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中狀語後置的標誌是什麼?

2025-02-03 15:40:12 字數 2149 閱讀 5292

1樓:未成年

狀語後置有三種情況:

1、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仍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

例: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分析:此句中的「於藍」介賓短語,前者應該移到「取」的前面做狀語;後者「於藍」介賓短語應該移到「青」的前面做狀語,即譯為「比藍青」。

2、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

例: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紀》)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賓短語做「告」的狀語。

3、還有一種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補語位置時,在翻譯時,可視情況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詞「於」;「乎吾前」應該移到「生」的前面做狀語。

例如:①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魯迅《傷逝》)

春天去了大半,還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瀝瀝〉,深夜獨坐,聽得令人有些淒涼……(魯迅《白莽〈孩兒塔〉序》)

老爺爺多麼好啊!我要是有那麼乙個老爺爺,我就一年〈不掉〉一回眼淚,〈一定〉!(老舍《女店員》)

我們要用帶血的聲音,一萬次呼喚:

醒來吧,總理!

繼續〉您的革命生涯。

以你對黨的忠貞和崇高的政治品質〉。

2樓:諾l璃

有很多,具體要看翻譯。大部分標誌都是 於、之。

狀語後置的標誌是什麼?

3樓:果果就是愛生活

狀語後置的標誌是介詞「於」。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後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譯做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做狀語。

古代漢語中狀語後置句也叫做介詞結構後置句,因為狀語都是由介詞結構來充當的。比如在家,在上午,向東,向西等。

狀語後置句舉例:1、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

於庭是狀語,翻譯時是需要調整到動詞前的狀語,需要放在動詞雜植之前的。

調整後的順序就是:又於庭雜植蘭桂竹木。

正確的翻譯是:又在院裡種了蘭花、桂花、竹子和其他樹木。

2、然餘居於此。

於此是狀語,翻譯時是需要調整到動詞前的狀語,需要放在動詞居之前的。

調整後的順序就是:然餘於此居。

正確的翻譯是:但是我在這裡住。

狀語後置的標誌是什麼?

4樓:尹師傅工廠

狀語後置的標誌是於。現代漢語句子的結構一般是定加主加狀加謂加定加賓加補,這是個基礎,是辨別句子是否倒裝的參照物。

應牢記,在上面的結構式。

中,可看出狀語是在謂語之前的,但在文言文中。

狀語後置標誌的特點

在現代漢語中,狀語放在謂語或主語之前,而在文言文中狀語卻經常放在謂語動詞。

之後,這種語法現象的句子稱為狀語後置句,文言文中謂語動詞後的介賓短語有的悔爛滲是狀語後置,有的則為補語。

來補充謂語動詞碧脊的情態。

將介賓短語挪到謂語動詞之前而句子文理暢通,這說明該介賓短語本該在謂語動詞前作狀語,起修飾限制作用,則該介賓短語為後置的狀語,將介賓短語挪到謂語動詞之前,如出現文理不暢的情形,說明該介賓短語本就是起補充作歷螞用的補語而非後置的狀語。

文言文中定語後置的標誌

5樓:亞浩科技

在古漢語中將定語移置在中心詞之後的現象。定語後置一般有三種情況:

1)、中心詞+定語+者或中心詞+之+定語+者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

張溥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2)、中心詞+之+形容詞(定語)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3)、中心詞+數量詞(定語)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鴻門宴》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怎麼判斷,什麼是狀語後置之類的

要想準確判斷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就要在低年級的時候把現代漢語的句子成分學習好。遇到文言文句式的時候,先知道現代漢語的正常句式是怎樣的,然後再判斷它特殊在什麼地方。例如狀語後置,狀語是在動詞謂語前面的,如果放到了動詞謂語的後面,就形成了狀語後置。語文文言文句式怎麼判斷,尤其是特殊句式 對 文言現象 死記...

文言文中的「旋」是什麼意思,「斯」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xu n copy 動 轉動 迴轉。柳毅傳 香氣環旋,入於宮中。動 返回。伶官傳序 及凱旋而納之。副 隨即 不久。促織 旋見雞伸頸擺撲。xu n 副 臨時。活板 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旋踵 退縮。轉足之間,形容迅速。旋是一個多音字,在文言文中,讀音為xu n時,主要有轉動,迴轉...

齋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文言文中的「竟」是什麼意思?

zh i 名 齋戒。在舉行祭祀或典禮前整潔身心以示恭敬。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名 素食。西遊記 第十九回 我們是行腳僧,遇莊化飯,逢處求齋。名 房舍,多指書房 學舍。陶侃 侃 輒朝運百甓於齋外,暮運於齋內。齋戒 古人在祭祀或進行重大活動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潔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