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文學自覺的標誌是什麼,什麼是魏晉南北朝的文學自覺性

2021-05-29 05:38:17 字數 5663 閱讀 8581

1樓:娣萱

所謂文學的自覺有三個標誌:

1 、文學從廣義的學術中分化出來,成為獨立的一個門類。漢朝人所謂文學指的是學術,特別是儒學。到了南朝,文學有了新的獨立於學術的地位,有文、筆之分的說法。

宋文帝立四學,文學與儒學、玄學、史學並立。

今之常言,有文有筆,以為無韻者筆也,有韻者文也。(《文心雕龍·總術》)

至如不便為詩如閻纂,善為章奏如伯鬆,若此之流, 泛 渭之筆。吟詠風謠,流連哀思者,謂之文。……至如文者,惟須綺 縠 紛披,宮徵靡曼,脣吻遒會,情靈 搖盪。

(梁元帝蕭繹《金樓子·立言篇》)

2 、對文學的各種體裁有了比較細緻的區分和認識。如《文賦》將文體分為十類進行論述。(西晉)摯虞的《文章流別論》,論及12種文體的起源和演變。

《文心雕龍》對文體的區分既系統,對文體的討論也很深入。

「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 誄尚實」,「詩賦欲麗」。( 曹丕的《典論·**》)

蕭統的《文選》是現存最早的文學總集,選錄了先秦到樑代共130人的七百餘篇作品將文體分為賦、詩、騷、

七、詔、冊、令、教、文等37大類。

3 、對文學的審美特性有了自覺的追求。比如說四聲的發現並運用,詩歌中講究用事、對偶,等等,證明人們對語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覺的追求。

什麼是魏晉南北朝的文學自覺性?

2樓:匿名使用者

一、對文學的重視和文學觀的發展。對文學的重視,首先表現為這一時期社會的上層包括許多帝王在內,普遍熱心於文學創作,從而影響到整個社會而導致了文學作品大量的增加。伴隨著文學創作的興盛,文學批評也獲得了空前的成就,不斷有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著作出現。

二、文學集團的活躍。建安時代,在曹氏父子周圍聚集了一批文人,結成了歷史上第一個重要的文學集團。此後,又出現有「竹林七賢」、「二十四友」、 「竟陵八友」等。

文學集團的活躍,進一步刺激了文學的興盛。

三、文學題材方面的重要開拓。在這一時期,陶淵明創立了田園詩,謝靈運、謝朓完成了從玄言詩到山水詩的轉變。有意識地把邊塞生活作為詩歌的一種重要題材,也是始於南朝。

至於樑代以蕭綱的文學集團為中心所出現的「宮體詩」,在中國文學史上確立了不能作簡單否定的宮體詩題。

四、文學形式的不斷沿革變化。魏晉南北朝五言詩的繁榮期、七言詩的產生期、抒情賦的高峰期、駢文的成熟期、**與格律詩的草創期。在中國古代文學幾種基本形式的發展過程中,這是一個關鍵時期。

五、文學與哲理的結合。魏晉南北朝文學注重內心體驗和生命價值的思索,表現了作者更為深邃的心理活動。這使得文學擺脫了簡單地、就事論事地反映現實生活和社會現象的傳統,文學的內涵由此變得更加豐富、深沉了。

六、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具有文學的自覺意識、在各方面富於創新精神的時代。唐代文學的全面繁榮,以及後代文學的持續發展,魏晉南北朝文學都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擴充套件資料

一、魏晉之際,阮籍、嵇康、向秀、山濤、劉伶、阮咸、王戎七人,常在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修武)竹林中飲酒、縱歌,世謂竹林七賢。他們放蕩不羈,蔑視名教禮法,做出種種「傷風敗俗」、驚世駭俗的舉動,深含對真正譭棄名教的統治者的無聲控訴和**!

二、七人是當時玄學的代表人物,雖然他們的思想傾向不同。嵇康、阮籍、劉伶、阮咸始終主張老莊之學,「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濤、王戎則好老莊而雜以儒術,向秀則主張名教與自然合一。他們在生活上不拘禮法,清靜無為,聚眾在竹林喝酒,縱歌。

作品揭露和諷刺司馬朝廷的虛偽。

三、二十四友,壟斷了西晉文壇所有的「泰斗級」人物,是西晉文壇的一個縮影。 忽略政治因素,單從文學角度來看,「二十四友」是個精力旺盛、創作頗豐的文學社團,其存詩數量佔了西晉文士詩歌總量的一半;他們的文學活動「金谷雅集」是西晉文學繁盛的象徵。

3樓:匿名使用者

1.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文學自覺的時代。文學自覺的突出標誌是:

(1)學術思想的多元化及以老莊為主體的玄學的風行,帶來了文人思想觀念的解放和個體人格精神的自覺,使文學從經學的附庸地位中掙脫出來,走向了廣闊的天地。道家哲學的自然旨向和人格的自由精神,是文學自覺的最基本的思想源泉。

(2)文學創作的文學性。在文學的創作心態中,淡化了文學的政治傾向和社會的功利目的性,強化了文學的本體性和文學的審美趨向。文學創作開始趨向於個性化和風格的多樣化。

所以這一時期的文學,無論是題材、內容,還是風格、形式,都顯示了多姿多彩的特點。

(3)文學自覺最顯著的標誌是文學理論的自覺。而理論的自覺,又是在人的自覺和創作繁榮的基礎上產生的。這一時期湧現出了眾多的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著作,就是這種理論自覺的產物。

在文學本體論、創作論、體裁論、風格論等諸多方面,都有卓著的建樹,又促進了文學創作的自覺和繁榮。

4樓:匿名使用者

在中國古代文學

中,魏晉文學一直處於不顯目的位置,在許多人的思維定勢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一直佔據文學史的主要地位。而談到魏晉文學,自宋代以後,它總是受到歧視、貶斥,甚至受到人們的忽視。

其實,魏晉文學的魅力之所在,正在於文學由自發到自覺的發展在中國古代文學中產生了突破和超越的偉大意義,更在於魏晉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它的紛繁駁雜、陸離怪誕多少令許多人難以從慣常的思維去得到清晰的解讀,它的多元化和複雜性更令諸多的歷史學家、文學家敬而遠之,也許,這就是魏晉文學一直處於被冷落和疏遠地位的原因之一。若換一種眼光來看,一種文化色彩鮮明、魅力非凡、不同凡響又受到人們的冷遇,不能不說是文化的缺憾。眾所周知,魏晉是一個動盪和戰亂的時代,之所以形成文學的多元和複雜。

則是社會各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由於本時期社會基本上處於**狀態,戰亂頻仍,朝代更替頻繁繁,統治者少有精力來顧及思想文化事業。政治對文學的干預較少,思想文化呈現放任自流狀態。文人對離亂生死的感嘆和士子對出仕入仕的思索,更是為文學創作提供了素材,而佛教的傳播,玄學的滲透使整個文學思潮脫離了儒家所強調的政治教化的需要。

尋求文學自身獨立存在的意義,迴歸文學自身的特點,使文學變成了個人的行為。抒發個人生活體驗和情感,表明魏晉文學已逐漸成為一種非功利的純文學創作。

魏晉文學精巧機制的魅力自覺的的深層涵義是表現人。表現人的情懷、人的審美愛好;表現人的性格;重視人的任情所為,人的才性、情感、氣質、風貌、格調、風度為人們所關注,最終形成了魏晉文人的思辨、自適、貴族士大夫風度、詩性才情等千古不衰的魅力。本文試圖從魏晉文學派別的自然生成和文學人格方面入手,重新去解讀魏晉文學的超凡,展示文學自覺的思潮,探索文人命運和文學發展的心路歷程。

5樓:匿名使用者

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稱「曹丕的時代」是「文學的自覺時代」。隨著社會思想的變化,文學日益改變了它作為宣揚儒家政教工具的性質,而越來越多地被用來表現作家個人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追求。由此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帶來了文學的繁榮。

這一時期社會的上層人士普遍熱心於文學創作,並影響到整個社會。文學作品的日見豐富,使得文學逐漸與其他學術相區別,成為一種獨立的學科。在這樣的背景下,從理論上**關於文學創作的各種問題,評價歷代作家的得失,也就提到日程上來,帶來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的空前繁榮。

這一時期文學繁榮的另一標誌是文學集團的空前活躍。先後出現了以曹氏父子為中心的「鄴下集團」,以阮籍、嵇康為代表的「竹林七賢」,包括陸機、左思在內的「二十四友」,包括沈約、謝朓在內的「竟陵八友」等。這些文學集團的出現促進了文學的興盛,造成一些新的文學現象的產生,促進了文學風格的多樣化。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自覺的原因是什麼

6樓:胡寬巨集

中國文學的自覺,指文學自身覺悟到獨立存在的價值,而從文史哲不分、詩舞樂合一的狀態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學術門類.文學的自覺始於何時,實在是一個撰寫文學史、文學批評史、文學理論史和文學思想史無法迴避的問題.中國文學的自覺發生於什麼時代?

學術界一般採用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一文中的說法,認為是從魏晉時期開始的.如遊國恩等主編的《中國文學史》說:「建安時代表現了文學的自覺精神.

」又如王運熙、楊明的《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史》說,魯迅將建安時期概括為「文學自覺的時代」(7頁),確是十分精當的.李澤厚《美的歷程》不僅認為「文學的自覺」是魏晉的產物,而且說「非但指文學而已.其他藝術,特別是繪畫與書法,同樣從魏晉起表現著這個自覺.

」近年出版的比較有影響的一些文學史也堅持這種提法,如章培恆主編的《中國文學史》說:「魏晉是文學的自覺時代」,又說:「這時代的文學的確有點異彩.

」近年一些學者對此提出了不同看法.羅宗強認為,最早提出魏晉是文學自覺時代的,不是魯迅而是鈴木虎雄,他指出:「2023年,日本學者鈴木虎雄在他的《中國文學史》,提出魏晉是文學自覺的時代」.

2023年,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中說:「用近代的文學眼光看來,曹丕的一個時代可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或如近代所說是『為藝術而藝術』的一派.」後來我國的文學史家就都說:

魯迅說魏晉是文學的自覺時代,直到近來,也還有人在這樣說.其實,魯迅只不過是引用了鈴木虎雄的說法,並且把它解釋成「『為藝術而藝術』而已」.

張少康在《中國文學觀念的演變和文學的自覺》一文中指出:「文學的獨立和自覺有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從戰國後期的初露端倪,到西漢中後期則已經很明確了.」他認為,這個過程的完成,「可以劉向校書而在《別錄》中將詩賦專列一類作為標誌.

這是和文學觀念的演變、文學創作的繁榮與各種文學體裁的成熟,文學理論批評的發展和專業文人隊伍的形成直接相聯絡的」.

楊德貴在《漢賦的創作標誌著文學自覺時代的到來》一文中認為,中國古代的文學自覺意識啟蒙於屈原、宋玉,開端於漢大賦的創作.漢賦的出現標誌著文學自覺時代的到來.它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自覺地發揮文學的社會功用,使文學為社會服務;漢賦與經、史、哲分家,成為獨立的文學作品;有一定的創作理論;有些辭賦家終身以辭賦創作為業,形成了一批專業作家.

新月認為,所謂文學的「自覺」,其涵義至少包括兩方面:一是文學擺脫經學附庸的地位而獨立發展;二是按文學自身的藝術規律進行創作.漢人的文學觀無論是對文學本質和特徵的認識,還是在文學理論上的建樹,都未達到「自覺」的程度.

文學的「自覺」不是一種孤立的現象,它是以人的主體意識的覺醒為先導的.沒有對人的自身價值的認識和肯定,沒有尊重人的個性人格的觀念的形成,就不可能有文學「自覺時代的來臨」.魏晉時代,由對個體生命的重新審視而激發起來的人的覺醒,使得魏晉文學顯示出強烈的主體性色彩.

這是人的覺醒促使文學「自覺」發展的時代特徵.宋齊時期的文學承續了魏晉文學發展的餘脈.曹丕提出的「文章」分四科已接近了現代意義上的文學概念,他對文章的地位和價值的肯定和褒揚對於後世文學觀念的不斷深化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劉宋設立四館之一的「文學」,大體與曹丕的文章觀近義.這是從觀念的更新到制度的確立,並不影響文學自覺時代的確定.

袁行霈主編的《中國文學史》說:「文學的自覺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它貫穿於整個魏晉南北朝,是經過大約三百年才實現的.」袁行霈指出,所謂文學的自覺有三個標誌:

第一,文學從廣義的學術中分化出來,成為獨立的一個門類.第二,對文學的各種體裁有了比較細緻的區分,更重要的是對各種體裁的體制和風格特點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第三,對文學的審美特性有了自覺的追求.

閔虹主編的《中國文學發展史》將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歷程分作「萌動時代」、「結胎時代」、「自覺時代」、「青春時代」、「深化時代」、「變奏時代」、「俗化時代」、「涅nfde1時代」、「蛻變時代」等九個部分.其亦將文學的「自覺時代」定位在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衛紹生在《重新認識文學的「自覺時代」》一文中指出,文學的自覺時代無疑是以文學的自覺為標誌的,而文學的自覺,至少應該包括三個層次的內容:

作家的文學創作活動是自覺的而非功利性的行為;人們對文學的特性、功能、價值的認識至少在作家層面已經形成較為一致的共識;對作家作品和文學現象的批評已經進入審美的或藝術的層次,且這種批評不是零星的、淺嘗輒止式的或所謂的微言大義式的.如果學術界在文學自覺的標誌方面能夠形成共識,則有助於對中國文學自覺時代的討論深入一步.希望這些可以幫助到你

魏晉南北朝文學的詩歌有哪些特點,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特點

魏晉南北朝社會的變遷,學術思潮以及文學觀念的變化,文學的審美追求,帶來了詩歌的變化.題材方面,出現了詠懷詩 詠史詩 遊仙詩 玄言詩 宮體詩,以及陶淵明創造的田園詩,謝靈運開創的山水詩等 詩體方面,五古更加豐富多采,七古也有明顯進步,還出現了作為律詩開端的 永明體 中國古代詩歌的幾種基本形式如五律 五...

描寫魏晉南北朝的詩詞,魏晉南北朝詩詞

飲酒 其五 魏晉 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沒有哪首詩詞是描寫魏晉南北朝的 江南春唐 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讚美與神往。...

魏晉,南北朝和六朝有什麼區別啊魏晉,南北朝和六朝有什麼區別

1 時間跨度不同 魏晉 公元220年 420年。南北朝 公元420年 589年。六朝 公元222年 589年。2 朝代不同 魏晉 魏晉中 魏 指的是三國北方政權曹魏,而 晉 指的是司馬氏建立的晉朝。南北朝 南朝 420年 589年 有劉宋 南齊 南樑 南陳四朝。北朝 439年 581年 則包含北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