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閱讀答案 道德經中的長生久視觀

2025-02-07 09:35:26 字數 2284 閱讀 3529

1樓:網友

是萬二中的?還是忠縣?聯考還查答案。

老子曰:「報怨以德。」此之謂也。現代文的意思是?

2樓:匿名使用者

抱怨以德就陸殲是以德抱怨。

意思是不記別人的仇早尺衝,反而給他好處。

對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對待他,對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對待他,人人同善同德。

引申為對我有恩的人,我用付出去回報他:對我有怨恨的人,我也用自己的恩德去感化他。困仿。

《道德經》中有關仁義道德的章節

3樓:鍾虎的智慧人生

第。

三、五、七、八、十、十。

八、十。九、二十。

三、二十八章等都是直接講仁義道德的,三十八章是專門講道德的。

4樓:書酒天涯

絕仁棄義,民利百倍;絕聖棄智,民復孝慈。

道德經中被稱為萬物之母的是

5樓:亢玉山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名是「道」 是無極,有名是太極,太極一動分陰分陽,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6樓:網友

應該是人 萬物之母,有名 有了人,天下萬物才有了名字,所以萬物之母是人。

7樓:匿名使用者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盈若衝,大直若屈 出自老子哪篇

8樓:網友

來自老子的《道德經》中:

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又言:大成若缺;大盈若衝;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總之就是物極必反的辯證理論……

9樓:網友

典出《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老 子: 「道 德 經」 :第 四 十 一 章上 士 聞 道 , 勤 而 行 之 ; 中 士 聞 道 , 若 存 若 亡 ;

下 士 聞 道 , 大 笑 之 。 不 笑 不 足 以 為 道 。

故 建 言 有 之 :

明 道 若 昧 ;

進 道 若 退 ;

夷 道 若 纇 ;

上 德 若 谷 ;

廣 德 若 不 足 ;

建 德 若 偷 ;

質 真 若 渝 ;

大 白 若 辱 ;

大 方 無 隅 ;

大 器 晚 成 ;

大 音 希 聲 ;

大 象 無 形 ;

道 隱 無 名 。

夫 唯 道 , 善 貸 且 成 。

還要解釋嗎?

10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的我只聽說過《道德經》其他的還沒聽過。

如果說《道德經》 中的「道」是指天道或者宇宙普遍存在的真理,那麼「德」是什麼意思?

11樓:網友

道是宇宙萬物自然變化的規律,德是遵從道或者自然規律,所表現出來的品質。

老子先講道,後講德,從自然說到人。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道顯然是形而上的東西,竟然有人說形而下。

12樓:勿忘世上苦人多

道為德本,德為道用,比如燈光,道就是燈,德就是光,比如智慧,道就是智,德就是慧,比如真理,道就是真,德就是理,何為道?修心是道,何為德?修身是德,修心者即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身者即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13樓:汪躍

德者得也 是形而下的具體事物 道是形而下的抽象真理。

14樓:網友

德是你自己的行為積分。宇宙系統中的。如果我們是被處於設計者的程式中的話。

15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經中的「道」是不能代表宇宙普遍的真理的,因為它不是究竟的真理,其實德只是個襯托詞,道若正了,德便存在。

各位道友在上,小生真誠有一事請教,不求長生,不求金錢,不求虛榮,不求美色,不求天下盛平,我在世該求

16樓:班門弄斧

良心、善行,真誠、博愛,不貪不佔,克己奉公。

17樓:匿名使用者

人生在世,吃飯拉屎睡覺,一步步生活,不求就已是問心無愧!何必去求。

18樓:網友

如果是道教,就是求道吧。

道德經中(以下句子的意思)急,老子《道德經》中的第一句什麼意思

道 生 一 一 生 二 二 生 三 三 生 萬 物 萬 物 負 陰 而 抱 陽 衝 氣 以 為 和 道 是獨一無偶的,獨一無偶的 道 稟賦陰陽兩氣,陰陽兩氣相交而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都在這種狀態中產生的。萬物背陰而向陽,陰陽兩氣互相激盪而成新的和諧體 道 可 道 非 常 道 名 可 名 非 常 名...

道德經的「德」是什麼意思,老子《道德經》中的 德 是什麼意思?

孔德之谷,唯道是從。道篇二十一章的原話 可以看出道為本體,德為器用。再馬克思一點,道是世界觀,德是方 所以有道 德二篇 用南師的話說吧,可能不一定完全一樣 德者,得也.就是道的外用嘛.得道的人一定是才全與德全的.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這就是老子推...

現代文閱讀《給幸福一條最淺的底線》閱讀答案

參 1.ab 2.b3.1 這些國家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有了物質的保障才可能創造出燦爛的文化 2 這些國家在文化方面都表現出很強的自信,有了這樣的自信,他們就會理直氣壯 昂首挺胸地將自己的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4.1 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 2 要提高對全球的文化傳播能力 3 要建立完善的對外文化交流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