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法律思想的基本內容及其評價
1樓:網友
談談理學對封建法律思想的影響???
漢武帝時代所誕生的封建正統法律思想,其核心內容是披上「天人感應」的神秘外衣的封建道德倫理觀念,即三綱五常。
但自漢武帝即位時起至宋初期的近一千三百年間,儒家思想並未取得牢固的獨尊地位。
由朱熹集前人思想之大成而創立的客觀唯心主義理學體系,以其思辨的、精緻的理論,取代了粗糙、淺陋的「天命」論,把儒家經典哲理化,使儒家思想具備了比其它諸家更加完善的體系,從而真正牢固地獲得了獨尊地位。
客觀唯心主義理學體系中,「理」成了創造和主宰自然界、人類社會的最高精神主體。「理」必須靠「氣」來體現,「氣」的千差萬別就構成了具體的多樣化的宇宙萬物。人也是「理」也「氣」的混合物。
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哲理化直接影響著封建社會後期的法律實踐活動。一方面,要求恢復使用肉刑,藉以增加刑罰的威懾力量。另一方面,封建道德倫理觀念獲得理學的理論外衣後,倍增了迷惑性和欺騙性。
朱熹在總結先秦以來各種唯心主義思想因素的基礎上,以儒家學說為核心,融合道教的宇宙構成、萬物化生的理論和佛教唯心主義思辨哲學,建立了比交完備、精緻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從而把二程的理學發展到空前的高度。
法理學的認識和理解
2樓:微言悚聽
廣義上講,法理學可以被界定為法律的智慧,或者對「法律事業」的性質和語境的理解。法理學的詞根應該是源於「juris」,意指法律或權利。另乙個詞根「prudence」則指智慧。
因而法理學可能是尋求法律的智慧,或者尋求對法律的明智理解的學問。
法學的所有學科都研究法律現象,但是不同的學科從不同的角度、層面來研究法律現象或研究法律現象的不同方面和領域。法理學不同於其他法學學科之處在於,它是從巨集觀的、整體的角度來研究法律現象,而不是從微觀的、局域的角度研究法律現象。或者說,法理學思考和研究法律現象的一般性、普遍性問題,而不是法律現象某一領域或方面的具體問題。
法理學從巨集觀的或整體的角度研究法律的一般性問題,並不表明它不關注法律生活中具體的問題或事件。正好相反,法理學家們往往從現實生活中某些具體的法律問題或事件出發進行法理學思考,從這些具體的法律問題或事件中獲得思想的靈感或啟迪。當然,法理學關注具體的法律問題或事件時,並不是就事論事,而是小中見大,思考和回答這些具體的問題中所折射出來的普遍性意蘊。
理學法律思想的基本內容及其評價
3樓:匿名使用者
1、視封建三綱五常為天理,作為人人必須遵守的道德信條。國家和法都是理的體現,法者,天下之理,違背三綱五常的名教就是違背天理,就要受到懲罰。阻礙了法律變革。
2、主張德禮政刑相為始終。德禮和政刑都是天理的產物,目的是存天理、滅人慾,政刑必須以德禮為指導,德禮的貫徹必須以政刑為保證。衝擊德主刑輔法律思想。
3、主張人治優於法治。為政必有規矩,君主自律重於法律,繼承了先秦儒家的人治思想。
4、以嚴為本,而以寬寄之。強調王道與霸道交替使用,肯定刑罰的作用,在刑罰的執行上,一改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張以嚴為本,嚴格限制贖刑,重罪決不可赦,精選治獄之官。
一理學(1)、理學的概念及產生。
又稱「道學」,是對形成於宋代並在我國封建社會後期長期佔統治地位的一種學術思想的總稱。
宋明時期的部分儒家認為「天即是理」,「理」為萬物之本、宇宙之本,世上萬物皆由「理」所派生。由於宋明理學融合了佛教哲學和道家學說,又以闡發義理、兼談性命為其主要內容,因此這一學說被稱為「理學」。理學的主要目的在於為已衰敗的封建制度尋求一條生路。
程顥、程頤兄弟是宋**學的奠基人,世稱「二程」;宋**學的重要代表是朱熹。
2)、理學法律思想的基本內容、特點及其評價。
一)基本內容。
1.視封建「三綱五常」為「天理」
2.主張德禮政刑「相為始終」
3.主張人治優於法治。
4.「以嚴為本,而以寬濟之」的執法思想。
二)特點。1.使傳統儒家思想在理論上更縝密和思辯,完成了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哲理化和系統化的過程。
2.使宋明時期的封建正統法律思想及其立法、司法實踐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
三)評價。1.標誌著儒家思想體現的進一步完善,理學成了封建社會後期佔統治地位的官方學術,導致了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進一步理論化和系統化。
2.嚴重阻礙了社會的進步。
3)、《大學衍義補》中的法律思想。
大學衍義補》是明代政治家、思想家丘浚根據宋人真德秀《大學衍義》、以「經世致用」為指導思想所作。《大學衍義補》是對漢以來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一次系統、全面總結。他開創了中國古代比較法學研究的先例。
丘浚及其《大學衍義補》的法律思想主要包括:關於法律起源、法律目的、「禮樂刑政」四者辨證關係、立法原則、司法原則、犯罪的根源、慎刑恤獄、原情定罪的刑罰理論等。
法理學乃法律之精神。的法律理解?
4樓:徐靂說股權
法理學是關於法律的原理、原則、精神的科學,是關於法律、法律現象、法律問題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根本的思想,是關於法律的所以然的道理。
法理可以補充法律的不足,所以有些國家把法理作為最後適用的法源,即:法律無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有的西方國家法學者認為,當前法理有作為主要淵源的趨向;但也有的學者認為,法理本身並不具有法源的性質,只有依據法理所作的判決成為審理案件可以援引的判例時,才能成為法源。
在社會主義法中,法理一般不作為法的淵源。
理論法學的介紹
5樓:手機使用者
定義理論法學指主要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識的法學分支學科,主要包括法理學、法哲學、比較法學、法社會學、立法學、法律邏輯學、法律教育學和法律心理學等學科。
法學理論的介紹
6樓:受文心
「法學理論」學科已形成了法理學、西方法哲學、法律社會學、法律文化學、法律經濟學、人權理論與人權法、比較法學、部門法哲學、立法學、司法學等10個比較穩定的研究方向。
情緒調控的基本內容,情緒調控的基本內容
1.傾訴 傾訴可取得內心感情與外界刺激的平衡,去災免病。當遇到不幸 煩惱和不順心的事之後,切勿憂鬱壓抑,把心事深埋心底,而應將這些煩惱向你信賴。頭腦冷靜 善解人意的人傾訴,自言自語也行,對身邊的動物講也行。2 旅遊 當一個人心理不平衡 有苦惱時,他應到大自然中去。山區或海濱周圍的空氣中含有較多的陰離...
日本2025年憲法的基本內容及特點
內容 總的來說,這部憲法是在日本投降,軍國主義倒臺後不久頒佈的。基本也是圍繞著如何避免再次出現軍國主義,或者其他由一小部分人操縱整個國家的情況的出現。比如極大地限制了天皇權力,加強了國會權力。提倡m i n z h u。日本國憲法 的主要內容及其特點 日本國憲法中時常被列舉的三大原則是 尊重基本人權...
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是 一切以實際出發,理論聯絡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一切以實際出發,就是 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從分析這些事實中找出方針,政策,辦法來 一切從實際出發,其中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目前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