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中公教育張家口
建議您輕易不要放棄資料分析和數量關係這兩部分題型》
備考建議:查漏補缺,逐個擊破。
每個人複習的時候都有自己的短板。你可以逐個的去複習突破。資料分析不好,將近些年的資料分析題全部的做一遍,看看具體有哪些不懂不會的。通過這些真題去發現做題的規律和技巧。
行測判斷推理題有什麼技巧嗎?
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有什麼技巧嗎?
2樓:阿輝娛樂
行測科目裡面的言語理解與表達這一塊很難,這塊容易丟分,你在複習的時候多注意這一塊。
感覺公****行測考的東西太多了,有什麼技巧嗎?常識怎麼學?
3樓:江西公職考試
公務員行測做題是有技巧的,建議去多看網課,多做題,自己學習比較吃力可以報班學習。常識關鍵是靠平時的多積累。
行測詞語辨析題有啥技巧嗎?
4樓:匿名使用者
詞語辨析中的重點是在給你的兩個詞都是近義詞,要在他們相同的基礎上考慮字義不同的那個字。
行測資料題有什麼技巧嗎?
5樓:四腳吞金獸
比重相關公式倍數相關公式平均量相關公式增長相關公式。
公****,行測想上80分,有什麼技巧嗎
6樓:匿名使用者
我前年國考行測72,去年山東行測考了79,已上岸。主要是練專項,多總結,先練自己拿手的題型,把正確率控制在90%左右,建立自信,以後這個題型的就可以少做了。然後練不擅長的題型,對做錯的題要格外注意,為什麼錯,以後應該怎麼做,把錯題的思路搞明白,多做題,碰到類似的題馬上就能想到之前的解題思路。
7樓:匿名使用者
行測考察的是綜合能力。如果認為行測只是在考察知識儲備,那上80分很難。既然考察的是能力,那除了多做題訓練之外,確實是有些技巧的。
技巧因人而異。你要根據你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性運用,形成一套屬於你自己的行測答題套路。
很多人拿到行測試卷,就開始從第一部分言語理解(有時是常識判斷)開始了。結果等到最後還剩十幾二十分鐘,資料分析還沒大做,答題卡也沒塗。慌慌張張的把答題卡塗完了,也沒剩幾分鐘了,再哆哆嗦嗦的做幾個資料分析,那肯定拿不到高分。
做資料分析心情很重要。要心情平靜,很仔細、很小心才能拿到分。
所以要根據你自己的情況設計一套答題順序。把最能得分的、你最擅長的那部分往前放,保證做題時間。
其次要合理運用答題技巧,加快做題速度。一些公務員培訓課程總是會教給學員一些答題技巧,特別是數量關係和資料分析。但是並不是每一種技巧都適合自己做題。
比如資料分析裡邊很多估算的辦法,算出來是兩個答案的中間數,你還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正確答案應該比這個中間數大還是小。如果這種技巧你掌握的不夠熟練,可能更浪費時間,還做不對。那不如就列個式子幹算呢,直接算出答案,最起碼可以保證正確性。
還有資料分析每一個大題的最後一個小題,就是問以下哪個是正確/錯誤的,一般老師都會告訴你先看c,再看d,再看ba,但是經過我幾次考試試驗,現在的出題人已經熟知這個套路了,把正確答案往後放已經不那麼常用了。所以對付這種題就得先看能直接從材料中找出答案的選項,直接排除或選擇。
所以不能「盡信書」,有時技巧用了還不如不用。多做題,找出一套你自己的技巧套路。
最後就是要多做題。這個沒什麼可說的,誰都知道。但是在平常做題的時候一定注意控制時間。
有大段的時間最好,直接兩個小時做整卷。沒有大段的時間就控制30分鐘做完言語理解或者20分鐘做完資料分析。考試一個月之前可以分模組訓練,查詢知識漏洞。
但考試前一個月開始要做整卷,至少一個星期兩套。考試前最後一個星期一天一套整卷。做題並不是要不斷積累錯題,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套路。
不斷嘗試,最後形成固定模式刻在腦子裡,然後再通過練習鞏固。
行測一定不要死學,不要全盤接受別人的經驗和技巧。適合自己的套路才能拿到更高的分數。
行測裡數量關係題有什麼技巧嗎?
8樓:新東方師亮
(一)奇偶運算基本法則。
【基礎】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偶數=偶數;
偶數±奇數=奇數;
奇數±偶數=奇數。
【推論】1.任意兩個數的和如果是奇數,那麼差也是奇數;如果和是偶數,那麼差也是偶數。
2.任意兩個數的和或差是奇數,則兩數奇偶相反;和或差是偶數,則兩數奇偶相同。
(二)整除判定基本法則。
1.能被2、4、8、5、25、125整除的數的數字特性。
能被2(或5)整除的數,末一位數字能被2(或5)整除;
能被4(或 25)整除的數,末兩位數字能被4(或 25)整除;
能被8(或125)整除的數,末三位數字能被8(或125)整除;
一個數被2(或5)除得的餘數,就是其末一位數字被2(或5)除得的餘數;
一個數被4(或 25)除得的餘數,就是其末兩位數字被4(或 25)除得的餘數;
一個數被8(或125)除得的餘數,就是其末三位數字被8(或125)除得的餘數。
2.能被3、9整除的數的數字特性。
能被3(或9)整除的數,各位數字和能被3(或9)整除。
一個數被3(或9)除得的餘數,就是其各位相加後被3(或9)除得的餘數。
3.能被11整除的數的數字特性。
能被11整除的數,奇數位的和與偶數位的和之差,能被11整除。
三)倍數關係核心判定特徵。
如果a∶b=m∶n(m,n互質),則a是m的倍數;b是n的倍數。
如果x= y(m,n互質),則x是m的倍數;y是n的倍數。
如果a∶b=m∶n(m,n互質),則a±b應該是m±n的倍數。
9樓:中公教育
1、首先數量關係題有一些題目是可以套公式的,這方面技巧可以參照行測參考書,備考書,一般這類的書都會寫。
2、做數量關係題的時間可以控制在5min以內,到點沒做完,可以先做後面把握比較大的題,最後有時間再返回來做計算,這樣能夠有效控制好時間,避免在計算上花大量時間導致最終後面易得分的題目做不完,因小失大。
行測類的圖形推理有什麼技巧嗎?
行測數量關係做題技巧有嗎,行測裡數量關係題有什麼技巧嗎?
數量關係是行測五個專項中分值最高的,但也是難度最大的,所以很多考生雖然很想在數量關係上有所突破,但都會被它的難度所阻礙,其實如果想要在數量關係上有所提升,除了掌握常考題型和常用的解題方法之外,還需要學習的就是分析解題路徑,接下來,中公教育專家就通過幾道題目來學習一下如何分析解題路徑。例題1 某鋼鐵廠...
行測言語語句排序小技巧有哪些,行測中的語句排序題有什麼技巧
公 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題,語句表達之語句排序題答題思路 觀察回選項首尾答句 通過觀察選項的首句或者尾句,看看哪些能夠做首句和尾句,哪些不能做首句和尾句。找邏輯起點 1 引出話題的句子 定義 背景 現狀等 2 中心句 總括句 觀點句。觀察標誌詞語判定前後順序。常見的標誌詞語如指示代詞 關聯詞 重複詞 ...
行測和職測有區別嗎
q 模組之間有什麼區別?a 相似的部分都是考查常識 言語理解與表達 數量關係 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五大模組,不同點在於每個模組具體考查內容不完全相同,例如 公 以邏輯填空和片段閱讀為主,個別省份會考查到篇章閱讀,但是事業單位除了考查這三個模組之外,還會考查語句表達模組,考查的內容如 根據給出的句子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