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以心
近年來很多學者研究八大山人的書法特色和風格等,眾說紛紜,也並不明確他是師從何處。有的人說是師從董其昌、王寵等等,但至今還未下定論。據有關研究者的考證,起初的作品受歐陽詢的影響之大,後來又追隨興起董其昌的行書,接著又轉到了誇張的手法,通過幾經的變化與摸索,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
八大山人在很多繪畫上都有自己寫下的詩句,有敏旅時覺得繪畫存在不足的地方,便用詩來彌補不足之處,這樣繪畫上的意境就達到了。從他的書法中能夠看出攔拿埋他鮮明的性格和強烈的個人色彩。他的用筆,十分簡潔,沒有高低起伏,筆筆圓潤厚實,不溫不燥,很像是畫筆畫出來的字。
八大山人的書法佈局又有他的妙處,通過書法佈局左邊緊張密集右邊舒緩有度的簡螞對比,形成很強的視覺衝突,隨即吸引讀者的眼球,令人過目不忘,這種寫法佈局到目前仍在沿用。他的草書形如流水一般,簡樸淡雅,超凡脫俗,已經達到了寂靜空靈的境界了。<>
2樓:網友
八大山人紀念館是國家為了紀念明代一位著名的畫家朱耷所建造的,坐落於江蘇南昌郊外風景秀麗、環山環水的青雲譜內。園外,炊煙裊裊、蜿蜒小路通向靜林深處,好似人間天堂。園內,百年樹木林立,蔥蔥蘢蘢,站立園旁,像是乙個老人守護著自己寶貴的珍品。
一潭池水,清澈見底,偶爾有幾條小魚躍出水面,自由遊動於池水之底。紀念館是國家首個為紀念古代畫家所建立的園林,由此可見不論朱耷在古代還是現代的地位都是不容小覷的。紀念館的館內纖皮謹佈局簡單,有南西北三個不同展示區,但裡面的佈局風格又是各有各的特色。
南面是主展覽廳,建築風格質樸典雅,主要是介紹八大山握空人的生平介紹以及他藝術見解,觀賞者可以從這個展廳看到八大山人的基本介紹,從而瞭解他的一生和對藝術作出的貢獻。與南面的質樸古典相比,西面的建築就比較氣派了,這個地方是藝術研究的場所,為學者提供毀基交流溝通的服務,同時也是遊客休閒的場所。<>
八大山人書法是什麼?
3樓:海龜愛生活
八大山人,名朱耷,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畫家、書法家,清初畫壇"四僧"之一。為明寧獻王朱權九世孫,明滅亡後,國毀家亡,心情悲憤純稿,落髮為僧,法名傳綮,字刃庵。又用過雪個、個山、個山驢、驢屋、人屋、道朗等號,後又入青雲譜為道。
談到八大山人的書法,自然是特指形成獨特面目後的「八大體」。他的書法以獨特而強烈的個性特徵屹立在書法歷史上,以至於獨特到令人驚訝的程度。
八大山人一生的書法藝術分為兩大時期,即以康熙二十三年(1684)八大山人59歲為界,前後共分為8個階段。分期的理由,主要是以八大山人某一時期書法風格似某家某派為劃分的根據。
前期分為「歐字階段,學歐陽詢」、「董字階段彎褲譽,學董其昌」、「黃字階段,學黃庭堅埋段」三個階段。後期則按「仍受黃庭堅書法影響」,「把篆字書法參入草法之內」,「有魏晉人書法風度」等。
最初,八大山人受歐陽詢的影響很深,稍後學董其昌的行草,又轉入黃庭堅的誇張開闊等,多方探索,再追尋魏晉人書法的氣質,終於參用篆書筆法,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中鋒圓潤,又婉約多姿且厚重渾成,富有晉人氣度。他的書法的成就,主要是筆法的改變。
八大山人書法是什麼?
4樓:清風聊生活
八大山人書法是指八大山人朱耷留下的最早的紀年書跡是順治十六年(一六五九)三十四歲所作《傳綮寫生冊》中的題識和書法高悉。
傳綮寫生冊》中包括三開書法和七段題識(其中三段寫在同一開上)。這十段文字中有五段楷書、一段隸書、一段草書、三段行書,三段行書風格各不相同,顯示出八大山人早年書法學習與創作的有關狀況。此時,八大山人已經能夠寫出一手比較端整的歐體楷書,結構勻稱,點畫妥帖。
八大山人的詩文因其古怪幽澀的格調而充滿了神秘性和諷刺性,向來為人所費解。
總的來說,八大山人57歲以前所有書畫作品上的題畫詩文,總體特徵和傾向是借書畫抒發自己的遺民思想、人品氣節,往往將禪家遏語和歷史典故雜糅在詩文之中,因而詩文隱晦曲澀。
如《傳綮寫生冊》中的《題畫湖石戚世乎》:擊碎需彌腰,折卻楞伽尾:渾無斧鑿痕,不是驚鬼神。
又如52歲作的《梅返李花圖冊》中的《題折枝梅》:三十年來處士家,酒旗風裡一枝抖。斷橋荒蘚無人間,顏色於今似杏花。
這首詩,幾乎像作自似的描述了詩人的人品和氣節。
清代的八大山人是指八位畫家。是否正確?
5樓:殺了佛祖我成佛
錯誤,八大。
抄山人是明末。
清初畫家朱耷的別號。
朱耷(1626—約1705),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本名由桵,字雪個,號八大山人、個山 、人屋、道朗等,漢族,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
明亡後削髮為僧,後改通道教,住南昌青雲譜道院。擅書畫,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形象誇張奇特,筆墨凝鍊沉毅,風格雄奇雋永;山水師法董其昌,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擅書法,能詩文。
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徵手法抒寫心意,如畫魚、鴨、鳥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氣。筆墨特點以放任恣縱見長,蒼勁圓秀,清逸橫生,不論大幅或小品,都有渾樸酣暢又明朗秀健的風神。章法結構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
存世作品有《水木清華圖》、《荷花水鳥圖》等。
八大山人是不是首先提出以書法入畫的理論
6樓:閒擲葡萄
一、在我國傳統畫壇,究竟是由誰先提出「書法入畫」的, 「書法入畫」,究竟誰人最先提出,至今已無法考證。但可以肯定的,不是明末清初時期的八大山人。
二、在中國畫史上,據傳陸探微是正式以書法入畫的創始人。他把東漢張芝的草書體運用到繪畫上,可惜今已難再見到他的畫跡。唐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載有他的畫達七十餘件,題材十分廣泛,從聖賢圖繪、佛像人物至飛禽走獸,無一不精。
與東晉顧愷之並稱「顧陸」;連謝赫的《古畫品錄》中也對他推崇備至。他是江南蘇州一帶最早的傑出畫家之一。
7樓:忘了
以書法入畫,古人似乎沒有誰有專門論述,但相通的思想是有的,如趙孟頫!淺薄了,如果你瞭解到了,讓我也學習一下。
清代的八大山人是指一位畫家還是八位,是誰
8樓:凰伯爵鴉
八大山bai人:朱耷du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寧王朱權。
zhi的第九dao
世孫。清代畫壇名家輩出專,八大山人無屬疑是最耀眼的一位。他是一位和尚畫家,其詩、書、畫都達到了禪意深幽的境地。
他行為詭異,才華卓絕,身世也離奇。他是明朝皇室後裔,一出生就揹負了國破家亡的命運。
八大山人後期的書法藝術特點是什麼?
9樓:漫閱科技
八大後期的作品如《程頤四箴》軸、《河上花圖卷題跋》軸、《則缶東坡居士書》軸等,沿襲前期書風而更趨蒼茫、圓厚、平淡、老辣。運筆單純出於篆書的筆意而無起迄的痕跡,提按極少出現,圓渾而簡潔,雖然是行草書,卻筆筆能斷,很少用引帶,不見有痕跡,顯得格外淡泊、高古。筆墨以沉渾情韻,入禪合道,悽苦冷逸,脫盡塵俗之氣。
小楷心經》則正是「絢爛之極,復歸平淡」,渾無八大前期的怪偉,而直取晉唐古風,反映了他晚年心境之平和超脫。
八大山人指的是,清代的「八大山人」指的是
朱耷 1626 約1705 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本名由桵,字雪個,號八大山人 個山 人屋 道朗等,漢族,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明亡後削髮為僧,後改通道教,住南昌青雲譜道院。擅書畫,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形象誇張奇特,筆墨凝鍊沉毅,風格雄奇雋永 山水師法董其昌,筆致...
求八大山人的書畫集,八大山人的畫有哪些?
我沒有,但推建去網上找!八大山人的畫有哪些?八大山人指的是朱耷,畫作有 竹石鴛鴦 竹石鴛鴦 是清代畫家八大山人創作的一幅中國畫。在這幅作品中,作者以起伏變化的運筆勾勒坡石輪廓,枯溼並用,線條圓轉而帶篆意 樹葉葉面先以淡墨點出,再以濃墨寫出筋脈,花朵則直接以筆勾出 禽鳥點染並用,無刻畫之跡。 楊柳浴禽...
八大山人傳記翻譯
八大山人,是前代明朝的宗室,獲 諸生 的資格,世代居住在南昌。年少時遭遇變故,離開家逃到奉新縣的山中,剃去頭髮做了僧人。不幾年,手持拂塵被稱為宗師。他住在山裡二十年,跟隨他學習的曾經多到一百多人。臨川縣令胡君曾聽說他的名聲,把他請到官舍。一年餘後,他心意空虛精神恍惚不得意,於是得了瘋病,忽然大笑,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