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霂棪愛娛樂
1、近代高爾基《海燕》:看吧,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將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碎末。「翡翠」借喻作比「海浪」。
2、近代魯迅《故鄉》:我似乎打了乙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說不出話。「厚障壁」借喻作比「我」和閏土之間形成的感情距離。
3、近代魯迅《故鄉》:他說,如果不打落水狗,他一旦跳起來,就要咬你,最低限度也要測你一身的汙泥。「落水狗」借喻作比「捱了打的敵人」。」
4、近代楊朔《泰山極頂》:這輪曉日從我們民族歷史的地平線上一躍而出,閃射著萬道紅光,照臨到這個世界上。「這輪曉日」借喻作比「」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
5、近代劉紹裳《柴禾妞子》:們這一車西瓜,也不必過秤,一百張「大團結」,我們包圓兒了。「大團結」借喻作比「10元一張的人民幣」。」
2樓:我愛學習
1、不能讓這些充滿暴力的漫畫毒害我們的幼苗。 (幼苗 = 兒童)2、 他搖曳著一頭的蓬草,衝出門外去上學去。 (蓬草 = 凌亂的頭髮 )
3、別小看這種樹的'鬍子',它使榕樹成為地球上"樹木家族'中的巨無霸。
鬍子 = 榕樹的根)
4、星空中銀盤高掛 (銀盤 = 月亮)
5、飛躍的羚羊,勇奪奧運銅牌。(飛躍的羚羊 = 田徑好手)6、我似乎打了乙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以厚障壁來比喻感情距離。)
用了借喻有什麼好處
3樓:網友
使文章更生動,有內涵,提公升文章的美感,使語言優美,可以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或使具體的東西抽象化,使人更易理解……
借代和借喻的區別,最好有例子?
4樓:法學萌新
怎樣分別,舉個例子。 一篇文章,作者在描寫事物或說明道理時,用與之有相似點的別的事物或道理來打比方,這種辭格叫比喻。比喻裡被比方的事物叫「本體」,用來打比方的事物叫「喻體」,聯絡二者的詞語叫「喻詞」。
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性質不同的事物,利用它們之間在某一方面的相似點來打比方,就構成了比喻。
比喻可分為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明喻為甲像乙。常用的比喻詞有「像、如、似、彷彿、猶如、有如、好比」等。這類比喻的本體和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來聯結。
如:①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本體:
石拱橋的橋洞;喻體:虹;比喻詞:像。
暗喻暗喻為甲是乙。常見的比喻詞有「是、變成、成了」等。這類比喻的本體和喻體也都出現,只是中間的喻詞不如明喻那麼明顯,因此暗喻也叫「隱喻」。
如:②你們青年人是初公升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本體:
你們青年人;喻體:初公升的太陽;比喻詞:是。
借喻借喻是直接把甲說成乙,不用比喻詞,根本不說出本體,或不在本句說出來,而把喻體乙直接用在本體應該出現的地方。如:③電燈明亮,就像萬千顆珍珠飛上了天!
這排排串串的珍珠使天上銀河失色,叫滿湖碧水生輝。前一句「電燈明亮,就像萬千顆珍珠飛上了天!」是明喻,本體和喻體都出現;後一句只出現喻體「這排排串串的珍珠」,是借喻。
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賣蟹》)「過濾嘴」是**中人物手裡的小道具,在文章中用「過濾嘴」代指乙個人物,只代不喻。
再如:⑤放眼那一座又一座千姿百態、各具神韻的橋,彷彿看見乙個個強健的勇士……
例⑤是借喻,本體是「橋」,喻體是「強健的勇士」,喻中有代。
2、借喻側重「相似性」,借代側重「相關性」。
如例③中用「珍珠」比「電燈」,它們在色彩、質感上很相似;例④中「過濾嘴」是**中人物手裡的小道具,代表人物身份特徵,重在與人物的相關性。
借喻和借代雖然很相近,但弄清它們本質的特點後,辨析也就容易了。借喻有突出本體的某種特性的作用;而恰當地運用借代,也能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表達效果。
5樓:從口從羊咩
借代。我們側重看「借代」中的「代」字,它有「代替」的意思,是用事物的某一部分、某個特徵、某種特點等來代替這個事物的整體。屬於同一種事物。
例如:我們班的「小黃毛」今天怎麼沒來上課?這句話中使用的修辭手法就是借代,「小黃毛」是指該學生染著黃頭髮,用這位同學的這乙個特徵,來代替這位同學,這就是使用的借代手法。
借喻。我們側重看「借喻」中的「喻」字,它是「比喻」的意思,也就是說借喻屬於比喻,是複雜抽象難以理解的甲事物比作熟悉易懂的乙事物,是兩個不同事物做比。只是此比喻句的本體、比喻詞不出現,只出現喻體,但是這句話能還原成完整的比喻句。
例如:我們班的「癩猴子」怎麼沒來上課?」這句話就是借喻,它是把甲事物「這位同學」比喻成了乙事物「癩猴子」,本體「這位同學」不出現、「比喻詞」不出現,直接使用喻體「癩猴子」來說這位同學,可以還原成完整的比喻句:
長得象「癩猴子」的這位同學怎麼沒來上課?
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1.借代指的是同一事物,借喻是甲乙兩種事物。2.借喻可以還原成完整的比喻句,而借代不能。
6樓:邱邱愛搞笑啊
原事物與代替它的事物之間,如果具有相似性,就是借喻;具有相關性,就是借代。
7樓:師長語文課堂
借代定義、種類、作用以及與借喻的區別。
8樓:解憂浩哥
用借來的事物表現本體的時候是借喻,沒有本體而作代稱的是借代。
喻和代是這兩種修辭方法的區別所在。
9樓:等待著夢想學長
區別借喻和借代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借喻的本質是「喻」,雖然它的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但隱含著可比的物件(即本體)。而借代的本質是「代」,是以事物的某種特徵來代指本體,並沒有可比物件。
借喻因為是「喻」,一般可以補進「本體」和「喻詞」。借代則沒有可比物,無法這樣補進。
借喻一般可以對未出現的本體起描寫作用。借代卻只能起」代「的作用,其代用的詞大多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不能起描寫作用。
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現了「××像××」地比喻句,後文直接使用喻體,這就成了借代了。
a1〕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 (借喻) 〔a2〕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榨盡了我們的血汗。 (借代)
詩歌借代和借喻的例子
10樓:帳號已登出
一、側重點不同。
1、借喻側重表達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性。
如: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現代魯迅《故鄉》)
側重說明「我和閏土之間的隔膜」與「厚障壁」之間有「深、厚,隔開兩事物,使兩事物產生界限」的相似性,是借喻。
2、借代則側重說明本體和借體之間的相關性。
如:先生,給現洋錢,袁世凱,不行嗎?(現代葉聖陶《多收了三五斗》)
側重說明「現洋錢」與「袁世凱」的相關性(「袁世凱」是「洋錢」的標識),是借代。
二、作用不同。
1、借喻的作用是使本體形象化。
2、借代的作用是給本體換個名稱。
三、修辭手法不同。
1、借代是一種修辭手法,指不直接把所要說的事物名稱說出來,而用跟它有關係的另一種事物的名稱來稱呼它。
借代,顧名思義便是借一物來代替另一物出現,因此多數借代詞為名詞。使用時,必須考慮替代的正當性與通用性,儘量化簡為繁,並且要讓文義通順。並且,此時的借代一般是類似於以小見大,用小事物來反映大的局面或情況,使句子更形象具體。
2、借喻是比喻的一種。是以喻體來代替本體,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直接把甲(本體)說成乙(喻體)。借喻由於只有喻體出現,所以能產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達效果,同時也使語言更加簡潔。
什麼是借喻
11樓:南邕
借喻:比喻的一種,直接借比喻的事物來代替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詞都不出現。如『天下烏鴉一般黑 』,烏鴉 』比喻舊時官吏。
相似詞:借古喻今 明喻 喻為 隱喻 喻義 譬喻 換喻 自喻。
什麼是借喻?舉幾個借喻例子
12樓:射手座的
借喻的句子示例: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
2、老驥伏柄,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曹操。
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李煜。
4、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青玉案》賀鑄。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馬詩》李賀。
6、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詠柳》賀知章。
7、如絲的小雨從空中降落,雨點是那樣小,雨簾是那樣密,給群山披上蟬翼般的白紗。
8、茸茸的綠草,隨著地形的連綿起伏,直達天際,像是給大地鋪上一層厚厚的絨毯。
9、小小而又忙碌的蜜蜂在天空中飛來飛去,就象是一駕駕巡視備戰的***,堅守著自己的工作崗位!
10、兩股清澈見底的山泉,或高或低,時緩時急,發出不同的音響,一會兒如鐵馬賓士一會兒如雷聲大作。
舉幾個借喻的例子,要短一點的.
13樓:張三**
1.不能讓這些充滿暴力的漫畫毒害我們的幼苗。(幼苗 = 兒童)2.
他搖曳著一頭的蓬草,衝出門外去上學去衝歷。(蓬草 = 凌亂的頭髮 )3.別小看這種宴塌樹的'鬍子',它使榕樹成為地球上"樹木家族'中的巨無霸 .
鬍子 = 榕樹的根)4.星空中散祥搜。
「借喻」的句子有哪些,借喻的句子有什麼
借喻的句子示例 1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此句把 白雪 比作 梨花 2 老驥伏柄,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 曹操 3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 李煜 4 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青玉案 賀鑄 5 大漠沙如雪,燕...
暗喻與借喻的區別,再舉幾個例子,明喻暗喻借喻借代這四種有什麼區別?各舉個例子
比喻就是平常說的打比方,是用本質不同但具有相似點的另一事物說明或描繪事物的修辭格。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 本體 喻體 喻詞。構成比喻必須符合下列兩個條件 1 本體和喻體是本質不同的兩類事物,同類事物一般不能規程比喻。2 本體和喻體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即喻體必須在某一點上與本體相似,才能用來說明描繪本體。如...
借代和借喻有什麼區別,借喻和借代有什麼區別?
但借代和借喻又有區別。構成借喻的基礎是本體和喻體的相似性,它是借中有喻,重點在喻 構成借代的基礎是借體和本體的相關性,它們中間沒有比喻關係,重點在指稱。例如 鐘山風雨起蒼黃 七律.解放軍佔領南京 中,鐘山代替南京,是因為鐘山 即紫金山 位於南京附近,和南京有相關性,所以是借代。而風雨代替革命形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