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晉永嘉五年(西元311年)農曆6月,洛陽陷落,北方人民紛紛逃亡到南方避難,祖逖也被迫帶著親族宗黨幾百家南下淮泗(今江蘇徐淮地區)。一路上大家風餐露宿,歷盡艱辛,祖逖主動把車馬讓給老弱和病人,又把糧食、衣物和藥品分給別人。他和大家同甘共苦。
他還常常想辦法,解疑釋難。大家既感激他,又敬佩他,一致推舉他擔任流人隊伍的「行主」。
晉建興元年(西元313年)農曆4月,晉愍帝即位,以司馬睿為左丞相,讓他率兵二十萬直攻洛陽。農曆6月復遣使催促。當時,司馬睿致力於開拓江南地區,根本顧不上北伐。
而祖逖雖出身北方大族,並可以在司馬睿偏安一隅的小朝廷裡本可以安享尊榮,步步高昇的。但是,他不願苟且偷安,不貪戀安定舒適的生活。在南北門閥士族熱衷於新政權的權力再分配的時候,在他們熱衷於求田問舍,進行新的兼併的時候,祖逖義正辭嚴地提出收復半壁河山,拯救中原同胞於水火的強烈要求。
祖逖向他進言:「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籓王爭權,自相誅滅,遂蠢旅使戎狄乘隙,毒流褲閉中原。
今遺黎既被殘酷,人有奮擊之志。大王誠能發威命將,使若逖等為之統主,則郡國豪傑必因風向赴,沈弱之士欣於來蘇,庶幾國恥可雪,願大王圖之」。
祖逖的要求,代表了人民的願望,但無異於給司馬睿出了乙個難題。司馬睿自移鎮建鄴,一心在拼湊江南小朝廷,他和擁戴他的門閥士族都無意北伐。從司馬睿來說,雖然國土淪喪,他仍不失為偏安之主;如果北伐成功,這皇帝的寶座還不知究竟屬誰呢?
但面對祖逖大義凜然的請求,他又不願落下阻止北伐的惡名,於是,便消極對待此事。為了敷衍天下人耳目,司馬睿乃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前鋒都督出師北伐,只撥給他一千人的糧餉,三千匹布,不給鎧甲兵器,而不給一兵一卒,讓他自募士眾,自制刀槍。
司馬睿的冷漠態度並沒有動搖祖逖北伐中原的決心,他率領跟隨自己南下的流人隊伍百餘家,毅然從京口渡江北上。船到中流,祖逖眼望面前滾滾東去的帶純凳江水,感慨萬千。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塗炭的情景,想到困難的處境和壯志難伸的憤懣,豪氣干雲,熱血湧動,於是敲著船楫朗聲發誓: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意思是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復失地,決不重回江東!祖逖「辭色壯烈」,部屬為之慨嘆。
祖逖渡過長江後,暫駐淮陰,起爐冶鐵,鑄造兵器,同時又招募到二千多士兵。
孫中山領導的北伐戰爭的起止時間,領導北伐戰爭與孫中山有關麼?
北伐戰爭是指1926年到1927年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由廣東國民 發動的反對北洋軍閥的革命戰爭。領導北伐戰爭與孫中山有關麼?30 還真沒有關係 孫中山先生去世於1925年3月12日。北伐戰爭開始於1926年7月9日。也就是孫中山去世後一年多,北伐戰爭才開始,所以孫中山是真的沒有領導過北伐戰爭的。沒有...
南北朝時期南方發動的最大北伐是什麼時間
應該是劉裕北伐,滅了南燕,逼退後秦,佔領了長安。可惜最後全軍撤出,回國爭權去了。409年率軍滅掉廣固 今山東省益都縣 的南燕政權,又回師擊敗盧循。元興九年 412年 又西攻盤據四川的譙縱,收服巴蜀。元興十二年 415年 後秦姚興病逝,姚泓繼位,兄弟相殘,關中大亂。元興十六年 417年 攻克長安,滅後...
時間是怎樣存在的,時間的起源與存在?
時間的哲學定義 時間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運動的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人們從具體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來的認識物件,是絕對抽象事物和相對抽象事物 元本體和元實體組成的對立統一體,是存在於世界大集體之中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普通個體成員。時間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具體事物具有的一般規定。人的眼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