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義的哪個派別認為世界是不可知的?

2025-02-13 09:30:18 字數 4184 閱讀 6177

1樓:賀顯華老師

唯心主義派系和客觀唯物主義派別認為世界是不可知的,主觀唯物主義派別認為世界是可知的。客觀唯心主義派別認為「上帝」創造和改造世界,主觀唯心主義派別認為人的「意識」可以隨意創造和改造世界,客觀唯物主義派別認為自然規律一成不變,並創造和改造世界,人們不能創造和改變客觀規律,人們在客觀世界的變化面前無能為力,世界是不可知的。

只有主觀唯物主義派別認為人類可以認知和利用客觀規律改造世界,但不能盲目破壞客觀規律。盲目破壞客觀規律,就要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這是主觀辯證唯物主義和主觀四維唯物主義的共同觀點。

主觀機械唯物主義則只承認物質世界在「一維時間」的變化規律可以調整。

需要注意的是:主觀唯物主義派別認為世界是可知的,是指整個人類來說的。就人的個體來說,由於乙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感覺到的世界範圍是有限的;所以,作為個體的人對世界是不可能完全知道的。

比如:科學技術的發展,就是人類共同改造世界、認識世界的結果。

堅持「不可知論」的典型是古希臘皮浪的「懷疑論」。皮浪的「懷疑論」是否定知識,否定人的認識能力,否認人類認知世界、認知真理的可能性。他宣稱:

對事物既不能作出肯定的,也不能作出否定的,甚至也不能說出事物是否真實存在。皮浪說:「我既不能從感覺也不能從意見來說事物是真的或者是假的。

它既不存在,也不不存在。」「任何乙個命題都可以說出相反的命題來。」他主張「應當毫不動搖地堅持不發表任何意見,不作任何判斷。

這種懷疑論的最高信條和最終目的就是「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斷,隨著這種態度而來的便是靈魂的安寧。」

2樓:網友

唯心主義的不可知論認為世界是不可知的。

不可知論是一種哲學的認識論,除了感覺或現象之外,世界本身是無法認識的。它否認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排除社會實踐的作用。最初由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於1869年提出。

不可知論斷言人的能力不能超出感覺經驗或現象的範圍,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及發展規律。許多流派從不可知論出發對科學真理的客觀性予以否定。排除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排除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學理論。

唯心主義都是可知論嗎?

3樓:風中的紙屑

1、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2、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可知論和不可知論作為哲學上的兩個對子,是就哲學基本問題(即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兩個不同方面內容所作的獨立的,二者之間沒有直接關聯,但存在著交叉關係。即唯心主義哲學可以是可知論,也可以是不可知論,但唯物主義哲學多是可知論哲學。

3、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其內容。

哲學基本問題有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方面是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歲兆質何者為本原的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歷來有兩種根本胡陪不同的,由此在哲學上形成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陣營、兩個基本派別、兩條對立的路線。

凡是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即意識先於物質,物質依賴意識而存在,物質是意識的產物的哲學派別屬於唯心主義;凡是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即物質先於意識,意識是物質的產物的哲學派別屬於唯物主義。

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乙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哲褲雀蠢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都做了肯定的。但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在原則上是不同的。

唯物主義是在承認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存在,承認思維是存在的反映的基礎上,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唯心主義則把客觀世界看作思維、精神的產物,認為認識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認識。也有一些哲學家如d.休謨和i.

康德,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他們是哲學史上的不可知論者。

唯心主義都是可知論嗎?

4樓:匿名使用者

唯心主義分為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

客觀唯心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由人的意識以外的乙個絕對精神創造的,比如上帝,比如絕對精神。客觀唯心主義可能是可知論,也可能是不可知論。

主觀唯心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由人的意識創造的。主觀唯心主義一定是可知論,因為自己創造的東西自己肯定能夠徹底認識。

一般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義對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相區別的,可知論和不可知論則是以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劃分的,二者既有聯絡又有不同。

2、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是主張物質是世界的本原,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因此,唯物主義都承認思維和存在有同一性,都是可知論,唯心主義主張意識是世界的本原,當然是錯誤的 ,但徹底的唯心主義者認為,人的思想能夠認識作為世界本原的精神,因而也是可知論,只有否認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學家,才是不可知論。 說來,所有的唯物主義和徹底的唯心主義都是可知論者。

唯物主義從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這一基本觀點出發,認為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歸根到底是自然界的產物,它同自然界的本性是一致的,因而它能夠認識外部自然界。

徹底的唯心主義認為,外部世界是人的意識的產物,所以精神和思維等自然可以認識自己的產物--自然界。

所以,主張不可知論的一般只有懷疑論者和二元論者。

5樓:匿名使用者

並非如此。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是本體論上的區別,可知與不可知論是認識論上的區別。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都有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不能以為唯心主義都是可知論或者都是不可知論,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休謨是唯心主義不可知論的代表,而黑格爾則是唯心主義可知論的代表。

6樓:王東嶽課堂

王東嶽哲學系(二十八)為什麼唯物主義、唯心主義與不可知論。

為什麼徹底的唯心主義者也是可知論者?

7樓:網友

因為,唯心主義分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如果是客觀唯心主義,那麼認為在人的主觀世界之外有乙個無所不知的「客觀存在」。

這個「客觀存在」是無所不知的,而如果是主觀唯心主義,認為一切以「我」為中心,我思故我在,我在故世界在,世界上一切都是「我」所知的。所以,徹底的唯心主義者是可知論者。

8樓:網友

如果是徹底的唯心論者,那麼他就是乙個徹底的可知論者,因為,唯心主義分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如果是客觀唯心主義,那麼認為在人的主觀世界之外有乙個無所不知的「客觀存在」。這個「客觀存在」是無所不知的,而如果是主觀唯心主義,認為一切以「我」為中心,我思故我在,我在故世界在,世界上一切都是「我」所知的。所以,徹底的唯心主義者是可知論者,只不過他們的「可知論」不同於唯物主義的「可知論」罷了。

9樓:網友

徹底的唯心主義認為世界的本源就是意識,世界都是意識的派生物,當然就是可知論了。

10樓:網友

所以可知論者不是隻有辯證唯物者。

物質是可以被認識的,唯物論者自然都是可知論者。

11樓:網友

徹底的唯心也不一定是可知論者,親愛的問者,你瞭解唯心麼?

唯心者認為,人們單憑感知覺是無法瞭解物質世界的,因為感知覺這些作用在意識上。我們瞭解到的是客觀世界的影子。所以我們知道的一切來自意識。

而唯心者相信一樣叫「理性」的東西,他們利用哲學來取認識我們物質世界所解答不了的問題。他們認為只要靠「理性」這樣東西可以瞭解一切,就像希臘西元前就有分子概念,佛祖千多年前有微生物概念,那時候科技不行,但是他們靠「理性」推匯出這先進的結果。所以可知論者就是靠自己「理性」可以瞭解這世界。

唯心也有不可知論者,有些學派認為我們的意識沒獨立可言,是自然整體意識的一部分,因此我們用「理性」只能瞭解一部分。

至於唯物其實也有不可知論者,最典型就是說人生存在這宇宙裡不可能瞭解宇宙外的事情。例如時間與空間之外等。

其實,在300多年前的歐洲,那時候許多哲學家已經把唯物與唯心不看成對立的東西了,他們把這兩看成認識世界與認識意識的一系列工具。

唯物主義是可知論,唯心主義是不可知論?

12樓:由清安黃賦

不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劃分標準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即關於物質和意識誰是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唯一本原,唯心主義認為精神是唯一本原。

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劃分標準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可知論認為世界是可以認識而且能夠正確認識的,不可知論認為世界是不能認識或不能正確認識的。

此題,前半句是對的,唯物主義是可知論;後半句是錯的,唯心主義有一部分認為世界是可知的,另一部分則認為世界是不可知的或不能正確認識的。

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分別有哪些派別

13樓:小可愛

高中政治裡唯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上學。辯證唯物主義。唯心的主觀唯心,客觀唯心。記不住了。

朱熹是主觀唯心主義,還是客觀唯心主義的,為什麼

客觀唯心主義。朱熹是宋朝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北宋時期程顥 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後 提出 存天理,滅人慾 朱熹的思想實質上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都否認物質的決定作用,誇大了意識的能動作用。他是客觀唯心主義。主客觀的區別是,主...

什麼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別是

唯物主義 即唯物派,馬克思主義認為唯物主義是哲學兩大基本派別之一,它與唯心主義對立,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物質為第一性 精神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質,精神是物質的投影和反映。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區別 唯物主義 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物質第一性,意識第...

「萬物皆備於我」體現的是客觀唯心主義還是主觀唯心主義

萬物皆備於我矣 作為一句名言,被認為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觀。原文 孟子曰 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選自 孟子 盡心上 註釋 盡心,為儘自己的善心之意。盡心上 與 盡心下 於 孟子 中,共六十一章。大意 孟子說 人生存於天地間,萬事萬物都是為我而準備的。如何去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