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小小聊生活
麥積山石窟。
的由來和歷史是:
石窟始建於後秦。
大興於北魏明元帝、太武帝。
時期,孝文帝。
太和元年後又有所發展。西魏文帝元寶炬皇后乙弗氏死後,在這裡開鑿麥積崖為龕而埋葬。
北周。的保定、天和年間,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亡父建造七佛閣。隋文帝。
仁壽元年在麥積山建塔「敕葬神尼舍利」,後經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斷的開鑿擴建。
遂成為中國著名的石窟群之一。約在唐開元二十二年的時候,因為發生了強烈的**,麥積山石窟的崖面中部塌毀,窟群分為東、西崖兩個部分。
麥積山石窟的構造:
麥積山石窟在東崖儲存有洞窟54個,西崖140個。東崖的石窟以涅槃窟、千佛廊、散花樓上的七佛閣等最為精美。在涅槃窟前有四根粗短的石柱,柱頭有蓮瓣形的浮雕,柱頂不用斗拱。
而代之以浮雕的「火焰寶珠」,設計構思極其巧妙,這座崖閣是北魏晚期建築的,是石窟寺建築中的珍品。千佛廊長32公尺,崖壁上分兩層整齊地排列著258尊石胎泥塑的神像,神情各異,栩栩如生。
西崖聚集著萬佛堂、天堂洞、121窟、123窟、127窟、165窟等最有價值的洞窟。萬佛堂又叫「碑洞」,跨進門,迎面是一尊公尺高的接引佛,雙目微合,雙手作接引之姿。
麥積山石窟在**?
2樓:教育小百科是我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是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公尺,因山形酷似麥垛而得名。麥積山石窟始建於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餘平方公尺壁畫,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
麥積山風景區由麥積山、仙人崖、石門、曲溪、街亭溫泉五個子景區180多個景點組成,擁有豐富多樣的生物型別和物種,被稱為「隴上林泉之冠」,具有深厚的旅遊價值,是絲綢古道**旅遊線上的一顆耀眼的藝術明珠和最具潛力的旅遊勝地。
3樓:網友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50公里處,地處秦嶺山脈西端,系小隴山林區的餘脈,風景奇特。這裡是以麥積山石窟藝術為主要內容,丹崖,奇峰,曲水為特點的景區、全國文明旅遊示範景區、***1982年第一批公佈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風景區內山巒疊翠,群峰聳峙,風景特別優美,尤其是煙雨籠罩,橫雲飛渡之際,猶如進入海市蜃樓的幻景,形成美麗的「麥積煙雨」。《玉堂閒話》和《秦州志》中描寫為:連崗蒼秀,深林茂草,細流交錯,飛瀑如練,北跨清渭,南攜嘉陵,被譽為「西北山水林泉之冠」。
4樓:點點聊生活
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
麥積山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旅遊景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是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公尺,因山形酷似麥垛而得名。麥積山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餘平方公尺壁畫,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
5樓:教育知識小達人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南約40公里處的麥積山,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麥積山石窟始建於十六國後秦時期,後代累有增修重建,綿歷1500餘年。現有洞窟龕194個,造像7200餘身,壁畫1300餘平方公尺,尤以泥塑藝術著稱於世,有"東方雕塑藝術館" 之譽。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樓:漫閱科技
麥積山石窟又名麥積崖,位於甘肅省天水市之東南。山高142公尺,是我國西秦嶺山脈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山形上突下收,好像農村中的麥垛,故名「麥積」。
麥積山周圍風景秀麗,是西北地區難得的一處好風光。
7樓: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東南約30公里的群山之中,現存大小窟龕221個,各類造像3938件,壁畫1000餘平方公尺,被譽為「東方雕塑陳列館」。2014年6月22日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麥積山石窟的歷史由來是什麼?
8樓:漫閱科技
麥積山石窟始鑿於十六國的後秦時期,並建立佛寺。北魏、
西魏、北周時期,大規模開鑿。如西魏文帝時,再修崖閣,重興寺宇;魏文帝皇后去世,鑿麥積崖為龕而葬;北周保定、天和年間,大都督李允信為亡父造七佛閣。現存最早的石刻題記為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502)。
唐代開元二十二年(734),天水大**,使麥積山石窟崖面中間部分倒塌,故整個石窟就分為東西兩崖。
9樓:
親,很高興為您解答。麥積山石窟位於中國甘肅省天水市北麓的麥積山上,是中國著名的石窟藝術寶庫之一,於201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麥積山石窟的公升燃由來可以追溯到北魏時期(西元386-534年),當時魏孝文帝下令修建麥積山寺,吸引了大量的佛教信徒前來朝慎公升拜。
在隨後的幾個朝代,這裡不斷進行寺廟和石窟的修建和擴建,歷經寬笑老了北魏、隋朝、唐朝、五代、西夏等時期的建設和維修。在唐朝時期,麥積山石窟經歷了一次較為重要的擴建和裝飾,其中以第45窟的唐代壁畫最為精美,尤以「麥積山石窟第45窟盧舍那佛像」最為著名。這尊盧舍那佛像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壁畫佛像之一,高達公尺,被譽為「東方巨佛」。
經歷了數百年的建設和維護,麥積山石窟成為了中國古代佛教藝術的傑出代表,也是中外學者研究中國古代藝術、文化、歷史的重要資源。
10樓:
親,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境內,是中國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北魏時期,大約在西元384年至557年之間,歷時200多年建成。
麥積山石汪羨窟是由當時的佛教信仰者為紀念釋迦牟尼佛而雕刻建造的,至今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石窟內共有202個洞窟,分佈在海拔1300公尺至1600公尺之間的磨弊懸崖峭壁上,其中有47個洞窟儲存了大量的佛像、浮雕和壁畫,被譽為「東方藝術寶庫」和「中國石窟藝術的瑰寶」。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古代佛教藝術的傑出代表之一,其雕刻和繪畫藝術融合了瞎陵族中國傳統文化和佛教藝術的精髓,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文化價值。
石窟內的佛像、浮雕和壁畫以其高超的技藝和獨特的風格吸引著眾多遊客和學者前來參觀和研究。同時,麥積山石窟也是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專案之一,得到了國家和國際上的廣泛認可和保護。
11樓:
您好,親,幫您查詢到: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麥積山南麓,是中國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其由來和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384年至419年的北魏時期。
據傳說,當時有一位名叫慧超的和尚,他在麥積山上修行時,發現山上有一塊巨石,形狀奇特,非常像乙隻麥積。慧超認為這是佛祖顯靈的跡象,於是他仿做在巨石旁邊開鑿了第乙個石窟,供奉佛像,以示感恩。此後,越來越多的和尚和信徒前來麥積山修行,逐漸形成了乙個規模龐大的石窟群。
在隋唐時期,麥積山石窟達到了鼎盛時期,共有202個石窟,儲存有數千尊佛像和壁畫。其中最著名的是第169窟,也稱為「五百羅漢洞」,內部有500尊羅漢像,每尊羅漢的面部表情和手勢都不相同,栩栩如生,是中國石窟藝術的傑作之一。然而,隨著歷史的變遷和自然的侵蝕銷拆,麥積山石窟逐漸衰落。
在明清時期,石窟曾多次被盜掘和虧大棗破壞,佛像和壁畫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和剝落。直到20世紀初,麥積山石窟才被重新發現和修復,成為了中國著名的旅遊景點和文化遺產。
麥積山石窟有什麼特色,麥積山石窟造像的突出特點是什麼
麥積山石窟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 密如蜂房 棧道 凌空飛架 層層相疊,其驚險陡峻為世罕見,形成一個巨集偉壯觀的立體建築群。其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閣獨具特色,雄渾壯麗。洞窟多為佛殿式而無中心柱窟,明顯帶有地方特色。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造像的突出特點是什麼?麥積山石窟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為 龍門...
頤和園的歷史由來是什麼,頤和園的歷史和由來。
頤和園坐落在北京西郊,這裡原是許多泉水匯成的一處天然湖泊,叫做 甕山泊 旁邊有座山叫甕山,附近都是水田,風景酷似江南。從金朝開始,金世宗完顏亮就在這裡設定行宮。元代定都北京後,由郭守敬主持,把昌平的神山泉水和沿途流水引到湖中,使甕山泊成為大都宮城內用水的蓄水庫。到了明代,湖中植滿荷花,周圍水田中廣種...
麻將的由來? 麻將的由來和歷史
傳說,麻將一百零八張牌隱喻梁山一百單八將,是元末明初一個崇拜水滸英雄的人發明的。麻將被胡適稱為 國戲 今又普及成健康娛樂活動。麻將牌又稱麻雀牌 竹城之戰 方城之戰。現代麻將牌產生於明末清初,起初在我國江 浙一代流行,19世紀20年代初被作為 鉅額商品 向外輸出,流入西方和日本。麻將牌是由明代的一種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