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名將檀道濟是怎麼死的?

2025-03-03 06:30:21 字數 2214 閱讀 4678

1樓:寶00038家味

檀道濟隱銀一直單純地希望自己像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一樣效命疆場,馬革裹屍。但只要謀反罪成立,不但凳銀不能上陣殺敵,自己家族也要罹難。所以,當時他又氣又恨,一口喝下一斛酒(一斛能裝五斗公尺),然後脫下帽子丟在地上,兩眼瞪棗攜宴得像火把一樣。

史書原文作「目光如炬」,這便是關於檀道濟的第二個成語。

西元436年4月9日,檀道濟被殺。臨刑前,他大吼道:「乃壞汝萬里長城。

相傳檀道濟人頭落地之後,京城**,還生長出許多白毛,正好應了當時的童謠「可憐白浮鳩,枉殺檀江州」。自此之後,大家便常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壞自己的事業叫做「自毀長城」,這也是檀道濟留給後世的第三個成語。<>

作為一代南北朝名將,檀道濟為何最終會被皇帝冤殺而死?

2樓:美顏秘笈讓你美

因為他功高蓋主威脅到皇帝的地位,所以才會被冤殺而死。

他的聲望影響到了皇帝的地位。

檀道濟是在元興三年與別人一起投奔了劉裕,做了建武將軍參軍事。之後又因功勳高被封為吳興縣五等候。隨著他的聲望很大,讓後來繼位的宋文帝對他有了戒心。

因為其兒子們也都掌管兵權,部下也都是英勇善戰,這樣戚清的場景讓宋文帝對他起了殺心,但是念其功勞較大,終究忍不下心。可是後來宋文帝病危通知出來,宋文帝才密傳他進宮,並把他抓住關進大牢,以謀反之罪,把他給殺了。真是冤死一代大將了。

其實檀道濟一心只想效命疆場。

他一直只希望搏仔兆自己像別的將軍樣戰死在沙場上,馬革裹屍。卻沒想到自己卻被枉死在牢獄中。一輩子忠心耿耿的作戰對敵,為大宋江山做出了那麼多汗馬功勞,反而被冠上謀反之罪,連累到所有家族,這是他自己到死都沒有想明白的事了。

在他死後,京城**,地上還長出許多白毛,應證了當時的童謠可憐白浮鳩,枉殺檀江州。

被冤殺的致命點,在鼎盛時期沒有自藏風頭。

作為一代武將的他,缺乏乙個為人處世的頭腦。自己的兒子們手裡也握有兵權,自己也身居要職,這樣的情況哪個皇帝不擔心自己的皇位和生命呢?而他作為出戰多年的他卻從來沒想過這些問題。

如果說他稍微注意一下,在兒子們都有兵權時,自己辭官隱退也不會把命丟了!還一心傻傻的為朝廷賣力,卻沒得到人家的好想,還被冤謀反,真是太悲慘了!

這也可能基租是大都武將的下場!太耿直了也是會有殺身之禍了!所以後來很多大將為了保命。在功成名就是會慢慢退出朝廷之位,歸隱田園生活!

3樓:小長學姐

這是由於檀道濟被別人陷害了,而且被別人冤枉了,所以才會對皇帝造成誤導,才會讓皇帝冤殺他。

4樓:花花就是我

可能是因為他的地位已經威脅了皇帝的地位,所以皇帝就會非忌憚,因為伴君如伴虎。

作為一代南北朝名將,檀道濟最後得到善終了嗎?

5樓:莫九牧

我認為檀道濟最後沒有得到善終。因為劉義隆非常忌憚他,在臨死前,找了乙個強加之罪處置了檀道濟。

6樓:愛情來了擋不住

最後也沒有得到善終,而是被皇帝殺了,他的兒子和他的親信都一起被處死了,也是非常不幸的。

檀道濟簡介 檀道濟怎麼死的?

7樓:夢之緣文化

檀道濟簡介:檀道濟(?—西元436年),南朝宋將領。

檀道濟身出寒門,從軍20餘年,由士兵公升至大將軍。東晉末,從劉裕攻後秦,檀道濟屢立戰功,官至徵南大將軍。檀道濟根據自己多年的戰爭經驗,總結出三十六計,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軍事著作遺產,被載入史冊。

不過一代名將檀道濟,卻因才能出眾遭人忌憚,而被陰**害。

檀道濟因在前劉裕一朝立功,威信名望特別高,左右及心腹,都身經百戰,幾個兒子有才氣,因而朝廷懷疑,對他不放心。

檀道濟怎麼死的?

西元436年(元嘉十三年),宋文帝生重病,彭城王劉義康執政,擔心檀道濟會在劉義隆死後謀反,矯詔召檀道濟入朝。

臨行前,其妻勸檀道濟說:「震世功名,必遭人忌,古來如此。朝廷今無事相招,恐有大禍!

檀道濟不聽勸告,說:「我率師扺御外寇,鎮守邊境,從沒有辜負國家,國家又怎麼會辜負我心呢?」

結果,檀道濟一到建康,就被劉義康逮捕。檀道濟被抓時,狠狠地把頭巾拉下摔在地上,說:「乃復壞汝萬里之長城!」最後,檀道濟與其子十一人,及薛彤、高進之等親信將領都在建康被處死。

南北朝的皇帝是誰?宋朝的皇帝是誰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誰?南北朝 南朝 宋之君主與年號 廟號 諡號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 孝穆皇帝 宋高祖追崇 劉翹 宋高祖 武帝 劉裕 永初 420年 422年 營陽王 劉義符 景平 423年 宋太祖 初諡中宗 文帝 初諡景帝 劉義隆 注 1 元嘉 424年 453年 劉劭 太初 453年 宋世祖...

魏晉南北朝文學自覺的標誌是什麼,什麼是魏晉南北朝的文學自覺性

所謂文學的自覺有三個標誌 1 文學從廣義的學術中分化出來,成為獨立的一個門類。漢朝人所謂文學指的是學術,特別是儒學。到了南朝,文學有了新的獨立於學術的地位,有文 筆之分的說法。宋文帝立四學,文學與儒學 玄學 史學並立。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文心雕龍 總術 至如不便為詩如閻纂...

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金丹的發展情況是怎樣的

在封建統治階級的扶植下,金丹的風氣盛行起來,發展到魏晉南北朝,方上演變為道士,他們把先秦的道家創始人老子認作始祖,創立了道教。道土把金丹的配藥作為他們符水治病的活動內容之一,同時把有關金丹的著作都收集入道家的經典,從而使金丹與道教聯絡起來。封建統治者一方面妄圖 長治久安 更重要的是為了尋找精神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