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有似於賢而人猶愛惜之植之況其真賢者乎!此句如何斷句

2022-09-14 13:00:15 字數 5235 閱讀 4101

1樓:國彥乾簫笛

這句話出自於唐代文學家白居易的《養竹記》,應該這樣斷句:以其有似於賢,而人愛惜之,封植之,況其真賢者乎!意思是「憑著它與賢者有相像的地方,如果人們憐惜它,栽培它,(它都會如此,)更何況(對待)那些真正的賢者呢?

」全文竹似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以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受者。竹節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樹為庭實焉。

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選及第,授校書郎。始於長安求假居處,得常樂裡故關相國①私第之東亭而處之。明日,履及於亭之東南隅,見叢竹於斯。

枝葉殄瘁,無聲無色。詢於關氏之老,則日:「此相國之手植者。

自相國捐館,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斬焉,彗帚者刈焉,刑餘之材,長無尋焉,數無百焉。又有凡草木雜生其中,菶茸。薈鬱,有無竹之心焉。

」居易惜其嘗經長者之手,而見賤俗人之目,剪棄若是,本性猶存。乃芟蘙薈,除糞壤,疏其間,封其下,不終日而畢。於是日出有清陰,風來有清聲。

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於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於人何有哉以其有似於賢而人愛惜之封植之況其真賢者乎?然則竹之於草木,猶賢之於眾庶。

嗚呼!竹不能自異,惟人異之。賢不能自異,惟用賢者異之。

故作《養竹記》,書於亭之壁,以貽其後之居斯者,亦欲以聞於今之用賢者雲。

翻譯竹子像賢,為什麼暱?竹根深固,根本深固用來培養德操,君子看到它的根本,就會想到善於建樹德操堅貞不拔的人。竹性正直。

身性正直用來安身立命,君子看到它的本性,就會想到中正不偏倚的人。竹心虛空,內心虛空用來實踐天地正道.君子看到它的內心,就會想到適應需要虛心接受意見的人。竹節堅貞,竿節堅貞用來樹立志向,君子看到它的竿節,就會想到磨礪名節品行、通達困頓都如一的人。

像這樣,所以君子大多種植它來充實庭院。

唐貞元十九年春天,我憑藉吏部拔萃科考取進士,任命為祕書省校書郎。開始在長安訪求借住的地方,尋得常樂裡從前關相國私宅的東亭住了下來。第二天,行走到亭的東南角,在這裡看到一叢竹子,枝葉凋敝,沒有生氣。

向關家還活著的老人詢問,就說:「這些竹子是關相國親手栽種的。自從相國死後,別人借住在此,從那時起,做筐簍的來砍,做掃帚的來砍,砍剩的竹子,高的不到八尺,數量不到百竿。

還有平常的草木混雜在竹叢中,長得茂密,有的不再是竹子的原本樣子了。」我痛惜這些竹子曾經由長者的手種植,卻被俗人看得低賤,砍削

棄置到這等模樣,但它的本性還在。於是剷除那些茂密的草木,搬運那些糞土。鬆好竹間的泥土,堆起竹下的培土,不到一天就幹完了。

從此以後,這些竹子日出有了清陰,風來有了清聲,竹子似乎有所依,也有所喜,好像有情.對它的際遇有所感激。

唉!竹子只是植物,對於人會怎麼樣呢?憑著它與賢者有相像的地方,如果人們憐惜它,栽培它,(它都會如此,)更何況(對待)那些真正的賢者呢?

這樣那麼,竹子比草木,就像賢者比眾人了。唉!竹子不能自己區別(於其它草木),只有人才能加以區別;賢者不能自己區別(於眾人),只有選用賢能的人才能加以區別。

因此我寫下《養竹記》,書寫在亭壁上,來留給日後居住在這裡的人,也想讓當今選用人才的人聽到罷了。

以上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樓:文以立仁

弄懂句意就好斷句了。

以:因;以其:因其,因為它。

似於賢:介賓結構後置,於賢似,與賢人相似。

以其有似於賢而人猶愛惜之:因為它具有與賢人相似的品質人們很愛惜它。

植之:栽植它。

況其真賢者乎:更何況真正的賢者呢。

連起來看看:因為它具有與賢人相似的品質,人們很愛惜它、栽植它,更何況真正的賢者呢?

根據文意,斷句就水到渠成了:

【注】「而」是連詞,連線「有似於賢」、「人愛惜之」兩個分句,不宜斷開。翻譯時可忽略「而」用逗號分隔。

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的翻譯

3樓:教育細細說

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看見它的節,就想到要磨鍊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風順還是遇到危險時,都始終如一。

出處:唐·白居易《養竹記》

選段:竹節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樹之,為庭實焉。

譯文:竹子的節堅定,堅定是為了立志,君子看見它的節,就想到要磨鍊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風順還是遇到危險時,都始終如一。正因為如此,君子都喜歡種竹,把它作為庭院中存在價值的東西。

文字解讀

《養竹記》作於貞元十九年(803)春,這時候他正年富力強。貞元十六年,他中了進士。貞元十八年,白居易應拔萃科考試,入甲授祕書省校書郎。

他抱著「兼濟天下」的抱負。《養竹記》是一篇託物寓意的散文。它以竹子為題詠的物件,讚美了具有正直堅強品德的賢能人,對肆意摧殘竹子的行徑表示憤慨,同時,提出培養使用人才的正確主張。

這篇散文的特色是借物詠志,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事物,表現某種思想感情的藝術手法。文章圍繞著竹子,記敘中顯真意,描寫中有見鮮。自然和諧,看似無意,實則藏鋒,含蓄雋永。

4樓:櫻丸子解說劇情

君子看見它的節,就想到要磨鍊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風順還是遇到危險時,都始終如一。

該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養竹記》。

所在段落原文:

竹似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以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受者。竹節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樹之,為庭實焉。

譯文:竹子像賢人,這是為什麼,竹子的根穩固,穩固是為了確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見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堅定不移的品格。竹子的秉性直,直是為了站住身體,君子看見它這種秉性,就想到要正直無私,不趨炎附勢。

竹子的心空,空是為了虛心接受道,君子看見它的心,就想到要虛心接受一切有用的東西。竹子的節堅定,堅定是為了立志,君子看見它的節,就想到要磨鍊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風順還是遇到危險時,都始終如一。正因為如此,君子都喜歡種竹,把它作為庭院中存在價值的東西。

文學鑑賞:

第一段談竹子的四種美德:建善不拔,中立不倚,應用虛受,砥礪名行,夷險一致;正因為有這些美德,君子們多將之作為「庭實」。

第二段寫自己與竹相知相處的經過。那是自己借居已故相國府宅東亭時,有感於原先種的竹已「枝葉殄瘁,無聲無色」;經詢方知其竹現狀是與「他人假居」、無人愛惜竹子有關。

於是乎,作者「乃芟翳薈,除糞壤,疏其間,封其下」,愛惜並護理竹子將近一整天時間,他旋即感到,竹子以清光朗韻回報自己,付出真情。

第三段借竹子前後不同際遇,談人才的遭遇。竹子「似於賢」得到人之愛惜和培植,對「真賢」的人又怎麼得不到愛惜和培植。竹子與草木,就像賢才與一般人;

竹子是不能自我張揚優點,而是靠人賞識它;賢才不能自我張揚才幹,而是要各級領導使用賢才者,才能發現賢才們的才幹,重用之。因此,賢才被各級領導掌握著命運。

5樓:季瑗

有道德修養的人看見它的節,就會想到砥礪名節、無論危險還是平安都始終如一。

6樓:過客、何須備註

gentleman see it, the challenge, name, reduced risks yizhizhe

7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竹似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似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者。竹節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樹為庭實焉。

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選及第,授校書郎,始於長安求假居處,得常樂裡故關相國私第之東亭而處之。明日,履及於亭之東南隅,見叢竹於斯,枝葉殄瘁,無聲無色。詢於關氏之老,則曰:

此相國之手植者。自相國捐館,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斬焉,彗帚者刈焉,刑餘之材,長無尋焉,數無百焉。又有凡草木雜生其中,菶茸薈鬱,有無竹之心焉。

居易惜其嘗經長者之手,而見賤俗人之目,剪棄若是,本性猶存。乃芟蘙薈,除糞壤,疏其間,封其下,不終日而畢。於是日出有清陰,風來有清聲。

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於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於人何有哉?以其有似於賢而人愛惜之,封植之,況其真賢者乎?

然則竹之於草木,猶賢之於眾庶。鳴呼!竹不能自異,唯人異之。

賢不能自異,唯用賢者異之。故作《養竹記》,書於亭之壁,以貽其後之居斯者,亦欲以聞於今之用賢者雲。

譯文:竹子的特性與賢者相似,為什麼呢?竹子的根很牢固,憑著牢固的根可以樹立品德。有道德修養的人看見它的根,就會想到意志堅定不移的人。

竹本性挺直,憑著挺直的本性可立身;有道德修養的人看見它挺直的本性,就會想到處事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內心是空的,憑著心空可以體驗道(的存在);有道德修養的人看見它的空心,就會想到虛心求道者。竹子的節很堅貞,憑著堅貞的節可以立志,有道德修養的人看見它的節,就會想到砥礪名節、無論危險還是平安都始終如一的人。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有道德修養的人大多都會種上竹子作為他們庭院的充實物。

貞元十九年的春天,我因為科舉考試及第,被授以校書郎的職務,開始在長安尋求借居的處所,找到了地處常樂裡的前任相國關先生的私人住宅的東亭住下來。第二天,走到亭東面靠南方的一個角落,在那裡看到了一叢竹林,枝葉受到損壞,顯得沒有姿態。向一位姓關的老人詢問這是為什麼,他說:

這竹是相國親手栽的。後來,關相國離開了相國府,別的人借住在裡面,從此做竹筐的人去砍它(用來做竹筐),做掃帚的人去割它(用來做掃帚),砍掉之後乘下的竹子,高不足一尋(古代八尺為一尋),數目不過一百。再加上雜草雜樹長在竹林裡,茂盛的雜樹和纖細的雜草長在一起,再也沒有竹子的樣子了。

我痛惜這些竹子曾經為長者親手所植,卻被俗人看低,被砍伐棄置成這個樣子,但竹的本性還在。於是砍掉雜樹割掉雜草,清除其中的髒物,給過密的地方增大空隙,給它們的根部培上土,不到一天就完成了這項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太陽出來的時候有清涼的竹蔭,風吹過來的時候有清越的聲音。

竹影隨風搖擺,顯出很高興的樣子,好像是對它們的際遇有所感激。

啊!竹子是植物(尚且如此),對於人會怎麼樣呢?憑著它有同賢者相似的地方如果有人能愛惜它們,給它們培好土好好種植它們(都會如此),更何況真正的賢者呢?

既然這樣那麼竹子同草木相比,就同賢者和一般人相比是一樣的。啊!竹子不能自己使自己與其它草木不同,只有人能使之與一般草木不一樣。

賢者也不能自己使自己與一般人不同,只有任用賢者的人才能使他們與一般人不一樣。所以寫下這篇《養竹記》,寫在亭子的牆上,以留待日後居於這裡的人看,也希望統治者(用賢者)能看到這篇文章。

一上是出處!

原文: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

翻譯:竹子的節很堅貞,憑著堅貞的節可以立志,有道德修養的人看見它的節,就會想到砥礪名節、無論危險還是平安都始終如一的人。

此滕侯之所以慮,而欲有紀於後的文言文翻譯這句話

你好 一,此滕侯之所以慮,而欲有紀於後也。一句出自宋 歐陽修 偃虹堤記 譯文為 這也是滕太守擔心的原因,所以讓我寫篇紀念文字給後人。二,附文章譯文 1,原文 有自岳陽至者,以滕侯之書 洞庭之圖來告曰 願有所記。予發書按圖,自岳陽門西距金雞之右,其外隱然隆高以長者,曰偃虹堤。問其作而名者,曰 吾滕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