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法弒天道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從小就被父母講給我們聽,用以告誡我們在危難時刻不要緊張,用智慧去解決問題,於是砸缸的司馬光,鑿壁偷光的匡衡,讓梨的孔融並列為父母舉例最多的三位小英雄,年幼的我們不懂得追溯歷史更多的故事,僅僅這些品質鼓勵著我們和他們一樣高尚勤奮。
不過,這次我們不說教,我們來看看在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裡,他救下的那個小孩到底是誰。掉進水缸裡的孩子名字叫上官尚光,不像司馬光最終步入了仕途,成為了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上官尚光一直都是乙個普通人,他的人生軌跡也就無從得知,除了砸缸讓他留下了名字,也沒有什麼其他突出的事蹟。
值得一提的是,司馬光砸缸只是一件救了小孩的見義勇為事蹟,它的傳播還是多虧了上官尚光一家人,上官尚光多虧了司馬光保住了一命,他們家人十分感激,淳樸的老實人為司馬光送去了好酒好菜,不僅如此,還對外大肆宣揚司馬光的英勇事蹟。
在那時,也有類似於報紙的以供娛樂「邸報」,司馬光的事蹟便通過口耳相傳和報紙的力量廣為流傳,使得小司馬光也變得頗有名氣。有人質疑這件事的真實性,不過以司馬光正直的性格,若是這事是謠傳,司馬光一定不會自己為自己瞎寫故事塑造自己的形象的。作為史官,司馬光還是追求事實且十分嚴謹的。
在上官尚光長大後,離開了小時候生活的地方,離開了司馬光救他的地方,那時的司馬光入朝為官,以為人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十分受人景仰。或許是出於對司馬光的崇拜,或許是始終覺得司馬光給了自己另一條生命,上官尚光移居別處後,還用自己多年的積蓄,為司馬光蓋了一座亭子,名為「感恩亭」,表示自己對司馬光的感激之情。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終將化作一點塵埃消散在時光裡,不過每個人的人生,因為交集,因為情感,因為獨特都具有著自己璀璨的光華。
2樓:水瓶沒有水
被救的小曼光完司馬光完全不認識,只不過當時司馬光砸缸的時候被驚嚇了,一般,並沒有什麼大礙,之後過的很好。
3樓:豬頭肉大俠
歷史上被救的小孩與司馬光同歲,兩人不僅是玩伴,而且還是親戚關係。這個被救起的小孩叫上官尚光,是個富二代。當時,司馬光救起上官尚光後,上官家送來豐厚的謝禮,並且將司馬光砸缸的實際迅速地傳遞天下,為司馬光做了很好的宣傳工作。
司馬光砸的缸賠錢了嗎,司馬光砸的那個缸現在值多少錢
司馬光在砸缸之前,他,就已經很出名了。話說他七歲對 左氏春秋 熟讀成誦,而且對於兩百多年的歷史梗概,他都能講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加上他的父親是當地的縣官,他想不出名都難。而在某一天的下午,司馬光和小夥伴們在後院裡玩耍的時候,他的一個非常要好的玩伴上官尚光,因為調皮竟爬到大缸...
司馬光砸缸,為何老師不會告訴學生被救的孩子是誰
小時候我們剛上學,拿到的課本還都是有圖畫有拼音的,別看內容不多,每一篇課文都向我們傳授著正確的做人處事之道。其中有一篇課文相信大家永遠都不會忘記的,那就是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那篇課文讓我們都記住了這樣一位機智勇敢的小英雄,卻忽略掉了被救的那個人。當年的課文裡沒有講到,老師也沒有告訴我們,其實被救的那個...
《司馬光砸缸》這篇課文是幾年級的
司馬光砸缸 這篇課文是小學一年級的課文。司馬光砸缸 課文內容 古時候有個回孩子,叫司答馬光。一天,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裡玩兒。花園裡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裡裝滿了水。有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兒,一不小心,掉進大水缸裡。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司馬光沒有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