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遊俠列傳》的翻譯,求《史記 遊俠列傳 朱家》語譯

2025-04-03 08:10:25 字數 1696 閱讀 8989

求《史記·遊俠列傳·朱家》語譯

1樓:遠景教育

魯國的朱家與高祖是同一時代的人。魯國人都喜歡搞儒家思想的教育,而朱家卻因為是俠士而聞名。他所藏匿和救活的豪傑有幾百個,其餘普通人被救的說也說不完。

但他始終不誇耀自己的才能,不自我欣賞他對別人的恩德,那些他曾經給予過施捨的人,唯恐再見到他們。他救濟別人的困難,首先從貧賤的開始。他家中沒有剩餘的錢財,衣服破得連完整的采色都沒有,每頓飯只吃一樣菜,乘坐的不過是個牛拉的車子。

他一心救援別人的危難,超過為自己辦私事。他曾經暗中使季布將軍擺脫了被殺的厄運,待到季布將軍地位尊貴之後,他卻終身不肯與季布相見。從函谷關往東,人們莫不伸長脖子盼望同他交朋友。

2013-08-11 17:11:10 補充:

補充: 朱家的生平 朱家郭解的事蹟在《史記.遊俠列傳》有載。朱家以包庇季布留名後世,季布是項羽的部將,劉邦得天下之後要捕殺之,結果因為朱家的迴護而得免,後來朱家和季布都得到善終。

郭解的父親也是任俠,在漢文帝是被誅,而郭解本人則在漢武帝時被族誅。 2013-08-11 17:11:

16 補充: 「郭解、朱家是漢代遊俠中的少數,」曾經深入研究俠文化的佛光大學校長龔鵬程解釋,早期俠客絕非正義之輩,但歷史家的責任是提供人們從不同角度欣賞人物,史記敘述每一種人物時,都會替他們尋找存在的價值,提到他們可取的部分,書中人物往往只是特例。比如名醫扁鵲列傳,正是當時大夫都無法擁有扁鵲妙手回春般的醫術,同樣的,俠客中,朱家、郭解猶有可稱述之處,至於當時市井中許多所謂的遊俠,作風等而下之,以時下的「痞子」稱之亦不為過,史記也就不談了。

參考: yahoo

史記三家注。

史記三家注。

語文《史記·遊俠列傳》考前訓練

2樓:慧圓教育

郭解,軹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許負外孫也。解父以任俠,孝文時誅死。解為人短小精悍,不飲酒。

少時陰賊①,慨不快意,身所殺甚眾。以軀借交報仇,藏命作奸,剽攻不休,及鑄錢掘冢,固不可勝數。適有天幸,窘急常得脫若②遇赦。

及解年長,雯折節為儉;以德報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為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陰賊著於心,卒發於睚眥如故云。

而少年慕其行,亦輒為報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負解之勢,與人飲,使之嚼③。非其任,強必灌之。

人怒,拔刀刺殺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日:「以翁伯之義,人殺吾子,賊不得!

棄其屍於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賊處,賊窘;自歸,具以實告解。解日:

公殺之固當,吾兒不直。」遂去其賊,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諸公聞之,皆多解之義,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獨箕踞視之。解遣人問其名姓。

客欲殺之。解日:「居邑屋至不見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

乃陰屬尉史日:「是人,吾所急也,至踐更④時脫之。」每至踐更,數過,吏弗求。

怪之,問其故,乃解使脫之。箕踞者乃肉袒謝罪。少年聞之,愈益慕解之行。

太史公日:「吾視郭解,狀貌不及中人,言語不足採者。然天下無賢與不肖、知與不知,皆慕其聲;言俠者皆引以為名。」諺日:「人貌榮名,豈有既乎!戲惜哉!」

史記。遊俠列傳》)

注」①陰賊:內心狠毒殘忍。②若:或者。③嚼:把酒喝乾。④踐更:按期輪到服徭役。

郭解年齡漸長,做事風格與年輕時有很大變化。試舉文中事例說明這種變化。

答案」郭解了解外甥被殺真相後,不徇私情,放走了**。邑中有天敢於對郭解不敬,郭解手下欲殺之,郭解卻不計前嫌,以德報怨,終於贏得了對方的尊敬。

蘇秦列傳翻譯,求《史記 蘇秦列傳》的原文和譯文,有沒有註釋沒關係。

譯文 蘇秦 十次上書遊說秦下都不成功。現在他黑貂皮衣破了,百兩 也用光了。資用匱乏,不得已離開秦國回家。他 纏著綁腿布,穿著草鞋,挑著書囊,體態憔悴,面容黑黃,帶有慚愧的樣子。回到家裡,妻子不從織機上下來迎接,嫂子不給他做飯,父母不跟他說話。蘇秦見此情狀,長嘆道 妻子不把我當丈夫,嫂嫂不把我當小叔,...

史記 劉侯列傳小故事,史記中的有名故事

史記 記載了從上古傳說到漢武帝時期三千年的歷史,包含紙上談兵 指鹿為馬等眾多歷史故事。史記中的故事 史記中的一個小故事 淳于髡是齊國的一個入贅女婿。身高不足七尺,為人滑稽,能言善辯,屢次出使諸侯之國,從未受過屈辱。齊威王在位時,喜好說隱語,又好徹夜宴飲,逸樂無度,陶醉於飲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給卿...

齊太公世家的翻譯,《史記 齊太公世家》用英語怎麼翻譯?

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嶽,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 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 所獲非龍非口,非虎非羆 所獲霸王之輔 於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於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