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4運動 是什麼背景,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有哪些?

2025-03-19 20:35:17 字數 3537 閱讀 1514

1樓:網友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和平會議」,中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之一,參加了會議,中國代表在和會上提出廢除外國在中國的勢力範圍、撤退外國在中國的軍隊和取消「二十一條」等正義要求,但巴黎和會不顧中國也是戰勝國之一,拒絕了中國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此訊息傳到中國後,北京學生群情激憤,學生、工商業者、教育界和許多愛國團體紛紛通電,斥責日本的無禮行徑,並且要求中國政御差府堅持國家主權。在這種情況下,和會代表提交了關於山東問題的說帖,要吵燃求歸還中國在山東的德租界和膠濟鐵路主權,以及要求廢除《二十一條》等不合法條件。

但結果,北洋**屈服於帝國主義的壓力,居然準備在《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上簽字。最終,英、美、法、日、意等國不顧中國民眾呼聲,在4月30日還是簽訂了《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即《凡爾賽和約》,仍然將德國在山東的權利轉送日本。在巴黎和會中,中國**的外交失敗,直接引發了中國民眾的強烈不滿,從而引發了五四運動,在這樣強大的壓力下,中國代表最終沒鎮碰皮有出席巴黎和會的簽字儀式。

學生的血書良心救國。

2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次世界大戰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

3樓:網友

巴黎和會外交失利。

4樓:就是你

北京**竟準備在「和約」上簽字,從而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

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有哪些?

5樓:辭次平生

五四運動爆發於1919年5月4日,主要的爆發背景內容有:

1、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作為戰勝國參加巴黎和會;

2、巴黎和會上列強把中國在山東地區德國的權益轉交給日本,因此但是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是失敗的;

3、當時中國處於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希望通過簽訂合約,以獲得列強的援助,發動內戰獲得權力,從而激起人們的反對;

4、處於新文化運動後期,人民的意識得到進一步發生,科學和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5、巴黎和會外交失敗的訊息傳入中國後激起人民的不滿,從而爆發的五四愛國運動。

五四運動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6樓:網友

是北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21條 希望能幫到你哦。

7樓:岸shang魚

五四運動的歷史背景就8個字:新文化運動的發展。

8樓:雞飛蛋打半兵衛

北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

山東權益轉交給日本。

由此引發,五四運動。

9樓:驚鴻o游龍

巴黎和會中國外交上的失敗。

10樓:我的魚脾氣

巴黎會議 不平等條約。

新文化運動的背景?

11樓:看我君臨天下

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是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共同影響下爆發的運動,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政治原因:①帝國主義的侵略不斷加緊。②軍閥統治下過於河岸,必須繼續進行反帝反封建鬥爭來推翻軍閥統治。

2)經濟原因:一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不斷持續發展,民族資產階級的勢力日益壯大,逐漸登上政治舞臺,民族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只有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方面。

3)思想文化原因:①辛亥革命後,西方啟蒙思想不斷傳播,民主共和逐漸深入人心。②北洋軍閥逐漸推行尊孔復古的逆流,導致反政權的思想日益萌生。

陳獨秀同志批判了封建社會制度和倫理思想,認為要實現民主制度,必須消滅封建宗法制度和道德規範。但李大釗則持有相反的觀點,他認為反對復古尊孔,要求思想自由,號召青年不要留戀將死的社會。

12樓:利曉藍

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

1)政治方面:①帝國主義加緊侵略;②軍閥統治,日趨黑暗,必須繼續進行反帝反封建鬥爭。

2)經濟方面:一戰期間,中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發展資本主義,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軍閥推行尊孔復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觀念和尊孔復古逆流勢不兩立)。

更為重要的是當時的人們對於辛亥革命失敗的反思。經過辛亥革命,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革命失敗的根源在於國民腦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識,必須從文化思想上衝擊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識,通過普及共和思想來實現真正的共和政體。

因此,新文化運動的出現既是當時特定歷史時期經濟、政治、思想文化諸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也是近代中國經歷長期的物質、思想準備基礎上的必然結果。

13樓:981494543000飛

一戰結束,巴黎和談中國外交失敗,袁世凱與日本簽訂《二十一條》,尊孔復古,復辟帝制。

14樓:果實課堂

新文化運動經過及內容。

工藝美術運動產生時期的背景是什麼?求解

15樓:好快樂的小豬

工藝美術運動產生的背景是,工業革命以後大批量工業化生產和維多利亞時期的繁瑣裝飾兩方面同時造成的設計水準急劇下降,導致英國和其他國家的設計家希望能夠復興中世紀的手工藝傳統。

工藝美術運動(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是19世紀下半葉,起源於英國的一場設計改良運動。又稱作藝術與手工藝運動。這場運動的理論指導是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 ),運動主要實踐人物是藝術家、詩人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在美國,「工藝美術運動」對芝加哥建築學派(chicago school of architecture)產生較大影響,特別是其代表人物路易斯·沙裡文(louis sullivan)和弗蘭克·賴特(frank lloyd wright)受到運動影響很大。同時工藝美術運動還廣泛影響了歐洲大陸的部分國家。工藝美術運動是當時對工業化的巨大反思,併為之後的設計運動奠定了基礎。

16樓:萌蛋

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進入了工業革命時期,使整個封建體系走形崩潰,手工作坊為主的生活方式基本上被機器生產所代替,個體經濟向社會化的商品經濟形態轉變,從而促精心的生活方式、審美習慣的改變,現代的設計市場環境、文化環境得以產生、工業革命促進社會的發展,表現在設計領域需要乙個有別於歐洲封建社會末期中追求繁縟裝飾、矯揉造作的洛可可等形式的創作環境,工業革命的產生與發展,從而形成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產生的根本原因。1851年英國水晶宮博覽會的舉行,暴露出藝術與技術的不和諧,工業產品的裝飾停留在古典裝飾風格中,導致許多工業產品都是用繁瑣雕琢和不和諧的裝飾來掩蓋粗糙醜陋的產品。如何處理技術與藝術之間分離所帶來的缺陷,成為藝術家、設計家、理論家開始考慮的時代問題,因而水晶宮博覽會所展示的成就和暴露的問題成了工業設計理論和實踐形成的起始點——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直接原因。

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由那個時代的兩個「巨人」拉斯金、莫里斯領導的,反對當時過分裝飾、矯揉造作的維多利亞風格以及機械化批量生產所造成的粗陋外形。他們主張「藝術與技術相結合」、「藝術家從事產品設計」、「師自然」等。在設計中呈現出哥德式風格,和從自然,特別是從植物紋樣中汲取營養的風格特徵。

17樓:乙個人在那看書

綜藝美術運動場是誰的背景?是很長時間形成的。

五四運動的意義,五四運動的意義是什麼?

歷史意義 1 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2這次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政治舞臺,起了主力軍的作用 青年學生髮揮了先鋒作用。3五四運動發生在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之後,是當時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4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5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

五四運動中,哪個階級擔當了主力角色,五四運動後思想解放對該階

是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才對 無產階級 中國由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拉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初二歷史題 急 1.學生知道比較少,大多數是跟著發起者造勢的。所以這道題只用回答 在巴黎和 內會上,中國代 容表的合理要求被拒絕,國家即將被瓜分。2.6月初之前是學生,之後轉移到工人階級。使工人階級登上歷...

五四運動為什麼最先由學生髮起,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為什麼會成為主力?學生和工人有什麼關係?

一 學生愣頭青,熱血飽含,易於煽動。二 屬於被保護職業,祖國的未來,當局動手時會有顧忌。三 在舊社會能夠上到學堂的,基本上都是家底厚勤 用現在的話講,當時的學生大多都是富二代 從內部分化,產生階級矛盾。四 影響大。事實上在當代本朝,開車撞死一個農民和撞死一個大學生的社會反響都不一樣。學生更易於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