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輕描歲月跎
歷史上,龐統沒有留下過硬的戰績,隨劉備取益州,打了一半還陣亡了,所以很多人覺得鳳雛名不副實。
但也不能說就被高估了吧,乙個人要想創出名堂,能力是一方面,機遇也是一方面。龐統活躍的時間很短,上天沒有給他展現才華的機遇。
哪怕是諸葛亮,如果沒有徐庶的推薦,估計一輩子也就埋沒了。
龐統是屬於大器晚成那一類的,從小沒什麼名聲,成年以後才嶄露頭角。我們可以通過別人的評價,間接地看出鳳雛的能力。
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鑑,統弱冠往見徽,徽採桑於樹上,坐統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徽甚異之,稱統當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漸顯。
吳將魯肅遣先主書曰:「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
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見與善譚,大器之,以為治中從事。——三國志》
司馬徽、魯肅、諸葛亮都對龐統的能力給與肯定,並且劉備和龐統談過以後,也是很重視,劉備的看人眼光是非常準的,所以說龐統應該不是浪得虛名。
龐統的傳記很短,有限的筆墨主要集中在攻打益州上。從龐統的獻策來看,他把精兵晝夜兼程突襲成都作為上策,可以看出龐統喜歡奇謀,和郭嘉的輕騎出盧龍塞類似,一戰定乾坤。
個人也很喜歡龐統這條上策,因為劉備攻打益州,是「蛇吞象」,兵力上處於弱勢,並且益州險阻不少,這種情況下,應該出奇制勝。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如今天下大勢已經很明瞭,時間是最重要的,一城一池地打下去,過於浪費時間,如果劉備能早一年拿下益州,那後面形勢就不會那麼被動。
最後,龐統死後,「先主痛惜,言則流涕」,正史上的劉備可不是演義裡的愛哭鬼,他是很少哭的,但是一提起龐統就流淚,這也說明,對於劉備而言,龐統的確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2樓:社會生活家
並不是被高估了,黃蓋的苦肉計是龐統獻計的,而且投靠劉備之後,還幫助劉備設計奪取了西川。
3樓:感情顧問小鄧
並沒有,龐統能和諸葛亮其名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只不過因為龐統歸降劉備之後因為貪功冒進,才導致判斷失誤中了伏擊身死,沒有展現自己的才華,才顯得並不出眾。
三國裡的徐庶如果不投降曹操,龐統 法正不死,劉備是否有機會統
有,大小事務都落到諸葛亮一人頭上他當然經常顧此失彼,但有了這些人情況就好多了。有機會一統中原,因為這些人他非常的有才能,如果他們好好輔佐劉備的話,劉備有機會一統中原。我覺得劉備有可能統一中原,因為劉備的軍事謀略也是很強的,而且也是立下了很多的戰功 肯定是非常有機會的,因為這幾個人的實力都是很強的,都...
三國中對蜀漢貢獻最大的人是誰,三國中蜀國的人物,要有7個以上
題主這個題目略有籠統呀。從政治外圍上看貢獻最大的應屬曹操,沒有他南征,孫劉不會組成聯軍,劉備也就無緣順勢取得荊襄而後西征劉璋建立蜀國。從戰略制定上講諸葛亮必然居功至偉呀,蜀國的發展軌跡基本就是按諸葛亮貢獻的隆中對路線完成的。從苦勞方面講,謀士龐統法正等都做出過不同程度貢獻,關張趙馬黃等虎將也是不容忽...
三國中誰的字是子度三國中誰字子義
是孟達,228 字子度 三國演義 中孟達字子慶 本字子敬,因劉備的叔父名叫劉子敬,為避諱而改字。孟達魏散騎常侍 建武將軍 平陽亭侯,領新城太守。初仕劉璋,與張鬆 法正為腹契友。璋遣達領精兵五千,迎玄德入川為援。後投先主,龐統以達與霍峻守葭萌關。後為張魯將馬超所攻,先主救之。後太祖遣張郃攻葭萌關,為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