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節3個習俗是什麼?乞巧節的來歷和風俗

2023-03-15 15:45:08 字數 4992 閱讀 8876

1樓:網友

乞巧,是七姐誕(七夕)的一項較為流行習俗,就是少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七月初七是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活動在七月七日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民間相傳,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

女孩們在這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

2樓:娛樂你扒婆

乞巧節的風俗是什麼。

3樓:小燕子呀

我不是很知道,有人知道嗎。

乞巧節的來歷和風俗

4樓:站在太陽下

乞巧節又稱七夕節,**於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

一、乞巧節風俗。

乞巧節傳統習俗有拜七姐、拜牛郎、祈福許願、乞巧、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等。由於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現代人常將七夕節當作中國的情人節來過。

二、乞巧節飲食習俗。

乞巧節的飲食習俗是吃巧果和吃巧巧飯。巧果是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之一,是七夕節的傳統祭品和美點。七夕晚上人們把乞巧果子,也就是酥糖,端到庭院,全家人圍坐,品嚐做巧果人的手藝。

民間認為,吃了這種「酥糖」的人會變得心靈手巧。在我國山東,乞巧節要吃巧巧飯,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嚐瓜果。

乞巧節有什麼意義

5樓:匿名使用者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傳統節日,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

由於過往女子的命運只能嫁作人婦、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織女的傳說,並希望以織女為榜樣。所以每逢七姐誕,她們都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的節日。這也就是「乞巧」這名稱的**。

婦女亦會結綵樓,預備黃銅製成的細針(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久而久之,七夕也成為了「女兒節」。

由於節日的**富有浪漫色彩,乞巧節應發展成為華人的「情人節」,讓這一天充滿愛情的溫馨與甜美,也讓人們向所愛的人表示賞識與關懷。所以說這一古老傳統的節日還是很有意義的。

6樓:使用者

由來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最早**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

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

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

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

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

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

三、五月。五、七月。

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給人以神秘的美感。「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乞巧節的風俗

7樓:娛樂眾生相

乞巧節的風俗:

1、穿針乞巧。

穿針乞巧,也叫「賽巧」,即女子比賽穿針,她們結綵線,穿七孔針,誰穿得越快,就意味著誰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稱為「輸巧」,「輸巧」的人要將事先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

2、投針驗巧。

投針驗巧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盛行的七夕節俗。所謂投針驗巧,即是先準備一隻面盆,放在天井裡,倒入「鴛鴦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間取的水混合在一起。但常常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就算成了,面盆和水要露天過夜,再經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陽一曬,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驗巧」了。

原來面盆裡的水,經過半天太陽光照射,表面依稀生成薄膜,於是取縫衣針,輕輕平放在水面上,針不會下沉,水底下,就出現針影,這針影若是筆直的一條,即是「乞巧」失敗,若是針影形成各種形狀,或彎曲,或一頭粗,一頭細,或是其他圖形,便是「得巧」。

3、曬書曬衣。

古代,「七夕」節還有曬書、曬衣的習俗,據說是可以避免蟲蛀。人們選擇七夕曬書據說是因為七月七日,天門洞開,陽光強烈,是龍王爺「曬鱗日」,人們多在此日暴曬衣服、棉被之類,以防蟲蛀,讀書人也往往在這一天曝曬書籍。漢後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普及全國。

東漢崔實《四民月令》雲:「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不蠹。」

4、七夕觀星。

七夕夜晚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傳統習俗,在七夕夜晚,年輕的靚女們要擺上事先準備好的時令水果,對著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她們還要舉行各種乞巧儀式,虔誠地乞求織女神賦予她們聰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夠得到美滿愛情的姻緣巧配。

5、吃巧果。

七夕節的飲食風俗,各地不盡相同,一般都稱其為吃巧食。一個「巧」字形象地道出了七夕食俗的獨特之處,表達出了人們追求心靈手巧、閤家安康、生活美滿的美好願望。

8樓:乾萊資訊諮詢

乞巧、拜織女、吃正當果、針刺、蜘蛛乞巧、拜魁星的習俗。

1.乞巧藝術節不是為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為了紀念織女,又稱「七姐妹」。乞巧節是女性的節日,織女被視為紡織女神。

七月初七晚上,俗世女子向她乞求智慧和技巧,她們必然會要求婚姻幸福。

2.乞討技巧的真正意義是情人節和女生節,這兩天對女生來說是最重要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為自己刺繡,為福祿壽祈禱,並在週日舉行儀式。

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著鮮花、水果和針線活,各種傢俱和裝飾品精緻小巧,引人入勝。

3.乞巧習俗歷史悠久,流傳廣泛,與中華民族悠久發達的農耕文化有關。農耕文化發達的標誌是「牛耕」和「婦女編織」的發明和興起。

乞巧習俗與「牛郎織女」傳說密切相關。乞巧習俗中唯一崇拜的神是織女,而「牛郎織女」的故事也是男耕女織的農耕文化的索引,所以乞巧也是高度發達的農耕文化。

乞巧節的習俗

9樓:居家能手小晴

製作巧果、拜仙禾、七姐會、祭拜織女、穿針乞巧、曬書曬衣服等等。每到傳統節日,都會有獨特的美食參與,七夕節當然也不例外,七夕節的專屬美食就是七巧果。

七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並做成瓜果花草等模樣。

穿針乞巧,這應該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朝。《西京雜記》中記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在七夕節這天,各家各戶的女人女孩都會走出家門,大家聚在一起,一邊猜測牛郎織女的相會場景,一邊拿出自己的針線女紅,通過穿針的方式乞巧。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嚐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

乞巧節的風俗

10樓:社會民生關注一下

七夕乞巧節的習俗有很多比如:香橋會、接露水、拜七姐、鬥巧、乞求姻緣、遊七姐水、種生求子、儲七夕水、為牛慶生、七巧貢案、迎仙、拜神、拜牛郎、拜魁星、拜床母、染指甲、七夕觀星等。

1、香橋會。

在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習俗。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樑,裝上欄杆,於欄杆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

入夜,人們祭祀雙星、乞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的。

2、接露水。

浙江農村,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3、乞求姻緣。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銀河橫貫南北,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婺女星後來衍化成神話中的女神,民間即稱為七姐、天仙娘娘、七孃媽等,是編織雲彩、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七夕夜晚對著星空向織女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4、遊七姐水。

民間傳說七夕節天上的七位仙女會下凡到河流中洗澡,這時的河水因沾了仙氣,人們洗了不但會帶來桃花運,還可以預防疾病。在廣西百色、靖西等民間認為,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的水是非常聖潔乾淨的,七夕的水既可以驅邪避病,又能使其愛情美滿、生活幸福。這個習俗和當地七仙女下凡洗澡的傳說有關。

5、種生求子。

漢族節日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 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七夕節有什麼習俗,乞巧節有什麼習俗?

七夕節的習俗有拜織女 蘭夜鬥巧 七姐誕 種生求子 婦女洗髮等。1 拜織女。拜織女 純是少女 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襬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 酒 水果 五子 桂圓 紅棗 榛子 花生,瓜子 等祭品。2 蘭夜鬥巧。該習俗起源於漢朝宮廷...

乞巧節指的是農曆什麼時候,乞巧節指的是農曆

農曆七月初七,俗稱 七夕 乞巧節 或 女節 因這天的許多習俗跟婦女相關,現代作家鄧拓的 燕山夜話 及歐陽山的 三家巷 都稱 七夕 為我國古代的婦女節。乞巧節 農曆七月初七 乞巧節 七月七日,習稱七夕 七月七,相傳為牛郎 織女雙星相會之日,故亦稱雙星節 情人節。這個傳說雖在 詩經 中就已肇其端,但當時...

乞巧節里人們向誰乞求智巧 乞巧節的來歷和風俗

你好,乞巧節是農曆的七月初七,也就是民間傳說的牛郎會織女的日子,因織女心靈手巧,所以女兒家要向織女乞巧。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 品嚐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 酒 新鮮水果 五子 桂圓 紅棗 榛子 花生 瓜子 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