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盼相好
《司馬光砸缸·曹衝稱象(注音版)》講的是一個叫司馬光的小男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救了掉進水缸裡的同伴的故事,體現了他的機智與勇敢。
古人小時候的故事,如:司馬光砸缸 曹衝稱象等,還有那些類似的故事?
2樓:孫亦磊
王冕四歲畫畫
曹植七歲做詩
甘羅十二歲做宰相
孔融讓梨
嶽柱八歲指瑕
中國古代故事,和《司馬光砸缸》《孔融讓梨》《曹衝稱象》感覺差不多的還有什麼?越多越好!
3樓:
《伯樂相馬》、《猴子撈月》、磨杵成針》、《對弈》、《聞雞起舞》《三個和尚》、《神筆馬良》、《魯班學藝》《鑿壁借光》、《華佗拜師》、《王冕畫荷花》、《少年李白》。
4樓:百度使用者
黃香溫席,鐵杵磨成針,鑿壁借光,聞雞起舞,臥冰求鯉,鞭打蘆花,文彥博得球,孟母三遷
5樓:匿名使用者
去買一本成語故事吧,每個成語都是一個故事
《程門立雪》《囊螢應學》《葉公好龍》等等,都是很好的啟蒙故事
像曹衝稱象,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還有那些?
6樓:豐臣秀波
日近長安遠
晉明帝只有幾歲的時候,坐在元帝膝蓋上。有個從長安來的人,元帝就向他詢問洛陽方面的訊息,不由得流下了眼淚。明帝問元帝因為什麼哭泣,元帝便把東遷的原委詳細地告訴了他。
於是問明帝說:「你認為長安與太陽相比,哪個更遠?」明帝回答說:
「太陽遠。沒聽說有人從太陽那邊來,這顯然可知了。」元帝感到很詫異。
第二天,元帝召叢集臣舉行宴會,把明帝所說的意思告訴了大家。然後又重新問明帝,明帝卻回答說:「太陽近。
」元帝大驚失色,問:「你為什麼與昨天說的不一樣呢?」明帝回答說:
「因為抬頭就能看見太陽,但是總是看不見長安。」
楊氏之子
在樑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一個九歲的兒子,很聰明。有一次,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剛好他的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孩子叫了出來。
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就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迅速回答:「我可沒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諸葛瑾之驢
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面孔狹長像驢的面孔。一天,孫權大宴群臣,叫人牽來一頭驢,驢頭上貼著一張紙條,上面寫上「諸葛瑾」三個字。此舉惹得在場的人鬨堂大笑,弄得諸葛瑾很難堪。
諸葛恪靈機一動,立即出來跪在孫權面前說:「小臣請筆,能不能在上面新增兩個字?」孫權想知道他要寫什麼字,就說:
「好吧!」諸葛恪就在「諸葛瑾」三個字下面添了兩個字:「之驢。
」這樣,字條上的字就成了:「諸葛瑾之驢。」孫權毫無辦法,不僅沒有笑話成諸葛瑾,反而讓他白白牽走了一頭驢。
「司馬光砸缸,曹衝稱象」
7樓:匿名使用者
體現了幼兒 發散性思維 特點
求異性是創造性思維的突出特點,因而以求創新為主要功能的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成份。在教學中,老師應鼓勵學生從多方面思考問題,提出多種途徑、多種沒想,找出解決問題的新方法,例如,通過一題多解或一題多變的練習,培養學生思維的變通性:在小學高年級,鼓勵學生自編應用題,發展他們思維的獨特性和新穎性等,都有利於小學生髮散思維的形成與發展。
我國古代兩個被傳為佳話的神童小故事:「曹衝稱象」、「司馬光砸缸」就是「發散思維」的例項。他們分別運用了「等值變換」和「逆向思維」的辦法使問題得到了解決,這些都是思維的發散,都是創造性思維「靈活性」的反映。
培養 淡化標準答案,鼓勵多向思維學習知識要不惟書、不惟上、不迷信老師和家長、不輕信他人。 應倡導讓學生提出與教材、與老師不同的見解,鼓勵學生敢於和同學、和老師爭辯。單向思維大多是低水平的發散,多向思維才是高質量的思維。
只有在思維時儘可能多地給自己提一些「假如…」、「假定…」、「否則…」之類的問題,才能強迫自己換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想自己或別人未想過的問題。老師在教學中要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建立自信,承認自我,同時鼓勵學生求新。訓練學生沿著新方向、新途徑去思考新問題,棄舊圖新、超越已知,尋求首創性的思維。
打破常規、弱化思維定勢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前提法國生物學家貝爾納說過:妨礙學習的最大障礙,並不是未知的東西,而是已知的東西。有一道智力測驗題,「用什麼方法能使冰最快地變成水?
」一般人往往回答要用加熱、太陽晒的方法,答案卻是「去掉兩點水」。這就超出人們的想象了。而思維定勢能使學生在處理熟悉的問題時駕輕就熟,得心應手,並使問題圓滿解決。
所以用來應付現在的考試相當有效。但在需要開拓創新時,思維定勢就會變成「思維枷鎖」,阻礙新思維、新方法的構建,也阻礙新知識的吸收。因此,思維定勢與創新教育是互相矛盾的。
「創」與「造」兩方面是有機結合起來的,「創」就是打破常規,「造」就是在此基礎上生產出有價值、有意義的東西來。因此,首先要鼓勵學生的「創」,如果把「創」扼殺在搖籃裡,何談還有「造」呢? 大膽質疑明代哲學家陳獻章說過:
「前輩謂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質疑能力的培養對啟發學生的思維發展和創新意識具有重要作用。質疑常常是培養創新思維的突破口。
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書本上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全對的。
真理有其絕對性,又有其相對性,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其可推敲之處,鼓勵學生大膽懷疑書本,引導學生髮表獨特見解,這是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一環。 在質疑過程中,學生創造性地學,教師創造性地教。質疑能將機械性記憶變為理解性記憶,讓學生嚐到學習、創造的樂趣。
反省思維是一種冷靜的自我反省,是對自己原有的思考和結論採取批判的態度並不斷給予完善的過程。這實際上是一種良好的自我教育,是學生學會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 學會反向思維反向思維也叫逆向思維。
它是朝著與認識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問題,從而提出不同凡響的超常見解的思維方式。反向思維不受舊觀念束縛,積極突破常規,標新立異,表現出積極探索的創造性。其次,反向思維不滿足於「人云亦云」,不迷戀於傳統看法。
但是反向思維並不違背生活實際。 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能過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這對孩子一生的影響都非常大的。
8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說就是逆向思維了 普通的孩子遇到只會呼救
9樓:匿名使用者
打破常規思想,急中生智!謝謝採納!
像司馬砸缸,曹衝稱象這種類似的故事還有哪些?
10樓:匿名使用者
孔融讓梨應該知道吧?講個比較陌生的吧,叫做孫叔敖斬蛇。
從前楚國有個小孩叫孫叔敖到外面遊玩,看見一條長有兩個頭的蛇,當地傳說看到兩頭蛇的人肯定得死,於是孫叔敖很害怕坐在地上大哭,哭了一會突然想起什麼了,一刀把蛇殺死並且埋掉。回到家中悶悶不樂,母親就問他怎麼啦?孫叔敖把事情經過講述了一遍。
母親笑著說,放心吧,你這叫積陰德,積了陰德的人,上天會給他福氣的,你不會死的。長大以後孫叔敖成為了楚國的令尹(也就是宰相)。體現了孫叔敖善良正直的優秀品質。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為別人著想是高尚品質,我們都要學習
11樓:匿名使用者
盲人摸象 指鹿為馬 龜兔賽跑(汗)
除了曹衝稱象的故事,還有哪些關於曹衝的智慧故事?
12樓:多爾希
曹衝是三國時期曹操的兒子,曹衝幼年時十分聰穎,曹操經常當著眾位大臣的面誇曹衝聰慧,而且曹操也曾打算讓曹衝繼承其大業,但曹衝不幸13歲時重病身亡。
曹衝稱象是我們小時候課文裡的經典文章,曹衝稱象的故事也體現出曹衝非凡的智慧。除了曹衝稱象這個故事外,還有幾個關於曹衝的經典故事,如:智救庫吏。
智救庫吏:曹操的馬鞍在倉庫中被老鼠咬壞,掌管倉庫的小吏極為害怕,於是綁起自己欲向曹操請罪,但仍害怕曹操不能赦其罪。曹衝知道後對小吏說:
「等待三天,然後你自動去自首。」曹衝於是拿刀戳自己的衣服,就像老鼠咬的一樣,假裝作不樂意,臉上一副發愁的樣子。曹操問他,曹衝回答說:
「民間風俗認為老鼠咬了衣服,主人就會不吉利。現在衣服被咬了,所以難過。」曹操說:
「那是瞎說,用不著苦惱。」不久庫吏把老鼠咬壞馬鞍的事情彙報了,曹操笑著說:「我兒子的衣服就在身邊,尚且被咬,何況是掛在柱子上的馬鞍呢?
」一點也沒責備庫吏。
顧影自憐:山雞愛其毛羽,看到水裡的倒影就會起舞。東漢末年。
南方獻山雞給曹操,曹操打算想要讓它鳴舞卻沒辦法。曹衝令放置一面大鏡其山雞面前,雞看到大鏡開始起舞,不知道停止,最後累死。
「曹衝稱象」是家喻戶曉的典故。某校興趣小組模仿這一現象,製作
杯子的底面積 s 30cm2 3 10 3 m2 杯子所受最大浮力為 f浮 水gv排 103 kg m3 10n kg 4.5 10 4 m3 4.5n 最大稱量為 4.5n 2n 2.5n 本題主要考查浮力的計算。杯子的質量已知,根據重力 計算公式就可以求出杯子的重力,根據漂浮條件就可以知道浮力。...
劉蹤是什麼時候投奔曹操的,曹衝稱象是在曹操攻下鄴城之前還是之後
劉表的次子劉琮,在赤壁之戰前投降南下的曹操,大約是公元208年,當時叫建安十三年。曹衝生卒年是公元196 208年,正好就是曹操南下徵荊州前死的,按照曹衝6歲稱象,那麼時間在公元202年左右,曹操攻下鄴城大約是公元204年的事情。歷史與文學的區別與聯絡 一 聯絡 1 文學真實儲存了歷史的肉身 文學真...
《司馬光砸缸》這篇課文是幾年級的
司馬光砸缸 這篇課文是小學一年級的課文。司馬光砸缸 課文內容 古時候有個回孩子,叫司答馬光。一天,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裡玩兒。花園裡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裡裝滿了水。有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兒,一不小心,掉進大水缸裡。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司馬光沒有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