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解釋一下這段佛經,高分

2022-03-13 15:57:41 字數 4271 閱讀 8476

1樓:ionic豪

樓主 您好!

首先這不是佛經,這隻能說是語錄。

接著,這段話語應該是從某些法師或居士的語錄而來,可是這邊顯然可以看出,這段話的問者與答者,不僅尚未明悟本心,連我見尚未斷除,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將了了常知的知性--意識的靈知性,當成是真實不壞體,也就是本來面目。

鐵證如下:

問曰:一念不生,如木石無知否? 曰:了了常知! 直指曰:即此非有無之了了常知是什麼? 是不是汝本來面目!

這短短幾句話,尾巴全數露出來了,將意識心一念不生的定心所以及意識能知的體性--慧心所,當成是真實不壞心體,這就是落入意識的心所法--想陰,換句話說,我見尚未斷除。

接著,此師又云:

問者雖是汝自己,若認著自己,即成二個自己了。謂問者是汝自己,又認著問者為自己,豈非二個自己耶?

能問者,即是意識心之語言文字覺觀,真心從來不與語言文字相應,因無覺無觀故。因此此師意思很明白,就是將這個能知者,能識取、認取者(即意識覺知心)作為真實我,真心從來無覺無觀,也不反觀自己存在,也從來不取色身也不取語言文字等相,然而真心雖然真實我,卻無我性,絕不是此師所說,將這個能識取、認取的意識覺知心當成是自己,若果真如此,一切常見外道皆是開悟明心者。

總結此師之落處,在於將意識的功能、了知性當成是真實心,而這個了知性(意識的見分),不會知道自己是誰(非是證自證分),而又能了了靈知六塵萬法,所以就誤以為這個了知性為真心了。

然而這個了知性,必須依賴意識、勝義根、意根、以及法塵乃至六塵為緣,再加上意識觸法塵為緣,才能從真心出生這個功能體性,而不是說這個了知性就是真心全體。如果是這麼說,就會有大過了。

豈不知楞嚴經所說: 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

換句話說,眾生所執著的這個了知性,從來就不離六塵,至少不離法塵,譬如眼見色的當下,對於色塵了了靈知,這個了知性、見性也是依於色塵才能出生的法,不是本來就恆而顯現的,乃至意識能知萬法的靈知性也是如此。

學人當知,維摩結大士曾雲,法離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非求法也。又云: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也就是說,真心從來就離開六塵的見聞覺知,但是真心卻有它獨特的了知性,可是這了知性卻不是對於六塵的了知性,而是了眾生心行,也就是能知眾生心--妄心七識的作意及思,這個了知性絕非一般未悟錯悟之人所能證知。

因此大士又說:菩薩若應諸波羅蜜、教化眾生。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

若能證知此真心獨有的了知性(非對於六塵萬法的了知性),就會明白舉足下足皆從道場中來的真實義了!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就是所有哲學問題的根本:我是誰

佛學是超越哲學的,應該說是一種教育,不可視為宗教。

以上所問的「我」「本來面目」和「自性」等等,都指同一個意思,通過不斷的對內觀照,去掉心中所有妄想,可慢慢接近問題的真相。

以上個人見解。

3樓:六球球

這個身為亦無知,又不落斷空的了了靈知,不是佛是什麼?

我人於不思善、不思惡——前念已斷、後念未起時,雖空寂無念,而非如木石;驀然回首,薦取此了了靈知即本來面目;既無有亂,亦無有定,隨緣應用,毫無粘滯,即為明心見性。

如何明心見性

4樓:匿名使用者

此非佛經,乃是魔道、邪禪!莫誤人子弟!好好修心!

5樓:房雨珍

這是不是講究一個「空」?

佛就是你我,忘卻本身即成為空,佛是虛空,卻有無所不在

6樓:匿名使用者

這段話是直指人心明心見性之語,建議深入研究《楞嚴經》,有助於解開這一類的禪宗對話及經典。

7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佛是道,傳奇裡有。

8樓:匿名使用者

那個沒腦子的發言者!你腦子呢?你不知道中國的信仰是自由的嗎?你想怎麼樣啊!

不用霹靂手段怎顯我佛慈悲 殺惡人 即為善??是不是佛經記載過的??急 給高分

【高分】佛經與壇經、達摩血脈論中相近的表述

9樓:青山碧水間

楞嚴經前四卷,無不合此意。

試舉:我真文殊 無是文殊 若有是者 則二文殊

汝雖多聞 於奢摩他 微密觀照 心猶未了 是故汝今 雖得多聞 不成聖果

圓覺經 楞伽經也與樓主列明的義理相合。

關於「因果不空、為何一切業拘不得」:

因果固然不空,但是因果是因緣法、在世間當然不空;但在出世間呢,因果所攀之外境空、主體也空,所謂因果無非是唯識所現、妄名因果罷了。換個角度看,你在受窮、你在享樂,但是錢財本來空、欲樂不常在,這個果屬「真空妙有」的後者,既然妙有、自非實體(因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空)。而自性本來具足(就算是闡提、它也有見聞覺知,如何不具足了?

)、既然自性具足、就算在地獄受苦照樣有成佛的可能啊,所以說一切業拘不得。

當然,壇經意思深、幾乎全是結論沒有推理過程,不深入瞭解容易有錯誤的認識;建議樓主從楞嚴經入手,當前三卷(至多四卷)字字看來皆平常時、決定可以見性,再看壇經金剛經就容易明白的多了。

看到了樓主的補充。楞嚴經確實意思甚深。有個**推薦給你:

www.slyj.org,裡面有很多大德關於楞嚴經的開示,應該可以幫助你理解;不過同時呢,末學也認為,大德的開示還不是自家珍、在大德解說之上一定要自己推敲文字意思。

10樓:匿名使用者

《楞嚴經》很難讀,《圓覺經》可代之。

佛經也有明白的,別讀《金剛經》就是啦。你可以讀讀《文殊般若經》《維摩詰經》《文尸利行經》《大莊嚴法門經》等文殊相關經典。以下經句意下如何:

色性即是道。

貪慾即是菩提。

嗔恚是金剛。

愚痴是智慧性。

眾生性即是涅盤性。

一切眾生皆得菩提。

一切眾生皆得慈心。

一切眾生皆成就大悲。

一切諸佛皆成就貪慾。

一切諸佛住四顛倒五蓋五欲三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是貪慾尸利、嗔恚尸利、愚痴尸利,是故我名文殊師利。

我是凡夫,從貪慾起,從嗔恚起,從愚痴起,我是外道,是邪行人。

佛藏深如海,而印度人的理解和記憶能力特別強,所以喜歡大擺龍門陣,可六祖是個文盲啊。《壇經》是絕代之作,不會再有類似的啦,也不需要。你覺得《壇經》,只管反覆品讀,一經足矣!

去讀偽經或半偽經吧,單譯本的差不多都是,《隨轉宣說諸法經》《巨力長者所問大乘經》《不思議境界經》。很好的。還有《本生心地觀經》觀心品:

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

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

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一切凡夫,親近善友,聞心地法,如理觀察,如說修行,自作教佗,贊勵慶慰,如是之人,能斷三障,速圓眾行,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1樓:六球球

《達磨血脈論》內容以見性思想為主,闡述前佛後佛、以心傳心、不立文字之要義。

在《大涅盤經》等也曾有過這樣的話頭。如經中說∶『昔善星比丘,雖誦得十二部經,猶自不免輪迴者,為未見性故。』又謂∶『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

』這些話,在別的經典裡也有。不一定始自宗祖達磨提唱的句語。

如《六祖大師壇經》中說∶『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

禪宗六祖慧能《法寶壇經》雲∶『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淨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

』此謂若能徹此執我、執法之心本無自性,現觀自性本來清淨,則與佛無別。

涅盤經雲:「見佛性不名眾生,不見佛性是名眾生。」

般若三昧經雲:「佛是我心,是我心見佛,是我心作佛。」

佛講眀心見性的經書很多,眾生的根性不同,所說的經亦不同。

【高分】佛經與壇經、達摩血脈論中相近的表述

12樓:

還請樓主看看慧律法師講《馬祖道一》《楞嚴經》(尚未出完)的視屏,能開大智慧。四眾向來倍為推崇圓瑛法師註解的楞嚴經,但是文言,閱讀有障礙,成觀法師的《楞嚴經義貫》則更適合現代人閱讀。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故各自抽取三藏十二部經論開山立宗。

禪宗頓悟要上根利器;參話頭、默照禪已經落入末流。而且「理是頓悟,事要漸修」開悟見性離證悟成就還差很遠,就像知道核裂變的道理和製造原子彈還有很大差距。樓主也不要小看淨土,「老實唸佛」和「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都是一樣的。

不過禪宗討巧在,先明確了方向。所以永明延壽大師提倡禪(明理)淨(實幹)雙修。站在平等一法界,也沒什麼禪淨律密,翳生狂花,妄自分別罷了。

理(空性第一義)事(因緣法)圓融,定慧等持。

幫忙解釋一下這段古文,誰能幫忙解釋一下這段文言文

六親 歷代說法不一,大致有以下幾種 1指父子 兄弟 從父兄弟 從祖兄弟 從曾祖兄弟 同族兄弟。漢賈誼 新書.六術 戚屬以六為法,人有六親,六親始曰父,父有二子,二子為昆弟 昆弟又有子,子從父而為昆弟,故為從父昆弟 從父昆弟又有子,子從祖而昆弟,故為從祖昆弟 從祖昆弟又有子,子以曾祖而昆弟故為曾祖昆弟...

請幫忙解釋一下什麼意思,請幫忙解釋一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潤色就是增添些光彩,再加以修飾。比方有人說給一篇文章 潤潤色 就是再修飾一下,新增一些好詞好句,讓文章更生動 吸引人,更出色。請幫忙解釋一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我覺得應該是不能過多的溺愛,搖籃就是給你愛,給你溫暖,給你保護,如果過多的愛,反而不利於一個人的成長,父母要試著學會放開,讓孩子一個人去闖蕩,...

請幫我解釋一下算命的詩,麻煩各位給解釋一下這兩首算命詩

第一個 剛強之命 詩曰 勞心費力未成功 直待花開一樣紅 出外經營逢貴助 終須還自改門風 譯 你自己需要改一下,就能遇到貴人相助.第二個 剝雜之命 詩曰 命中生來剝雜多 祖爭難招待如何 初限奔波家不足 交進末運始隆昌 譯 命中註定有波瀾.不會了 1.不能太倔強,獨自吃了不少苦還不肯說,要善於與別人合作...