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實驗內容與要求】
1.取擺長約為1m的單擺,用公尺尺測量擺線長 ,用遊標卡尺測量擺錘的高度 ,各兩次。用公尺尺測長度時,應注意使公尺尺和被測擺線平行,並儘量靠近,讀數時視線要和尺的方向垂直以防止由於視差產生的誤差。
用停表測量單擺連續擺動50個週期的時間 ,測6次。注意擺角 要小於5°。用停表測週期時,應在擺錘通過平衡位置時按停表並數「0」,在完成乙個週期時數「1」,以後繼續在每完成乙個週期時數、…最後,在數第50的同時停住停表。
2.將擺長每次縮短約10cm,測其擺長及其週期,直至擺長約為40cm時為止。
3.就某一擺長在不同擺角用毫秒計測週期,在5°到25°之間至少測5組資料,每個擺角。
測4次。4.用步驟1的資料求 及其誤差。
5.用步驟1和2的資料作 圖線,並求直線的斜率和 值。
6.用步驟3的資料作 圖線,從圖線的截距和斜率,檢驗式(6)中 的系。
數是否等於 。
注意事項】1.使用停表前先上緊發條,但不要過緊,以免損壞發條。
2.按表時不要用力過猛,以防損壞機件。
3.回表後,如秒錶不指零,應記下其數值(零點讀數),實驗後從測量值中將其減去(注意符號)。
4.要特別注意防止摔碰停表,不使用時一定將表放在實驗臺**的盒中。
2樓:欣晴
重力勢能與動能的轉化。
單擺實驗的實驗原理
3樓:倫爸爸
(圖1),其中 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這時錘的線加速度。設單擺長為 ,則擺的角加速度等於 ,即。
1)當擺角甚小時(一般講 5°),可認為 ,這時。
2)即振動的角加速度和角位移成比例,式中的負號表示角加速度和角位移的方向總是相反。此時單擺的振動是簡諧振動。從理論分析得知,其振動週期和上述比例係數的關係是 ,所以。
3)式中 為單擺擺長,是擺錘重到懸點的距離, 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變換式(3)可得。
4)將測出的擺長 和對應和週期 代入上式可求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之值。又可將此式改寫成。
5)這表示 和 之間,具有線性關係, 為其斜率,如就各種擺長測出各對應週期,則可從 圖線的斜率求出 值。擺的振動週期 和擺角之間的關係,經理論推導可得其中 為0°時的週期。如略去 及其後各項,則。
6)如測出不同擺角的週期 ,作 圖線就可檢驗此式。
關於單擺的實驗題
4樓:陳夏彤盧博
1)需要使用的實驗器材有(
帶孔小鋼球乙個,約1m長的線繩一條,鐵架臺、公尺尺、秒錶、遊標卡尺)2)需要測定的物理量有(
用公尺尺量出懸線長l,用遊標卡尺測擺球直徑,算出半徑r,用秒錶測量單擺完成30次全振動(或50次)所用的時間,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動所需要的時間,這個平均時間就是單擺的週期t)
3)計算重力加速度的表示式為(g=4π^2÷t^2)4)實驗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是:測定週期時,要測定(要從平衡位置開始計時,並測多個週期。
測定擺長時,要將(
要加上球的半徑。
擺動時,應使擺角在(<5度。
5樓:遇覓兒禽仁
由擺的週期公式、
t=2π√(l/g)
l=g*t^2/4π^2-r
很明顯、l為t的二次函式、其中二次項係數為g/4π^2、所以只需得到二次項係數即可求得g,而與r無關、
6樓:羊爸爸數學課堂
單擺中的函式三角影象動態圖。
單擺實驗的介紹
7樓:愛你°礖埖
用重量可忽視的細線吊起一質量為m重錘,使其左右擺動,當擺角為 0度時,重錘所受合外力大小等於小球本身的重力。
單擺測定題
8樓:網友
該地的重力加速度 g = 4π²n²(l + r)/t²懸線長為l,擺球半徑為r,可得擺長為 :l = l + r ①完成n次全震動所用的時間為t,可得週期為 :t = t/n ②由單擺週期公式 t = 2π√l/g 可得重力加速度 g = 2π²l/t² ③
將①②代入③可得 :g = 4π²n²(l + r)/t²
某同學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測量5種不同擺長情況下
1 由單擺週期公式t 2 lg 可得t2 4 lg 所以t2 l圖線是過座標原點的一條直線,直線的斜率是k 4 lg 所以g 4 k 做出的具體圖象如圖所示,求得直線斜率k 4.00,故g 4 k 4 4 2 3.14 2 9.87m s2 2 根據t 2 lg 得,g 4 lt a 擺球的質量不影...
物理實驗 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方法與原理
原理 單擺在擺角小於5度時的震動是簡諧運動,其固有周期為t 2派根號l g 得出g 4派的平方l t的平方。所以,只要測出擺長l和週期t,就可以算出重力加速度。方法 1.在細線一段打上一個比小球上的孔徑稍大的結,將細線穿過球上的小孔做成一個單擺 2.將鐵夾固定在鐵架臺上方,鐵架臺放在桌邊,使鐵夾伸到...
在利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某同學測出了多組單擺的擺長
1 圖象不通過坐 標原點,將圖象向右平移1cm就會通過座標原點,故相同的週期下,擺版長偏小1cm,故可能是把繩長權當擺長,漏加小球半徑 2 由單擺的週期公式t 2 lg 得 t2 4 gl t2 l圖象的斜率k 4 g,結合圖象資料得到斜率k 41 4 解得 g 9.87m s2 故答案為 1 把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