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薩是否能運用自性隨意變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呢

2022-09-18 21:20:20 字數 5554 閱讀 3873

1樓:匿名使用者

佛菩薩當然可以,這個是有前提的,如果不是神通成就的話,那麼一般說來三地滿心位的菩薩,可以改變自己的內相分,比如別人看是石頭,他可以變化為芋頭,拿著吃,甚至還可以改變他人的內相分(但是這個在三地時是不准許的,不能隨意改變因果)。

八地以下的菩薩這種變化還是需要加行的(比如需要先入定),所以不能夠說是隨意變化,八地以上的大菩薩不需要入定作為加行,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隨意的變化。

2樓:星伝風語

佛就一定可以,菩薩則分很多層次,不一定都可以。

但是,變化自己需要的東西,是叫「神通」能力,雖然都是自效能力,但是自性的概念太大。

講到神通能力,只有人道是最糟糕,其他道,鬼道,天人道,阿修羅道,旁生道,四聖道,許多許多層次的眾生或聖者都可以。。。。

人道之所以神通道理這麼封閉是有他的特殊原因和利益所在,具體要聽大師大德的講解才明白它的好處。。

印廣法師,過五關斬六將當下證菩提。

佛真的存在嗎?

3樓:諸葛易綠倪奧

佛陀即,圓滿無上智慧,覺悟的人,

佛教則是佛陀的教育

佛,覺者,他不是制特定的某個人,若能做到(真誠清淨平等

正覺慈悲

看破放下

自在隨緣

唸佛)你就是佛。

學佛,就是在學做人,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覺醒的方法,修行,就不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見解,行為

佛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呢?

4樓:熱心網友

「佛」為「佛陀耶」的簡稱,乃梵語之音譯,為如來十號之一。如來十號為:「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一般習慣簡稱「佛」。小乘講的"佛",一般是用作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大乘除指釋迦牟尼外, 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

"佛"字由左邊的"人"與右邊的"弗"構成,"弗"為"不"的同源字,加單人旁就是不是凡人,說明稱之為佛的人,本就是超脫凡人慾念、思想的人。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公元前6至5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釋迦牟尼創立。反對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主張「眾生平等」、「有生皆苦」,以超脫生死為理想境界。

廣泛流傳於亞洲國家。相傳東漢明帝時傳入中國。

佛從梵文翻譯為中文為「覺者」、「知者」、「覺」。覺有三義: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覺有自覺、覺他、覺滿三種層次。

「自覺」:眾生常處於不覺之境,起心動念不離貪、瞋、痴,故《地藏經》雲:「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若能時時反觀自心,覺察、覺照,證悟本自覺性,斷除貪、瞋、痴等煩惱,即「自覺」義。

「覺他」:不僅自覺自利,更進一步助人覺悟,利益他人。如勸人正信因果、斷惡修善,或教示佛性本具、緣起性空等真理,助其了悟生命真諦,自覺覺他,饒益有情,即「覺他」義。

「覺滿」:即自覺圓滿、覺他圓滿、覺行圓滿,亦稱為「三覺圓滿」。釋迦牟尼佛即為三覺圓滿之聖者,其自覺、覺他皆達究竟,說法四十九年,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令有緣眾生皆能發菩提心,得證聖果;且佛度眾生,不為時空所限,其教化延續至今,令後世眾生亦能如法修行;此即三覺圓滿之境,故稱之為「覺滿」。

眾生皆本具佛性,然迷即眾生,覺即菩提,故當依據覺察、覺照、覺悟之理,精進修行,他日定可成就自覺、覺他、覺滿三覺圓滿之佛果。

5樓:匿名使用者

學佛點滴——對佛教的理解 ⊙什麼是佛?能覺是佛。我們每一個眾生都具一個能夠覺知萬事萬物的心性,這個能覺的心性就叫做佛。

你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嗎?你相信自己會有一天對宇宙人生的真相洞察無礙嗎?如果你相信的話,那你就相信自己就是一個未來佛。

未來佛就是一個未來的覺悟者。如果你不相信,你還是一個未來佛,為什麼呢?因為不管經過多少磨難,你總有一天會覺悟,因為能覺的心是我們本具的,所謂天真自然佛,人人本具之。

對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明瞭、完全清楚了。這樣的人我們稱他為佛。⊙什麼是佛教?

佛教是教育。 用這個自性本具的能覺之心來教化自性暫迷的迷惑之心就叫做佛教。雖然我們說佛教是佛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我們常常誤會,以為有一個他來教育我,而實際上是把我們自己的覺悟之心顯揚出來。

佛像、經典、僧眾只是起了一個增上緣。就是幫你覺悟向上的一個好緣。⊙學佛,誰是我們的老師和榜樣?

釋迦佛是我們自性本覺的榜樣和老師雖然自性本覺,佛教本有,但僅僅靠自己獨覺的畢竟是少數,所以大多數眾生是需要導師和榜樣的,換句話說,我們需要導師的指引、善知識的指點,這樣我們可以少走彎路、不走彎路。釋迦牟尼就是我們根本的老師,我們稱他為本師。⊙老師的使命是什麼?

老師的使命就是幫助我們開啟自性的智慧釋迦牟尼佛並不是自己發明了什麼真理,然後再灌到我們眾生的腦子裡來,不是的。而是告訴我們:智慧和德能是我們自性本有的,不需要向外去求,只要把妄想和執著去掉就可以了。

⊙佛陀四十九年說法,內容是什麼?四十九年說法無非是說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說法,說**大、說漸說頓、說偏說圓、說有說空,無非是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告訴我們,人生就是我們自己,宇宙就是我們生活的環境。⊙佛能給人以禍福嗎?

不能,沒有學佛的人以為佛能給人以禍福,其實不是的。打個比喻,法官定案,他要以公正法律為依據,法官不能給人以禍福,佛也如是。一切因果報應就象水往低處流一樣自然而然,沒有誰在主宰。

就象古人說的好: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其實是把宇宙間的禍福之理說盡了。

就像現代的醫學界也證實了,說慌的人體內會分泌毒素。⊙佛能保佑我們不生病嗎?如果我們妄念連連、惡業不斷,佛是無能為力的。

佛只能告訴我們,人為什麼會生病,如何避免。我們如果按照佛的話去做,身體自然會健康起來。就象父母隨時隨處護念兒女,但是不能保證兒女不惹禍,父母只能教育兒女怎麼做。

佛也如是,可見教育才是最大的保佑。再說我們天天唸佛,心地平和,妄念減少,免疫力自然增強。我們可以在緣上下功夫,惡緣斷了,惡果自然就不能結了。

⊙在災難降臨的剎那間,有可能感通佛菩薩而避免災禍嗎?可能。因為心、佛、眾生是三位一體的,可以說感通佛菩薩,也可以說是自心的「一心」所起的作用,自心就是佛。

平常我們的覺悟之心被煩惱所覆蓋,智慧和德能都無法顯現,現在臨時抱佛腳,一句「阿彌陀佛」一句「觀音菩薩」自心的智慧顯現了,能力也顯現了,所以剎那間便消除了災禍、你說這是自力還是佛力,實在說自力和佛力是同一個力,自他不二麼。釋迦佛在菩提樹下覺悟成道,第一句話就說:「奇哉,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可知眾生和佛相比,就多了一點煩惱。⊙修行,以什麼為標準?佛經是我們修行的標準我們的自性是否覺悟了?

覺悟到什麼程度?我們本具的正知正見是否具備了?具備的是否圓滿?

我們自性的清淨心是否現顯了?現顯了多少?我們要用佛經來印證,來對照,來檢查。

看一看自己的起心動念、日常生活起居、待人接客是否與佛經吻合。如果不相應,就要修行。⊙什麼是修行?

修行就是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錯誤的想法、看法、做法。⊙什麼是住持三寶? 就是佛像、佛經、僧眾。

如果沒有住持三寶,如來的家業就不能傳承和弘揚了,我們修行交流也缺少了方便。佛像是提醒我們自性要覺悟,因為沒有一個人每天跟在你的背後,要你覺悟。而佛像就有這個妙用,我們每天拜佛,看到佛像就知道要像佛一樣覺悟。

如果你拜佛不是為了覺悟,那就不是修行。經典是幫助你樹立正知正見,正知正見雖說是你自性本具,但是你現在迷了自性,分不清對錯、好惡、正邪,所以暫時需要用外面的經典幫你開啟自性的法寶。佛經好比是一條渡船,你到了對岸,渡船你就不需要了。

僧眾是和合僧團,是佛法的承傳者、傳播者、帶動者。我們看到出家人,就想到我也要象出家人一樣清淨無染、為法獻身。⊙什麼是自性三寶?

自性三寶是我們真正的歸依處自性三寶就是覺、正、淨。歸依佛就是歸依自性覺;歸依法就是歸依自性的正知正見;歸依僧就是歸依自性的清淨心。你想一想,佛像可以被毀,經典可以被燒,僧眾可能被驅散,而自性的覺正淨恆常無變,我們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歸依處——自性三寶。

然後我們又不離開住持三寶而進行修行。自性三寶是本體,只要本體在,有體一定會有相。⊙唸佛、讀經、參禪、持咒,目的是什麼?

唸佛、讀經、參禪、持咒,目的是得清淨心不學佛的人常常誤會,以為念佛是求佛保佑,如果你讀了一些佛經,你就會知道,唸佛是為了得清淨心,《彌陀經》上說「一心不亂」;《圓覺經》上說:「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實在說學佛很簡單,二個字「除妄」而已,但是又很複雜,勞累世尊四十九年說法,就二個字,我們學了幾十年,還是起心動念。

所以佛很慈悲,給我們說淨土經典,一而再,再而三,勸我們唸佛求生西方。佛號入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這就是念佛得清淨心的原理。當我們有了清淨心,其實我們什麼都得到了,因為自性的道德、能力都能顯現了,與如來性相無別。

如果自己沒有清淨心,整天胡思亂想,佛就是想幫你,也無能為力。佛對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保佑。就象父母告誡你,待人要有禮貌,千萬不要打架。

這就是父母對你的保佑,你要做到了,你才會平安,你若做不到,這個保佑就落空了。我們常常聽到,危難時刻念一句佛號,會有不可思議的改變,為什麼呢?因為「一心」啊!

只要有了一心,自心就是如來,就有不思議的道德和能力。《彌陀經》上說「一心不亂」,就是把最大的祕密告訴我們了。⊙熟讀經典的用處是什麼?

熟讀經典才能提起觀照 佛經是從佛的清淨心中流露出來的寶藏,與我們眾生的自心是相應的。所以佛經能幫助我們自心覺悟,我們熟讀以後,生活中就能提起觀照,不致於迷失方向。⊙怎樣從夢中去體會能作夢的心性和所作夢的幻相?

我們有做夢的經驗,夢是我們的心變現出來的,那麼整個夢境就代表我們的心,心是「能變」,心能變出夢境,夢是「所變」,夢是心所變的,如果在這裡硬是要分一個真假的話,能變的心是真的,所變的夢是假的。夢雖然是假的,但是它能起作用,夢中有歡喜和恐懼。比如h20,它能變化出蒸汽、冰塊、水,蒸汽能蒸饅頭、**車、冰塊有冷凍和阻隔的作用、水可以洗衣服、洗菜。

由此看來,我們隨著事物的現象可以找到它的本體,而這一個本體又可以變現許許多多的相貌,每一個相貌又顯示出不同的作用。「心性」看不見、摸不著,比如「真空」,「現象」無處不在,比如「妙有」,真空不空,因為它能變,妙有不有,因為它生滅無常。我們希望做一個好夢,那我們懂得了這個道理,就知道首先要有一個好心,因為清淨的本心所現的相,一定是一個好相,一個清淨莊嚴的國土。

人生如夢,你知道這個夢是從那裡變出來的呢?你想一想「能做夢的心」和「所做的夢」,試著找一找它的「能變」和「所變」。⊙真心有多大?

真心遍滿虛空我們不知道,我們的真心有多大,我們的眼睛能看東西,會看很遠吧,你看到以後,你就會作出判斷,這是什麼東西。如果我們眼睛所到之處,心力無法達到,那我們就不能判斷,可見凡是眼到之處心都能到了。你想一想我們的心有多大呢?

佛告訴我們,我們的真心遍滿虛空法界。佛說的對嗎?信解行證,相信是不夠的,還要理解;理解以後還要實行,實行以後才能證明。

證明以後你才會覺的:佛的經典和你見到的沒有兩樣。⊙如何知道臨終以後的去向?

人臨終以後,身體會涼,但是總會有一個地方最後才涼,你只要看這最後微熱的地方是什麼位置,你就知道他到那一道去了。頭頂——是聖人;眼部——升為天道眾生;心窩——轉為人道眾生;腹部——下墮為鬼道眾生;膝蓋——下墮為畜生道眾生;腳底——下墮為地獄道眾生。但是你要試探,一定要小心奕奕,否則會令他下墮。

⊙佛為什麼稱二足尊?福慧圓滿二足尊福和慧兩樣都好,當你妄心滅盡的時候,就是福慧圓滿之時,那是什麼樣子呢?那就是圓滿佛果,歸無所得。

為什麼歸無所得呢?因為是你本來就有的,不是從外面加進來的。我們稱佛為二足尊,意思就是說福和慧都滿足了,沒有欠缺了。

這是我對佛教的理解,不知是否正確?希望老師和同修幫我修改一下。

巴西是否能奪冠

個人看好巴西隊 最具希望獲得冠軍的是 巴西隊 巴西隊 這隻球隊的強大不需多說.他們從來不缺乏天才球員,貝利 加林查 濟科 羅馬裡奧 貝貝託 羅納爾多等球星都出自這個桑巴國度。出征2010年世界盃的這支巴西隊依然保持著歷屆巴西隊強大的中前場,這支球隊擁有世界上最強的中前場組合 卡卡 羅比尼奧 法比亞諾...

解籤是否能換工作?

此簽有另外部分內容 聖意 訟已勝,莫再戰。名已成,毋再問。婚可定,病自散。行人歸,且安分。可 一本作 已 東坡解 謀望既遂,利亦倍收。貪心不止,必獲後憂。知足不辱,可樂優遊。凡事如意,可休則休。解 南販珍珠北販鹽 年來幾倍貨財添 南方賣珍珠北方賣鹽,一年下來收穫了不少錢財.勸君止此求田舍 心欲多時何...

喝酸奶是否能養胃呢

常喝酸奶確實對腸胃有好處,酸奶由純牛奶發酵而成,除保留了鮮牛奶的全部營養成分外,在發酵過程中乳酸菌還可產生人體營養所必須的多種維生素,如vb1 vb2 vb6 vb12等。現在市場上買到酸奶除其本身所含的大量乳酸菌,還有新增雙歧桿菌 嗜酸乳桿菌 乾酪乳桿菌等益生菌,這些細菌能平衡腸道菌群,保護胃粘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