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為何變「苗條」了?

2025-03-25 08:45:33 字數 1603 閱讀 1340

1樓:銘刻

憨厚敦實」的北極熊是龐然大物,但相對於百年前的祖先,今天的北極熊則屬「苗條型」。 科學家在對比20世紀初期和末期的北極熊頭顱骨後說,由於汙染增多和海洋冰面減少,北極熊的體積變小,體態也發生了變化。

科研人員通過研究頭骨尺寸來推算北友源遊極熊的體型。在對比近300個北極熊頭骨標本後,科研人員發現頭骨尺寸在過去百年裡縮小了2%至9%。

參與研究的丹麥奧胡斯大學教授佩托爾蒂說,要準確斷定北極熊體型縮小的原因很難,但這可能與北極環境汙染增加有關,尤其是汙染物進入北極熊的體內。

連小孩子都知道,北極熊是白色的。然而生活在新加坡動物園的兩隻北極熊,這兩天卻「變綠」了。原來,由於新加坡屬於溫暖溼潤的熱帶氣候,海藻在北極熊的毛內安了家,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它們趕時裂激髦好銷「染髮」了呢。

兩週半前,動物園已經用過氧化氫對其中乙隻北極熊成功地進行了漂白,三週後另乙隻也將接受同樣的漂白處理。<>

2樓:達

北極熊是非常出色的游泳健將,以至於曾被人認為是海洋動物。北極熊在它們的生命中大部分時間(約是處於「靜止」狀態,例如睡覺、躺著休息,或者是守候獵物,剩下有的時間是在陸地或冰層上行走或游水,的時間在襲擊獵物,最後剩下的時間基本是在享受美味。

有時候北極熊辛苦捕到的獵物會引來同類的窺伺,一般來說,如果不幸面對那些體型龐大的傢伙,個頭小些的北極熊會更傾向於溜之大吉,不過乙個正在哺育幼子的母親為了保護幼子,或是捍衛一家來之不易的口糧,有時也會和前來冒犯的大公熊拼上一拼。同時,北北極熊在熊科動物家族中屬於正牌的食肉動物,的食物都是肉類。它們主要捕食海豹,特別是環斑海豹,以及髯海豹、鞍紋海豹、冠海豹。

除此之外,它們也捕捉海象、白鯨、海鳥、魚類、小型哺乳動物,有時也會打掃腐肉。在型枯啟夏季它們偶爾也會吃點漿果或者植物的根莖。在春末夏臨之時,他們會到海邊的地方來取衝上來海草補充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和維生素物質。

和其他熊科動物不一樣的是,它們不會把沒吃完的食物藏起來等以後再吃,甚至享用完脂肪之後就揚長而去,要知道對它們而言,高熱量的脂肪比肉更為重要,因為它們不僅需要維持保暖用的脂肪層,還需要為食物短缺的時候儲存能量。[1]

北極熊一般有兩種捕獵模式,最常用的是「守株待兔」法。它們會事先在冰面上找到海豹的呼吸孔,然後極富耐力地在旁邊等候幾個小時。等到海豹一露頭,它們就會發動突然襲擊,並用尖利的爪鉤將海豹從呼吸孔中拖上來。

如果海豹在岸上,它們也會躲在海豹視線看不到的地方,然敗譽後躡手躡腳地爬過來發起猛攻。另外一種模式就是直接潛入冰面下,直到靠近岸上的海豹才發動進攻,這樣卜如的優點是直接截斷了海豹的退路。吃飽喝足後,北極熊會細心清理毛髮,把食物的殘渣血跡都清除乾淨。

北極熊的體型越來越小了嗎?

3樓:易書科技

有科學家在對比了近300具北極熊顱骨後發現,在過去的100多年裡,北極熊顱骨尺寸縮減的幅度在2%至9%之間。科學家據此推斷,現存北極熊的軀體相較於它們的祖先已經縮小,並認為這種現象與北極地區的冰層消融和汙染加重有關。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北極冰層消融,使北極熊在覓食過程中難以找到一塊立足之冰,不得不長時間浸泡在冰冷的海水裡。北極近年來還受到殺蟲劑、冷卻劑、溶劑和黏合劑等化學物質的汙染,這使處在食物鏈頂端的北極熊成為「中毒」最深的動物,並且通過哺乳把這些毒素又傳給後代,進而影響了北極熊的健康及生育平衡。

北極熊頭骨。

北極熊是北極動物還是南極動物,北極熊在北極還是南極

北極動物 北極熊是熊科動物中最大的,體長可達2.5米,高1.6米,重500公斤。北極熊不僅善於在冰冷的海水中游泳,還擅長在冰面上快速跳躍。為了抵禦寒冷,它的耳和尾都很小,全身除腳掌和鼻尖外,都覆蓋著厚厚的白毛,而它的皮卻是黑色的。北極熊的嗅覺特別敏感,能判斷獵物的位置,它的力量大,一擊能使人致命。北...

北極熊生活在南極還是北極,北極熊住在南極還是北極

北極熊,顧名思抄義,是襲 生活在北極的現今體型最大的陸上食肉動物,其活動範圍主要在北冰洋附近有浮冰的海域。作為一種瀕危動物,被列入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 公約 附錄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易危 vu 北極熊住在南極還是北極?北極熊住在北極。北極熊...

北極熊住在什麼地方,北極熊是住在北極還是南極??

北極熊生活在北極。它們把家安在北冰洋周圍的浮冰和島嶼上,還有相鄰大陸的海岸線附近,基本呈環極分佈。它們一般不會深入到更北端的地方,因為那裡的浮冰太厚了,連它們的最主要獵物 海豹也無法破冰而出,沒有食物,北極熊自然不會去冒險。生活在那裡的北極熊被我們分為六大種群 俄羅斯弗蘭格爾島 阿拉斯加西部種群 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