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高中賀老師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有三,一:為了解決蜀漢內部矛盾;二:拖延曹魏發育的時間;三:為蜀漢博一線可能。
01、諸葛亮五次北伐皆未取得什麼成績。夷陵之戰後,蜀漢元氣大傷只能龜縮在川蜀之地,但諸葛亮十餘年的勵精圖治下,蜀漢總算恢復元氣了。蜀漢恢復元氣後,諸葛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北伐。
當時曹丕剛剛去世沒多久,年輕的曹叡繼位顯然無法一下掌握曹魏朝政,諸葛亮認為這是個機會於是決定北伐。
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機會最大的,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曹魏沒有想到的,諸葛亮當時兵分兩路讓趙雲鄧芝帶一路,自己則帶一隊人馬。趙雲與鄧芝負責牽制曹真,諸葛亮負責進攻祁山。本來是一片優勢,只是因為馬謖紙上談兵沒有守住街亭,導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
第一次北伐失敗後,諸葛亮又進行四次北伐,但皆沒有取得比較好的成績,諸葛亮自己也病逝在北伐的路上,一代將星就此隕落。諸葛亮自己其實知道北伐不會取得什麼成績,但他依然選擇一直北伐,這也是有他自己的原因。
02、北伐為了蜀漢內部團結。劉備創立的蜀漢集團最開始是由三股勢力組成,一方是劉備帶領的荊州集團,一方是益州劉璋舊部,另一方是益州本土士族。這三方其實是有矛盾的,比如當時關羽就看不起劉璋舊部的魏延。
特別是在劉備去世後,三方矛盾越來越尖銳。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接手蜀漢,他實行依法治國,這三方才安穩下來,但這也只是治標不治本。隨著時間的退役劉璋舊部與荊州集團慢慢同化成為一方,這時候矛盾主要就是益州本土士族與蜀漢集團(荊州集團與劉璋舊部)。
雙方矛盾是越來越尖銳,甚至達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益州本土士族認為蜀漢集團的人無作為,不是曹魏的對手。甚至一些激進的益州本土士族散佈投降曹魏的言論,眼看蜀漢就要內鬥,諸葛亮決定北伐。
北伐可以讓益州士族閉嘴,現在蜀漢已經在攻打曹魏了,那些士族自然沒什麼好說的了。還有就是戰爭可以讓蜀漢內部團結起來,戰爭是有凝聚力的,它可以讓人們團結起來一致對外,這也可以說是諸葛亮的主要目的。
03、拖延曹魏的發育,為蜀漢博一線可能。諸葛亮北伐的第二個原因就是拖延曹魏的發育,蜀漢的大敵永遠都是曹魏,這也一直是劉備的主張。在夷陵之戰後,蜀漢將荊州割給東吳,讓雙方重修於好,蜀漢自己只能呆在川蜀,而當時的曹魏則雄踞北方佔據中原。
川蜀與中原是有區別的,川蜀雖然富庶,但論發展前途遠不及中原。中原是華夏的文化聚集地,論富庶比川蜀更甚,而且中原地大物博,培養人才的能力也比川蜀要強的多。長期下去,蜀漢必然不敵曹魏,最後只能被曹魏滅掉。
諸葛亮北伐就是為了拖延曹魏的發展,這是一種自損一千損敵八百的策略,這對於曹魏和蜀漢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但諸葛亮只能這麼做。
諸葛亮北伐的第三個原因,為蜀漢博一線生機。前面已經說了蜀漢與曹魏長期下去,蜀漢必將被曹魏所滅。既然未來要被滅,不如現在與其爭鬥,如果僥倖贏了,那麼對於蜀漢又是另一番新的天地。
2樓:文化俊公子
諸葛亮堅持北伐是為了完成劉備一統三國的心願,同時也是為了彰顯國家的武力表明蜀國不是軟柿子,不是誰都可以攻打的。
3樓:
因為興復漢室是劉備一生心願。要興復漢室,必須清除曹操勢力,收復中原地區,諸葛亮要完成劉備的遺願,所以堅持北伐。
4樓:言若顧
蜀漢之所以能佔住益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北方混亂,沒有統一的力量,所以南方的割據勢力才能成氣候,一旦北方統一了,整個南方加起來也抗衡不了,所以他一定要在北方還沒統一起來前拿下北方。
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為何5次北伐全部失敗)
熟讀 三國演義 的諸位都知道,諸葛亮是一位足智多謀的人才,如果沒有諸葛亮的話,劉備建立蜀漢也就無從談起。公元208年,劉備剛剛把諸葛亮請出山,諸葛亮就使出了 火燒博望坡 的妙計,讓曹軍損失慘重。而在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主持蜀漢朝政,5次出兵北伐中原,雖然都無功而返,但是卻也讓曹魏驚懼不已。那麼問題來...
諸葛亮北伐,為何穩紮穩打,至死都不用魏延子午谷奇謀
諸葛亮在最後一次北伐途中失利,最終卻病倒在了五丈原之上,至死都沒有用魏延的子五穀奇謀。不採用的原因在於當時全軍的糧草問題以及諸葛亮怕曹魏的奮起反撲。諸葛亮屢次北伐,雖然蜀漢集團當中一直有人反對,但是諸葛亮總說是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完成劉備光復漢室的遺志。這個理由令人無可反駁。為了匡扶漢室打敗曹魏...
劉備在永安託孤諸葛亮,為何還要讓李嚴成為副手?難道是信不過
蜀漢王朝的創立者劉備,在經歷過夷陵之戰後逃到永安一病不起,最後決定託孤。而諸葛亮自然是不二人選,劉備還讓劉禪對諸葛亮侍之如父,可見是舉國相托了。但是,劉備卻又提出,讓李嚴來做副手,一同接受託孤之重。這一點,讓許多人心生疑惑,劉備為何要這樣做?難道是信不過諸葛亮嗎?應該說,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因為在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