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曉秋槓槓
你好,乞巧節是農曆的七月初七,也就是民間傳說的牛郎會織女的日子,因織女心靈手巧,所以女兒家要向織女乞巧。
2樓:網友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嚐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
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而後,大家一邊吃水果,飲茶聊天,一邊玩乞巧遊戲,乞巧遊戲有兩種:一種是「卜巧」,即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有的地區還組織「七姐會」,各地區的「七姐會」聚集在宗鄉會館擺下各式各樣鮮豔的香案,遙祭牛郎織女,「香案」都是紙糊的,案上擺滿鮮花、水果、胭脂粉、紙製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繡等,琳琅滿目。不同地區的「七姐會」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誰的製作精巧。今天,這類活動已為人遺忘,只有極少數的宗鄉會館還在這個節日設香案,拜祭牛郎織女。
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備妥,傍晚時分開始向織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
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乞巧節的來歷和風俗
3樓:站在太陽下
乞巧節又稱七夕節,**於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
一、乞巧節風俗。
乞巧節傳統習俗有拜七姐、拜牛郎、祈福許願、乞巧、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等。由於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現代人常將七夕節當作中國的情人節來過。
二、乞巧節飲食習俗。
乞巧節的飲食習俗是吃巧果和吃巧巧飯。巧果是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之一,是七夕節的傳統祭品和美點。七夕晚上人們把乞巧果子,也就是酥糖,端到庭院,全家人圍坐,品嚐做巧果人的手藝。
民間認為,吃了這種「酥糖」的人會變得心靈手巧。在我國山東,乞巧節要吃巧巧飯,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嚐瓜果。
乞巧節的風俗
4樓:娛樂眾生相
乞巧節的風俗:
1、穿針乞巧。
穿針乞巧,也叫「賽巧」,即女子比賽穿針,她們結綵線,穿七孔針,誰穿得越快,就意味著誰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稱為「輸巧」,「輸巧」的人要將事先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
2、投針驗巧。
投針驗巧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盛行的七夕節俗。所謂投針驗巧,即是先準備一隻面盆,放在天井裡,倒入「鴛鴦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間取的水混合在一起。但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面盆和水要露天過夜,再經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陽一曬,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驗巧」了。
原來面盆裡的水,經過半天太陽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於是取縫衣針,輕輕平放在水面上,針不會下沉,水底下,就出現針影,這針影若是筆直的一條,即是「乞巧」失敗,若是針影形成各種形狀,或彎曲,或一頭粗,一頭細,或是其他圖形,便是「得巧」。
3、曬書曬衣。
古代,「七夕」節還有曬書、曬衣的習俗,據說是可以避免蟲蛀。人們選擇七夕曬書據說是因為七月七日,天門洞開,陽光強烈,是龍王爺「曬鱗日」,人們多在此日暴曬衣服、棉被之類,以防蟲蛀,讀書人也往往在這一天曝曬書籍。漢後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普及全國。
東漢崔實《四民月令》雲:「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不蠹。」
4、七夕觀星。
七夕夜晚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傳統習俗,在七夕夜晚,年輕的靚女們要擺上事先準備好的時令水果,對著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她們還要舉行各種乞巧儀式,虔誠地乞求織女神賦予她們聰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夠得到美滿愛情的姻緣巧配。
5、吃巧果。
七夕節的飲食風俗,各地不盡相同,一般都稱其為吃巧食。一個「巧」字形象地道出了七夕食俗的獨特之處,表達出了人們追求心靈手巧、閤家安康、生活美滿的美好願望。
5樓:乾萊資訊諮詢
乞巧、拜織女、吃正當果、針刺、蜘蛛乞巧、拜魁星的習俗。
1.乞巧藝術節不是為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為了紀念織女,又稱「七姐妹」。乞巧節是女性的節日,織女被視為紡織女神。
七月初七晚上,俗世女子向她乞求智慧和技巧,她們必然會要求婚姻幸福。
2.乞討技巧的真正意義是情人節和女生節,這兩天對女生來說是最重要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為自己刺繡,為福祿壽祈禱,並在週日舉行儀式。
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著鮮花、水果和針線活,各種傢俱和裝飾品精緻小巧,引人入勝。
3.乞巧習俗歷史悠久,流傳廣泛,與中華民族悠久發達的農耕文化有關。農耕文化發達的標誌是「牛耕」和「婦女編織」的發明和興起。
乞巧習俗與「牛郎織女」傳說密切相關。乞巧習俗中唯一崇拜的神是織女,而「牛郎織女」的故事也是男耕女織的農耕文化的索引,所以乞巧也是高度發達的農耕文化。
乞巧節的來歷
6樓:京城「老炮兒
民間相傳,在每年的七夕夜晚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女孩們在這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祭拜就可以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
7樓:匿名使用者
乞巧節又叫七夕節。
牛郎與織女 七夕又相會。
乞巧節是農曆七月初七,這天是中國傳統節日裡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節」,是傳說中牛郎與織女一年一度在銀河鵲橋相會的日子,該日也逐步演變為中國的情人節。因為,每到七夕有情人總會仰 望星空祈禱愛情忠貞不渝。
《乞巧》這首詩表現了人們過節時怎樣的心願
8樓:小徑紅稀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宵,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譯文:農曆七月初七的七夕節,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織女在喜鵲橋向會。
家家戶戶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盡了幾千條紅絲線啊。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古詩。也是一首想象豐富,流傳很廣的古詩。而且淺顯易懂,並且涉及到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故事。
詩人林傑寫下《乞巧》這首古詩,來表達那些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願。
「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開頭兩句敘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來到了,家家戶戶的人 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抬頭仰望浩瀚的天空,這是因為這一美麗的傳說牽動了一顆顆善良美好的心靈,喚起人們美好的願望和豐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 線幾萬條。」後兩句將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簡明扼要,形象生動。
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間,
乞巧節指的是農曆,乞巧節指的是農曆多少號
問 乞巧節指的是農曆多少號?答 七月初七 七月 初七 乞巧節指的是農曆多少號 乞巧節指的是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會的那天。相傳,每逢七月初七晚上就有女孩子坐在葡萄架下面偷聽牛郎織女說悄悄話,如果天不下雨,說明他們心情好,可以在心裡悄悄滴乞求織女在夢中傳授給自己女紅技藝。所以叫乞巧節。七夕節是...
乞巧節指的是農曆什麼時候,乞巧節指的是農曆
農曆七月初七,俗稱 七夕 乞巧節 或 女節 因這天的許多習俗跟婦女相關,現代作家鄧拓的 燕山夜話 及歐陽山的 三家巷 都稱 七夕 為我國古代的婦女節。乞巧節 農曆七月初七 乞巧節 七月七日,習稱七夕 七月七,相傳為牛郎 織女雙星相會之日,故亦稱雙星節 情人節。這個傳說雖在 詩經 中就已肇其端,但當時...
乞巧節3個習俗是什麼?乞巧節的來歷和風俗
乞巧,是七姐誕 七夕 的一項較為流行習俗,就是少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七月初七是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活動在七月七日晩上舉行,故名 七夕 民間相傳,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 心靈手巧的仙女。女孩們在這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乞巧節的風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