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深到什麼程度?不及中國對日本的瞭解程度的50%
日本人僅僅是通過日本的**來了解中國的,雙方缺乏交流,才造成中日人民相互瞭解不夠的情況。目前每年到中國的日本人有五百萬人次,但中國人到日本,預計今年才突破一百萬,對於有十幾億人的中國來說,每年只有一百萬人次到日本,數量是「微乎其微」。當然,這也與日本人不開放中國人到日本個人遊有關。
2樓:咩栗和烏咪的小弟
日本老百姓除外,他們對中國一點都不瞭解盡是誤解。
日本歷史上屬於中國嗎
3樓:潤澤且鮮明灬小兔子
日本歷史上不屬於中國,但以前日本的一部分屬於中國的藩屬國,定期向中國進貢。
琉球。是今天日本的沖繩。
中國與琉球的宗藩關係有五百多年之久。自明初以來,琉球與中國的關係就很密切,琉球不斷向中國進貢,琉球歷代國王都接受中國冊封。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
對中山王察度釋出詔諭。山北、中山、山南三王嚮明**朝貢。琉球成為明帝國的藩屬。
藩屬國,是指名義上保有一定主權,實際上在內政、外交和經濟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從屬並受制於他國的國家。最典型的藩屬國形式為附庸國或半殖民地。對於中國來說,中國從西漢開始就有藩屬國,中國曆代王朝多對藩屬國採取懷柔政策,很少干預其內政,卻無償為其提供保護。
中國對日本的影響
4樓:沃覺
第乙個方面:文字與文學。考據發現,遠在西元前一世紀,中國文字就傳到了日本,到了唐代日本還專門派學者來中國學習,不僅學習文字,還學習中國的官制,中國的選舉制度等等。
到目前為止日文中依然有25%是由中國漢字構成的。
第二個方面:佛學。中國佛教特別是禪宗的東傳,直接影響了日本的佛學。現在日本的禪學包括與之一起發展出來的日本特有的文化都與中國是一脈相承,都可以在中國找到原始的影子。
第三個方面:醫學與建築。日本的醫學受中國影響也非常深遠,其中鑑真和尚就帶去了大量的中醫圖書,以至日本古時的中藥袋上,都畫著鑑真和尚的畫像。
建築就更不用多說,日本的建築結構都與中國古代相同。日本有名的東大寺,就是仿照中國的寺廟建造的。
第四個方面:生活與日常服飾。這包括日常的服飾,日本和服有中國漢服的影子,日本的拉麵受中國麵食的影響。
日本的圍棋就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包括日本的一些節日與禮節也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請列舉日本歷史上著名武士,歷史上有名的日本武士浪人
真田信繁 1615年5月7日 49歲 沖田總司 1868年5月30日 26歲 河上彥齋 1871年 38歲 岡田以藏 1865年5月11日 28歲 中村半次郎 1877年9月24日 40歲 土方歲三 1869年5月11日 35歲 田中新兵衛 1863年5月20日 23歲 近藤勇 1868年4月25日...
日本大化改新是學習中國哪個制度,日本歷史上的大化改新主要效仿中國的什麼制度
經濟上 仿照中國唐代 均田制 實行 班田收授法政治上 模仿唐朝 進行 集權 三省六內部唐容朝制度上的創新 一 制度方面 1 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確立,唐太宗將其進一步明確劃分職能 2 科舉制。隋煬帝時正式形成,貞觀時期增加考試科目,到開元年間提高其地位 3 府兵制。隋文帝確立,唐太宗對其進行調整和健...
日本在歷史上對中國有什麼影響,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有哪些?
中國在清朝以前,無論是科技 文教,還是經濟 政治,全部領先整個世界。日本在中國唐朝時期,還是矇昧未開化的,介於奴隸社會形態,而且整個地區,勢力無數,整天幾十百把個人去跟被人打仗。直到唐朝,日本派出遣唐使開始學習中國,才開始成為文明人。所以說,只有中國對日本有影響,日本對中國的影響,只有明朝的倭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