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今日愛題詩
我先說下為什麼中科院除外。中科院是個碩大的科研體系,他們可以經常把不同學科的優秀專家組織給學生做報告,做交流,做短期培訓,乙個學生即便沒有跟本組的人有「精誠合作」,他也可以利用中科研強大的科研體系瞭解國內先進的科研動態,做自己想做的東西。但如果在高校中沒有了「精誠合作「,甚至沒有了」合作「就是相當相當可怕的事了。
本人是始終在學校讀書的應屆生,中間都沒參加過工作。所以對中國特色官場中的辦公室潛規則只知甚少,因此現在吃了大虧。我們實驗室有4個博士,除我之外三個都參加過工作,其中有乙個是在職副教授讀博。
熟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真是一點不假!乙個慶迅博4,乙個博3,最後乙個是剛來的博一,我也是博一。我不喜歡與人交往唯利益優先的人,不喜歡與只交能用上的人為友。
甚至可以說是很討厭這類人!因為他們覺得你沒有了,就直接把你給賣了或是撇在一邊,你對譽隱此他們好他們也不會感恩的,因為他們用不到你。而這仨博士就都是精通此道的人。
我們實驗室有4個博士,7個碩士(我們這裡碩士兩年制)。大家都清楚碩一的學生都是什麼水平的,即便到了碩二也可能尚未入門,不能獨立工作。所以在他們仨人眼中這些碩士就是沒用的人,無論是科研上還是平時都根本不主動搭理他們。
碩士在沒有導師直接輔導,博士師兄師姐還不搭理,那這些碩士做起課題來能有效率嗎?攜虧能快速入門嗎?能不對科研失去信心和興趣嗎?
能整天呆在實驗室嗎?我是對碩士都平易近人的,但乙個人也帶不了7個碩士啊。
2樓:牟盼凝
我不喜歡這類唯利是圖,數目寸光的人。因為這些人做事很自私,作為實驗室的主力居然除了自己的事,根本不管實驗室的任何日常維護:例如晚上走時不關窗;不關熱水器;不檢查大型裝置是否正常工作;有時放假回家都不關電腦;仨人在實驗室大聲說笑和吃東西;更不要說打掃衛生了。
我們導師太仁慈了,加之博4的已經50多歲,博3的是近30的女性納則譁,因此也不好開口責罵)。所以我們組這10幾個人現在基本上可以分成兩撥,他們仨人一撥,其他人一撥。試問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一群在自己的組裡?
的確我要承認博士和碩士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我跟碩士可以在生活上交流,但是在科研上他們跟我比還是差些層次。我內心中更希望與那三位博士在學術上有著交流和溝通(只是學術上),但是我做不到左右逢源,委曲求全;做不到他們那種互相吹捧,唯利是圖。我覺得那樣非常噁心,非常非常噁心。
我熱愛科研,想將科研作為畢生的職業,所以我不能那樣鼠目寸光,那樣洞行唯利是圖。我不願為了寫文章而搞科研,不能為了寫文章而寫文章。我不會像那個博4的一樣自私自立,還副教授呢根本沒把我們組當自己的組,在他看來我們組就是可以做實驗、可以上網的地方。
我也不會像博3那位自己沒什麼本事,為了儘早畢業就冒險盯尺一稿多投。我也不會像博1那位鼠目寸光,阿諛逢迎自己能用上的人,毫不理睬用不上的人。我不算完完全全的完美主義者,但我不想年輕的我在學術界有任何汙點。
其實我時常在想,做人做事都要有原則,不能為了眼前的小利就喪失原則,需要了再現交,早幹什麼去了?小人之為。吾非君子,然遠勝小人。
即便不能交流也不願委曲求全,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我在此誠懇的希望各位剛開始科研的人能先好好做人,再用心科研;那些有不善之心的人也要好自為之,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目光放長遠一些。否則學問越大,對國家的危害越大,對社會的危害越大。
3樓:辰星
本人雖未到畢業時刻,但做科研也兩年有餘,對國內科研界的很多事情也是略知一二。在此想對高校中「科研合作」的現象談談自己的經歷和看法。
學生無論是從本科開始(重點理工科高校),還是從研究生開始(一般普通高校)進行科研階段,肯定開始的時候希望有人帶著進入課題。然後無論是別人帶進的還是自己鑽進的,之後的路肯定是在合作交流下,步步高昇,慢慢提高的。州燃由於周圍的軟硬體資源都不夠豐富(中科院除外),那麼這個交流在國內高校中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因為沒有鉛握交流,乙個人或一群人很容易就成為井底之蛙,孤弱寡聞。不要說我們可以跟蹤最新的文獻,那些很多都是紙上談兵,發過文章的人都清楚,有多少工作是不可能寫進文章中的?有多少槐跡慶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是要靠言傳身受的?
所以之前帶你進課題,或者是影響你做課題的人可以說對你的科研起步,乃至科研生涯都起了近似決定的作用。這類人很可能不是你的導師(因為很多導師都在忙專案,忙忙忙),而是你的師兄師姐,或是同屆學生。
因此我們必須跟師兄師姐乃至同屆同學精誠合作起來,這裡我用了「精誠」二字,試問大家有多少人能做到「精誠」呢?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合作」呢?
什麼是搞科研,做學術
4樓:二次記錄
搞科研、做學術,看起來很輕鬆的字眼,實際是科研工作者的生存手段和過人之處。
簡簡單單的等比數列,是銀行貸款還款常用方法「等額本息」運作的數學基礎。
枯燥乏味的數學和物理學公式,看起來遙不可及,實際上是現代經濟社會的根本。
搞科研,就是利用所有能夠運用的技術和裝置,發現客觀事物運作的規律而進行的研究、實驗、試驗過程。
搞科研的目的很「簡單」:探索、認識未知。很簡單卻又很難下手,就像讓你定義什麼是直線、什麼是點一樣困難。
可見,搞科研、做學術是何等龐大複雜的工程量,它需要科學工作者具有非凡的個人能力和素質,更需要乙個龐大的團隊進行默契地合作。
搞科研是何種的感覺,一般搞科研,做研究的人的性格是什麼樣的呢?是內向還是外向的?
座標帝都大概就是吃飯吃到一半收到老師開會的訊息就匆匆走了,剩下自己一個人灰溜溜地吃飯。約會選在圖書館,ddl前看她一副還有成堆 沒看那生無可戀的表情,也會心疼地幫忙分擔一下任務,每天晚上等她看完 後就互道晚安準備睡覺。忙裡偷閒看看綜藝,還要掐表計算時間,總是忍不住轉頭看她哈哈大笑的樣子。綜藝裡看到火...
古代中醫是如何搞科研的
你怎麼會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呢,呵呵。我是從事醫療工作的,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學識有限,僅供參考。我們的祖先從很早開始就意識到實驗的重要性 我認為是萌芽於漢代之前 到了漢代,就有了比較專業的科研人員,一般來說是宮廷的醫生,因為他們有較好的實驗條件。漢代就有宮廷醫生經過皇帝授意,在囚犯身上或者宮女身上做...
遇到放養型的導師,應該如何做科研?
研究生期間導師的水平和負責態度直接就影響了乙個學生的學術水平和是否能畢業。在高校中有一些導師沒有學術追求,只是為了高校老師安逸的生活就進入高校。因為沒有科研的追求,也就沒有科研的動力,自然就沒有科研的水平。如果研究生期間不幸選到了這樣導師,那麼學生應該怎麼辦呢?第一,向其他導師學習 有的導師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