水渾濁。夏季有塵暴和霾,秋季有颮和龍捲風。
波斯灣地處北迴歸線高壓帶,氣候炎熱,海水蒸發量超過注入量,夏季水溫可達30-33℃,邊緣地帶甚至高達36℃,因此,波斯灣也是水溫最高的海灣。
遣 甘英窮歸西海指的是什麼歷史事件
5樓:真不想繼續下去
是指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
東漢和帝永元九年(公元 97 年),班超遣甘英使大秦。甘英到達的「大海」,也稱為「西海」,《後漢書·西域傳》關於同一事件的記載中,有「甘英窮臨西海而還」的說法。關於這個「大海」(或「西海」)的位置,學術界曾有裡海、黑海、地中海和波斯灣諸說。
由於甘英到達的「條支」位於波斯(安息)的西部邊界,而敘利亞境內的「條支」當時在羅馬帝國版圖之內,所以甘英到達的「西海」應為波斯灣。
6樓:網友
上面的正確,我附和一下!
東漢最著名的太史令是誰
當然是班固了。班固編撰的 漢書 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在敘事寫人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它是繼 史記 以後出現的又一部史傳文學典範之作,因此,歷史上經常把司馬遷和班固並列 史記 和 漢書 對舉。司馬遷是西漢人,所以一樓和三樓的回答就不正確了。太史令就是史官的別稱,因為司馬遷曾經任此職。班固曾被明帝召...
襄樊出土的著名文物,東漢古墓裡出土了哪些文物
第一展廳 史前時期的襄樊 20萬年前 公元前21世紀 有關的考古文獻資料表明,十幾萬年以前就有人類在襄樊這塊土地上生活 繁衍,這段歷史將用現代科技復原 展示。上世紀70年代,考古人員在樊城北鄧城附近的山灣 太平店軍營坡等地發現了舊石器時代的打製石器。特別是考古人員1990年至1994年在棗陽市鹿頭鎮...
東漢時期著名科學家張衡對二級漏壺的使用情況有哪些描述
東漢時期著名科學家張衡曾經這樣描寫當時二級漏壺的使用情況 漏壺用銅版製成,有兩個權洩水壺,它們分別在底部開口,第一個洩水壺流出來的水流入第二個洩水壺,第二個洩水壺再排給受水壺。由於晝夜長短不一,可以讓受水壺也有兩套,分別在白晝和黑夜使用。由此可知,二級漏壺至遲在東漢時期就已經發明瞭。東漢時期傑出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