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暈…沒有鐵但有鐵礦石啊!
使勁燒唄,鐵礦石裡的石頭,碳酸鈣,可以變成氧化鈣,還原鐵啊。
2樓:
鐵器不全是純鐵,尤其是在古代,基本都是鐵礦石而已。
大量的鐵礦石在高溫下可以敲打成各種形狀。
3樓:匿名使用者
最初從隕石裡得到不過純度不高量也不大後來就有冶鐵了。
古人鐵礦石怎麼變成鐵?
4樓:愛生活
1、首先,將選好的鐵礦石破碎,磁選得到比較精細的鐵礦粉。
2、將鐵礦粉燒結成具有一定強度和形狀的團礦。
3、將鐵礦石,球團礦以及乾燥的焦炭等原料通過爐頂布料器加入到高爐內。再加入一定的助劑,通過高溫還原,產生出鐵水。
4、將鍊鐵高爐產生的鐵水用魚雷罐車或者鋼包車運送到鍊鋼廠。
5、將運送來的鐵水加入到轉爐內,然後通過高壓吹氧發生反應,將鐵水脫硫,脫磷去雜質,變成鋼水。
如果此時需要生產更純的特種鋼的話,還要在轉爐加工後經過lf/vod//rh等系統經過特俗處理,進一步提高純的。這時得到的鋼水,所含的雜質就幾乎很少。
6、最後,將冶煉得到的鐵水或者鋼水,澆築到特定的模具裡,得到大小形狀固定的鋼坯。將鋼胚送達連續鑄造機,澆鑄成紅熱鋼胚半成品,經檢驗、研磨或燒除表面缺陷,或直接送下游軋製成條鋼、線材、鋼板、鋼卷及鋼片等成品。
漢代百鍊花紋鋼。
炒鋼經反覆摺疊鍛打變形而製成的鋼。其特點是反覆低溫加熱鍛打。多次反覆鍛打可排除鋼中夾雜物,提高韌性,從而使其成分趨於均勻,組織趨於緻密,細化晶粒,改善鋼的效能。
古代鐵匠常把精鐵加熱鍛打上百次即成百鍊鋼,魏晉時代是百鍊鋼的鼎盛時期。唐宋之後,因灌鋼工藝的發展普及,百鍊鋼因生產費時費力有所減少。
到了六世紀(隋朝和南北朝)的時候,不僅僅只用水來冷卻淬火外,而且把野獸的尿液或脂肪熬煉油脂、特殊植物煎熬出的汁液等(反正是你做夢沒想到的東西)作為冷卻用水,用於冷兵器淬火處理上。
古代人是怎麼把鐵礦石練成鐵的?
5樓:剛陽文化
我國鍊鐵始於春秋時代。那時候的鍊鐵方法是塊鍊鐵,即在較低的冶煉溫度下,將鐵礦石固態還原獲得海綿鐵,再經鍛打成的鐵塊。冶煉塊鍊鐵,一般採用地爐、平地築爐和豎爐3種。
我國在掌握塊鍊鐵技術的不久,就煉出了含碳2%以上的液態生鐵,並用以鑄成工具。 戰國初期,我國已掌握了脫碳、熱處理技術方法,發明了韌性鑄鐵。戰國後期,又發明了可重複使用的「鐵範」(用鐵製成的鑄造金屬器物的空腹器).
西漢時期,出現坩堝鍊鐵法。同時,鍊鐵豎爐規模進一步擴大。2023年,在鄭州附近古滎鎮發現和發掘出漢代冶鐵遺址,場址面積達12萬m2,發掘出兩座並列的高爐爐基,高爐容積約50m3.
西漢時期還發明瞭「炒鋼法」,即利用生鐵「炒」成熟鐵或鋼的新工藝,產品稱為炒鋼。同時,還興起「百鍊鋼」技術。東漢(公元25~220年),光武帝時,發明了水力鼓風爐,即「水排」.
我國古代水排的發明,大約比歐洲早1100多年。
漢代以後,發明了灌鋼方法。《北齊書·綦母懷文傳》稱為「宿鋼」,後世稱為灌鋼,又稱為團鋼。這是中國古代鍊鋼技術的又一重大成就。
據〈中華百科要覽〉記載:中國是最早用煤鍊鐵的國家,漢代時已經試用,宋、元時期已普及。到明代(公元1368~2023年)已能用焦炭冶煉生鐵。
在公元14~15世紀之際,鐵的產量曾超過2000萬斤,摺合約為萬t.西方最先開始工業革命的英國,約晚兩個世紀,才達到這個水平。
總的來看,中國古代鋼鐵發展的特點與其他各國不同。世界上長期採用固態還原的塊鍊鐵和固體滲碳鋼,而中國鑄鐵和生鐵鍊鋼一直是主要方法。由於鑄鐵和生鐵鍊鋼法的發明與發展,中國的冶金技術在明代中葉以前一直居世界先進水平。
古代人是怎麼把鐵礦石練成鐵的?
6樓:棠城春曉
古代也有用煤啊,還有鍊鐵爐,還有就是鼓風機的使用,增加了火焰的溫度。然後通過不斷的捶打去除雜質。
古人是怎麼發現鐵的?又怎麼知道鍊鐵的呢?
7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歷史傳說,是古代煉丹師在煉丹時無意中發現的。
8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能他們用這個鐵礦的時候,發現這個石頭比一般的石頭硬把。慢慢的,就利用起來了。
古人如何發現鐵的
9樓:匿名使用者
先發現銅後發現鐵,最早是天下掉下來的石頭。
古代鐵如何做出來
10樓:蓴灬叔
中國早在春秋時期已發明鑄鐵技術。現代所知的早期鑄鐵器件如江蘇六合鐵丸、湖南長沙鐵、鐵鼎等,其年代都在公元前6世紀左右,這與《左轉》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 513)「賦晉國一鼓鐵以鑄刑鼎」的記載是相符合的。
使用人力、畜力和水力鼓風。南陽瓦房莊冶鐵遺址有專設的鑄鐵工區和高約 2米的化鐵爐。鐵範的應用在漢代更為普遍,除直接用來鑄造各種生產工具和構件外,後來還用以鑄造成形鐵板,再通過脫碳熱處理得到鋼質板材,用以鍛打成形器件。
鑄鐵熱處理技術在此期間有明顯的進步。由於鑄鐵都用木炭熔鍊,碳含量大都在共晶點附近,而其他元素含量較低,屬於較純的鐵碳合金。不少器件用鐵範鑄造,壁厚一般在3~5毫米,屬於薄壁鑄件。
在實踐中,已採用了較為合理的熱處理規範,因而所得韌性鑄鐵件質量較好。白心韌性鑄鐵件多數處理完全,很少殘留滲碳體和析出石墨。黑心韌性鑄鐵件多數以鐵素體和珠光體為基體,一部分以鐵素體或珠光體為基體,石墨形狀與現代同類材質相近。
特別是西漢後期已出現具有球狀石墨的高強度鑄鐵,如鞏縣鐵生溝出土的鐵,在鐵素體-珠光體基體上均勻分佈著典型的圓度較好的球狀石墨,偏光下呈放射性狀蝕、石墨高溫分解、掃描電鏡等多種手段檢測,證實與現代球墨鑄鐵中的石墨球相似,被認為是鑄後經退火形成的。這些工藝在南北朝時期仍被使用,對封建社會前期生產力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如何測定硫酸中的鐵含量,急如何測定鐵礦石中鐵的含量
你的溶液中鐵bai含量高不高?很du低的話用鄰二氮菲吸光zhi光度法,不dao太低的話用硫 比色法版。鄰二氮菲吸光光度法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鹽酸羥胺 將三價鐵還原為二價鐵 然後加入鄰二氮菲。鄰權二氮菲與二價鐵結合生成穩定的橙色配合物,用分光光度計測定其吸光度,計算其濃度。硫 比色法 取一定量溶液,加...
古人是怎麼學習平仄的呢
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 切韻 廣韻 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 上 去 入。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為格律。平聲和仄聲,代指由平仄構成的詩文的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四聲是古...
古人沒有電,他們的夜生活是怎么過的
古人雖然沒有電,但是蠟燭他們還是有的。實在不行還有月亮。古代的建築不像現在這麼高,空氣也是比現在好的多,天空是萬里無雲的,一到晚上的時候,月亮一出來,就會照亮這個大地,外面是很亮的。一旦月亮出來了,古人們的夜生活就開始了。他們可以約人朋友去賞月,對著月亮一邊喝酒,一邊賞月,興致來的時候,還能夠吟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