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祥最有名的十首詩詞
1樓:吳柯
1、《水調歌頭·隆中三顧客》。
2、《水調歌頭·猩鬼嘯篁竹》。
3、《水調歌頭·江山自雄麗》。
4、《水調歌頭·淮楚襟帶地》。
5、《水調歌頭·青嶂度雲氣》。
6、《水調歌頭·今夕復何夕》。
7、《水調歌頭·雲海漾空闊》。
8、《水調歌頭·客裡送行客》。
9、《水調歌頭·艤棹太湖岸》。
10、《水調歌頭·螯禁薯正散輟頗牧》。
張孝祥(1132-1170),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漢族,歷陽烏江(安徽省和縣)人,生於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南宋著名詞人,數氏書法清棚家。父張祁,任直秘閣、淮南轉運判官。
少年時闔家遷居蕪湖(今安徽省蕪湖市)。
張孝祥最著名的詞十首
2樓:kaijing樂園
念奴嬌·過洞庭。
宋)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永珍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西江月·阻畝搭源風山峰下。
宋)張孝祥。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浪。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裡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
水調歌頭·金山觀月。
宋)張孝祥。
江山自雄麗,風露與高寒。寄聲月姊,借我玉鑑此中看。幽壑魚龍悲嘯,倒影星辰搖動,海氣夜漫漫。
湧起**闕,危駐紫金山。表獨立,飛霞佩,切雲冠。漱冰濯雪,眇視萬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處,聞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還。揮手從此去,翳鳳更驂鸞。
憶秦娥。宋)張孝祥。
天一角。南枝向我情如昨。情如昨。水寒煙淡,霧輕雲薄。吹花嚼蕊愁無託。年華冉冉驚離索。驚離索迅態。倩春留住,莫教搖落。
西江月。宋)張孝祥。
蓋未知其事,重為感嘆,賦此,不識平原太守,向來水北山人。世間功業謾虧成。華髮蕭蕭滿鏡。幸有田園故里,聊分風月江城。西湖西畔晚波平。袖手時來照影。
六州歌頭·長淮望斷。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木蘭花慢·送歸雲去雁。
溪沙·洞庭。
張孝祥(1132年-1170年),枝歷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1][2],卜居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唐代詩人張籍的七世孫。
張孝祥是什麼派的詩人
3樓:水煮歷史
張孝祥是豪放派的詩人。
張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卜居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唐代詩人張籍的七世孫。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張孝祥狀元及第,授承事郎,籤書鎮東軍節度判官。
由於上書為岳飛辯冤,為權相秦檜所忌,誣陷其父張祁有反謀,並將其父下獄。
次年,秦檜死,授秘書省正字。歷任秘書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張孝祥善詩文,尤工於詞,其風格巨集偉豪放,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於湖居士文集》、《於湖詞》等傳世。
張孝祥人物生平
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為女真金朝所滅,徽、欽二帝被俘,同年,康王趙構(即宋高宗)在南京應天府稱帝,建立了南宋政權。在南宋與金朝常年對拿宴察峙的風雨之中,發生了百姓大規模南遷避難的情況,張孝祥之父張祁亦率母領弟避難移居至明州鄞縣(今浙江鄞縣)。
紹興二年(1132年),張孝祥出生在明州鄞縣桃源鄉方廣寺的僧房中,並在鄞縣生活到十三歲。紹興十四年(1144年),張祁舉家返鄉,然而並沒有回故鄉歷陽,而是居於蕪湖,蕪湖位於長江消茄之南,金人威脅較少。蕪湖、於湖二縣名字唐後混淆,因此張孝祥自號於湖居士,指代實際是蕪湖,亦足見他祥唸對蕪湖這一第二故鄉的深厚感情。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張孝祥。
鑑賞張孝祥的《念奴嬌過洞庭》,張孝祥的《念奴嬌過洞庭》全詩
此詞bai別本題作 過洞庭du 此詞為月夜泛舟zhi洞庭,寫景抒dao情之作。上片描回寫廣闊清靜 上下澄明答的湖光水色,表現作者光明磊落,胸無點塵的高尚人格。下片抒發豪爽坦蕩的志士胸懷,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肝膽皆冰雪 可謂是一切志士仁人的共同品性,是人類最可寶貴的品格。結尾幾句以西江北斗 賓客永...
記承天寺夜遊和張孝祥的觀月記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兩篇文章 都運bai用了描寫和襯托等手du法。兩篇文章都在zhi景中寄情。他dao們借景抒情,託版物言志,或寫出自己權的切身感受,或排遣自己內心的鬱悶。答 不同在於 記承天寺夜遊 表達作者不得志的悲涼之情,文章感情微妙而複雜,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都包含其中 觀月記 表達作者...
鄭愁予最好的幾首詩,最有意境的十首現代詩
重要詩bai作包括 夢土上du 衣缽 zhi窗外的女奴 燕dao人行 雪的可能 內蒔花剎那 刺容繡的歌謠 寂寞的人坐著看花 等12首及詩集 鄭愁予詩選集 鄭愁予詩集 等2部。鄭愁予 1933 本名鄭文韜,原籍河北,生於山東濟南。童年隨當軍人的父親走遍大 江南北,長城內外,飽覽祖國各地的風土人情,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