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北靜秋梵
清平樂。村居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兩首詞都是宋朝詞人辛棄疾寫的。
他們的共同點都是比較輕快,清新,充滿著樂觀,休閒的一種心情寫的。
不同點在於《清平樂村居》主要是寫一家人的歡樂和諧氣氛,主要寫出了人物的各自特點。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主要以寫景和周圍的自然環境為主,而且用別具精巧的數字突出了這首詞的特點。
現在我們就把這兩首詩各自欣賞一下:
清平樂村居。
茅簷低小,坡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2樓:大哥
相同點,都寫了月亮,都借月抒發感情。2.不同點抒發的感情不同,宿建德江借月亮抒發詩人旅途寂寞、孤獨之情,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抒發了詩人陶醉於黃沙道的美景之中,並流露出喜愛與興奮之情。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哪句詩和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異曲同工的句?
3樓:睡覺了去看海吧
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和陸游的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異曲同工之妙。
舊時:往日。茅店:
茅草蓋的鄉村客店。社林:土地廟附近的樹林。
社,土地神廟。古時,村有社樹,為祀神處,故曰社林。忽見:
忽然出現。見,同「現」,顯現,出現。兩句詩翻譯成現代漢語是:
往日,土地廟附近樹林旁的茅屋小店**去了?拐了個彎,茅店忽然出現在眼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是個倒裝句,倒裝便把「忽見」的驚喜表現出來。正在愁雨,走過溪橋,路轉了方向,就忽然見到社林邊從前歇過的那所茅店。這時的快樂可以比得上陸游《遊山西村》中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詞人對黃沙道上的路徑儘管很熟,可總因為醉心於傾訴豐年在望之樂的一片蛙聲中,竟忘卻了越過「天外」,邁過「山前」。前文「路轉」,後文「忽見」,既襯出了詞人驟然間看出了分明臨近舊屋的歡欣,又表達了他由於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遠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體現了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底,令人玩味無窮。
清平樂村居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相同點和不同點
4樓:
摘要。這兩首詞敘事著眼點的變化,恰好就是普通人在歲月風霜的打磨下,心境變遷的真實寫照。
中年以前,很多人躊躇滿志,永遠心懷家國天下。即使上菜市場買顆青菜,也能由菜價的浮動聯想到國計民生。而暮年更知光陰寶貴,於是學會了把目光轉投向自己的家庭上。
壯年以前,以為只有波瀾壯闊才算美。但是到了暮年以後才發現,「美」其實就在柴公尺油鹽醬醋茶的那些瑣事當中。
清平樂村居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相同點和不同點。
兩首均表現詞人對自然鄉村生活的喜愛與嚮往,清平樂相對輕快,西江月稍微沉靜。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和《清平樂·村居》,代表了他在這一類詞中的巔峰成就。前者重點刻畫了農村人文風景,後者描寫自己一家五口,和樂安詳的生活狀態。
這兩首詞敘事著眼點的變化,恰好就是普通人在歲月風霜的打磨下,心境變遷的真實寫照。中年以前,很多人躊躇滿志,永遠心懷家國天下。即使上菜市場買顆青菜,也能由菜價的浮動聯想到國計民生。
而暮年更知光陰寶貴,於是學會了把目光轉投向自己的家庭上。壯年以前,以為只有波瀾壯闊才算美。但是到了暮年以後才發現,「美」其實就在柴公尺油鹽醬醋茶的那些瑣事當中。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以動襯靜突出月夜鄉村溫馨畫面的詩句是
5樓:
摘要。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兩句採用了以動寫靜的手法。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宋代詞人辛棄疾貶官閒居江西時創作的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此詞著意描寫黃沙嶺的夜景: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
全詞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抒寫夏夜的山村風光,情景交融,優美如畫,恬靜自然,生動逼真,是宋詞中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佳作。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以動襯靜突出月夜鄉村溫馨畫面的詩句是。
請稍等哦親。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兩句採用了以動寫靜的手法。《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宋代詞人辛棄疾貶官閒居江西時創作的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
此詞著意描寫黃陪空沙嶺的夜景: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全詞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逗亂灶抒寫夏夜的山村風光,情景交融,優美如畫,山扮恬靜自然,生動逼真,是宋詞中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佳作。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兩句採用了以動寫靜的手法。
比心][比心]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哪句詩和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異曲同工的句?
6樓:魯步慧巧
《西江月》中與陸游的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同的詩句是: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這是辛棄疾經過江西上饒黃沙嶺道時寫的一首詞,是詩人夜裡在鄉村趕路時見到的景物和心中所想,全詞輕快活潑。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天邊的明月公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
皎潔的月光驚起了棲宿的烏鵲。這一場不僅細緻,而且寫實,因為烏鵲對光線極其敏感,日蝕和月落時都會亂飛亂啼,只有親眼見過這一場景的人才體會出這句的妙用。
鵲兒驚飛,自然也就會引起「別枝」搖曳。「驚鵲」和「鳴蟬」兩句動中寓靜,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
這兩句也成為辛棄疾的經典名句。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這兩句點明時間在夏季,「稻花香」是農村特有的典型事物。
撲面而來的稻花香,入耳的熱鬧的蛙鳴,將農村夏夜的熱鬧氣氛和歡樂心情寫得極為鮮活。
以上四句純然是抒寫當時當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詞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卻是洋溢著豐收年景的夏夜。因此,與其說這是夏景,還不如說是眼前夏景將給人們帶來的幸福。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七八個星天外」暗示時間進入下半夜,天快要亮了,可是,此時卻下起小雨來,對於夜行的人來說,最怕的就是雨了。
夜雨會給孤獨的行旅者突然醒悟到自己所處的孤苦的處境,然後顧影自憐。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下雨了,正當辛棄疾惆悵之時,筆鋒一轉,小橋一過,鄉村林邊茅店的影子卻意想不到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這兩句運用了倒裝的手法,有力地表現了「忽見」時的驚喜之意,與「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表面上看,這首詞的題材內容不過是一些看來極其平凡的景物,語言沒有任何雕飾,沒有用乙個典故,層次安排也完全是聽其自然,平平淡淡。
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卻有著詞人潛心的構思,淳厚的感情。在這裡,讀者也可以領略到稼軒詞於雄渾豪邁之外的另一種境界。
7樓:網友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和「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異曲同工的詩句 是「路轉溪橋忽見」。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譯文。天邊的明月公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彷彿傳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的香氣裡,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天空中輕雲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從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廟附近的樹林中,山路一轉,曾經那記憶深刻的溪流小橋呈現在他的眼前。
註釋。①西江月:詞牌名。
黃沙:黃沙嶺,在江西上饒的西面。
別枝驚鵲:驚動喜鵲飛離樹枝。
鳴蟬:蟬叫聲。
舊時:往日。
茅店:茅草蓋的鄉村客店。
社林:土地廟附近的樹林。社,土地神廟。古時,村有社樹,為祀神處,故曰社林。
見:同「現」,顯現,出現。
8樓:d忌子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西橋忽現。路轉溪橋忽現。
9樓:哀丹亦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詩中寫了哪七種景象
10樓:金色盛典歷史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陪拆粗。
明月別枝驚鵲御襪,清風半夜鳴蟬。稻蘆鎮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明月、飛鵲、稻花、星星、雨、清風 、溪水。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作者從哪三方面描寫了什麼樣的景色表達了詩人的什麼?
11樓:
一方面從風、月、蟬、鵲這些極其平常的景物,二方面從田野,稻香等,三方面從飄來的稻花香中,表現了詞人不僅為夜間黃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潤,以蛙聲說豐年,是詞人的創造。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詩意,《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這首古詩的詩意。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茆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大意 明亮的月光驚起了正在棲息的鳥鵲,它們離開枝頭飛走了。在清風吹拂的深夜,蟬兒叫個不停。稻花香裡,一片蛙聲,好像是在訴說好年成。不一會,烏雲遮住 了月亮。只...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這首詩的意思
亮的月光驚起了枝頭的喜鵲,清爽的夜風吹來了蟬兒的鳴叫。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飄香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聽得陣陣田蛙歌唱。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稀疏的星星剛還遠掛天邊,轉眼滴滴細雨酒落山前。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過去的小客店還在村廟的樹林旁,道路轉過溪水的源頭,它 指茅店 便忽然...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古詩意思,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這首詩的意思
宋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翻譯 明亮的月光驚起了正在棲息的鳥鵲,它們離開枝頭飛走了。在清風吹拂的深夜,蟬兒叫個不停。稻花香裡,一片蛙聲,好像是在訴說好年成。不一會,烏雲遮住 了月亮。只有遠方的天邊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