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蒲公英,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均可入藥,有清熱解毒。
慶滑止痛散淤等功效。其嫩苗及嫩葉可生食或炒食,作湯、涼拌均可。近年來,蒲公英作為名貴野生蔬菜被列為席間上品。
野生蒲公英適應性強,喜光耐寒,耐旱耐瘠,抗病蟲害,直根系,主根粗壯,葉平展,叢生於基部呈蓮座狀, 長約15釐公尺,寬5釐公尺左右。舌狀花, 黃色,頭狀花序生於花莖頂端,異花授粉。每年可開花2次,每株3~5冠,每冠成子40~50粒。
果實瘦小呈紡錘形, 表面褐色,有冠毛,成熟時可隨風飛散傳播。
栽培要點 ①種子處理。將種子置於50℃水中浸種,放於25℃下催芽。②播種。
播種前施足基肥,深耕,做寬100釐公尺、高15釐公尺的播種床或起45釐公尺寬的小壟種植。留種地可起60~65釐公尺寬大壟。蒲公英採用種子繁殖,種子無休眠期,成熟採收後的種子,可根據市場需求從春到秋隨時播種,冬季可溫室播種。
溫室播種,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育苗移栽。若大棚或中小拱棚栽培,譽孝臘可於翌年2~3月間扣上農膜,3月下旬採收新芽,此時**較高,經濟效益。
可觀。露地採用條播,在畦面上按行距25~30釐公尺開淺橫溝,播幅約10釐公尺,種子播下後覆土1釐公尺,然後稍加鎮壓。播種量每平方公尺2~3克。
平畦撒播慎纖,每667平方公尺用種1400~2000克。播種後蓋草保溫,出苗時揭去蓋草,約7天左右即可出苗。③田間管理。
蒲公英生長期間經常進行鬆土中耕。在4~5片真葉。
時和8~10片真葉時間苗定苗。被間掉的苗可以移栽種植或上市**。一般間苗株距3~5釐公尺,定苗株距8~10釐公尺;溫室內撒播株距6釐公尺。
保持土壤溼潤是蒲公英生長的關鍵。每次間苗後和收割1次後,結合澆水施1次速效氮肥。收割後3~4天內不澆水,以防爛根。
越冬前澆封凍水、施越冬肥。春季返青後再結合灌水施速效肥。④採收。
蒲公英播種當年一般不採葉,以促進其繁茂生長,使下年早春植株新芽粗壯,抽生品質好、產量高的嫩葉。第1年可收割1次或不收割,可在幼苗期分批採摘外層大葉食用或用刀割取心葉以外的葉片食用。
2樓:匿名使用者
冬天它的種子在地下 生長的很慢!到了春天才長出來!
蒲公英的生長習性
3樓:北網域名稱醫
蒲公英廣泛生於中、低海拔地區的山坡草地、路邊、田野、河灘。
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後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蒲公英適應性強,抗逆性強。抗寒又耐熱,早春地溫1~2℃時即可萌發,種子發芽最適溫度為15~25℃,30℃以上發芽緩慢,葉生長最適溫度為20~22℃。抗旱、抗澇能力較強。
蒲公英繁殖採用種子繁殖。種子無休眠期,成熟採收後的種子,從春到秋可隨時播種。
蒲公英的形狀是怎樣,蒲公英的種子是什麼形狀
球狀。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錐狀,表面棕褐色,皺縮,葉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花葶上部紫紅色,密被蛛絲狀白色長柔毛 頭狀花序,總苞鍾狀,瘦果暗褐色,長冠毛白色,花果期4 10月。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 婆婆丁 華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
怎樣食用蒲公英,蒲公英的花怎麼食用?
幹蒲公英的食用方法 中藥在菜集的時候植物藥根據藥用的部位不同,菜集的季節也不一樣,黃花綻放時蒲公英長得最茂盛,性味最完壯,藥效也最強。專家特別提示蒲公英一次食用量推薦 幹品10 15克 鮮品30 60克 不能一次吃太多。涼拌蒲公英 1 燒上一鍋水,將水燒開。2 水燒開後在水裡面滴上兩三滴的香油 用一...
蒲公英的約定的歌詞是,蒲公英的約定的歌詞是?
蒲公英的約定 作詞 方文山 作曲 周杰倫 小學籬芭旁的蒲公英 是記憶裡有味道的風景 午睡操場傳來蟬的聲音 多少年後也還是很好聽 將願望摺紙飛機寄成信 因為我們等不到那流星 認真投決定命運的硬幣 卻不知道到底能去 一起長大的約定 那樣清晰 打過勾的我相信 說好要一起旅行 是你如今 唯一堅持的任性 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