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挖堡手旅書法下
不是什麼積雨雲,雲層從高到低依次分為:高層大氣、平流層、對流層
2樓:冰原隕石
從高到低依次是:捲雲、卷層雲、高積雲、層雲、雨層雲、積雨雲等等。
3樓:匿名使用者
雲的外形特徵千變萬化,形成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又有其共同的特點。通常根據其共同的特點,結合實際需要,按雲的底部高度把雲分為低、中、高三族,然後按照雲的外形特徵、結構、核成因劃分為十屬及若干類。
低 雲
低雲多由水滴組成,厚的或垂直髮展旺盛的低雲則是由水滴、過冷水滴、冰晶混合組成。雲底高度一般在2500米以下,但又隨季節、天氣條件及不同的地理緯度而有變化。大部分低雲都可能產生降水,雨層雲常有連續性降水,積雨雲多有陣性降水,有時降水量很大。
積雲積雲個體明顯,底部較平,頂部凸起,雲塊之間多不相連;由空氣對流、水汽凝結而成的雲。
積雨雲雲濃而厚,雲體龐大,很像聳立的高山,頂部已開始凍結,呈白色,輪廓模糊,有的有纖維般的結構。底部十分陰暗,常有雨幡下垂或伴有碎雨雲。
積雨雲多由水滴、過冷卻水滴、冰晶、雪花組成,有時還包含有散粒、雹。在雲內有強烈的上升、下沉氣流區,可觀測到速度為幾十米/秒的上升、下沉氣流,並經常出現起伏不平的雲底。
積雨雲是對流發展的極盛階段。發展成熟的積雨雲常產生較強的陣性降水,可伴有大風、雷電等現象,有時還會降冰雹,偶爾有龍捲風產生。
層積雲雲塊一般較大,在厚薄、形狀上有很大差異,有的成條,有的成片,有的成團。常呈灰白色或灰色,結構比較鬆散,薄的雲塊可辨太陽的位置,厚的雲塊比較陰暗。雲塊常呈行或呈波狀排列。
層積雲厚度一般從幾百米到二千米。多由直徑為5-40微米的水滴組成。在冬季出現的積雨雲也可能由冰晶或雪花組成。
層積雲在多數情況下,是由於空氣的波狀運動和亂流混合作用使水汽凝結而成。有時是強烈的輻射冷卻而形成的。一般表示天氣比較穩定,不過層積雲逐漸加厚,甚至融合成層則表示天氣將有變化。
低而厚的層積雲往往產生降水。
層雲雲體均勻成層,呈灰色很像霧,雲底很低但不接觸地面。
層雲一般由直徑5-30微米的水滴或過冷卻水滴組成。厚度一般為400-500米。
層雲是在氣層穩定的情況下,由於夜間強烈的輻射冷卻或亂流混合作用使水汽凝結或霧抬升而成。層雲經常在日出後因氣溫上升,穩定層遭到破壞而隨之消散。有時層雲也會下毛毛雨或米雪。
雨層雲雨層雲低而漫無定形,雲體均勻成層,能完全遮蔽日月,呈暗灰色或灰白色,雲底常伴有碎雨雲。雲層水平分佈範圍很廣,常佈滿全天。雲層厚度達4000-5000米。
雨層雲的下部一般由水滴或過冷卻水滴組成。北方出現的雨層雲中,上部常由冰晶或雪晶組成。
雨層雲多出現在暖鋒雲系中,(有時出現在其他天氣系統中),由整層潮溼空氣系統滑升,絕熱冷卻而形成。它往往會造成較長時間的連續性降水,農諺「天上灰布懸,雨絲定連綿」即指雨層雲的降水狀況。
中 雲中雲多由水滴、過冷水滴、冰晶或它們混合組成,有的高積雲也可由單一的水滴組成。雲底高度通常在2500-5000米之間。高層雲常產生降水,薄的高積雲一般無降水產生。
高層雲雲體成均勻分佈,灰白色或灰色,雲底常有條文結構,多出現在鋒面雲系中,常佈滿全天。高層雲一般由直徑5-20微米的水滴、過冷水滴和冰晶、雪晶混合組成。
高積雲雲塊較小,輪廓分明,在厚薄、層次上有很大差異,薄的雲塊成白色,能見日月輪廓,厚的雲塊成暗灰色,日月輪廓分辨不清。常成扁圓型、瓦塊狀魚鱗片或水波狀的密集雲條。
高積雲由水滴或水滴冰晶混合組成。日月光透過薄的高積雲常由於衍射而形成內蘭外紅的光環或華。
高積雲的成因與層積雲類似。薄的高積雲穩定少變,一般預示晴天,民間有「瓦塊雲,晒煞人」「天上鯉魚斑,晒穀不用翻」的說法。厚的高積雲如繼續增厚,融合成層,則說明天氣將有變化,甚至會產生降水。
高 雲高雲全部由細小的冰晶組成。雲底高度通常在5000米以上。高雲一般不產生降水,冬季北方的卷層雲、密捲雲偶爾也會降雪,有時可以見到雪幡。
捲雲雲體具有纖維狀結構,常成白色,無暗影,有毛絲般的光澤,多成絲條狀、片狀、羽毛狀、鉤狀、團狀等。捲雲由冰晶組成。
卷層雲雲體均勻成層,透明或成乳白色,透過雲層日月輪廓清晰,地物有影,常有暈的現象。卷層雲加厚降低,系統發展,多預示有天氣系統影響測站,故民間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等說法。但是如果無明顯發展,甚至雲量減小,未來天氣也不會有明顯變化。
卷積雲雲塊很小,呈白色細麟片狀,常成行、成群排列整齊,很像微風吹拂水面而成的小波紋。卷積雲通常是由高空層結不穩定產生波動而形成的。如果天空以卷積雲為主,而又與捲雲有聯絡並系統發展,一般均預示將有天氣系統影響測站,常有陰雨、大風天氣。
農諺「魚鱗天,不雨也鳳顛」即指這種情況。
請問什麼原因造成雲層的電荷分佈不均而打雷?
4樓:
雷電成因
經歷三個階段:
(一)雷暴雲的形成
(二)電荷的產生
(三)雷電放電
(一)雷電成因(階段一)雷暴雲的形成
水汽凝結階段:地面吸收太陽得輻射,溫暖的上升氣流產生
淡積雲:上升的暖溼氣流有利於積雨雲的形成
濃積雲:溫暖的上升氣流在下降時促使降雨
積雨雲及降水:當降雨開始後,下降氣流就形成,阻止上升氣流
(二)雷電成因(階段二)正負電荷的產生
雷雲的鋒面是由上升的暖溼氣流形成,這些暖溼氣流上升到大約15000米的高空。強烈的上升氣流位於鋒面中心,在雲中將產生出正、負電荷。
雷雨雲起電原理
用雷達和探測器進行的研究表明:雲內電場的形式與冰晶和過冷水滴的存在緊密相關。
實驗室研究表明:冰塊帶負電荷,小冰晶帶正電荷。因為冰晶較輕,被上升氣流帶到雲的上部,而冰塊下降到雲的中部。
這種過程使雲的不同區域帶上不同的電荷。
典型分佈:正電荷位於雲的上部,負電荷在雲的下部。
由於雷雲下部帶負電荷,接近地面的部分感應上正電荷。
可觸發雷電的電場強度與空氣的絕緣度相關,電場強度在0.5-10kv/cm之間。
雷電成因(步驟三)雷電放電
多數的雷擊放電是發生在雲層內部或兩個雲層之間。
發生在雲地之間的雷擊現象90%是屬於雲/地負閃擊情況,在本處作主要描述。其他雷擊分類如下:
負閃擊 地/雲
正閃擊 雲/地
正閃擊 地/雲
雷電全過程
1、強烈的上升氣流造成了雲內電荷的分離。雲與大地間就形成電場,其下端的負電荷使大地被感應出正電荷,此時雷雲與大地之間就成為一個大的已充電的電容器,當雷雲與地間的電勢差高到一定程度(約103v/cm ~ 104v/cm )時,大氣會被擊穿。地面上突出的物體比較容易放電。
2、雷電流大多數是重複的,通常一次雷電包含3~4次放電重複放電都是沿著第一次放電通路發展的。重複放電的原因是雷雲體積太大,電荷在各部分密度分佈不同,導電效能也不一樣,所以它所包含的電荷不可能一次放完。
5樓:興隆糊塗神
不同的雲層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溫度,又有不同的執行速度,所以就有了不同的電荷極性和電荷分佈。
6樓:匿名使用者
雲層的密度不一樣,裡面電荷不同,導致一邊向另一邊放電
有沒有一個軟體,可以實時看到雲層,衛星彩圖的
7樓:天勳雕刻
高德地圖,挺不錯的!我就在用
8樓:度調侃成長
這個目前不知道,但是推薦你個軟體挺好玩的。
9樓:
街景 3d地圖 谷歌地球
天空分為幾層?每層的高度是多少?
10樓:小林聊教育
五層。分別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電離層,外層。
1、對流層
平均厚度約為12公里,它的厚度不一, 其厚度在地球兩極上空為8公里,在赤道上空為17公里,是大氣中最稠密的一層,集中了約75%的大氣質量和90%以上的水汽質量。
2、平流層
平流層位於離地表10~50公里的高度。位於對流層之上,散逸層之下。平流層亦稱同溫層,是地球大氣層裡上熱下冷的一層,此層被分成不同的溫度層,當中高溫層置於頂部,而低溫層置於底部。
3、中間層
自平流層頂到85公里之間的大氣層。該層內因臭氧含量低,同時,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陽短波輻射已經大部分被上層大氣所吸收,所以溫度垂直遞減率很大,對流運動強盛。
4、電離層
大約距地球表面10~80公里,60公里以上的整個地球大氣層都處於部分電離或完全電離的狀態,電離層是部分電離的大氣區域,完全電離的大氣區域稱磁層。
5、外層
至距地球表面1000公里處。這裡的溫度很高,可達數千度;大氣已極其稀薄,其密度為海平面處的一億億分之一。
擴充套件資料
天空形態:天空的表現形態多種多樣,它在承載人類認識速度最快的光,變化無常的它是人類最原始的創意啟蒙者。各種各樣的形態通常用天氣來表達,天氣是指某一個地方距離地表較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的具體狀態。
而天氣現象則是指發生在大氣中的各種自然現象,即某瞬時內大氣中各種氣象要素(如氣溫、氣壓、溼度、風、雲、霧、雨、閃、雪、霜、雷、雹、霾等)空間分佈的綜合表現。
許多天氣系統的組合,構成大範圍的天氣形勢,構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氣環流。天氣系統總是處在不斷新生、發展和消亡過程中,在不同發展階段有其相對應的天氣現象分佈。
11樓:
按溫度變化科學家將大氣層分為5層:
對流層:從地面到大約10~16千米處(極地大約8~9千米,赤道15~18千米),是大氣層的最底層。這一層集中了約整個大氣的四分之三的質量和幾乎全部的水汽量。
大氣的對流在這一層十分發達,氣溫隨高度的下升而均勻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降低0.6℃,在11千米附近溫度下降到-55℃。在這層裡,大氣的活動異常激烈,或者上升,或者下降,甚至還會翻滾。
正是由於這些不斷變化著的大氣運動,形成了多種多樣複雜的天氣變化,風、雲、雨、雪、霧、露、雷、雹也多發生在這個層次裡,因而也有人稱這層為氣象層。
這層的頂部叫對流層頂,這裡氣溫不再隨高度上升而降低,而是基本不變,是一個很穩定的層次,對流層裡的天氣影響不到這兒來。這裡經常晴空萬里,能見度極高,空氣平穩,非常適宜噴氣客氣的飛行。
平流層:從對流層頂向上到55千米高空附近。。這一層是地球大氣中臭氧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在其下部,即在15~25千米高度上臭氧濃度最大,因而這一層又稱臭氧層。
由於臭氧層能大量吸收太陽輻射熱而使空氣溫度大大升高,所以這一層的最大特點是溫度隨高度的上升而升高,到頂部溫度增大到最大值。
平流層雖然水汽極少,天氣現象比較少見,但隨著氣象火箭和衛星的發射,發現這一層的氣流等的變化與對流層中天氣變化有著密切聯絡,相互影響。
中間層:從平流層頂向上,也就是從55千米到80千米這個範圍被命名為中層大氣,簡稱中層。在這裡,溫度隨高度而下降,大約在80千米左右達到最低點,約為-90℃。
人們一般把飛行高度達到80—100千米的飛行器,看成是不依靠大氣飛行的航天器。按照美國航空航天局規定:飛行高度超過80千米的飛行員即可稱為宇航員。
熱層:從中層大氣向上到500千米左右的範圍。之所以叫熱層,是因為這層中的空氣分子和離子直接吸收太陽紫外輻射能量,因而運動速度很快,和高溫氣體一樣。
這裡空氣極其稀薄,儘管熱層頂的氣溫可達1000℃(太陽比較寧靜時)~2000℃(太陽活動劇烈時),但實際上卻根本不會感到熱。
逃逸層:500千米以上是外大氣層,這一層頂也就是地球大氣層的頂。在這裡地球的引力很小。
再加上空氣又特別稀薄,氣體分子互相碰撞的機會很小,因此空氣分子就像一顆顆微小的導彈一樣高速地飛來飛去,一旦向上飛去,就會進入碰撞機會極小的區域,最後它將告別地球進入星際空間,所以外大氣層被稱為逃逸層。這一層溫度極高,但近於等溫。這裡的空氣也處於高度電離狀態。
人類大部分的航天活動都是在逃逸層之內(或之外)進行的。
除了按溫度分層外,根據大氣的電磁特性,還可以將大氣劃分為中性層、電離層和磁層。中性層是指地面到60千米高度,這裡大氣各成分多處於中性,即非電離狀態;在60千米~500千米的大氣層稱為電離層。500千米以上的稱為磁層。
如何描寫月亮躲入雲層擬人句,把 月亮躲進雲層 改寫成擬人句
擬人的修辭手法 把物體 植物或動物人格化,使它們具有人一樣的言行 神態 思想和感情。月亮躲進雲層 這句話就是一個擬人句,把月亮寫成像人一樣,會 躲 例句 月亮害羞地躲到烏的背後。把 月亮躲進雲層 改寫成擬人句 擬人的修辭手法 把物體 植物或動物人格化,使它們具有人一樣的言行 神態 思想和感情。月亮躲...
osprey的魔爪和雲層系列的區別是什麼
魔爪活躍輕質追蹤遊 空景揹負 專為快速冒險的狂熱者設計,在多用途探險揹包中talon魔爪系列有難以置信混合軀幹調節性 1.脊型熱壓,帶空氣槽的airscape空景背板2.可調節軀幹長度且有網眼面料覆蓋的打孔肩帶 11為縫入式 3.彈力多用袋 4.尾部彈力胸帶 5.網眼面料覆蓋度打孔腰帶,有拉鍊彈力網...
客家的分佈,客家人的分佈,客家人分佈在哪
中國姓氏繁多,客家人中什麼姓氏是大姓呢?今天算長見識了。聚居在廣東梅州 河源 惠陽等縣,江西 四川 廣西 湖南 臺灣 海南 福建,香港部分地區。先世居黃河流域,西晉末年 唐代後期因戰亂大批南下。南宋滅亡後又遷至贛 閩 粵等地。閩粵贛三省交界處,閩西,粵東,贛南。廣東梅州是客都。百分之九十九是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